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23.8.12日星期六早上8:00拓东体育馆七号门口集合徒步大哨森林捡菌子 ————
云南省 2023-08-07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让五岳之首的泰宗都为之逊色的 - 黄 山 - 集中
北京市 2023-09-15
喜爱户外野虐↑↑↑点上方蓝色字 想了解更多活动路线,请关注公众号,每周末都有精彩
江苏省 2023-04-05
户外国内游“卡路里户外” 每个夏天, 都要去看一次草原。 城市之外的草原,总是散
浙江省 2023-06-26
拥抱花香和海风 温暖总会在下一秒 蜂拥而至 【报名咨询】:小溪(微信号/电话:132-
北京市 2023-08-18

有人试图证明:大禹治水真的存在

[复制链接]
国家地理中文网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8-18 06:37:51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球是一个奇迹

历史|中国将国家地理中文网设为星标方能收到正常推送

4000年前的大洪水真的存在,但大禹治水存在吗?历史学界开启了长达一个世纪的研究与考古。图为二里头遗址。| Wikipedia
w3.jpg
大禹治水真的存在过吗?尽管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都记载,“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的故事,但传说却无法被现有出土的文物证明为事实。迄今为止,考古学界尚无出土文物能证明在大禹生活的龙山时代(约4000年前)有关“洪水”和“大禹”的任何记载。最早出现“大禹治水”的史料是距龙山时代1000年后的西周,遂公盨铭文:大禹采用削平山岗堵塞洪水和疏道河流的方法平息了水患,并划定九州,从而建立了夏朝。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吴庆龙团队声称找到了“洪水”的证据,与大禹生活的时代相符合,佐证了传说真实性。事实是这样吗?‍‍‍‍‍‍‍‍‍‍‍‍‍‍‍‍‍‍‍
w4.jpg

西周时期的遂公盨上的铭文,被认为是大禹治水传说的最早文字记载。| 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来自万年前的大洪水

地球万年内的最大洪水发生在中国。‍

2016年,南京师范大学吴庆龙带领的团队在国际顶级学术刊物《科学》上发表文章称,约在公元前1920年黄河流域发生过一次超级大洪水。

吴庆龙团队在位于青海省循化县黄河上游的积石峡和循化盆地中,偶然发现了一套连续分布的湖相沉积物。吴庆龙推测这里可能是黄河“堰塞湖”的遗址。

研究表明,地震引发的山体滑坡造就了一个200米高的大坝,使黄河被阻塞了六到九个月,形成了一个无比巨大的堰塞湖,而水量的增加最终导致决堤。

110亿至160亿立方米湖水在短时间内快速下泄,形成流量巨大的洪水。

这场洪水,也被认为位居地球近1万年内发生的最大洪水之列,洪水淹没了当时大型聚落喇家。

通过对喇家遗址中的3具遗骸的碳14测定,洪水发生时间被确定在大约公元前1920年。

w6.jpg

大洪水模型示意图 | 吴庆龙绘制

“大洪水发生在大禹时代”‍‍‍‍‍‍大禹受到了这场洪水的影响?
该论文的上半段有关洪水的部分,基于地质学的分析,但后半部分却是基于历史推论。‍‍‍‍‍‍‍‍‍‍‍‍‍‍‍‍‍此湖下游25公里处就是著名的喇家遗址。喇家遗址有“东方庞贝”之称,是一处新石器时代的大型聚落遗址,这里很多洞穴都被距今约4000年(公元前1920年)的一场大地震所毁坏,厚厚的泥层吞没了一切。对比喇家遗址和积石峡的淤泥层,吴庆龙发现它们是一致的,他推测,毁灭喇家和引发上游山体滑坡造成堰塞湖的是同一场大地震,堰塞湖经过一段时间决堤后,洪水淹没了喇家。
w8.jpg

喇家遗址| Wikipedia



这场超级洪水曾让新石器部落陨落,吴庆龙判断,大禹也受到了这场洪水的影响。‍‍‍‍‍‍‍‍‍‍‍‍‍‍‍‍‍‍‍

论文称,这一时间不仅与黄河流域从新石器时代到青铜时代的重大转型时间吻合,而且也与中原的早期青铜文化——二里头(被认为是夏朝首都)的开始时间吻合。

吴庆龙认为,“这一洪水很可能就是传说大洪水的起源。既然关于夏朝的传说与大洪水的传说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可以推断,夏朝也应该是基于事实的。”
大禹没有遇到洪水
“大禹其实根本没遇到过洪水。”

历史学界和考古界普遍对论文提出两点质疑。

其一,时间不符。

几代考古人的探索确定和最新的考古发现说明,大禹治水和夏的传说是围绕中原附近展开的,夏商周断代工程给夏的定论是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

“二里头文化的上限年代比大洪水的年代晚了一两百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方燕明研究员表示。

w10.jpg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 Wikipedia

其二,地点不符。大禹治水的范围,学术界倾向于认为只能在郑州以东,不可能产生在黄河中上游一带,中上游有充分的回旋余地,不会引发洪水。因此论文中提到大禹远赴青海治水的可能性为零。上海博物馆馆员张经纬等人认为,“黄河上游洪水能够影响下游2000公里的推测,想象多于科学依据”。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夏商周考古研究室主任许宏表示:“论文给出一个颠覆性的答案,就形成一个悖论,它认可了夏与大禹的概念,却又彻底否认了文献中给出的夏与大禹的时间和空间,所以这根本不是历史学的研究。”“故事”不是证据
究竟什么才是“大禹治水”存在的证据?

我们通常在历史课本中看到的“故事”,甚至文字流传的“史料”,并不能称其为事实,只能算是“观点”,“观点”可以基于“证据”发生改变。

1925年,学者王国维提出“二重证据法”,即把考古发现的文物史料与流传下来的古籍结合起来考证某历史或史实。

最好的例子是,1928年对河南安阳殷墟的发掘,确认该地为商朝晚期都城,从而在考古学上确立了殷商文明。

在此过程中,王国维成功释读了甲骨文,证明《史记·殷本纪》记载的商朝真正存在。在此之前,商朝也只是“传说”。

w12.jpg

殷墟出土的甲骨文 | Wikipedia


那么,传说由大禹创立的夏朝是否真实存在?‍‍‍‍‍‍‍

北京大学李零教授曾指出,现在探索“夏文化”,主要困惑还不在年代和地域,而在发现物的水平。

因为现在的发现,“第一是没有商代水平的青铜器,第二是没有商代水平的铭刻资料,第三是没有商代水平的大型宫殿”。

但随着中华文明探源工程和“夏商周断代工程”的开展,通过碳14测年、文献记载、考古地层学等方面的综合研究,二里头文化主体部分为夏文化已被大多数人所接受。

目前,学界普遍认同“二里头遗址”为中国最早王朝——夏朝中晚期都城遗存,但关于争议至今仍没停止。

w14.jpg

二里头出土的绿松石龙形器 | Wikipedia


中国社会科学院二里头工作队队长许宏也撰文称,研究不断深入,却未能“更新”或深化当年的认识,关键即在于直接文字材料的缺失。

“夏朝如要‘自证’存在,恐怕也得依靠甲骨文等直接文字材料作为佐证。”

截止2021年,二里头遗址的勘测面积约有300万平方米,三代考古人用62年仅发掘了1.6%。

这里或许埋藏着“大禹治水”的重大真相。


撰文:Arvin
编辑:Arvin

w16.jpg



点点????,谢谢关注。
识别下方二维码加入“国家地理严选好物群”
w17.jpg

伸出小手

w18.jpg

点赞和“在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广
徒户外网(TuHuwai.Com)属于中国徒者户外服务平台,特色内容有户外活动结伴,户外媒体发布,收集俱乐部活动,户外达人游记分享,徒步线路等,助你快速了解户外动态,让你出行无忧!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Copyright © 2001-2020, TuHuwai.Com.
  • 浙ICP备19045099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652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