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伊尔城五彩斑斓的民居,图源@the wikipedia encyclopedia
由于人口稀少和内陆地区严酷的气候,各个定居点之间无道路联通,进入这些城镇的方式只有海路和航空。朗伊尔城的斯瓦尔巴机场是群岛的主要空港,前往斯瓦尔巴的游客大多要在此登陆。
受到大西洋暖流的影响,斯瓦尔巴群岛蕴藏着极其丰富的海洋渔业资源,也使得大型哺乳动物如海豚、白鲸、座头鲸、海豹、海象和北极熊在此生息繁殖,各类海鸟也喜欢在沿岸的断壁悬崖上栖息,使得斯瓦尔巴成为了北极区域及其少见的野生动物乐园。
从血腥的捕鲸历史到极地科考中心
斯瓦尔巴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早在14世纪就吸引了西方资源掠夺者的目光。荷兰人威廉·巴伦茨 Willem Barentsz 在 1596 年首次发现了该群岛,当时他在寻找北海航线, 却无意中到达了斯匹次卑尔根岛的海岸。
荷兰探险家Willem Barentsz的1599年北极勘探地图的一部分。斯匹次卑尔根,在这里首次绘制地图,显示为Het Nieuwe Land(荷兰语,意为“新土地”),图片左中。图源@the wikipedia encyclopedia
自1604年英国人第一次登陆斯瓦尔巴熊岛 Bjørnøya 捕猎海象,接下来的300多年历史里,欧洲海上列强在这里展开了残酷的资源争夺之战。
英国人、荷兰人、法国人、丹麦人、俄国人和挪威人等陆续踏上这片蛮荒的无主之地,捕猎弓头鲸、海象以获取珍贵的油脂,捕猎海豹、北极熊、北极狐以谋取他们的皮毛,留下被鲜血染后的海水和尸横遍野的海岸线。
15世纪荷兰人在斯瓦尔巴建立的捕鲸站和炼油厂,炼制鲸脂的炉子里升起滚滚浓烟。Cornelis de Man (1639)绘制,图源@the wikipedia encyclopedia
巴黎和会确立了斯瓦尔巴群岛的主权归属,Sir William Orpen 绘制,图源@the wikipedia encyclopedia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挪威在朗伊尔城和新奥勒松建立了行政管理机关,而随着冷战后苏联倒台,原本作为斯瓦尔巴主要工业的苏联煤矿采挖也最终被废弃,群岛才翻开了和平历史的新篇章。
NASA位于斯瓦尔巴的科学研究设施,图源@the wikipedia encyclopedia
斯瓦尔巴群岛上的研究设施主要集中在朗伊尔城和新奥勒松,这可能是世界上高纬度极地研究场所里接近性最好的区域。《斯瓦尔巴条约》允许任何国家对斯瓦尔巴群岛进行研究,催生了诸如波兰极地站和中国北极黄河站,以及俄罗斯在巴伦茨堡的设施等一系列科学考察站。
而赫赫有名的斯瓦尔巴全球种子库,则是被称为地球植物的“诺亚方舟”。这里存储了尽可能多的世界作物品种及其植物野生亲属的种子,恒温冷库将封藏的种子冷藏到-18°C。据说即使格陵兰的冰川全部融化,种子站也能不被海水倾覆,也许有一天将成为拯救人类的曙光。
D1:朗伊尔城登船 LongyearbyenD2: 克罗斯峡湾巡游 Krossfjorden - 新奥勒松登陆Ny ÅlesundD3:摩纳哥冰川巡游 The massive Monaco GlacierD4-5:七岛深度探索 Seven IslandsD6:欣洛彭海峡登陆及巡游 Highlights of HinlopenD7:巴伦特索亚登陆 Barentsøya’s many bountiesD8:巡游山石嶙峋之地 Land of the Pointed MountainsD9:贝尔峡湾动植物寻踪 Bell Sund’s flora, fauna, and haunting historyD10:朗伊尔城下船 Longyearbyen
*由于极地环境的特殊性,探险队员会根据天气和海况随时对每日行程进行调整。
D9:贝尔峡湾动植物寻踪 Bell Sund’s flora, fauna, and haunting history▍住宿:宏迪斯▍餐食:含早午晚
今天到访的贝尔峡湾,是斯瓦尔巴最大的峡湾系统之一。洋流使该地区比群岛的其他地区略暖和,这表现在相对郁郁葱葱的植被上。这里是体验极地人文历史和野生动物的绝佳机会。
可能的登陆点之一是 Ahlstrandhalvøya,在 Van Keulenfjorden 可以找到成堆的白鲸骨架。这些19世纪鲸鱼屠宰的遗骸,提醒人们猖獗剥削的后果。幸运的是,白鲸没有被猎杀到灭绝,你很有可能与他们不期而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