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23.8.12日星期六早上8:00拓东体育馆七号门口集合徒步大哨森林捡菌子 ————
云南省 2023-08-07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让五岳之首的泰宗都为之逊色的 - 黄 山 - 集中
北京市 2023-09-15
喜爱户外野虐↑↑↑点上方蓝色字 想了解更多活动路线,请关注公众号,每周末都有精彩
江苏省 2023-04-05
户外国内游“卡路里户外” 每个夏天, 都要去看一次草原。 城市之外的草原,总是散
浙江省 2023-06-26
拥抱花香和海风 温暖总会在下一秒 蜂拥而至 【报名咨询】:小溪(微信号/电话:132-
北京市 2023-08-18

【山野现场】2020珠峰测量登山队的“小英雄”

[复制链接]
山野杂志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6-14 06:16:23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文/史卫静

图/蔡卿 提供

今年27岁的蔡卿是中国登山队最年轻的队员,也是2020珠峰测量登山队支援组的组长。这位在去年5月23日成功登顶珠峰的年轻登山者,被同事亲昵地称为“小英雄”。第一次投身国家任务,留守后方做接应支援工作的蔡卿深深懂得了,想做英雄,首先要学会奉献。

w5.jpg
蔡  卿人物简介
中国登山协会高山探险部教练、中国登山队队员兼教练、国家级运动健将。1993年生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汶川县,羌族。2017年毕业于沈阳体育学院。2015年7月,登顶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2015年9月,从北坡登顶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2015至2016年,先后6次从南坡登顶玉珠峰;2016至2018年,先后5次登顶海拔5254米的岗什卡峰;2019年5月23日,从北坡登顶珠峰。

不登顶也光荣

从去年12月得知自己要参与2020珠峰测量登山活动,蔡卿的内心就开始激动起来。这是他加入中国登山队以来,首次参与国家任务,他终于可以像崇敬的登山前辈们一样为国争光了。这无疑将是他年轻生命的高光时刻。

去年5月刚刚成功登顶珠峰的蔡卿不免在心中憧憬着自己的再次登顶。就连他的家乡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当地媒体,都在报道中写道:“如本次登顶成功,他将成为我州唯一一位连续两年登上珠峰顶的运动员。”

因此,当蔡卿接到担任2020珠峰测量登山队支援组组长的通知时,心里不可能不失落,但这份失落并没有持续多长时间。在中国登山队这样光荣的集体中熏陶了几年,又参加了很多次登山活动,让蔡卿对团结协作的理解越发深刻。他明白,在每一次登山活动中,每一个人的工作都是不可或缺的,成功登顶、安全下撤、圆满完成任务的结果,是靠整个团队通力合作换来的。这一次尤其如此,在国家任务面前,个人的小虚荣更是要被扼杀在萌芽状态。

凭着一句“我还年轻,以后还有机会登顶”做完简单的心理建设后,蔡卿很快投入到新的工作内容中。“我坚决服从组织安排,能参与到这样的国家任务当中已经觉得很光荣了,我们肯定不能全部都上,一定要有人在后面营地做接应,我一定会好好完成组织安排给我的任务,为冲顶队友做好后方最有力的保障。”蔡卿表示,即使没有机会在前方冲顶,他也希望自己在攀登过程中能为队伍做出自己更多的贡献。

w6.jpg

△蔡卿在2020珠峰测量登山活动中 图/普布顿珠

蔡卿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在听到测绘队员介绍,需要在顶峰测量中使用的重力仪运输时要格外小心,不能出现过大的倾斜幅度,蔡卿便在出征前主动申请将重力仪从海拔5200米的珠峰大本营背负至海拔6500米的前进营地。

自重接近5公斤的重力仪,加上底座和起到保护作用的铁皮外壳,蔡卿估计重量大概在8公斤左右,再加上背包里的其他物品,这一路蔡卿背负的重量有十几公斤。这样的重量对于一名职业登山运动来说并不算什么,但是背负着极为重要的顶峰测量仪器,让蔡卿这一路的脚步都格外谨慎。

“我一直低头看着脚下的路,每一步都感觉踩得非常踏实,生怕自己稍微一不注意会滑倒。”蔡卿说,他并不是怕自己摔伤,还是担心把重力仪摔坏。这一台精密娇贵的重力仪让蔡卿肩上的责任一下子具象起来,保护好仪器就是他的职责。

就连途中休息,他也不会像之前登山那样,随便把包放在地上,然后坐在包上就休息,而是格外小心地把包稳稳地放端正,再用手扶好,才敢松口气休息一下。对于年轻的“小英雄”来说,这也是成长。

有惊无险的恢复性训练

在这次活动中表现很好的蔡卿一度以为,自己将与这次参与国家任务的难得机会失之交臂。去年6月底,蔡卿因为左腿十字韧带断裂刚刚做完手术。接到通知将于1月12日开始2020珠峰测量登山活动集训时,他还很担心,“就怕自己的腿还没有完全康复,遗憾地错过了这次活动。”

在集训之初,蔡卿并没有跟随其他队员一起进行基础体能训练,而是在教练的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进行腿部力量的恢复性训练。

3月初,自觉恢复不错的蔡卿对自己做了一个测试,8公里跑了34分钟。这个成绩让他心里有数了,“我觉得应该是恢复到了自己正常体能的百分之八九十。”

w7.jpg

△蔡卿(左一)在2020珠峰测量登山活动拉练中

随后,蔡卿和队员们一起在中国登山协会西藏羊八井高山训练基地,进行高海拔适应性徒步拉练,成功登顶了洛堆峰。让蔡卿一直担心的左腿并没有在关键时刻掉链子,随着适应时间的增加,他的状态也越来越好。

来到珠峰之后,跟随队伍拉练到海拔7400米的位置,蔡卿的心彻底放了下来,“那时候我就知道我的腿不会对我在这次活动中完成任务产生什么影响了。”科学的训练方法和内心想要参与这次活动的强烈渴望,帮助蔡卿克服困难,战胜伤病。

在珠峰感受登山精神的传承

尽管去年已经成功登顶珠峰,今年再次来到珠峰,蔡卿依然感触颇深,山里的一切让他感觉既熟悉又新鲜。

去年的珠峰攀登过程在蔡卿看来,就是一次圆梦之旅。对于珠峰的向往,早在12年前,就埋在了他的心中。那时,还在四川省阿坝州汶川县读初二的蔡卿在观看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珠峰接力传递直播时第一次看到珠峰,也是第一次知道了高海拔登山是怎么回事。

直到现在他都能清楚地记得,那年的5月8日是个星期四,上午9点多正是他最喜欢的地理课。老师一进来就说那天不上课了,带着全班同学一起观看火炬传递直播。

“我当时就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特别自豪,觉得我们太厉害了,能把奥运火炬传上珠峰顶。”蔡卿回忆说,观看直播时他印象最深刻的是背着火种灯的罗布占堆通过海拔8800米横切路段的艰险。

那时的懵懂少年怎么也不会想到,多年后,自己也会亲自感受那段暴露感极强的横切路段。“我走在山脊上通过第三台阶后,来到这个横切路段,脑海里自然地就浮现出2008年直播中罗布占堆背着火种灯过横切的那个镜头。自己走过之后就更加明白当时的艰险和不容易。”

对于蔡卿来说,去年的珠峰攀登也是一次与登山前辈们跨时空重逢的奇妙旅程。从1960年中国登山队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名队员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到1975年多名队员再度登顶,再到1988年中国、日本和尼泊尔三国登山者从南北两侧会师顶峰、双向跨越珠峰成功……中国登山队每一次与珠峰的缘分蔡卿都铭记在心。通过集体学习和自己阅读相关书籍,他也了解了老前辈们当年攀登珠峰的各种事迹。

w8.jpg

△蔡卿在2020珠峰测量登山活动中

从蔡卿踏上珠峰北坡大本营的土地,他就感觉这些前辈们仿佛一路在陪伴着他的攀登,“这让我从内心觉得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攀登,我的身后有中国登山队这样一个强大的团队,我是在传承中国登山队的光荣传统。”

蔡卿表示这种精神支柱在当时给了他很大的力量。即便是在攀登过程中,有时会感到疲累和恐惧,只要想想老前辈们当年远没有自己现在所拥有的条件,他们攀登时更加不容易,就什么都不觉得难了。经过很多地方时蔡卿都会想到,自己现在走的路也许就是老前辈们当年走过的路,“感觉就像是自己在和他们一起攀登一样。”

他举例说道,从海拔7028米的北坳营地到海拔7790米的C2营地要路过大风口,以前从书中了解的这个位置的大风和自己亲身感受到的大风,感觉是完全不一样的。

而C2营地就建在乱石坡上,没有平地,搭帐篷的地方都是向导们一点一点平出来的,每一个帐篷都是一个小斜坡。“我们现在在那样陡峭的地方搭建营地都很费事,就更觉得老前辈们当年太不容易了,就越发敬佩他们。”

在到达第二台阶的位置时,看着眼前的中国梯,书中描述的1960年几位老前辈凭借搭人梯的方法通过第二台阶的形象跃然岩壁上。“我就会在脑袋里还原,他们当时是怎么互相帮助走上去的。身临其境,才更明白他们当年的不易。”

站上世界之巅,对蔡卿来说固然激动,但更让他感到骄傲的是自己作为中国登山队的一员实现了梦想。当他在珠峰顶峰展开中国登山队的旗帜拍照留念时,内心无比自豪,因为他代表的是一个有着光荣登山传统的英雄团队。

在山里找到家的感觉

身为一名羌族青年,蔡卿从小就是在阿坝州的山区里跑大的。用他的话来说,“从家里的窗户望出去,四面八方全是山。”这些山就是他童年的乐园,也是能给予他最强安全感的地方。

他还记得小时候上山砍柴和放羊时,能够看到对面有一座雪山,那时只觉得雪山好漂亮。他听奶奶说,以前大人们会到那座山上海拔四五千米的地方挖贝母,人们就约定俗成地叫它贝母山。当年的小蔡卿从来没想过自己有一天会爬上雪山,并且将之作为自己的工作。

他只知道自己不愿意做一只井底之蛙,他想要走出大山。初中时蔡卿学得最好的一门功课就是地理,经常考满分,学会了看地图之后,他更是觉得有趣极了,原来外面的世界那么大。从那时起,他开始通过地理了解这个世界,希望以后能到更多的地方去看看。

蔡卿怎么也想不到,促成自己第一次实现走出大山,到外面看看这个心愿的竟然是一场噩梦般的大地震。就在他和老师同学们一起看完2008年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直播的第四天,震惊全国的汶川地震就发生了。

当时正在去往学校路上的蔡卿躲过一劫,随后得知家里的房子也震塌了,好在那时家人没在家里住。满目疮痍的景象给当时15岁的蔡卿带来巨大的触动,他申请成为一名志愿者,负责清理学校周边的街道。在灾难面前,蔡卿耳闻目睹并亲身感受到了太多人对灾区人民的帮助,这让他更加懂得感恩。

随后,灾区的学生们被带到成都开展异地复课。那是蔡卿第一次离开家乡的大山,也让他第一次知道,原来有些地方是没有山的。心心念念要走出大山的他没有感到兴奋,反而更多的是失落,他开始想念山了,想念大山带给他的亲切感和归属感。从那时起,他才真正感觉到,回到山里才是回到了家,山才是他心灵的归宿。

去年攀登珠峰的过程中,队员们在西藏日喀则市吉隆县休整了几天,“那里的山很像我们老家的山。”这种熟悉的感觉让蔡卿的心里格外踏实。

w9.jpg

△2019年1月蔡卿攀登岗什卡雪山途中

找到人生的“白石头”

或许正是这种对山的依恋,冥冥之中注定了蔡卿与山的缘分。在蔡卿的老家,羌族人有一种习俗——祭拜山上的白色石头,也会把几块白石头堆在一起摆在房顶屋檐上。他解释说,因为他们的祖先就是用两块白石头不断摩擦碰撞才得到了火,而火则为他们带来了光明和温暖,摆脱了茹毛饮血的蒙昧时期。

对于蔡卿来说,登山户外运动就是他人生中的“白石头”。高中时开始练习篮球的他,作为体育生考上了沈阳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二时他选择了户外运动专项理论与实践方向。因为只有6人报名,没有达到开课最低人数要求的12人,所以这门课要被取消了。

蔡卿听到这个消息冒着风雪,来到学校户外教研室真诚地跟老师表达自己想学这个方向的强烈意愿。为此,学校专门进行了一次登山户外课程宣讲,又吸引了另外6名学生来报名学习,这门课才得以开成。

为什么要坚持学这门课?“我就是喜欢在山里的感觉,想通过更专业的学习,更好地接近雪山。”蔡卿坚定地回答道。接触到登山户外课程之后,之前那个无头苍蝇一般迷茫的叛逆小伙儿一下子就找到人生的方向。他仿佛看到了生命突然被点亮的暖光,他的内心开始有追求有目标了,对未来也开始有比较清晰的规划了。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蔡卿和老师同学来到辽宁本溪参与户外实践,进行徒步穿越活动,体验野外生活。经过这次活动,他发现自己更加热爱户外运动了,也更加坚定自己做了正确选择。他是打心眼儿里喜欢到山野之中去,“在山里的时候经常会去思考一些我们在城市环境当中不太容易去思考清楚的东西。”蔡卿说道。

w10.jpg

△蔡卿进行攀冰训练

在2014年大二的暑假,蔡卿希望借助户外运动实现小时候到外面世界看一看的愿望。原本比较腼腆的他选择独自徒步搭车旅行的方式,从沈阳到成都再到拉萨,最后从都江堰回到沈阳,28天时间里他总共搭了74辆车,行程超过一万公里。

通过那次旅行,他接触到了社会上的各种各样的人,学会了主动与别人交流,害羞性格改变了不少,沟通能力也获得不小的提升。为了有更多的时间学习户外基础知识、绳索技能,去进行实践,蔡卿放弃了勤工俭学的机会,自己看书学习并练习摸索,同时也会跟着队伍进山实践。

还是大二那一年,由中国登山协会主办的全国户外安全教育计划巡回讲座来到蔡卿就读的沈阳体育学院。他申请做了一名负责现场协助工作的志愿者。当王勇峰、次落这两位曾经只是在北京奥运火炬接力珠峰传递直播中见过的偶像出现在自己身边时,蔡卿激动地特意跑去合了张影留作纪念。

通过不断努力,蔡卿终于成为班里专业技能比较强的学生。2015年的暑假,他参加了中国登山协会在新疆慕士塔格峰举办的大学生登山技能交流活动。

那是他第一次参加高海拔攀登活动,第一次穿上高山靴和冰爪体验雪山攀登,第一次学习滑坠制动、裂缝救援等登山技能。没有高反、表现突出的他,获得了一个冲顶机会,蔡卿不出所料地顺利登顶。正是在慕士塔格峰的顶峰,蔡卿坚定了自己要把登山作为职业的决定,同时也许下了“要登顶珠峰”的心愿。

这个活动结束之后,他又来到新疆博格达参加了中国登山协会举行的第12期全国高山技能培训班,系统地学习了高海拔登山知识和技能。后来他又作为商业登山公司的协作去攀登玉珠峰,积累登山经验。2016年1月蔡卿被招入国家登山集训队参加集训。

登山梦想仍将继续

鲁迅先生说,青年“所多的是生力,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遇见雪山,可以做的事情就更多了。靠山吃山,是山里人的生存之道。

在蔡卿的家乡,无论是之前的伐木、开山挖石料,还是后来依山发展旅游业,都是伸手向山索取。他希望能够用自己学到的本领,回馈于山,换一种方式与山相处。

蔡卿表示,未来,中国登山队及他所工作的中国登山协会高山探险部将对更多不为人们所熟知的雪山进行山峰资源考察,开展内容更加丰富的登山活动,继续为推广普及登山运动做出自己的贡献。此外,在我国山地救援体系的建立与完善,山地救援培训的广泛开展等方面,他们也一直在努力。

w11.jpg

△2019年蔡卿在珠峰攀登路上

身为中国登山队的一员,蔡卿同样在身体力行地向周围的人宣传科学、安全、环保、文明的登山户外理念,传递正确的信息,普及正确的方法。“即便是跟朋友们平时聊天,说到相关话题我也会跟他们去解释,然后给他们做一些正确的引导,鼓励他们多多参加登山户外运动。”蔡卿说,家人就是在他潜移默化的影响下渐渐加入到登山户外运动的大潮中的。

平时,他会给父母买一些户外服装和装备,“我妈也退休了,我就会鼓励她多参加一些徒步和群众登山活动。”家人参与其中,也就能更好地理解蔡卿对于登山户外运动的热爱。更让他欣喜的是,拥有出门就是山的丰富山地资源的家乡也建设了很多登山健身步道,为当地人在家门口开展登山户外运动增添了不少便利。

攀登珠峰是蔡卿的人生梦想之一,参加国家任务也是他作为一名登山运动员的职业梦想。而人生的追梦又何尝不像攀登珠峰,越往上越是举步维艰,蔡卿的心中很坚定,这一条登山之路他将义无反顾地走下去。

ABOUT

《山野》杂志

与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共成长!

热线:01067154355

投稿邮箱:shanyecma@qq.com

w12.jpg

往期精彩回顾


    登山精神永放光芒 ——纪念中国人首登珠峰60周年

    【山野现场】2020珠峰测量登山队第三次向顶峰进发 预计5月27日登顶

    【山野现场】2020珠峰测量登山活动5月正式实施


w13.jpg

w14.jpg
在看点这里
w15.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广
徒户外网(TuHuwai.Com)属于中国徒者户外服务平台,特色内容有户外活动结伴,户外媒体发布,收集俱乐部活动,户外达人游记分享,徒步线路等,助你快速了解户外动态,让你出行无忧!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Copyright © 2001-2020, TuHuwai.Com.
  • 浙ICP备19045099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652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