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23.8.12日星期六早上8:00拓东体育馆七号门口集合徒步大哨森林捡菌子 ————
云南省 2023-08-07
喜爱户外野虐↑↑↑点上方蓝色字 想了解更多活动路线,请关注公众号,每周末都有精彩
江苏省 2023-04-05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让五岳之首的泰宗都为之逊色的 - 黄 山 - 集中
北京市 2023-09-15
户外国内游“卡路里户外” 每个夏天, 都要去看一次草原。 城市之外的草原,总是散
浙江省 2023-06-26
拥抱花香和海风 温暖总会在下一秒 蜂拥而至 【报名咨询】:小溪(微信号/电话:132-
北京市 2023-08-18

房价低、不卷有生活,这是对社畜最友好的城市

[复制链接]
Huwai-Admin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3-26 09:10:58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线城市去与留,从来是年轻人夜话中经久不衰的话题。

满载压力的都市待不下去,没有边界感的老家又不再能适应,对很多在外打拼的异乡人来说,“思念故乡,但是故乡又成了再也回不去的他乡”[1]。

两极之间,快速崛起的新一线城市也许能成为年轻人的最佳选项,既逃离拥挤的人行道、高昂的房价和低效竞争的工作,又不必放下繁华、便利与梦想。

一旦一线城市与新一线城市间的差距不再是那么遥不可及,一线城市的残酷竞争与身心消磨便愈发催人赶路,促使年轻人们去寻找另一座对自己友好的城。

w3.jpg

城市友不友好,最先看就业

选择城市,首先要考虑就业问题。

一线城市就业机会固然多,但肉多僧更多,即便进入大厂,也需要时刻担心“被优化”;而四五线的老家小城,要么机会少,要么多是养老岗位,想必年轻人也不甘心躺得这么平[1]。

因此,从一线退到周边的新一线,或者回到母省的省会城市,成为很多年轻人的首选。这些城市不仅就业压力比一线城市小[2],在数量上也提供了不少就业机会。

据猎聘调研,杭州对2022届应届毕业生的招聘需求占比达到8.55%,只略低于广州[3]。

不过,很多年轻人担心的是离开一线城市,钱包也要跟着瘪。但实际上,主要城市间的薪酬差距,真没有网上小作文写得那么离谱。

杭州的平均月薪已经超过广州,而苏州、南京、珠海和宁波等城市平均月薪超万元,也属于头部的梯队。

w4.jpg
虽然五位数与四位数的薪酬,多少有些观感不同,但“被高薪平均了”的薪酬基本是虚高,更能代表多数人“实感”的,是拿的钱刚好比一半人多的那份工资,也就是中位数 。
一般而言,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是平均数的八成左右[4],而像一些新一线城市,比如宁波,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中位数达到52081元,远超全国平均水平[5]。
虽然新一线城市和一线城市之间的薪资收入仍有差距,但如今年轻人纷纷涌向新一线城市已是事实。
2021年,比起北京常住人口减少,武汉常住人口增量超百万,而成都、杭州也净增了24.5万和23.9万,是常住人口增量排名前三的城市[6]。

w5.jpg
2023年,杭州淳安县新春招聘会现场火热 / 视觉中国面对年轻人的涌入,新兴城市在某些方面也会显得没准备好。比如成都服务业仍以商贸和餐饮业为主导[5],网上关于成都就业的帖子,许多人吐槽招聘的都是销售、客服、审核这些人力密集型岗位,网友们戏称“孙悟空来了都要打两百个电话才走得脱”。
而像东莞、佛山、宁波、苏州等城市,制造业就业的比重超过四成[7],工作机会的类型也会比较集中。
总体而言,杭州薪资靠前,除了互联网产业,民营制造业也较为发达。只不过,像杭州这样互联网公司集聚的城市,无疑是加班的重灾区,打工人平均下班时间比深圳和上海还晚,俨然成为最“卷”城市[8]。

w6.jpg
来到这座城,购房不是梦当然,钱只有花的时候才知道薄厚。特别是在房价遥不可及的城市,想买一套房,动辄掏空两代人六个荷包,年轻人实在不敢有落脚的希望。
北上广深的房价固不必说,但人们或许不知道,厦门购房的难度也已经可以力压一线城市。
还是以上面智联招聘发布的薪酬数据为例,假设一个打工人不吃不喝,想在厦门买下一套普通地段70平米的房子,就要将近18年。而在上文中提到的,在薪酬和工作机会更有优势的杭州,住房负担也很重。

w7.jpg
相比之下,武汉、成都、合肥的住房负担要轻不少,理想状态下八九年就能上岸一套房。
而长沙、重庆则有着更高的性价比,还是在同样的理想情况下,领着平均薪酬的人6年内就可以购房。贝壳研究院的报告也显示,长沙在统计的38个主要城市中,居住自由指数排名第一[9]。
当然,不计生活成本,又用平均薪酬的水平去衡量多数人的收入,会低估了真正的购房年限。但考虑到薪资并非一成不变,而是见年增长,两相抵消,这些理想购房年限在七八年内的城市,已经可算是能平衡薪资与房价的佼佼者。

w8.jpg
长沙购房的性价比,相对来说比较高 / 视觉中国而且平均房价是个参考值,大概率只能代表城市平庸地段的房价,与市中心肯定有一段距离,这也会带来通勤的问题。
作为一种生活成本,通勤理应和薪酬、房价一起,作为衡量城市友好度的指标。如果每天还是要花一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去上班,过着曾经在一线城市沙丁鱼般的日子,那简直就是一种浪费。
比方说重庆的平均单程通勤时间达到了40分钟,比广州还长,直接看齐上海,这意味着“只是到公司,就耗尽一天的精力”,而晚上回家时,几乎想倒头就睡。

w9.jpg
在一些更极端的情况下,重庆每天有超过15%的上班族,往返家与公司之间平均就要花上至少两个小时[10]。
成都、武汉、南京,单程通勤时间也要将近40分钟,长沙、合肥再次“拔得头筹”,算得上是通勤较为友好城市,单程通勤时间为34分钟。
这样看下来,如果更看重居住和通勤质量,长沙和合肥对社畜来说是个不错的选择。

w10.jpg
喜欢一座城,还得看生活如果我们能够在城市里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并轻松地负担起住房的费用,同时省下一些通勤的时间,那么城市吸引年轻人的最终优势,就看谁更有生活了。
而人间烟火气的体现,则在美食上。上海虽然云集了全球美食,坐拥大陆最多的米其林餐厅,但大众更能享受的是那些“最土公主下午茶”。北京和杭州,则年年都在“美食荒漠”的称号中徘徊。
从饿了么的数据来看,重庆、成都和长沙的美食多样性指数位列前三,广州屈居第四。在川渝,鲜、香、麻、辣的“江湖菜”能让美食饕餮吃到扶墙出。而到了长沙,层出不穷的餐饮新消费品牌也让你眼花缭乱。

w11.jpg
生活既需要烟火气,也离不开便利的配套。便利不仅是日常缺东西时下楼就到的便利店,更是突发生病时获取医疗资源的方便快捷。
一座城市便利店的丰富程度,某种程度上也代表了它对年轻人的关怀程度,一间24小时开放的便利店,时刻为任何一个突然到访的年轻人保留夜晚的最后一盏灯。
夜生活更为丰富的南方城市,就占据了便利店人均拥有数的前十名,东莞排名第一,而长沙位列第二。
而在医疗资源占有量方面,新一线城市中的成都则遥遥领先。
此外,舒适的城市生活还应当提供给市民休闲活动的空间。如今随着越来越多年轻人热衷于滑板、露营、野餐等户外活动,公园愈发成为生活的必需品。
在这方面,广东具有天然优势。即使不去拥有最多公园的深圳,或者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最大的广州,周边的珠海、东莞和佛山都毫不逊色。

w12.jpg
深圳不止有高耸入云的摩天大楼,还拥有全国最多的公园 / 视觉中国年轻人在选择城市时,如果仅看多不多金,一线城市无疑是首选。但如果觉得快节奏让你喘不过气,那么可以退而求其次,去杭州等新一线城市。如果再综合购房和通勤因素,恐怕还得是长沙和合肥。这其中,不夜之城长沙不仅美食多,便利店也成长沃野,无需忧虑生活幸福指数。
当然,长沙也面临着成都类似的问题,工作类型较为单一,但对于想逃离北上广的年轻人来说,已经是不错的选择。
小城市有宁静和温馨,大城市有繁华和机遇,最怕的是,对于既要生活又要钞票的年轻人来说,无论选择哪里,最终都会意难平。

????

参考资料
[1] 严飞. (2022). 悬浮:异乡人的都市生存.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 智联招聘, & 中国就业研究所. (2022). 2022年第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3] 猎聘. (2022). 2022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数据报告.[4] 国家统计局. (2022). 2021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情况. Retrieved 15 March 2023, from http://www.stats.gov.cn/tjsj/zxfb/202201/t20220117_1826403.html.[5] 宁波市人民政府. (2022). 宁波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1万美元. Retrieved 15 March 2023, from https://www.ningbo.gov.cn/art/2022/2/25/art_1229260801_59044246.html.[6] 王俊. (2022). 18个千万人口城市去年常住人口增量前三出炉:武汉成都杭州. 澎湃新闻. Retrieved 15 March 2023, from https://m.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8089194.[7] 林小昭. (2022). 35个重点城市就业人口:东莞制造业占比最高,这些城市高薪行业多. 第一财经. Retrieved 15 March 2023, from https://m.yicai.com/news/101575971.html.[8] T3出行. (2022). 2022年度出行消费报告.[9] 贝壳研究院. (2020). 2020新一线城市居住报告.[10] 百度地图. (2022). 2022年度中国主要城市通勤监测报告.    ☞ 上下滑动查看 ☜

w13.jpg

撰文 | 阿离

设计 | 杨波浪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城市漫游计划

内容不代表地道风物立场

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w14.jpg

w15.jpg

w16.jpg

w17.jpg

w18.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广
徒户外网(TuHuwai.Com)属于中国徒者户外服务平台,特色内容有户外活动结伴,户外媒体发布,收集俱乐部活动,户外达人游记分享,徒步线路等,助你快速了解户外动态,让你出行无忧!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Copyright © 2001-2020, TuHuwai.Com.
  • 浙ICP备19045099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652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