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了一座木桥后,我们走上机耕道,措卓玛应该就在前方了。跟我预估的差不多,5点到达营地,一片宽阔的草场,零星有几个藏民的木屋,在不远处有几顶自由之魂牌子的帐篷,猜测肯定是一队跟与我们类似,从城市过来的的旅行探险队伍。 远距离瞧了眼,帐篷前俩人面色黑红(似乎经常暴露在高原阳光下),而且其中一人不修边幅、胡子拉碴的。难道是藏民?毕竟有的藏民现在搞起了帐篷式藏家乐。转念一想又不对,藏家乐能用上近千元的自由之魂的帐篷了? 走进一看,发现是户外圈名人石头、马子他们。石头去年跟余星完成了大横断的完整穿越,取名“云中漫步”行程,历时124天,徒步2155公里,累计爬升128000多米。一条史诗级的行程,其中的困难常人难以想象,今年石头受户外探险OUTDOOR赞助,再次出发,重走大横断,一样的山脉,不一样的路线,不一样的美景。初次相见,发现石头和马子跟出发前时网上照片相比,消瘦了好多。
从左至右(程序猿,马子,石头,可乐,芥,我)
我们关于线路、天气、摄影、负重,装备等等聊了许久。石头是一个很谦虚低调的人,也是一个徒步圈兴趣比较纯碎的人。要走大横断只能是5月中旬到10月中下旬,其他季节大雪覆盖垭口无法通行,而5月到10月恰好覆盖横断的雨季。横断山脉跨越太多高山,山高林密、水汽丰沛。走完全程必定要在恼人的连续阴雨中作艰苦挣扎,还要在海拔超过4000+的山脉之间连续爬升下降,其难度超乎寻常.
“去年已经走过了大横断,为什么明知困难重重,还要再次出发?”我问他。“今年的路线跟去年的不太一样,线路有些优化,优化后更适合大众走”“去年我记得你走线到最后都穿军胶鞋,太费鞋了是吧,今年怎么样”“今年是别人赞助的装备,鞋子挺好的,开始大家都没听过这牌子,都不太愿意用。用了后发现还真不错,不磨脚。” 赞助方户外探险OUTDOOR在装备供给方面很给力,如果装备有损坏,出山后直接给他们提供新的换上,石头和马子这次走到现在就换了两次鞋。
关于石头的体能我是略有耳闻:非常强悍。要走大横断这条超长线必须具备超强的体能,他们队伍原先有5人要走全程,没想到行程还没走到1/4,5人团就只剩石头和摄影师马子。其实在他们的活动出发前,我就判断他们队伍中的原先想走完全程的队友应该没几个能坚持到最后,因为户外重装圈内没有多少人能具备石头这种体能和淡定的心态。
他们这次背的很重,经常进山能达到50斤以上,同样都是超长线路徒步,美国的一些超长距离线路盛行轻量化UL,为什么之间有这么大的区别。因为线路差异太大,大横断或许减不了太多背负。相比国外PCT CDT等知名超长线路,大横断线路每日几乎都在4000+高原行走,天气变化莫测,可能一日四季变换,加上山高谷深,下撤也不太方便。所以所有装备必须按照趟雪和应对暴雨全方位准备,全程携带。而国外的CDT海拔并没有这么高,一半是丘陵地带,其雪山段只是特定的那俩段,分段准备装备即可,而大横断几乎全都是雪山段,雪山段需要的装备保暖衣物都要携带。以鞋子为例,CDT绝大部分采用不防水的越野跑配合防泥的挡泥套,没人选择重装靴。因为速干轻便远比防水重要。但在大横断,我建议如果资金有限还是应该采用重装靴+长雪套。我自己曾经尝试过穿越野跑鞋趟雪或者在大雨中快速行进,感觉比较冻脚。连续阴雨天下,鞋子里浸透了水,双脚一直泡在水里,踩着走路啪叽啪叽响的感觉不是滋味,而且这样非常费鞋。
然后再谈路,路的原始程度影响行进速度和装备损耗。拿CDT为例,有许多路段是公路,沿途步道也经常有人维护,CDT的穿越者走完全程需要大概4双越野跑鞋。而大横断的路更为原始,雨雪泥碎石对鞋子交替蹂躏,更加费鞋。这次石头他们采用的是重装靴,走到目前却也消耗了2双,如果改成越野跑,按照去年石头废掉10+双军胶鞋来看,估计要10多双。
最后谈谈我个人认为的最关键的差异——营养补给,高原补充营养跟3000以下海拔是有较大差异的。还是拿美国步道CDT为例,很多徒步者为了节省时间每天多走路程采用一天只吃一次热食,有些甚至全程冷食。我以前也曾试过一次在川西高原某知名线路穿越时全程吃冷食,早上0°以上的低温冷食,晚上下着阴雨,窝在睡袋吃着冷食的滋味不要太“爽”,而且我不知道有多少人的肠胃受得了。在高原徒步,我白天行走时几乎都不喝热水,就地冷水过滤直接喝,但如果全程早晚冷食我也有些受不了,舒适度太差了。 即使热食,CDT的低海拔营养补给,一些速食产品非常容易煮熟,但你拿着这些东西在4500+高原,水烧开了,食物也会没有熟透,影响胃口也影响营养吸收。这也是为什么石头他们要坚持背两个高压锅的原因。另外高海拔对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消耗更多,高原长距离徒步需要新鲜蔬菜和水果的调剂调来整改善身体机能。这些东西不是速食产品、脱水蔬菜,泡腾片能充分提供的。
“这次一路走来有哪些线路有很多分段构成,那些线段非常值得一走?”
“贡嘎三脊线,和刚刚走的刚刚走的云上沙鲁里十连海”石头说
“之前我在网上看到贡嘎三脊线打水困难,为了打水要从山脊下到山底往返需要两小时,这太夸张了”
“以后其他人走可以在抵达没水的营地前 事先多背一些水。”这个线路还需要其他人寻找泉水点,不然太辛苦了。
“马子哥,这一路都是连续的阴雨天吗?”
“差不多全是雨,整趟行程走下来,就最近几天是连续晴天。想拍点美景太难了,权当行程记录了” “ 能真实反映大横断多雨的气候环境,给后来者提供参考也是有意义的” 我安慰道。
马子哥一路走来也不容易,镜头盖这些配件损耗丢失暂且不谈,无人机炸机一个,单反镜头也损坏一个。都拿去返修了,还不知道后续结果。
关于贡嘎三脊线 ,不知道冬天是否好走,是否能翻越那几个垭口。冬天雪山更容易看清全貌,躲在在石缝下的雪也可以拿来补水,不再需要费力下到山谷取水。而且冬天的贡嘎区域云海频率高、位置低,行走在山脊看脚下云海绝对壮观。 关于这个线路细节,我后续再问下最近才出山的石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