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23.8.12日星期六早上8:00拓东体育馆七号门口集合徒步大哨森林捡菌子 ————
云南省 2023-08-07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让五岳之首的泰宗都为之逊色的 - 黄 山 - 集中
北京市 2023-09-15
喜爱户外野虐↑↑↑点上方蓝色字 想了解更多活动路线,请关注公众号,每周末都有精彩
江苏省 2023-04-05
户外国内游“卡路里户外” 每个夏天, 都要去看一次草原。 城市之外的草原,总是散
浙江省 2023-06-26
拥抱花香和海风 温暖总会在下一秒 蜂拥而至 【报名咨询】:小溪(微信号/电话:132-
北京市 2023-08-18

啥是东北?

[复制链接]
星球研究所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2-22 19:38:00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关于东北我们可以有很多解读它是富饶的黑土地(吉林长春丰收田野,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是广阔的林海雪原
(大兴安岭雪景,摄影师@老山货)



w3.jpg

是无尽的奇珍异兽(长白山紫貂,摄影师@NoOne晓东)▼
w4.jpg

也是魔性的东北口音是直率且有趣的灵魂(东北知名喜剧演员众多,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制图@王天怡/星球研究所)


w5.jpg

关于东北
我们也有太多的疑问曾经的共和国长子如今为什么沦为难振兴的老工业基地(沈阳市沈海热电厂,摄影师@孙林路)▼
w6.jpg

曾经中国城镇化率最高的区域如今为什么渐变为一座又一座“空城”
(绥化-滨江列车,黑龙江绥化,2010-2020年间流出30%的人口,是东北人口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w7.jpg

荧屏上的东北人朴实有趣印象中的东北机构人浮于事构成一个矛盾的综合体当我们试图还原它的真实面目也陷入了对东北的迷思难免沉浸地问出一句
啥是东北?
地理意义上的东北包括黑吉辽三省和内蒙古自治区东部面积约126万平方公里从最北端的漠河到最南端的大连直线距离1600余千米甚至超过大连到台北的距离
(东北行政区划与位置,制图@陈景逸/星球研究所)



w8.jpg

如此广袤的一片土地由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文化的同质性成为中国最有区域认同感的地区之一以至于我们可以模糊掉近6000千米的省界讲述一个“整装东北”的故事
史前时期这里照进了中华文明的一道熹微曙光封建时代这里孕育了骁勇善战的中原征服者近现代这里点燃了一个贫弱国家的工业雄心即便如今世事变迁这里依然流淌着不变的热血(请滑动查看更多,从左到右依次为红山文化玉龙、沈阳故宫、抚顺的钢铁工厂,摄影师@鞠骁&视觉中国,制图@李雪茜&王天怡/星球研究所)▼
w9.jpg

w10.jpg

w11.jpg

不过在历史的激荡开始之前初生的东北只是千里冰封的粗砺大地

01 艰难开局
东北的开局由三条山脉开启它们争相隆起合围出如今东北的轮廓
(东北地形示意,制图@陈景逸/星球研究所)



w12.jpg

西部
大兴安岭自北向南绵延1400余千米约等于北京至上海的距离数万座山峰相连汇成大地的波涛
(请横屏观看,绵延的大兴安岭,摄影师@老山货)



w13.jpg

大兴安岭西坡缓缓过渡到海拔约1000米的呼伦贝尔高原这里平坦开阔草原一望无际(请横屏观看,呼伦贝尔草原上的莫日格勒河,摄影师@洛源)▼
w14.jpg

东北北部是平缓的低山丘陵海拔只有500-800米名字也矮了一头唤作小兴安岭
(黑龙江伊春的乌伊岭,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w15.jpg

东北东部一系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岭包括吉林哈达岭、完达山张广才岭、老爷岭等组成长白山脉巍峨壮丽
(请横屏观看,长白山顶的天池是中国最深的湖泊,摄影师@付明泽)



w16.jpg

它的余脉深入渤海与黄海之间惊涛拍岸塑造无数岛屿和曲折海岸线
(大连海岸,摄影师@吕文正)▼
w17.jpg

山的隆起还伴随大规模火山喷发由于大地深处太平洋板块向欧亚板块俯冲使得这里岩浆运动活跃造就了如今的600多座火山
其中就包括声名赫赫的长白山火山群、五大连池火山群镜泊湖火山群、阿尔山火山群龙岗火山群等(请横屏观看,四海龙湾玛珥湖,位于吉林龙岗火山群,摄影师@钟永君)▼
w18.jpg

时光荏苒它们或已植被遍身或已聚水成湖只有从面目狰狞的石海可以瞥见曾经毁灭性的力量
(黑龙江五大连池,画面中大面积黑灰色区域是火山岩组成的石海,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w19.jpg

除了形成火山来自地下深处的力量还引起大规模的大地沉降在东北腹地产生巨大的凹陷成为被三列山脉合围的东北平原但与如今的沃野千里相去甚远这里曾如同被“封印”原因在于它的两重劣势第一重劣势
极寒的天气
这里纬度较高
接收的太阳辐射少是我国冬季最冷的区域甚至和全球大部分同纬度地区相比也要更加寒冷
(中国东北相近纬度地区1月平均气温对比,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w20.jpg

这与它特殊的地理位置有关西面蒙古高原的西伯利亚寒流北面北冰洋爆发的寒潮东北面鄂霍次克海的冷气团从三个方向轮番攻击给本就纬度较高的东北雪上加霜
(冰冻的吉林松花湖,摄影师@常建儒)



w21.jpg

所以中国唯一的寒温带在东北中国-53℃的最低气温纪录在东北气象部门认定的“中国冷极”也在东北如果以“五天平均气温”低于10℃为冬季则这里最长的冬季可达230天
(黑龙江雪乡,每年降雪期长达7个月,摄影师@汪进玉)



w22.jpg

冬季干冷的大陆季风在南下过程中与暖湿气流相遇落下纷纷大雪
夏季湿润的海洋季风带来7-8月的雨季(草原上的风暴,摄影师@Range四方)▼
w23.jpg

这让东北大多数地区年降水量在300-700mm之间虽然降水量与华北地区相当东北地区却更加湿润
这也和极寒有关低温条件下蒸发本就十分微弱加之土壤中的水分又被冻结形成冻土导致积水既无法蒸发、又无法下渗在大面积的洼地中出走无门
形成这里的第二重劣势
潮湿的大地
(三江平原,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沼泽区,拍摄于黑龙江抚远,摄影师@石耀臣)▼
w24.jpg

同样因为低温
植物残体难以分解积累在土壤中截留水分造成土壤过度湿润、氧气不足原本的草甸和森林退化为沼泽面积可达到东北湿地的2/3(草甸沼泽,拍摄于黑龙江抚远,摄影师@郭宏宇)


w25.jpg

广布的沼泽又成为江河的蓄水池

源源不断地补给河流

造就诸多大江大河

(东北水系示意,制图@陈景逸/星球研究所)



w26.jpg

外部

有数条大江环绕

成为今天的国界

包括

黑龙江

(请横屏观看,“龙江第一湾”景区,摄影师@关卫宏)



w27.jpg

额尔古纳河

(伊敏河,额尔古纳河支流,摄影师@陈剑峰)



w28.jpg

乌苏里江、图们江、鸭绿江等

(请横屏观看,鸭绿江太极湾,摄影师@滕洪亮)



w29.jpg

内部

同样有数条大江

在平原编织天罗地网

包括

嫩江、松花江

(嫩江在黑龙江肇源县汇入松花江,摄影师@陈剑峰)



w30.jpg

以及辽河

(辽河入海口附近,一边是红色的碱蓬草,一边是黄色的水稻,摄影师@周昫光)



w31.jpg

此外大地凹陷处流水聚成湖泊小如松嫩平原上散布的湖泡
大如兴凯湖、呼伦湖
一望无际
(呼伦湖,中国第五大湖,蒙古语译为像海一样的湖,摄影师@李雨森)



w32.jpg

寒冷与潮湿

互相交织、封印地表

难以开发利用的荒芜

似乎成了这片土地的宿命

然而

自然是辩证法最忠实的守护者

随着时间推移

东北

这片粗砺大地

开始露出蓄积已久的宝藏

02 锋芒初露
最先展露锋芒的地方在起伏的山地

这里降水充足

排水条件好

为树木生长提供了适宜环境

自南向北

叶片从宽大的阔叶变成窄小的针叶

以适应逐渐变冷的气候

在小兴安岭与长白山

蒙古栎、红松、桦树、榆树、樟子松

交织变换

(小兴安岭的针叶阔叶混交林,拍摄于黑龙江伊春,摄影师@赵高翔)



w33.jpg

到了最寒冷的大兴安岭北段

兴安落叶松以极强的御寒能力脱颖而出

成为优势树种

(黑龙江冬季的落叶松,摄影师@张东立)



w34.jpg

林海漫山遍野夏季绿荫如盖秋季层林尽染这里成为中国北方森林最集中的区域森林蓄积量占据全国的1/4
(东北虎豹国家公园的森林,摄影师@蒋作泳)



w35.jpg

由于纬度较高、日照角度低树木为了获取更多阳光拼命向上生长营造出高大的垂直空间(樟子松林,林下杜鹃花盛开,摄影师@老山货)


w36.jpg

树木超长的生命周期和强大的生产力又为动物提供了稳定的生存环境和食物来源使这里成为各种动物的家园
(请滑动查看更多,从左到右依次为森林中的秋沙鸭、鹿和长尾林鸮,摄影师@冯江&NoOne晓东&冯江)



w37.jpg

w38.jpg

w39.jpg

为了渡过漫长的寒冬

动物们长出厚厚的皮毛

或者贴秋膘、储冬粮

或者睡大觉

(抚远黑瞎子岛的黑熊会在冬季冬眠,摄影师@唐瑜键)



w40.jpg

人类也依靠山林丰厚的自然资源在此安身立命东北两大古族“肃慎族系”与“东胡族系”分别兴起于长白山脉与大兴安岭在山林中“狩猎”和“采集”是他们最初的生存方式
(今天的鄂温克人,他们历史上长期保持着狩猎的生活方式。下文在东北古代族系的划分上采用“三分说”,即东北古族可以划分为汉族、东胡、肃慎三大族系。摄影师@鹿钦平)



w41.jpg

生活在长白山地的肃慎族系更靠近发达的河网“渔猎”更为突出(兴凯湖上的捕鱼人,摄影师@老山货)▼
w42.jpg

生活在大兴安岭的东胡族系

则紧邻呼伦贝尔草原

很容易获得新的生产方式——“游牧”

(呼伦贝尔草原蒙古族骑手,摄影师@老山货)



w43.jpg

而山地之外

一些族群逐渐掌握农耕技术

辽河流域在汉人的经营下

两汉时期就已成为发达的农耕区

几乎同时,在鸭绿江流域

高句[gōu]丽依赖农耕经济兴起

于是

东北的地缘优势开始显现

它可以同时吸收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优势

让东北族群得以崛起

公元386年

东胡族系的一支——鲜卑人

建立北魏

大约半个世纪后

北魏一统北方

疆域范围到达黄河流域

成为第一个统一中原的游牧民族

(北魏洛阳城,摄影师@李文博,制图@王天怡/星球研究所)



w44.jpg

后来

同一族系的契丹人、蒙古人

依靠骑兵加持

所向披靡

建立疆域辽阔的辽朝、元朝

再次问鼎中原

而肃慎族系的一支——靺[mò]鞨[hé]人

可谓博采众长、包罗万象

吸纳了汉文化、高句丽文化

于公元698年在东北建立渤海国

立国228年

几与唐朝相伴始终

(请滑动查看更多,渤海国都城遗址,位于黑龙江宁安,采用中轴线布局和“三重城”结构,制图@陈景逸/星球研究所)



w45.jpg

w46.jpg

之后

同一族系的其他分支

女真人、满人相继崛起

并建立金朝、清朝

(沈阳故宫,清朝初期皇宫,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w47.jpg

中国封建王朝2000多年历史

东北两大族系对中原政权的影响

竟超过1000年

(中国古代史的后半段,堪称东胡族系和肃慎族系交替崛起的战场,制图@李雪茜/星球研究所)



w48.jpg

然而

这些东北古族强大起来之后

无一例外地出走东北

热闹与繁华似乎终究是中原的

而东北只剩“荒城废堡、有土无人”

但是东北还有无数的能量在蓄积蛰伏之中
它们是大地深处闪耀的金属矿藏是漫长地质演化中形成的石油、煤炭更是黑土地里厚厚的腐殖质(黑龙江双城,积雪覆盖下的黑土地,摄影师@傅鼎)▼
w49.jpg

只是

这些能量的爆发

尚待另一批人的到来

03 解除封印
近代以来中原人口膨胀、土地紧张战争频仍、无年不灾而地域毗连的东北地广人稀、物产丰富
于是一百多年的时间里有大约3000万来自山东、河南、河北等地的百姓或经山海关一路跋涉或飘洋过海到达关外形成一场人口大迁徙——“闯关东”
关东苦寒、条件恶劣移民初来乍到只能住窝棚、卖苦力
但正是这种拓荒者精神让土地被一点一点开垦出来东北长期缓慢的发展进程被一举改变甚至逐渐变为农业基地(闯关东前后东北地区人口和耕地面积,清廷开放东北垦殖后,东北地区人口和耕地面积都飞速增加,制图@李雪茜/星球研究所)▼
w50.jpg

清末东北已开垦土地面积超过1亿亩每年有60%以上的粮食
可以销往全国各省高品质的东北大豆甚至畅销国际市场彼时,东北就已成为知名的商品粮基地(今天黑龙江佳木斯的大豆田,飞机在喷洒农药,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w51.jpg

粮食加工则促进了轻工业的繁荣外来资本与民族资本纷纷进入酿酒、制粉、榨油成为东北三大重要产业1900年俄国商人乌卢布列夫斯基开办了一家啤酒厂生产“哈尔滨啤酒”成为我国最早的啤酒品牌(哈尔滨啤酒庆祝成立120周年的无人机表演,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w52.jpg

民国时期东北当局投资采矿、交通、军工、通讯、汽车等重工业自建铁路1521.7公里占据当时国有铁路的绝大部分规模庞大的东三省兵工厂更是号称“东方第一”(沈阳站,民国时期为东北最重要客运站,摄影师@孙建鑫)▼
w53.jpg

此外,还发展教育1923年创立的东北大学很快跻身中国高校前列
然而彼时的中国风云激荡沙俄、日本先后入侵关东大地在东北营建“国中之国”(“九·一八”历史博物馆,摄影师@吕威)▼
w54.jpg

尽管这期间钢铁、冶炼、电力、煤矿、化工、森工机械、桥梁、造船等重工业和基础产业和造纸、纺织、橡胶、陶瓷、制烟制糖、粮食加工、制油业等各种轻工业艰难起步(请横屏观看,丰满水电站,日伪时期动工,“一五计划”时完成,成为“中国水电之母”。如今,大坝旧址已拆除,图中新坝于2019年落成,摄影师@佐蚂)▼
w55.jpg

但本质上它的资源却以“杀鸡取卵”的方式被掠夺土地满目疮痍
直至东北解放伴随着一曲铿锵有力的《咱们工人有力量》东北解放区快速恢复生产为全国的解放提供了后盾
新中国成立后它又承担起“共和国长子”的重任发展原材料和能源产业服务于整个中国的工业化之路
“一五”期间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工业项目中有56项放在了东北新中国第一炉钢水、第一辆汽车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及第一批工业基地均诞生于此(长春市汽车广场,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w56.jpg

辽宁建成以鞍山为中心的第一个钢铁工业基地吉林三大化工厂组成第一个化学工业基地黑龙江鸡西、鹤岗、双鸭山等煤矿区初具规模1955年鞍钢生产的钢材几乎输送至全国各个地区满足了全国2000多个生产和基本建设单位的需要(辽宁抚顺西露天煤矿,摄影师@杨诚)▼
w57.jpg

1959年9月26日正值庆祝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前夕松基三井喷油的消息传遍中国钻井所在地因此得名“大庆”石油工人一声吼唤醒了荒原下沉睡的资源新中国盼来了第一个特大油田“大庆油田”(大庆油田上的磕头机,摄影师@葛孝通)▼
w58.jpg

与此同时“北大荒”也进入了大规模开发时期数以万计的复员官兵、知识青年在东北北部的广大荒芜地区爬冰卧雪、排干沼泽发出“向地球开战,向荒原要粮”的口号
新中国第一位女拖拉机手——梁军驾驶“东方红”拖拉机在“北大荒”垦荒的身影被永久留存(“北大荒”指位于三江平原、黑龙江谷地及嫩江流域等地的荒芜地区,下图为第三套1元人民币,图片来源@东方红农耕博物馆,制图@王天怡/星球研究所)▼
w59.jpg

如今的北大荒有超过10万台大中型拖拉机4.7万台联合收割机机械化程度超过99%(上文数据来自北大荒集团,北大荒农场丰收,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w60.jpg

而且东北创造的繁荣不只属于自己当它生产的粮食、木材、石油、煤炭、钢材、机械通过计划调拨源源不断地向外输出利润被转移投入到全国其他区域整个中国工业发展不平衡的格局都在发生改变(运煤列车从牙克石的储木场驶过,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w61.jpg

1960-1970年代出于国防需要工业资源向中西部转移开始“三线建设”东北甚至掏空家底“好人好马上三线”将最优秀的工人、干部输送到中西部地区迁移企事业单位200多个援建项目300多个输送人才100多万
西部的钢城四川攀枝花中部的汽车城湖北十堰从无到有成长起来襄阳、六盘水、金昌、汉中等地至今还有一个个东北官话的方言岛(仅沈阳铁西区,在三线建设期间就曾援助60多个县市的100多个项目,摄影师@孙泽,制图@陈志浩/星球研究所)▼
w62.jpg

站在工农业的巨大成就之上东北,尽享全国的赞誉这里土地肥沃粮食优质、人才济济满腔家国情怀
工业的烈火时代的热血终于让它冲破了寒冰的封印东北成为发达的代名词成为令人骄傲的归属地

然而

一阵鲜花着锦、烈火烹油的热闹之后

东北又该去向何方?

04 热血难凉
国家
往更加开放的方向走去
追逐更先进的工业打开更广阔的市场
东北却在这场变革中无所适从它是共和国的长子也是计划经济时代的国家重器而当时代的巨轮调转航向它却不再是最合适的舵手了
1978年东北地区GDP占全国的14.4%2021年这个数字无情缩减至5.5%(1978年至2021年,辽宁、黑龙江、吉林三省GDP在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不含港澳台)中的排名分别下降了14、17、8位,内蒙古自治区上升4位,制图@李雪茜/星球研究所)▼
w63.jpg

这不到10%的数字背后是成千上万的失去产品失去市场、工业失去投资人们失去工作、城市失去人口
1986年沈阳市防爆器械厂正式宣告破产成为第一家宣告破产的国有企业90年代整个东北大约有3000万人失去工作“工人老大哥”成为下岗工人社会地位一落千丈(话剧《钢的琴》剧照,这类作品记录了这个时代的失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w64.jpg

当其他地区慢慢从经济转型的阵痛中恢复东北却似乎依然增长缓慢
过去十年东北常住人口减少约1000万相当于流失了一座哈尔滨的人口
(废弃的工厂,拍摄于内蒙古牙克石,摄影师@滕飞)

w65.jpg

时间在这里走过留下沧桑的痕迹(黑龙江鹤岗,即将拆迁的小村落,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w66.jpg

东北不再是那个热火朝天的东北了沉重的历史包袱似乎要将它再次封印但我们却无法忽略那一片冰封之下依然涌动的能量
东北依然有天赐的农业资源肥沃的黑土地可以丰收一切
可以收玉米(玉米制种,摄影师@邱会宁)▼
w67.jpg

收水稻
(成捆的秸秆,摄影师@邱会宁)▼
w68.jpg

收白菜
(成堆的白菜,摄影师@邱会宁)▼
w69.jpg

收大葱
(成捆的大葱,摄影师@邱会宁)▼
w70.jpg

收辣椒
(成堆的辣椒,摄影师@邱会宁)▼
w71.jpg

收甜菜
(成车的甜菜,摄影师@邱会宁)▼
w72.jpg

养育肥硕牛羊、山珍海味(大连海水养殖场,摄影师@马天旭)▼
w73.jpg

发展百年的工业基因没有停止进化沈阳飞机工业集团研制生产我国第一代舰载机歼-15大连造船厂建造完成“辽宁舰”和“山东舰”(大连造船厂建造的“辽宁舰”,摄影师@邱会宁)▼
w74.jpg

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彰显着独特魅力100多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森林、草原、海岸、湿地(黑龙江扎龙湿地的丹顶鹤,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w75.jpg

也有美食、人文、温泉、冰雪(哈尔滨冰雪大世界,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w76.jpg

野性的北国风光温暖的人间烟火永远动人心魄(东北亚滑雪场庆祝场景,摄影师@李乐)▼
w77.jpg

还有可爱可敬的东北人他们胸怀家国、默默建设无论家乡还是他乡总是活出一股蓬勃的劲头一种敞亮(人们尽享丰收的喜悦,摄影师@邱会宁)▼
w78.jpg

我们似乎理解了东北它是一个问题突出的地区极寒的气候、僵化的体制都可能将它封印但它仍是一个优势突出的地区无尽宝藏仍在那里(查干湖冬捕,单网捕捞量可达30万斤,拍摄于吉林松原,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w79.jpg

雄厚基础仍在那里(“沈飞”生产的歼−15舰载机在“辽宁舰”上起飞,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w80.jpg

还有那一千多万出走的东北人即便他们今天散落天涯但这里永远是他们心中最牵挂、最眷恋、最不舍的土地是不能够被仅仅百年的兴衰所定义的土地
东北不再如往日闪耀但它不需要挽歌重新解开封印或许困难重重但改变正在发生(这是冰封不住的人间,拍摄于辽宁锦州,摄影师@杨铁军)▼
w81.jpg

本文创作团队

撰文:文洁
编辑:所长&李鸭梨

图片:昼眠
设计:李雪茜&王天怡

地图:陈景逸&陈志浩

审校:王朝阳&云舞空城&洪鹤&松楠

封面来源:视觉中国

注:本文在东北古代族系的划分上采用姜维公主编《中国东北民族史》一书中的三分说,即东北古族可以划分为汉族、东胡、肃慎三大族系,认为秽貘族系为混血族系,不是独立的族系。

【参考文献】可上下滑动查看

[1]姜维公.中国东北民族史[M].吉林文史出版社.2014.

[2]衣保中.中国东北农业史[M].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3]马平安.近代东北移民研究[M].齐鲁书社.2009.

[4]郑度.中国自然地理总论[M].科学出版社.2015.

[5]傅鸿志.辽宁地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6]李诚固.吉林地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7]臧淑英.黑龙江地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4.

[8]满都呼.内蒙古地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9]李己平. 消退与振兴[D].吉林大学,2011.

【招聘】星球研究所长期招聘主笔、地图设计师、视频剪辑、三维动画师、图片编辑、商务策划等,请在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w82.jpg

w83.jpg

w84.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广
徒户外网(TuHuwai.Com)属于中国徒者户外服务平台,特色内容有户外活动结伴,户外媒体发布,收集俱乐部活动,户外达人游记分享,徒步线路等,助你快速了解户外动态,让你出行无忧!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Copyright © 2001-2020, TuHuwai.Com.
  • 浙ICP备19045099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652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