热门帖子
2023.8.12日星期六早上8:00拓东体育馆七号门口集合徒步大哨森林捡菌子 ————
云南省 2023-08-07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让五岳之首的泰宗都为之逊色的 - 黄 山 - 集中
北京市 2023-09-15
喜爱户外野虐↑↑↑点上方蓝色字 想了解更多活动路线,请关注公众号,每周末都有精彩
江苏省 2023-04-05
户外国内游“卡路里户外” 每个夏天, 都要去看一次草原。 城市之外的草原,总是散
浙江省 2023-06-26
‍ 大绿溪 因向往山野间那一抹绿 让我对山有不一样的喜欢 当我们步入山野的环
云南省 2023-06-29

【山野教室】​如何预防及应对失温

[复制链接]
山野杂志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3-17 08:38:24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文刊载于《山野》杂志2021年2月刊



文、图 / 李伟(泰雷家)

李伟 (泰雷家)作者简介

深圳市山水学院创办人,国家职业资格首批户外教师及考评员;曾荣获中国登山协会首批户外优秀教师、深圳登山户外协会突出贡献奖、十年十佳户外教练之首称号;Coach K凯乐石首批签约赞教练;2018年珠穆朗玛峰登顶者,20年户外运动和户外教育教学经验,无一安全事故。

失温事故警钟年年响起,绝大部分遇难者都是亡于无安全意识的认知层面。对失温可能发生的安全意识远远优先于危机紧急处理办法,事前对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前瞻分析做好应对,比事中事后的危机紧急处置能力重要得多。

什么是失温?

失温,医学上叫“低体温症”(hypothermia,也可叫低温症——失温症),一般来说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系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严重者可造成死亡的病症。

这里所谓的人体核心区主要是指除了四肢外的大脑与躯干内的脑、心、肺等维持生命的主要功能器官,这一概念是相对于人体四肢和表层皮肤而言的。

w3.jpg

△风险的动态变化叠加因素,主要由人、环境、装备三者构成

失温的基本症状有感觉寒冷、四肢冰冷、脸色苍白、持续发抖、记忆减退、失去意识、反应迟钝、脉搏减缓、言语含糊不清、肌肉不受抑制控制、性情改变或失去理性。

低温、大风、寒湿的环境时就有可能导致失温症的发生,特别是处于三合一的叠加特殊环境。

长时间处于徒步或者登山的运动状态,进一步消耗体内热量储备物质,加上衣着不当导致排汗不畅,又无额外保暖衣物及时更换或添加,这个时候发生失温是大概率事件。

导致失温的因素

失温风险的动态变化叠加因素,主要由人、环境、装备三者构成。

相对于精力旺盛的年轻人,年老体弱者在相同的环境下更易发失温。有统计显示60岁以上的老人在气候特别寒冷的冬季,死亡率要比一般冬季高60%,其中“低体温症”是一个重要因素。

w5.jpg

因大雪被困行动不便,导致体能消耗更大,饥饿没有能量物资来源补给、过度疲劳、衣着不当,保暖装备不足,突发天气变化带来“风寒效应”和“湿寒效应”等,都是导致失温的风险叠加因素。

风寒效应就是因风所致体感温度较实际气温低的现象。通俗讲就是天气温度没有那么低而你却冷得瑟瑟发抖,重要的原因就是有比较大的风力,使得人体热量因强对流致使热量快速流失。

我在2006年攀登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时,就在海拔5600米的C1营地因为风寒效应遭遇失温。当空气流动很快的时候,人体周围的空气保温层便不断地被新来的冷空气对流代替,并把热量带走。风速越大,人体散失的热量越快越多,也就越来越感到寒冷。这就是在气温相同的条件下,刮风天比无风或微风时使人感到寒冷的“风寒效应”。

风寒效应其实就是热对流加激,我们通过防止或降低热对流快速散失来预防和处置失温的发生,比如:快速搭建临时庇护所、挖雪洞、躲在背风面、藏在大石头下或山洞低洼处等等。

w6.jpg

△2011年穿越河北小五台时被冰冻的登山鞋

同理,户外低温环境下的“三层衣着法”,也是压缩身体与自然空间的空气对流预防失温的具体应用。

三层衣着法内贴身层为保暖、排汗、透气材质衣物,如coolmax材质的保暖内衣;中间层为保暖层,如绒毛衣、防风抓绒衣、羽绒衣之类材质保暖衣物;最外层为防水、防风、透气材质衣物,如冲锋衣、软壳之类。

原理就是通过多层次的穿着,把人体表层体温与外界的冷空气进行隔绝,从而靠正常的体温获得保暖舒适度。保暖御寒衣物不足时,可以把有限的资源用在最重要的关键点上。

热量的丧失头部高占40%。可用衣服包裹头颈部,特别是脖子两旁的大动脉,避免头颈部直接暴露被寒风吹袭。

湿寒效应就是因潮湿需要蒸发带走人体更多热量。水汽把衣服上的暖空气层排挤掉,使失去保温作用。保温层被破坏后,热传导作用会更快从人体上吸收热量;同时,水汽的蒸发作用会带走大量热量,因此人体体感会感觉到比实际要冷。

实验证明,1克的水温度升高1度需要消耗热量8卡路里(calorie),要热蒸发干1克水,即需要消耗的人体的热量为80卡路里。

w7.jpg

△湿寒效应非常严重的珠穆朗玛峰南坡大本营

湿寒环境被困,脱离低温恶劣环境保持表层皮肤干爽是第一要务。同时要避免无谓的过多交谈,交谈中肺部的体液蒸发会带走大量的热量,皮肤汗液及肺部体液热蒸发是热量流失主要途径。

保持皮肤干燥要及时更换寒湿衣物,避免棉质衣着,因为棉质衣物水分汗液湿度达到8%时即不再具保暖作用,同时相对于其他材质衣物,棉质时汗湿衣物热蒸发需要消耗最多的热量以保持干爽。因此,棉质衣物在户外界有“高寒杀手”之一的说法。

发生失温如何应对

如果我们不幸处于低温恶劣环境,可以把握热量来源和热量散失的主要方式与途径,因地制宜,结合判断力来做出紧急应对措施。对于热量的摄取和储存,需要有意识提前准备并随身携带一些高热量易吸收和转化快为热量的高糖食物,以方便快速食用和转化为热量。

食物的摄取如果困难,为了维持生命,不管是什么食物或者采取什么方法,主要能够安全提供热量来源,例如皮带、昆虫、树皮、积雪下面的苔藓等等之类都要尝试。

我的一个小经验是,不管一天或者多天的徒步远足,务必携带一小包方便食用、热量高的食物做紧急备用粮。所谓紧急备用粮,就是非紧急非意外情况下不取出来食用的食物。

w8.jpg

对失温认知不深的人,认为肌体寒冷时饮酒会驱寒护暖,其实是错误的。失温时不可饮酒,因为酒精会使体表血管扩张,加速体表血液流动,似乎能吸取热量保持温暖,实际是会导致体内热量更快流失。

同理,为失温者搓手心脚心的方法也是不科学的,这也会加速体表血液流动速度。在深度失温时要尽量减慢表层血管血液循环速度,以确保四肢冰凉血液不会压迫回流到身体中心体温区域影响主要功能器官发挥作用。

雪地被困时,无论是坐或者躺下,都要避免身体与雪地的接触而发生热传导,坐(躺)在背包、地垫、衣服、木头、树枝、干草之类物品上,同时要避免雪花、冰雪、雨淋等落在身体表层。

也可以在失温者身边使用热水壶(袋)、热毛毯,生猛火之类;甚至施救人员与失温者在睡袋里搂抱等等,都是利用热传导原理来进行热交换。

热放射散热主要指裸露的表层皮肤热量散发,特别是头部、颈部、裆部等大动脉血管集中区域,比较易发热放射散热。求生过程中时刻需要把有限的资源用在这些“致命部位”。必要时可以撕破衣物对这些重点部位进行充分保暖,以争取外部的支援条件。

需要提醒的是,近年因野外渡河技术操作不规范而落水失温遇难事故有所增长。特别是在高海拔地区渡冰河时落水,非常容易导致失温。

野外渡河,特别是渡冰河,需要评估环境、人员、装备、战术、紧急应对,每一步都事关生死,需要安全意识、技能操练及团队磨合的配合,切不可鲁莽行事。



△风险的动态变化叠加因素,主要由人、环境、装备三者构成

在此再次呼吁和倡导,户外出行请准备好再出发。行前需构建系统安全意识和制订必要的风险管理计划,并认真准备及携带必要的装备和食物,这不仅对于预防失温冻伤非常重要,对预防其他潜在的风险也是必须的。风险的预防远远重于发生事故后的应对处理。

失温预防办法

    行前密切留意天气变化情况,途中随时观察天象,切勿将生命置于超出自己认知与能力控制的安全范围。

    避免接触大风、爆冷、寒湿空气;避免雨淋、冰雪侵袭,防止热量流失,尽早发现和治疗失温症状。

    随时补充富含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合成并较易消耗吸收的行动粮,以使食物能快速转化成热量。

    适量运动,科学锻炼,把握好运动量和行走节奏,防止流汗过多,身体过度疲劳。

    高山环境注意风寒效应和湿寒效应,即使是微风也能导致人体热量快速散失而发生失温危及生命。

    携带必要装备和物质,多层排汗透气穿着,防止蒸发和对流;对放射性、热敏感部位,如头部、颈部、裆部做足保暖措施。

    不可饮酒,酒精会使体表血管扩张加速血液流动,不利于中心体温的器官保暖。

    户外出行衣物要“热脱、冷加、湿换”,谨记“勤快”二字即可避免失温。


ABOUT

《山野》杂志

与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共成长!

热线:01067154355

投稿邮箱:

shiweijing1030@qq.com

200417@qq.com

w11.jpg

往期精彩回顾


    【2月专题】利川齐岳山:北纬30°的神秘雪景

    【岩外之音】户外急救包里的大学问

    【岩外之音】户外培训的教学目标



w12.jpg

w13.jpg
在看点这里
w1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广
徒户外网(TuHuwai.Com)属于中国徒者户外服务平台,特色内容有户外活动结伴,户外媒体发布,收集俱乐部活动,户外达人游记分享,徒步线路等,助你快速了解户外动态,让你出行无忧!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Copyright © 2001-2020, TuHuwai.Com.
  • 浙ICP备19045099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652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