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23.8.12日星期六早上8:00拓东体育馆七号门口集合徒步大哨森林捡菌子 ————
云南省 2023-08-07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让五岳之首的泰宗都为之逊色的 - 黄 山 - 集中
北京市 2023-09-15
喜爱户外野虐↑↑↑点上方蓝色字 想了解更多活动路线,请关注公众号,每周末都有精彩
江苏省 2023-04-05
户外国内游“卡路里户外” 每个夏天, 都要去看一次草原。 城市之外的草原,总是散
浙江省 2023-06-26
拥抱花香和海风 温暖总会在下一秒 蜂拥而至 【报名咨询】:小溪(微信号/电话:132-
北京市 2023-08-18

【攀岩执教】学会这七件事很重要

[复制链接]
山野杂志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9-4 23:55:31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图/ 谭啸非

谭啸非作者简介

2020—2021年,任国家攀岩队教练;现任西藏攀岩队技术教练。

作为一名非科班出生的攀岩教学工作者,我总结了2022年初至今在西藏攀岩队任教的工作经验,希望为广大有志于从事攀岩教练工作的朋友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2008年,我在大学接触攀岩;2012年至2020年间从事攀岩俱乐部、岩馆教练工作;2018年,通过2018年中国登山协会组织的全国青少年攀岩夏训营,逐渐接触到了竞技攀岩的训练方法和思想,结合过往的工作经验,逐渐对竞技攀岩运动员的训练模式有了一定的理解。

w3.jpg

△野外攀石

2020年10月至2021年7月,在国家攀岩队执教、学习。东京奥运会周期结束后,受邀前往西藏攀岩队执教至今。在执教过程中,感悟颇多。

尊    重

Respect

2022年农历大年三十,我在成都转机,第二天早上到达林芝机场的时候大雪纷飞。西藏攀岩队的主教练索朗加措是我在东京奥运周期国家集训队的老伙计。在短暂的藏式午餐后,下午2:45我就已经投入到了队伍训练的工作中。从那天起,我开始作为队伍的一员,与藏族运动员们开始了同吃同住、同甘共苦的运动队生活。

在最初接触藏族文化时,我对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好奇心。虽然在此之前有多次的藏区旅行的经验,但是作为工作人员参与到以藏族运动员为主的运动队中,这对于任何一个汉族教练员而言都并非易事。通过和队员一起载歌载舞的过节方式,到藏历新年的“深度体验”,我与运动员之间的沟通也逐渐产生着变化:

起初,我和队员的沟通仅限于技术层面。在省队层面,教练员几乎都是身兼数职:运动员的竞技训练需要你,运动员的饮食起居也需要你,同时作为在校学生,队员的学习生活和行为习惯也需要你。因此理解当地运动员的习俗,尊重他们的生活习惯非常重要。

在和西藏队员训练生活的同时,我有空就会让小队员教我一些藏语,并用语音备忘录保存下来。同时也找机会阅读一些藏族的历史及文化的相关书籍。通过对西藏的历史和生活习俗的了解,我也理解了一些运动员“特殊”的行为习惯。

w4.jpg

△部分西藏攀岩队队员

只有尊重他们的习俗,才能够好地理解运动员、体谅运动员,和运动员打成一片,这样执教过程中才能够更深刻地交流与对话。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尊重运动员的生活习俗和习惯,到尊重运动员的情绪化问题与青春期问题,运动员也会逐渐学会尊重我的行为习惯和习俗。

互相尊重和理解是建立相互信任的重要基石,这是我至今仍在学习的课程:尊重。

观察&思考

Observe&Think

每一个竞技队伍都有自己特有的训练节奏、风格和气场,融入队伍最好的方式就是观察——等待——思考——分析,在点点滴滴中逐渐融入。

西藏队有着与内地攀岩队伍不一样的气氛:队员普遍内敛、不善言辞;但在藏族传统节日时,习惯用自己的方式载歌载舞;日常生活中喜欢开玩笑,也许是日晒充足的缘故,队员们的脸上总挂着笑容。

在刚到队伍的半年时间内,磨合是必不可少的:观察队员的热身习惯、一日三餐的饮食习惯、训练间歇的调整模式、休息日的放松方法等等。

w5.jpg

△队员训练中

半年的时间里,不仅观察西藏攀岩队的特点,也找机会与在同一个训练基地的滑雪队、中长跑队、自行车队和竞走队教练横向交流。纵向方面能更清晰地厘清西藏竞技体育的发展模式,横向也可以相互借鉴成功的训练方法和带队经验。

如上文所说,西藏有自己的语言与哲学,通过长期的观察,脑海中的问题有的得到了解答,有的又演变为其他的问题。在观察与思考的循环中,我逐渐体会到了西藏攀岩队的风格与特点,理解、思考、反思、交流、再观察——两年过去了,西藏这个有灵性的地方依然有太多我没有搞明白的地方。

对于“是什么因素塑造了西藏运动员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以及优秀的团队精神这一优良传统”这个问题,也许每个参与过西藏队带队工作的教练都会有不同的答案。

以身作则

Make yourself an example

在2022—2023年的国家攀岩队冬训中,国家体育总局登山运动管理中心攀岩运动部主任厉国伟曾在一次开会中强调教练员“以身作则”的重要性。这一点我深以为然:要想让运动员早上起床吃早餐,可以试试自己每天早上带头早起吃早餐;想让运动员在训练中全力以赴,自己在定线、拆线工作中首先要做到全力以赴;希望运动员增强文化学习,自己多看书总是没错的。“为人师表”讲的也是同样的意思。与西藏队员一同训练的过程中,自己也参与攀爬,往往能获得更多与队员交流的机会。

w6.jpg

△桑珠尼玛

总而言之,言传身教,“言传”固然重要,但“身教”却是必不可少的。在带队工作中,队员亦让我养成了更好的行为习惯。比如说从自己做起,保持好日常生活与训练的环境卫生,在生活工作中注意文明用语。

教练员与运动员其实就像太极图案的两极,互相影响,互相渗透。因此在“以身作则”方面,自己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也是最近两年来我评估影响运动员最直观的手段。

记录一切

Mark everything

我并非一个“运动员退役”转教练岗位的“传统型”教练,在青少年时期我就相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的箴言。误打误撞接触攀岩教学工作以来,无论是自己的训练记录,还是队员的成长记录,我一般用两种方式进行记录。

第一种是随身携带笔记本式的记录方式,适合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把你带训练的感悟或者队员的即时反馈记录下来,这样的笔记缺点在于记录下之后复盘的机会比较小,但是记录的过程就是加深印象的过程。当某一天偶然翻开逐渐变多的笔记本的时候,再次消化的过程往往会产生新的头脑风暴。

w7.jpg

△谭啸非(左)指导队员训练中

第二种是将运动员的比赛录像,将训练记录以及队员自己写的训练日记整理为电子文档,进行归类保存,这样在长时间的积累之下,你可以横向分析出同一时期带的队员之间的不同发展轨迹,并结合多维度的数据(例如不同时期的速度攀爬视频与成绩横向对比)与纵向的不同时期的运动员训练成效进行对比,再结合体成分、赛事成绩等数据,就可以得出较为客观的训练总结。

这样的数据库样本量越大,数据成分越丰富,进行的分析也就会更加立体。从2020年对桑珠尼玛、白玛玉珍的训练视频进行研究开始,我逐渐开始对西藏队的运动员进行分析,结合实地跟队的工作经验,我对西藏竞技攀岩的发展脉络梳理得更加清晰,积累了更加丰富的数据和经验。

保持对攀岩的热爱

Keep the passion for climbing

曾几何时,攀岩产生的多巴胺似乎是持续攀登的唯一理由。但是随着工作强度的逐渐加大,任务要求的逐渐艰巨,攀岩对自己来说似乎变成了一个曾经的爱好。特别是大量的定线工作之后,看到满墙的线路,攀爬变得机械且目的性很强:线路是否可攀?动作是否是自己想要的?渐渐忘记了我们攀岩的初心:热爱。

从今年年初开始,在国家攀岩集训队的小伙伴们的带领下,从人工岩壁到自然岩壁,从朝夕相处的工作岩壁,逐渐回到商业攀岩馆,去看看竞技攀岩之外的攀岩线路,竟有一种说不出的美。

难度和数字是我们对攀岩的唯一追求吗?重拾对攀登的热情和渴望之后,我在执教过程中有了更多新的思考。作为教练,似乎和运动员就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但是回归到同样是攀登者的角度,你和队员的攀爬都是平等的。

w8.jpg

△自然岩壁攀岩

在你作为攀登者的那一刻,你可以与队员像搭档或者岩友一样去交流、去探讨,这样微妙的身份转变带给我的更多是惊喜和乐趣。以兴趣来驱动攀登追求,以共同的目标来达成某种程度上的思维一致。

到了夏季,在北京白河的峡谷中吹着远方的风,当你汗流浃背从一条线路上下来之后,大自然的力量滋养着你,缓解你所有工作的疲惫,在下一个训练周期全力以赴地去工作。我想,这就是对攀岩的热情为我的工作带来的最直接的帮助。

学会放松

Learn to relax

攀岩教练、特别是竞技攀岩方向的教练员有着比较大的压力,毕竟每个全运会周期、每一年都会有比较严峻的成绩压力,毕竟运动员那么多,但是冠军只有一个。

我认识国内比较多的优秀的攀岩教练员,交流下来发现大家都存在普遍共性:工作强度高、压力大、睡眠质量差,经常处于亚健康状态。因此自我调整(生理及心理层面)对执教工作有着重要的意义。

w9.jpg

△白玛玉珍

我2022年在林芝带训期间,常用的自我调整方法是跑步、旱地滑雪板和体能训练。当然,放松的手段因人而异,有的教练选择钓鱼、品茶,也有的选择慢跑,或者打太极,无论哪一种放松方式,张弛有度的生活习惯会为执教工作提供长久的续航能力。

但实话实说,目前自己在放松和工作之间的协调还需要更多的磨合与调整,希望所有教练员都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放松方式,平衡生活和工作。

养成学习习惯

Develop learning habits

最后一点,也是我在这次西藏执教期间学到的宝贵一课——学习习惯的养成,这不仅仅对队员有着很好的带头作用,最重要的是:在这个飞速发展的年代,所有行业都在高速迭代。

w10.jpg

△难度岩壁上方美丽的光晕

运动科学的发展非常迅速,攀岩项目进入奥运大家庭后,与田径、举重等有着悠久传统的项目比起来,如同嗷嗷待哺的婴儿。因此,保持学习激情,养成学习习惯,才有机会在这个激烈竞争的竞技体育丛林中存活下来。

同时,除了运动训练的新的信息之外,广泛涉猎心理学、管理学等交叉学科的知识,对带训工作也大有裨益。

从这个角度来说,养成学习习惯,紧跟时代步伐,是西藏教给我的最重要一课。

ABOUT

《山野》杂志

与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共成长!

热线:01067154355

投稿邮箱:

shanyecma@qq.com

w11.jpg

往期精彩回顾


    【媒体之家】攀岩,我们上墙聊

    【通知】关于国家攀岩队备战吴江世界杯组队参赛的通知

    【通知】中国登山协会关于公布2023年9月各类培训计划的通知



w12.jpg

w13.jpg
在看点这里
w1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广
徒户外网(TuHuwai.Com)属于中国徒者户外服务平台,特色内容有户外活动结伴,户外媒体发布,收集俱乐部活动,户外达人游记分享,徒步线路等,助你快速了解户外动态,让你出行无忧!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Copyright © 2001-2020, TuHuwai.Com.
  • 浙ICP备19045099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652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