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23.8.12日星期六早上8:00拓东体育馆七号门口集合徒步大哨森林捡菌子 ————
云南省 2023-08-07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让五岳之首的泰宗都为之逊色的 - 黄 山 - 集中
北京市 2023-09-15
喜爱户外野虐↑↑↑点上方蓝色字 想了解更多活动路线,请关注公众号,每周末都有精彩
江苏省 2023-04-05
户外国内游“卡路里户外” 每个夏天, 都要去看一次草原。 城市之外的草原,总是散
浙江省 2023-06-26
‍ 大绿溪 因向往山野间那一抹绿 让我对山有不一样的喜欢 当我们步入山野的环
云南省 2023-06-29

玩户外 ≠ 玩命

[复制链接]
户外探险outdoor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0-4-24 20:00:51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周末,收拾装备出行,满载的重装包显得有几分沉重,家人凝视的目光让你说不出话来,是忧心还是怎地?

又不是生离死别,户外是我们的一种生活方式。

和外出打球、公园散步一样,当户外融入我们的生活,背包出发只是稀疏寻常的事情;但在亲友眼里,却有些不一样?

小犀牛终于有假期了!周末户外搞起来,有约的吗?
w3.jpg
1分钟之前删除
w4.jpg
♡ 父母, 亲戚, 朋友, 同事等父母:徒步就是山里乱窜,迷路咋整!亲戚:新闻里老说攀冰柱子掉下来伤人!朋友:身上的绳子断了咋办,悬崖峭壁!

    徒步就是山里乱窜?迷路就没有办法了?

    攀岩是在悬崖峭壁上爬,安全有保障吗?绳子会不会断!

    攀冰更别提了,新闻里老是有大冰柱掉下来砸伤人的。

    滑雪也是,动不动就要120急救车出马。

    越野跑有啥好的?跑那么快扭伤脚咋办?


最重要的是,好好一个周末,不在家里待着,出门折腾啥?(封面图片/叶尼塞)

户外危险吗?

回到大众的视角来看,为什么会对户外运动形成容易迷路、会被砸伤、扭伤脚、都是悬崖峭壁这些固有印象?

一方面是新闻报道客观存在这些现象。如2019年1月13日西安鄠邑一景区瀑布冰柱突然坠落,9名游客被砸伤,一人重伤。

w5.jpg

此外,即便是北京东灵山这样成熟的路线,也有不少游客迷路,社会力量出动救援的“新闻”。难免会令吃瓜群众产生不好联想。只是笔者偶尔也有困惑,新闻报道里受伤的,怎么总是游客?

“安全意识、保护装备、经验技能”是户外人明显区别于普通游客的三点。首先是安全意识:在冰季末端,随着温度升高,落冰乃至冰瀑断裂的概率都将逐渐加大,应当远离;其次是保护装备,倘若进行攀冰活动,接近冰瀑就必须佩戴头盔。

经验与技能也是关键,可以帮助攀登者判断哪些冰瀑可以安全的接近攀爬,而对于普通游客来说欠缺的正是这些。

w6.jpg

落冰危险,接近冰瀑必须佩戴头盔。图片/Kaka

另一方面,户外确实存在风险。

由于户外运动的特殊性,常会出现一些意料之外的情况,比如山区小气候导致的迅速变天等,一有处置不当也可能造成连锁反应,带来如失温、迷路、滑坠等后果,造成一次大的事故。

这也是海恩法则的原理:每一次严重事故的背后,必然有29次轻微事故和300起未遂先兆以及1000起事故隐患。

此外,同样有几分圈内风气使然的缘故:“我有故事,你有酒吗?”所谓故事,便是路上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故。至于这些“事故”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是否由主观原因造成,是否人为采取措施即可避免发生,少有人深究。

反倒营造一种不良氛围:为了彰显勇敢、特别、劫难,户外必须“危险”。

w7.jpg

国内知名户外运动网站游记版热帖,其标题可窥一斑。

这是在2018年12月,网名为“倾月”的一女子徒步穿越小五台山,行程里一路意外不断。“两日未食”“发生滑坠”“差点魂断小五台”,看到这些描述性词汇,作为读者几多揪心。

细读下来,却发现这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户外小插曲,而是一个堪称经典的反面教材。队伍的组成、对目的地山峰的认知、物资的计划、行程的安排(出发时间和下撤时间)、突发意外的处理等多个方面均存在严重的认知问题。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上面说到的几项,都属于“户外新人”可能犯的常见错误。或许也正是因为深究太少,看客太多,暴露出的认知问题才层出不穷。

从这个案例出发,笔者试图向公众传播一些靠谱的户外理念;因个人对户外认知错误而引起的事故,实在要不得。

队伍的组成:队长欣月(文中自称为二胡队长)、从来没有户外经验的聪聪(欣月的徒弟)、土豆同学(负重50多斤,背着两个帐篷三个睡袋和所有人总装备80%)

错误地方:队长和其中一个队员基本不负重,一行三人的装备重量基本压在土豆一人身上;

危险行为:帐篷(遮风挡雨)和睡袋(保温)两件最重要的装备没有各自携带,一旦行进过程中三人分开或遭遇其他意外因素,如大雾导致的走失,风险将大为提升。最显著的例子是在鳌太,近年来发生过多起。

正确思路:约伴组队,三人能力大致相近(形成互补最佳),基础装备(露营装备)各自背负,公用装备分摊,照顾女生适当少些,男生适当多些。

对目的地山峰的认知:文中称“从北台登顶过北东山脊,再到中台、西台最终到南台下山,也不过54公里路程,2-3天足够了”

错误地方:对目的地季节性变化了解不够,正常穿越季节如春夏秋三季来说,2-3天完成五台连穿是OK的,对于越野跑或FKT玩家来说甚至可以1天半的时间完成。但是小五台地区冬季气温却可以低至零下30度,与传统穿越不可同日而语,真正意义上的冬季五台连穿,实际上少有人能完成。这是小五台山区的气候特性造成的。

危险行为:任何时候对行进路线的懵懂,尤其是对山区气候的不了解,都是致命的。

正确思路:冬季小五台连穿,仅就北东山脊来说,完全可以作为初级技术型雪山的训练场所,何况是五台连穿。冬穿北东山脊此前也是北京某著名高校社团定点冬训的路线。

物资的计划:“路餐随便买”“两只道口烧鸡“”2大袋面包“”7袋能量餐“。

w8.jpg

错误地方:仅仅从三个成年人(两男一女)在野外日常消耗的食物来说,考虑冬季行进路线中有积雪(体能消耗更大),三天的食物储备量也不足;此外,没有准备备份食物,因为对于冬季小五台山穿越来说,延迟出山(非计划出山)是常事。

正确思路:冬季”虐线“,食物配比要合理,考虑轻量化的基础上也要考虑摄入能量,正餐(营地餐)来说可以考虑速食米饭(如山之厨、山屋、韩国高山食品),复杂一些的可以考虑千食谷米饭包,额外带一些鸡蛋灌在脉动瓶里,配合油盐、米饭煎炒)。

行进中路餐可以考虑坚果类、果仁类、地域性的特产如新疆的馕,老面包等。早餐可以考虑速食粥(加水即食),面条等。此外携带一些增加幸福感的粉末冲剂也很有效果。

行程的安排:出发时间“睡到日上三竿,不慌不忙的出发“”食物耗尽需要下撤时坚决不肯下撤“

错误地方:行程既没有计划也没有执行。文中开始提到了”2-3天五台连穿“的计划,但是实际出发时间过晚。并且由于路线不熟悉,中途还走错了路,耽误了时间,最终只扎营在北台前的垭口营地。最大的错误是在所有食物消耗干净的前提下还坚持向前方出发执意登顶北台最终引发各种意外。

正确思路:保障休息的前提下,第二天尽早出发。提早规划好路线,通过轨迹导航、以往攻略等方式了解岔路口情况。对于正常计划五台连穿的队伍来说,不考虑积雪因素,第一天营地应该设置在北东山脊以后、东台前方才合适。考虑积雪因素,也该考虑”关门点“,根据携带的物资和行进的速度,及时调整路线。

长线穿越中关注自身的体能状态与物资储备,设置好关门时间。在食物即将耗尽的情况下,应该尽快下山。

突发意外的处理:”滑坠“”找救援“”希翼于直升机“”责难队友,无法冷静“”磨蹭到太阳快下山最后无奈摸黑下撤“

w9.jpg

错误地方:缺少对现场环境的评估,缺乏经验判断和自救意识,心理承受能力太差。

正确思路:首先进行现场环境评估(个人安全,同伴安全,受伤程度),第一时间在同伴帮助下转移到安全地带防止二次滑坠(从文中看这一过程墨迹了很久),评估受伤程度,尽可能快的进行下撤(从后文看依旧墨迹了很久)。山野中,因为外界救援力量的介入需要时间,在现场具备自救能力的前提下,应当第一时间进行自救。

上面说了这么多,回归正题:户外危险吗?

笔者从来没有宣扬”户外没有危险“的意思,事实上,任何一项户外活动只要进行中就必然存在风险,但是”风险控制“的严格、计划的充分、应急的完备,可以最大限度降低活动的风险。

就以上面这个”反面教材“为例,换一个思路,换一种做法,还会出现这么多的“意外”吗?这些“意外”,也只是在为儿戏一般的行前准备和一些关键节点的错误选择买单罢了,早已注定。

我们应该宣扬的绝非”户外危险论“或”户外无风险“,而是”户外风险控制“。倘若某一天有朋友告诉你,那些悬崖峭壁上的攀岩、岩降事故的概率比开车还低, 不用吃惊,规范操作你也可以。

大众视野里的户外

户外危险吗?在大众认知里,危险。

3月17日,北京法国文化中心举办了一场纪录片分享会,来自瑞士的探险家让.托莱(Jean Troillet)出席了影片放映并接受观众的提问。

其中有多位观众问到了生死问题,观众们下意识的认为冰天雪地,极高海拔环境下的登山运动是极其危险的事情,有很大概率意味着死亡;在翻译的沟通下,我们也能看到让.托莱先生脸上的丝丝苦笑。

w10.jpg

让.拖莱先生(左二)答观众问。图片/阑珊

部分提问的观众意识到登山环境的恶劣,但是由于对这项运动缺乏基础的了解,忽视了登山者们控制风险的部分。

比如针对高原反应付出时间去逐渐适应;

比如针对技术路段难点,背后付出的日复一日的训练汗水;

比如让.托莱先生从一名登山爱好者成长为一名IMGA国际高山向导(目前国内尚无一人通过该项认证)在学习方面付出的努力。

诚然,谁都可能殒命高山。毕竟连Ueli Steck(瑞士机器)这样曾经我们认为永不坠落的巨星都传来遇难的消息;但是,不同人,哪怕做同一件事,需要承担的风险也是截然不同的。

当笔者听到观众提问让.托莱先生:“您登山滑雪时是否惧怕死亡”时,笔者的内心也是充斥无奈。蝼蚁尚且偷生,生而为人,怎会无惧生死?只是更多时候遵循内心的选择,在自己可接受的风险底线上进行活动罢了。

选择坚持需要一万种理由,而选择放弃,只需要一个;那就是:我很害怕。

皆是芸芸众生,人都有擅长与不擅长的领域。所谓成熟,便是有了自我判断的经验与标准。即便事有不利,自有权衡利弊下的自我抉择。毕竟每个人所能接受的风险程度完全不同,来自第三方的担心往往显得格外多余。

                                                                                                      

惜命?玩命?

一样话,百样说。户外人“玩命”吗?户外人“惜命”吗?作为户外人,你心里是怎么想的?

Alex Honnold主演的《Free Solo》荣膺第91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纪录片奖,借着奥斯卡的热度,一下将攀岩运动推向大众视野,街头巷尾都在热议,甚至不懂攀岩的朋友也来问笔者:“你们玩攀岩的这么刺激啊?非死即伤啊”。

w11.jpg

《Free Solo》奥斯卡获奖瞬间。图片/Matt Petit

听到这样的问题,笔者内心也是淡淡忧伤,因为这意味着周末背包出门又要面临一阵唠叨了。

Alex Honnold的攀登方式free solo,翻译成中文是单人徒手无保护攀登,是攀岩里的一种攀登方式。攀岩里更为常见的还有运动攀和传统攀,都是在有保护(绳索和保护点)的前提下进行攀登活动。

显然这很好理解,不同的攀登方式(有没有保护),决定攀登者需要承受的风险截然不同。而free solo只是攀岩运动里非常少见、极其少见的一种攀爬方式,少见到绝大多数攀登者终其一生也不会选择尝试。

电影里Alex Honnold独攀酋长岩,中国攀登者何川老师也独攀过华山南峰大岩壁,同样是独攀(单人攀爬),同样是对意志力与心理承受力的考验,同样是内心无比自由的攀登,但是不使用绳索的free solo和使用绳索的rope solo便是两种完全不同风格的攀登,自由攀登与器械攀登也完全不一样,需要承担的风险也完全不一样。

但是这些都没有孰高孰低之分,因为归根结底,攀登是件很私人的事情。

w12.jpg

何川老师独攀华山南峰大岩壁。图片/rocker

这种“私人”,意味着,同一种户外运动如攀岩,也可以在不干扰他人的前提下自由的选择不同的方式。

户外人是自由的,这种自由表现在遵循自己内心的选择,不会有太多来自外界的影响——诸如太差了、太慢了、太怂了。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如果你轻易的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那只是心态不够成熟。

而走向成熟,树立起对这项运动的认知正是关键。你会怎样看待户外带给你的喜悦、悲伤、恐惧?去思考,基于怎样目的,让你背起背包,走出家门,奔向户外?

w13.jpg

走出家门,便是户外。享受户外生活。图片/大师兄

无论是徒步、登山、攀岩、骑行、越野、还是各种各样的水上运动都是一种生活方式;选择户外,只是因为我们遵循内心的选择,在世俗的纷扰之外找到一片宁静空间。最重要的是,我们发自内心的喜欢。

这种喜欢和普罗大众周末喝茶喝咖啡、搓麻将、打球一样,只是一种生活方式。

我们从来不会试图无限拔高户外运动,只因它对绝大多数人来说,无关乎什么崇高与探索,只是因为你热爱,你向往,所以你参与,如此简单。户外和生活从来没有格格不入,而是始终息息相关。

或许,这就是对户外人“玩命”还是“惜命”的最好回答;未必总是8000米云端之上的波澜壮阔,也未必都是深入地心的探索未知。

不断突破自身极限,向往更远方的风景、更广阔的天地只是户外群体展现在世人面前的一个印象,这是户外的一部分,而非全部。

还有一席清风,两壶温酒,三盏清茶,好友闲处的营地时光。远处夕阳西下,如此周末也只是寻常。

如此户外,岂可与“玩命”划上等号?

w14.jpg

w15.jpg

作者:Kaka

Free Climber

w16.jpg

线路 ➤ | 雨崩 | 乌孙 | 狼塔 | 贡嘎 | 洛克 | 博格达 |

线路 ➤ | EBC | ACT | 念青东 | 珠峰东坡 | 伯舒拉岭 |

山峰 ➤ | 珠峰 |  K2 | 道拉吉里 | 安纳普尔纳 | 四姑娘 |

线路 ➤ | 半脊 | 雀儿山 | 南迦帕尔巴特 | Ama Dablam |

人物 ➤ | 王铁男 | 守静笃 | 罗静 | 张诺娅 | 徐江军 |

线路 ➤ | Ueli Steck | 梅斯纳尔 | 库库奇卡 | 栗城史多 |

知识 ➤ | 打包 | 防蛇 | 蚂蟥 | 迷路 | 失温 | 防晒 |

线路 ➤ | 露营 | 背包 | 睡袋 | 轻量化 | 山峰难度 |

电影 ➤ | 艽野尘梦 | 荒野生存 | 巅峰记忆 | 北壁 |

线路 ➤ | 127小时 | 涉足荒野 | 垂直极限 | 攀登梅鲁峰 |

w17.jpg

户外探险商城

点我订阅杂志
VIP

w18.jpg

给小犀牛加个鸡腿 ↓

w19.jpg

                               
原文地址:http://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87730177&ver=2298&signature=qvsel*eeMaRYaIMq63D3PKNrgVhufPdJr5xTFR-b-t9dkFmeIDcixdg86kX8w7SI81X4WBFKLjfP5K0IYC6JQM1Llyob0oMeagT9dJgU5vm2kyMi0fsmcNH0q0GYwrCH&new=1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广
徒户外网(TuHuwai.Com)属于中国徒者户外服务平台,特色内容有户外活动结伴,户外媒体发布,收集俱乐部活动,户外达人游记分享,徒步线路等,助你快速了解户外动态,让你出行无忧!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Copyright © 2001-2020, TuHuwai.Com.
  • 浙ICP备19045099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652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