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23.8.12日星期六早上8:00拓东体育馆七号门口集合徒步大哨森林捡菌子 ————
云南省 2023-08-07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让五岳之首的泰宗都为之逊色的 - 黄 山 - 集中
北京市 2023-09-15
喜爱户外野虐↑↑↑点上方蓝色字 想了解更多活动路线,请关注公众号,每周末都有精彩
江苏省 2023-04-05
户外国内游“卡路里户外” 每个夏天, 都要去看一次草原。 城市之外的草原,总是散
浙江省 2023-06-26
拥抱花香和海风 温暖总会在下一秒 蜂拥而至 【报名咨询】:小溪(微信号/电话:132-
北京市 2023-08-18

十几斤大鱼白送没人要,埃及胡子鲇经历了什么?

[复制链接]
国家地理中文网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3-3 13:21:42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十几斤的大鱼白送没人要,

埃及胡子鲇到底经历了什么?

(nián,“鲇”同“鲶”)

动图来源:biliblil,@探索吧芋圆

这一切要从整个鲇形目开始盘起。

该目成员是水中当之无愧的的可怕之物——

它们大部分都滑不溜秋、

黏不拉几,

长有细长胡须;

獠牙利齿并不显而易见;

面色暗淡,灰头土脸;

生活于深坑、石缝等阴暗水域。

然而实则,

它们适应力和生命力极强,

攻击力或防御力都贼高——

鲇 鱼

(鲇,nián,鲇形目,“鲇”同“鲶”)

w3.jpg

三线兵鲇是一种体型较小的鲇鱼,却能经受红腹食人鱼的多次啃咬。世界各地科学家正在借助3D打印技术研制与三线兵鲇类似、更轻更小的鱼鳞防弹衣。

w4.jpg

这是2019年新发现的6种钩鲇之一,学名为Ancistrus leoni,它们身覆硬甲,头部有棘刺,受威胁时棘刺会变大。

摄影:JONATHAN W. ARMBRUSTER, COURTESY THE FIELD MUSEUM

w5.jpg

六须鲇鱼在法国塔恩河中小岛旁巡游,这种可怕的巨型怪物极具攻击型,居然能抓鸽子。

摄影:REMI MASSON / NPL / MINDEN PICTURES

w6.jpg

w7.jpg

六须鲇鱼捕食水边的鸽子

w8.jpg

英国“River Monsters”节目主持人Jeremy Wade抓住一条六须鲇鱼——它们又被称为欧洲巨鲇,是超级入侵物种;它们能吃又能生,成长迅速又长寿;体长可达3米,体重最高可达300公斤;寿命达80年或更久;雌鱼可产卵70万枚,仅卵的重量可达2公斤以上。

图源:river-monsters.com




遥想数千年前尼罗河畔的古埃及,

王国的法老们崇拜猫、牛、隼等“神兽”,

这些都很容易让人理解,

但法老为什么会带头崇拜

这种看起来很阴暗的鱼类呢?

甚至有位法老名字就叫“鲇鱼”。

w9.jpg

此浮雕来自公元前3000年,萨卡拉第六王朝Kagemni的陵墓,有触须的鲇鱼在由纸莎草芦苇制成的船下游泳。

图源:AKG/ALBUM

所谓古埃及的“众神宇宙”,从很大程度讲,其实是把尼罗河谷的“精英级动物”们崇拜个遍,并奉其中某些为“神兽”,而鲇鱼就生命力而言诚然精英中的精英。

早在公元前3100年,当古埃及迎来大一统时,众神的形象便依托于动物,纷纷降临人间——比如,人身胡狼头的阿努比斯(Anubis,导引亡灵之神);长有牛角的哈索尔(Hathor,母爱之神);人身鳄鱼头的索贝克(Sobek,拥有火、气、土、水4种强大元素神力);以及公元前8-前4世纪的“猫”女神芭丝特(Bastet,法老守护者、家庭守护神),

w10.jpg

图源:tweet@AwwwwwCats

古埃及人认为鲇鱼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和神话意义。比如,尼罗河歧须鮠(Synodontis batensoda,也叫颠倒鮎),它游动时会反转身体使嘴巴更靠近水面,看起来就像翻肚皮死去了,其实还活着,因而在古埃及,颠倒鮎昭示着复生。

w11.jpg

尼罗河歧须鮠(wéi),也叫颠倒鮎

摄影:JOEL SARTORE

w12.jpg

尼罗河歧须鮠吊坠,制作于公元前1878-1749年,是当时古埃及非常流行的饰品。

图源:BRIDGEMAN/ACI

w13.jpg

w14.jpg

电鲇(Malapterurus electricus),对埃及人来说,同样是一种令人震惊和敬畏的鱼类:它最大的电荷能达到350伏

摄影:JOEL SARTORE

以鲇鱼形象做的护身符在古埃及和中王国时期遗址中多有发现。人们还认为,鲇鱼佩饰、物品能庇佑人们不溺水。

w15.jpg

有位法老叫鲇鱼——鲇鱼作为图符的使用可追溯到最古老的埃及文物之一,约公元前 3100年,纳尔迈调色板(该文物现收藏于开罗埃及博物馆)。图中,疑为埃及第一位法老的纳尔迈正用狼牙棒击倒敌人,而上方他的名字由两个象形文字构成:n’r(意为鲇鱼)和 mr(意为凿子)

图源:ALAMY/ACI

w16.jpg

此外,因鲇鱼是在黑暗的尼罗河底部游动,所以埃及人还相信,鲇鱼能引导载着太阳神的太阳船穿过阴间的黑暗。埃及人认为冥界是一片水域,鲇鱼则可继续保护人类来世的生活。

w17.jpg

图源:egy-king.com




鲇鱼是地球上最多样化的鱼类之一,除南极洲外的每个大陆都很常见;鲇形目下有多达2000-3000个物种;它们长着猫咪一样的胡须,称为触须,具有精细的感官,能在浑水中生存、觅食。

w18.jpg

日本伊豆半岛的骏河湾,一群幼小的海鲇鱼在水底游动。

摄影:BRIAN SKERRY

w19.jpg

2010年发现于亚马孙流域的食木甲鲇鱼,以倒落于河中的木材为食。

供图:PAULO PETRY

w20.jpg

w21.jpg
会“走路”的鲇鱼——胡子鲇 (Clarias batrachus)

摄影:JOEL SARTORE

比如原产于东南亚的胡子鲇 (Clarias batrachus),生命力异常顽强,具有奇特的呼吸系统,可以直接从大气中“吸氧”,并且用它们的鳍在河床上行走,因此它们的英文名为“Walking catfish”,今天已成为世界多国的入侵物种。

w22.jpg

美国佛罗里达,一条胡子鲇正“行走”着穿越马路前往其他水道

摄影:ROBERT SISSON




下面就是令人头痛、“入侵”中国40年的埃及胡子鲇(Clarias leather),它几乎称霸了中国南方水域,胡吃海喝、难逢对手。该物种系1981年11月从埃及引入中国,此鱼生长速度极快,对水质要求极低,几乎是有水就能活下去。饲养条件下一年可重达2公斤,甚至10公斤以上;繁殖速度是普通胡子鲇5-6倍。

w23.jpg

w24.jpg

动图来源:biliblil,@科学大搜查v

1970年代,非洲倡导大家养殖埃及胡子鲇,用以应对当地粮食短缺,该鱼生长周期短、产量非常高,后被各国引入养殖;但由于自然因素或人为放生,它们逃出了固定水域,在中国,它们开始由南向北扩张“入侵”。

埃及胡子鲇吃起来土腥味较重;其形态与中国南方产的本地胡子鲇相似,区别在于背鳍和臀鳍的基部更长,鳍条数目更多;头背部有许多呈放射状排列的骨质突起;胸鳍硬刺短而钝,不刺手,鳃耙密集;此外,埃及胡子鲇体重更大,本地胡子鲇(体重仅0.5-3公斤),埃及胡子鲇一年内体重可轻松突破2公斤,成熟个体有的可达10公斤以上。

w25.jpg

w26.jpg

动图来源:biliblil,@探索吧芋圆

如今,中国南方河道中的埃及胡子鲇已相当常见,却因肉质不甚鲜美、生命力过于顽强导致生活水域条件不确定等原因,并不受食客欢迎。如今对抗埃及胡子鲇泛滥的手段之一,是将其制作成动物饲料——“鱼粉”。




说到这里,不得不佩服起古埃及人的眼光,他们选择将鲇鱼作为顽强生命力的象征,简直太合适;正如前文纳尔迈色板中所显示,疑为埃及第一位法老的纳尔迈通过象形文字向世人表示——“我伟大的名字叫做‘鲇’。”

w27.jpg

摄影:JOEL SARTORE




点击下图或文末“阅读原文”

进入女神节专区

w28.jpg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国家地理中文网”

w29.jpg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

就点一下“在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广
徒户外网(TuHuwai.Com)属于中国徒者户外服务平台,特色内容有户外活动结伴,户外媒体发布,收集俱乐部活动,户外达人游记分享,徒步线路等,助你快速了解户外动态,让你出行无忧!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Copyright © 2001-2020, TuHuwai.Com.
  • 浙ICP备19045099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652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