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23.8.12日星期六早上8:00拓东体育馆七号门口集合徒步大哨森林捡菌子 ————
云南省 2023-08-07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让五岳之首的泰宗都为之逊色的 - 黄 山 - 集中
北京市 2023-09-15
喜爱户外野虐↑↑↑点上方蓝色字 想了解更多活动路线,请关注公众号,每周末都有精彩
江苏省 2023-04-05
户外国内游“卡路里户外” 每个夏天, 都要去看一次草原。 城市之外的草原,总是散
浙江省 2023-06-26
拥抱花香和海风 温暖总会在下一秒 蜂拥而至 【报名咨询】:小溪(微信号/电话:132-
北京市 2023-08-18

体力也不差,你为什么还会陷入“登山疲劳”怪圈?

[复制链接]
雪线之上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6-23 08:29:00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因为是618,今天正文开始前先来个小广告,618活动还剩下最后一天,还没有来逛过的山友不要错过,推荐UTO的内裤,力度很大,已团不少:那些“高逼格山友”,都用什么装备?【附618最后一波活动】 , 也可以直接到商城逛下,看看添点啥:雪线商城

登山走不动,不一定是你体力有问题。

在练好登山体力的基础上,寻找其他原因,对症下药减少登山疲劳,提升登山幸福感,更能减少登山事故。

雪线之上出品

#登山与健康

#休息与恢复

登山真快乐,也是真累。

谁都不可能是“登山永动机”,但问题是,为什么有些山友总比别人更容易疲劳,以至于只能在照片里感受队友登顶的快乐?甚至这种疲劳还是诸多事故的隐形推手。

比队友更容易累,这还怎么玩?
很多人自然会回答,是自己的体力不够。的确,登山运动需要具备基础体力,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但,登山疲劳不仅仅是由体力不够造成的,它的产生原因还会由多重因素构成。有些因素我们能够直观感知,能随时做出调整,有些因素却容易被我们忽略,也往往蕴藏着致命的危险。
这些体力之外的因素便是本篇文章讨论的重点。其中最直观,也是最安全的因素,便是上坡带来的疲劳。
更直观的疲劳:上坡速度不够“经济”登山刚开始上坡,一些山友总是冲在前面,不久就扶着树大喘气。这最常见的登山场景往往发生在登山新人身上,而老手总能优哉游哉走完全程。

你要问一个登山老手如何上坡不累,他大概率会回答“用自己的速度”——那,何为“自己的速度”?其实就是指最不容易引起疲累的“经济速度”。
无氧阈值——尽管“乳酸=疲劳物质”已被证伪,但乳酸(也有研究者认为应该是乳酸盐)的堆积和疲劳、肌肉僵硬总是一起出现却是事实。登山时,以“让乳酸产生的速度≤身体清除它的速度”行进更不易疲劳,这个节点就是无氧阈值。

w3.jpg

坡度大+快速攀爬,很容易疲累
在这个节点前,身体主要进行的是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在这个节点后,进行的则是强度剧烈的无氧运动,后者很难持久,所以上坡加速、快速向上攀爬很容易疲累。
以不高于自己无氧阈值的速度行进——基于上述原因,登山时,行进速度不高于自己的无氧阈值更能持久。但无氧阈值的测量比较麻烦,山友们可以参考两个指标:心率和主观运动强度。

w4.jpg

运动手表、手压脉搏等都可以快速测算心率,然后再对比上表来判断自己的速度是否“经济”。上表是通过年龄来粗略估计达到无氧阈值时的心率,数据来源:《登山技巧全攻略》山本正嘉著

w5.jpg

通过感受来预估心率。当你感觉有点吃力的时候,大概处于上表的13级,心率大概为130次/分钟(计算方法:13*10)。该方法最早由瑞典学者G·Borg提出,上图数据来源:Occupational Medicine, Volume 67, Issue 5, July 2017, Pages 404–405

提升自己无氧阈值/学会休息——无氧阈值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的登山速度,队伍中无氧阈值最低的那位成员,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队伍的整体行进速度。但好在,无氧阈值可以通过训练来提升——最好的训练是登山本身,叠加跑步、骑行、上下楼梯等。
除了注意速度,登山时会休息才能更轻松。老手经常会在大爬坡、快走途中不时站立缓一缓,让心率回到舒适区间;或者每小时规律休息10分钟(期间找个舒适的姿势)。

与上山带来的疲劳相比,下山带来的疲劳更具欺骗性。

下山肌肉损伤,一种容易被欺骗的疲劳
登山下坡,尤其是台阶路,有多少山友后半程双腿打颤?长时间登山后为什么膝盖打晃、甚至疼痛?为什么你在登山结束后会肌肉疼痛?为什么大部分山难都发生在下山过程中?
其实,和上山比,下山疲劳有着质的不同,它表现得更具欺骗性,潜在危害也更严重。

肌肉离心收缩、膝关节压力增大——与上山时股四头肌向心收缩不同,下山时它是离心收缩,也即边拉长边发挥力量。对于肌力偏弱的人来说,后者易造成肌肉细胞损伤,并导致肌力下降。

w6.jpg

肌力下降的同时,下山时落地冲击也在增大(是上山时的2倍),再加上自身体重以及背负压力,膝关节的压力倍增。
大脑易被欺骗的“疲劳”——与上山不同,下山不会给心肺造成太大负担,大脑不容易感知到“疲劳”,不少山友会放松警惕,甚至放飞自我奔跑下山。殊不知,下山时人与山角度增大,跌倒、坠崖、膝盖受伤的麻烦可能会找上你。
“只看下山能力,就可以知道对方是否经常登山”。(著名登山家吉尾弘所述,来源:山本正嘉《登山技巧全攻略》)。


w7.jpg

下山疲劳更易忽略,也更危险

要做到这些——要减缓下山疲劳,有两个长久之计:着重锻炼腿部肌肉、体重过高时减肥;也有四个下坡技巧:利用登山杖,缩小步幅,适当轻量化,以及选择平缓路线。

w8.jpg

沿着S型路线行走,而不是直切

与上述两者相比,下面这两种疲劳就更具隐蔽性,很多老手都会大意。
隐蔽性疲劳:“燃料”慢慢耗尽
登山时,如果一开始尚能坚持,越走脚步越沉重不堪,严重者大脑反应变慢、脾气变差、注意力不集中,你最好反思一下你的饮食模式。
相比新手特有的因乳酸堆积引起的疲劳,饮食不当而“燃料耗尽”引发的疲劳在老手身上也经常发生。
没“燃料”了——燃油车动力来源是发动机,人体活动靠肌肉驱动;发动机使汽油接触氧气,燃烧产生能量,(有氧运动时)肌肉以碳水化合物和脂肪为燃料,吸取氧气,“燃烧”后产生能量。
碳水化合物是肌肉的首选燃料。运动时,碳水化合物除了燃烧自己优先为肌肉供能,还要催化脂肪进行燃烧,本就存量有限的它很容易“米缸见底”,而脂肪供能效率又不高,导致人很容易疲累。

w9.jpg

底图来自isomaltulose
更惨的是大脑和神经系统,它们只消耗碳水化合物(长时间饥饿除外),一旦它“断供”,就会出现大脑和神经系统疲劳,这比肌肉疲劳更可怕。

w10.jpg

马拉松比赛中的“撞墙”(HTW)便是这个道理
老手也会大意——就像早上可以做一些简单的空腹运动,在山野里不及时进食,也可以靠体内储存的糖原(来源于碳水化合物)支撑一段时间,如果补充不及时血糖值便会下降。所以行山时,很多山友会忘记补充食物导致疲劳,即便是登山老手。
也正因为如此,上午11点和下午3点左右被认为是“登山魔鬼时间段”。
登山时要规律补充碳水化合物——在运动医学领域,碳水化合物(或者说糖原)储备的降低一直被认为是限制运动员耐力的一个主要因素。登山同样如是,所以需要大量、规律补充能提供丰富碳水的食物。
长期登山时,所有的营养(编者注:指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都很重要,但对于1~2天的登山运动,碳水化合物是最重要的。(来源:山本正嘉《登山技巧全攻略》)

根据UIAA医学委员会的建议,低海拔饮食中,每天碳水的摄入量应该在每公斤6~10克;在高海拔,每天饮食中碳水的占比应在50~65%,且“高海拔军事研究建议每天至少要补充400克碳水化合物”。(来源:UIAA医学委员会《登山中的营养注意事项》)
事实上,除了少数细心的山友,很多人并不擅长计算食物中的碳水化合物。更普适的方法,其一是多带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比如米饭、面包、葡萄干、淀粉类蔬菜(干蚕豆、玉米、豌豆)等。

w11.jpg

多吃碳水

其二是登山前、中、后的规律补充和合理搭配。尽管有些资料认为“食物的升糖指数与运动表现没有直接关系”,但也有实验表明有一定相关性:

耐力运动前进食低血糖指数CHO(编者注:指碳水化合物),可以提供提供适度的葡萄糖反应和胰岛素反应……与高血糖指数食物相比……可以促使运动中供能方式从糖氧化转向脂肪动员,并使运动后期保持较高的脂肪酸水平和葡萄糖水平。

令人兴奋的是,伴随着这些代谢特征的改变,运动员的耐力水平也有了提高。(来源:中国运动医学杂志《运动前进食不同血糖指数食物对长跑能力的影响》王香生 陈亚军 骆卓明)

所以,登山时早上空腹状态最好摄入“迟效型燃料类”食物,也就是低升糖指数(GI)的食物,如麦片、牛奶、豆类制品、挂面、通心粉、粉丝等。

w12.jpg

主食+蔬菜的搭配,其实可以把高升糖指数给“中和”掉

登山过程中规律进食,可每两个小时进食一次富含碳水的食物,可将上文所述的“迟效型燃料”和“速效型燃料”(指高升糖指数食物,如白面包、土豆泥、甜点、能量棒、糖类饮料等)搭配食用。

w13.jpg

一些功能饮料也可以提供速效性燃料。左图为健力宝的配方,右图为佳得乐的配方,主要以糖类为主,辅以盐分

一天登山结束,在糖原被消耗完的1~2小时内摄入碳水化合物,能够加速糖原的合成(UIAA建议低海拔高强度登山后,半小时内补充1.5克每公斤体重的碳水化合物,并且在4到6小时内补充2到3次)。当然,蛋白质、脂肪等同样重要。
除了“吃”的问题,另外一种隐蔽性疲劳是由“喝”带来的。

隐蔽性疲劳:“发动机过热”
登山时,如果你的疲累经常伴随着喉咙发干甚至口渴、心跳加快、尿液深黄、想吃“水灵”的食物(身体有时候会混淆饥饿和口渴)等症状,那你还需要反思一下你的饮水模式。
不幸的是,口渴并不是脱水的早期症状,当身体发出口渴的信号时,疲劳和其它症状早已发生。
“发动机”太热了——运动时肌肉产生的大量能量,绝大部分都会转化为热量,需要你用汗水去换取体温的下降。如果不补充水,血液中的水分就会减少,血压下降,供肌肉的燃料和氧气不顺畅,疲劳就来了。

w14.jpg

大量出汗后会让人感觉疲惫@CamelBak

除了排汗,呼吸、排便等方式也会让人丧失水分,如果丢失过多,身体就会停止出汗,但热量却不断聚集,如同发动机过热,在炎热夏季非常危险。
进行耐力运动的运动员每小时会丢失1420ml体液……即使是占体重1%到2%的失水也会造成使用肌肉的能力减退。(来源:《营养学——概念与争论》第13版 【美】弗朗西斯·显凯维奇·赛泽  埃莉诺·诺斯·惠特尼)

规律喝水减少疲劳——为了减少疲劳,避免热痉挛和中暑,登山时需要补充的水分远超你的想象:
登山前的几个小时,为了避免登山一开始大量出汗、胃排空减缓陷入脱水泥潭,你需要根据体重来安排补水量(当然,水也可以来自食物、水果等):

登山时,体重的2%是人体的脱水底线,按照日本研究者山本正嘉的实验,登山时的最低补水量公式为:

w15.jpg

一个体重60千克的人进行8小时的攀登,最低补水量为1.2L。
一天登山结束后,身体往往仍处于脱水状态,需要填补亏空。
除了在攀登过程中饮水之外,休息时还要按每公斤体重35毫升的量来补充水分,也就是总共要喝2~4升的水,只有这样才能既填补水分亏空,又满足休息时新陈代谢的需要。(来源:《登山手册》【美】克雷格·康纳利)


w16.jpg

最后,还有一种综合性疲劳,它与高海拔有关。

高海拔发生的疲劳进入高海拔,除了头痛、恶心,一些山友还会陷入极度疲劳。这里之所以没有说“高反导致的疲劳”,是因为有时候我们很难断定疲劳的症状是不是由高反引起的。因为身处高海拔,上述因素综合叠加效应也会被放大。
但为了保险起见,我们宁可假设他就是由高山症引起的,不要忽视任何初期症状,并尽快告知队友,让队友留意你的情况。
高海拔叠加上述所有原因——随着海拔上升,气压下降,氧分压也会成比例降低,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就会降低,人就会变得虚弱。需要注意的是,当出现嗜睡、头痛等症状,尤其是步态不稳,就要警惕脑水肿。
不过在高海拔,因为高反胃口变差、很容易低血糖,再加上口渴的感受被削弱、补水不足的问题更严重,以及一些山友不注意降速等,都会加重疲劳。

w17.jpg
有时候分不清是高反闹得,还是吃不下饿的
对策——要对抗高海拔疲劳,首先要预防高反、进行高原习服训练。比如提前进入高海拔适应、急进高原时每天爬升不要过高(每日爬升量在300~600米之间)、遵循昼高夜低原则,或者登山前频繁前往高海拔进行往返型训练。
在适应高海拔环境的基础上,更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的补充,因为它在转化成能量时所需要的氧气比脂肪要少的多,有资料表明这有助于减轻高山症症状,当然也有助于减轻疲劳。

w18.jpg

高海拔,能吃是福
其次,大量饮水,配合缺氧的程度来降低速度、进行间歇性休息也是减缓高海拔疲劳的方式。
最后,上述方式都是低海拔登山的技巧加强版,高海拔登山需要额外注意的便是呼吸方式:有意识地进行腹式呼吸,有助于提高氧气摄入量,减少疲劳。

w19.jpg
腹式呼吸,吸气示意图,@Sikana English


腹式呼吸,吐气示意图,@Sikana English
写在最后
登山的安全守则之一便是:我们必须要在能量耗尽之前,安全下山。

在这个守则之下,我们需要做的,是反思自己的疲劳从何而来,并付诸行动,尽量延长能量供应的时间。
另外,关于基础体力不足导致疲劳的问题本文没有深入讨论,在结尾部分需要多啰嗦一句。很多人认为它是一个宏观问题,但其实它也可以很微观。比如总被树根、小岩石绊倒,除了暗骂路不平,你有没有想过胫骨前肌虚弱、脚尖抬起不足的问题?

你有什么经验?欢迎下方留言。

延伸阅读

登山时,走“崩溃”了该怎么办?——“崩溃”,并不是体力不支的必然结果。

夏季户外山洪应对指南——夏季登山的致命威胁,你该如何应对?
登山时,怎么搭配你的“一日三餐”?——三餐搭配好,登山少烦恼。
另:各位山友,我们建粉丝群了,公众号回复“入群”即可加入,热烈欢迎新老读者。
文:soso / 编辑:soso
(全文完)
好文,多安排????????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广
徒户外网(TuHuwai.Com)属于中国徒者户外服务平台,特色内容有户外活动结伴,户外媒体发布,收集俱乐部活动,户外达人游记分享,徒步线路等,助你快速了解户外动态,让你出行无忧!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Copyright © 2001-2020, TuHuwai.Com.
  • 浙ICP备19045099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652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