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官邸旧址
在省博物馆附近,有一座被称作“小洋房”的独栋别墅,它独到的艺术造型和品味,使其在周围高楼林立的环境中一枝独秀,显得十分突出。这就是哈尔滨市的一类保护建筑——原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官邸。
位于哈尔滨市南岗区红军街38号的这栋“小洋房”,是20世纪初期新艺术思潮在建筑艺术上的杰出作品,建筑面积776平方米,建筑高度12米,最初为中东铁路理事事务所,1921-1924年,为中东铁路管理局局长沃斯特罗乌莫夫官邸。1950-1952年为前苏联专家楼,之后为铁路职工住宅。
建筑正面采用三心拱券扁圆窗口,饰以凹凸几何线段,洞口以夸张的尺度,重点突出凹凸花饰。建筑造型富于变化,形体错落有序,虚实有致,比例协调优美,色调高雅宜人,曲线动感丰富,建筑轻快活泼,充满朝气。帐蓬式尖顶阁楼与新艺术形态的木结构檐饰、阳台、垂挂、栏杆、门窗和谐优美,表现出浓郁的田园风光特色。绿色屋顶,乳黄色墙面,充满活力。楼顶搭建的木凉亭四面临风,视野开阔,置身其中,神清气爽。整体建筑飘逸之变,典雅清新,堪称建筑艺术与功能性有机结合的典范。[
梅耶洛维奇宫
这座矗立在红博广场东南侧的一栋奶黄色欧式建筑历史上称呼为“梅耶洛维奇宫”。大楼建于1921年,设计者为尤•彼•日丹诺夫。整座建筑遵循横向五段竖向三层带顶间的严谨结构,以古典柱式为建筑主题,典型法国文艺复兴时期风格建筑,有着法国蒙沙式坡顶,但镂空女儿墙及砌块式墙体的凝重感,也在部分体现着俄罗斯建筑的影子。半圆形券、马蹄窗、厚重墙、圆形穹顶、水平向的厚檐,给人一种统一和条理性,追求理性的稳定感。
这栋房子最初的主人是犹太人鲍利斯•达尼洛维奇•梅耶洛维奇,他是犹太畜牧业主。此人还在道里中央大街办过出售牛肉的商店,很有名气。这个大楼也曾经被称为梅耶洛维奇大楼。建筑是砖木结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属于犹太人活动旧址群,2013年3月5日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起初,“梅耶洛维奇宫”一楼曾是创办于1921年3月的波匹沃任斯基医院,所设医疗科目完善,医生队伍强大,除了内科、外科、牙科、妇产科外还有神经科医师,很多犹太医生,如考夫曼、科夫曼、罗津茨维格、弗利坚什捷因、施皮尔贝格等都曾在此工作过。所以,提起这座老楼总会与这座医院联系在一起。
而后开办过鲍豪维特洛夫药店和柔高夫药店。上世纪20年代这里则成了十月革命后逃到哈尔滨的俄国知识分子聚集地,俄国画家基契金(基奇金)来哈,在三楼开办了一所大名鼎鼎的“荷花艺术工作室”。后来成为秋林公司职工俱乐部。解放后成为哈尔滨市少年宫。当时尤其以培养出了不少乒乓球运动苗子而著名,从这里走出了韩玉珍、孔令辉等一代又一代的乒乓国手。
历经沧桑的旧建筑,虽然墙皮开始剥落,但主体结构依然坚实无损。透露出古朴的味道。
这栋建筑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曾与莫斯科商场,别列索克维奇大楼、中东铁路高级官邸、新哈尔滨旅馆、东正教神社人员住宅等各种风格的建筑,形成了一圈环绕圣尼古拉大教堂的优美建筑群,成为南岗地区的中心广场。
如今,一百年过去了,圣尼古拉大教堂文革中被拆毁了,其他很多建筑也消失了踪迹,梅耶洛维奇大楼也曾一度风雨飘摇,但近几年伴随着地铁的修建,别列索克维奇大楼得以重见天日,博物馆站周边的老建筑重新粉饰一新,梅耶洛维奇大楼也再次迸发出独特的魅力。梅耶洛维奇宫在哈尔滨的文化史上占有重要的一页。
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
穿过正在翻修的意大利领事馆旧址,来到颐园街街口。相对“革命领袖视察黑龙江纪念馆”的称谓,哈尔滨人更愿意称它为“颐园街1号”,这是哈尔滨城市建筑的经典,又因毛主席曾下榻于此而声名显赫。为此还免受了圣尼古拉教堂式的文革之苦……在哈尔滨人的印象中,这里既庄严又神秘。平时可以入内参观,不巧我正遇上闭馆日,想在院子里拍几张照都被工作人员阻止了。只好隔着马路拍一张聊胜于无的照片。
这里原为波兰籍木材商葛瓦利斯基所建的豪华型住宅,是一座仿法国古典府邸式建筑,据说当年,葛瓦利斯基用了四年的时间才建成这座宅邸,外部庄重典雅,内部则用核桃楸做天花板、护墙板、壁炉以至楼梯,精雕细刻的花饰令人目不暇接。葛瓦利斯基曾在花园里种植了数十种树木,当然现在不可能有那么多了。不管怎样,这里仍是哈尔滨最漂亮的建筑。
颐园街3号 原法国驻哈尔滨领事馆
隔壁的颐园街3号,同样是哈尔滨一类保护建筑,建于1914年。它的第一任主人是哈尔滨的首富——斯基德尔斯基。确切的说,斯基德尔斯基是一个犹太家族,曾经富可敌国,构建了远东最大的实业帝国。他们同上海的沙逊、哈同、香港的何东一样被称为在中国最负盛名的犹太家族之一。
法国政府曾将颐园街3号这栋建筑租下,用于法国驻哈尔滨领事馆。颐园街3号作为法国领事馆的时间并不长,但却是现在唯一存留的法领馆旧址。
作为当时哈尔滨首富的家,这栋建筑的精致程度当然也不遑多让。
红军街69号 原英国驻哈尔滨总领事馆
离法国领事馆旧址不远的哈尔滨红军街69号是栋简洁低调的三层建筑。看起来布局对称、方方正正,有着新古典主义建筑的严谨和庄重,大大的陡坡屋顶和正门口高高的石阶引人注目。这栋建于1919年的哈尔滨市Ⅱ类保护建筑,曾经是英国驻哈尔滨领事馆。
作为第一个用坚船利炮和鸦片打开中国大门的国家,英国即使在哈尔滨这个沙俄建立的城市,也不甘人后。数百年的殖民经验使英国领事馆一出手就是大手笔,绝不辜负“日不落帝国”的称谓。
解放后,红军街69号建筑曾为黑龙江省教育厅办公场所。后来又做过贸易公司,甚至饭店。一楼的西南角曾于2004年失火,之后也曾被闲置。而今一家婚纱影楼入驻其中,又重新对建筑进行了整修。
现在,红军街69号的外观依然保持着原来的样子。蓝绿色的老式木格门窗,油漆斑驳,暖黄色的外墙涂料、秀气的爱奥尼柱式、小小的天使浮雕装饰着三段式的古典建筑立面,给人典雅、古朴之感。遗憾的是,楼内部已完全改变了原有的建筑结构。据传闻,原来这栋建筑内的房间结构复杂似迷宫,曾有暗道可内外互通,甚至地下室还曾有密道直通哈尔滨火车站。这种种传闻为这栋像英国绅士一样低调严谨的建筑,增添了一丝神秘。
红军街77号 原华俄道胜银行哈尔滨分行
在中国近代史上,在谈到外国银行进入中国时总是会提到华俄道胜银行。然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华俄道胜银行是近代中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由清政府官方与外资合办的银行。其分支行曾遍及远东各地,号称“世界第九大银行”。而南岗区红军街77号的那栋二层建筑就是华俄道胜银行哈尔滨分行的旧址。
红军街77号做为[urlshi]哈尔滨市的一类保护建筑,有着显著的法国文艺复兴建筑的特点。这栋建筑的平面结构丰富有趣,以方形穹顶为中心,入口位于两侧,地下还有一层。
与其他银行建筑不同的是,这里缺少常见的对外营业的大空间。这是因为这里的业务主要是为中东铁路建设筹措资金,多为规模不大的小办公室,满足行政办公的需要。墙体上的横向装饰线条异常醒目。方底穹顶是法国文艺复兴建筑中常见的形态,也是俄罗斯在远东地区建筑常用的形式。墙体的转角处均采用了方形双壁柱仿科林斯式柱头的形式,经过装饰的老虎窗与檐口相连,非常别致。
从红军街上经过,行人的目光总是被这栋和谐、端庄、充满了力量的建筑吸引。几年前它曾破败萧条,似乎这一个多世纪的风雨已让它疲惫不堪。而今经过大修,它又重新焕发出光彩。如果你从它门前走过,不妨站下,且听风吟,听它诉说着这百年来的兴衰巨变。
红军街85号 原中东铁路管理局宾馆
龙门大厦贵宾楼,是座新艺术运动风格的建筑,它原为中东铁路管理局宾馆,和哈尔滨火车站隔街相对,于1903年2月落成。这是站前街(后名为霍尔瓦特大街、现红军街)上的第一栋建筑。它落成5个月后中东铁路才全线通车,它落成1年后哈尔滨站华丽的站舍才投入使用。这是哈尔滨这座中东铁路上的特等车站前最早、最豪华的宾馆,肩负着接待俄国军政要员、名流显贵的任务,这是中东铁路重要的配套工程之一。
这座几乎与哈尔滨的城建史同龄的建筑,可谓阅尽沧桑。哈尔滨的每一个历史时代都能在它身上找到对应的节点,它几乎就是一部浓缩的哈尔滨近代史。
一个多世纪了,红军街85号的铜转门依旧在旋转,在此出入的有多少显赫人物,推动转门的手中有多少曾搅动历史的风云。1903年俄国陆军大臣库罗巴特金到达哈尔滨,就住在这座迎客不久的宾馆,并在这里接见了大清朝廷吉林将军长顺。1918年张学良任巡阅使卫队混成旅司令到哈尔滨分段驻防时,也住在这里;溥杰曾与日籍夫人下榻此处;陈云、吕正操曾在此办公;陈赓大将也曾在此宴请了回国效力的钱学森。
由于龙门贵宾楼始终保持着原始的建筑风格,它已经成为很多影视剧的取景地。比如近年来热播的电视剧《夜幕下的哈尔滨》里很多镜头都是在龙门贵宾楼里拍摄的。九十年代轰动一时的电影《滚滚红尘》中,这里的铜转门和雨搭就成了沈韶华(林青霞饰演)和章能才(秦汉饰演)悲欢离合的见证,让人唏嘘不已。
而电影中让人惊艳的新艺术运动风格的雨搭,两年前却经历了一场劫难。因为大家突然发现一级保护建筑龙门大厦贵宾楼在拆雨搭!哈尔滨最美的雨搭被拆除了?!于是文保先锋现场举报,哈工大建筑学院的师生对雨搭被拆一事提交保护呼吁书,百姓哗然,记者跟进采访。一番坎坷后,终于又将雨搭修复,重新吊上门楣。至于为什么拆雨搭,龙门大厦贵宾楼给出的解释是要拆下来修一修,而文保记者在拆雨搭的现场听到的答案是:省领导看着碍事下了批件要拆。具体怎样已不得而知,有着78年历史的雨搭算是保住了,这也算哈尔滨人民对历史建筑保护的一个空前胜利。毕竟以前像秋林的雨搭、电力大厦的围墙等被拆毁时,虽然曾引起广大市民的遗憾,但最终都不了了之。
这栋建筑,目睹了哈尔滨一个多世纪以来的世事沧桑、悲欢离合,依然努力保持着旧日风采。昔日门前的小树已然参天,浓荫遮蔽下的建筑全貌已很难看到。从建立之日起,大部分时间它的大门似乎就只为了特权阶级敞开。曾经哈尔滨每一个执政实力都急于将它变成囊中之物,它的烙印从衣香鬓影到政治权谋,从列强的殖民到弱国的屈辱。而今这栋高高在上的建筑已经向民众开放,内外都保留完好的它,已成为一个历史主题性的宾馆,随时迎接前来探秘的人。
红军街124号 原契斯恰科夫茶庄
位于红军街与建筑街交汇处的红军街124号,当年“俄罗斯茶王”契斯恰科夫选择这里作为他的茶叶总店和宅邸之时,哈尔滨这座火车拉来的城市正初具规模,而且已经迅速的披挂上了远东枢纽的光辉。那个时候红军街还叫霍尔瓦特大街,连接着这个城市蓬勃跳动的心脏(火车站)和制高无上的灵魂(圣尼古拉教堂)。离火车站不远的这个位置,正是许多人求之不得黄金宝地。
当年的霍尔瓦特大街笔直宽阔,这栋飘着茶香的建筑更是这条街上动人的风景。这栋建筑是由著名的设计师尤·彼·日丹诺夫设计的。哈尔滨现存的令人瞩目的历史建筑中,有很多都出自这位设计师之手。古典主义、文艺复兴和巴洛克元素是日丹诺夫所擅长的建筑风格。而落成于1912年的这栋建筑大约是时年35岁的建筑师最浪漫轻灵的一个作品了。那些突出墙面的外凸窗、大大小小的挑檐雨搭、室外楼梯及露台极大的丰富了立面造型。那些哥特式的塔尖,变形的帐篷顶和嵌着大面积闪亮玻璃的穹顶使这栋建筑散发着轻盈活跃的特质。
契斯恰科夫茶叶店在落成近十年之后,又增添了一个高大上的新身份——荷兰驻哈尔滨领事馆。哈尔滨在二十世纪初期可以说是个不折不扣的国际城。曾有三十几个国家、民族的二十多万侨民侨居在这里。先后有十九个国家在哈尔滨开设领事馆。馆址集中分布在南岗区和道里区。红军街上就曾有俄国、荷兰、日本、英国四座领事馆驻足。
后来,这栋建筑成了哈尔滨铁道贸易公司。再后来一家汇丰照相机商行在这里挂牌营业了,这里也成为许多摄影爱好者经常光顾的地方。现在人们在提起这栋楼常常就说汇丰照相机,却渐渐淡忘了那浓浓的茶香。现在这栋楼里有照相机店、婚纱店、咖啡馆和美术馆,变得日益浪漫起来。只是每日面对着火车站和公路客运站的熙来攘往、行色匆匆,却很少有人驻足来欣赏它的优雅。若你从这里经过不妨停下奔波的脚步,看一看这栋如梦如幻的小楼,看看那穹顶上玻璃折射出的光芒是否依然耀眼。
红军街108号 原日本驻哈尔滨总领事馆
红军街108号是哈尔滨的一类保护建筑,于1925年落成,是一座以巴洛克风格为主的折衷主义建筑。与毗邻的契斯恰科夫茶庄一样,这栋建筑也是著名建筑设计师日丹诺夫的作品。不同的是,晚了12年的这栋建筑不再轻盈梦幻,却添加了更多的华丽沉重。
红军街108号的两层建筑立面由通高的壁柱划分。宽大的窗户一楼方正,二楼拱形,地下室的窗口随地势的坡度逐渐显露,加上非对称结构的处理,保持了整体建筑的均衡。入口处和建筑南端的阳台两侧均采用了高大的爱奥尼式半圆壁柱予以强调。大小山花上是左右呼应的天鹅颈式涡卷檐口。檐下装饰着的复杂花饰却稍显小气,似乎与进退得当的厚重建筑不甚协调。这栋影调略显浮华的建筑,现在被粉刷成色彩明快的黄白相间。面对它,不知者很难想象其背后所承载着的沉痛历史。
红军街108号复杂的故事背景要从它兴建前二十年的1904年说起。随着中东铁路的建设通车,俄罗斯毫不掩饰独霸中国东北的野心,这是对东北垂涎已久的日本难以忍受的,中东铁路通车的次年,俄国和日本关于利益分配的谈判破裂。于是,在中国东北爆发了惨烈的日俄战争。两大列强在清庭祖宗的龙兴之地激烈交战,清政府明面上持中立态度,暗地里却希望以夷制夷,想以日本人的力量遏制沙俄侵吞东北。1905年,战争以日本勉强获胜告终。
根据美英调停日俄签订的《朴茨茅斯条约》,俄罗斯将中东铁路长春至旅顺段转让给日本,改称为南满铁路。1906年11月,南满洲铁道株式会社(简称“满铁”)作为日本的国策公司宣告成立,次年3月,满铁总部从东京迁往大连,4月正式开始经营活动。满铁的业务包括交通、矿产、冶金、电气、移民及农林畜牧甚至文化、教育、旅游等业务,而它的背后还涉足于政治、军事、情报等领域。名义上它是一个半官方的企业,却因其极为显赫的权势被称为“日本在中国的东印度公司”。除了拥有铁路之外,满铁在铁路两侧拥有总面积达482.9平方公里的附属地。由于日本取得了每10公里可驻兵15名的权利,因此,满铁成为日本大陆政策的据点,日本军队也堂而皇之的驻扎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
这场历时一年的局部战争在历史书上常常被忽视,而其对世界格局的影响却是深远而复杂的。历史就像一幕幕环环相扣的大戏,对中国来说,日俄战争虽然阻止了东北沦为俄国领土,但是,日本势力的急速膨胀和大肆驻军却使得26年后的东北成为了日本的殖民地,并且埋下了中华民族十四年艰苦抗战的苦难祸根。
黑龙江省邮电管理局
这栋建筑始建于1921年,1922年竣工并投入使用,砖木结构建筑物。具有巴洛克风格特征,兼有法国古典主义的表现手法。最初的功能是北满邮务管理局的办公楼。解放后,黑龙江省邮电局接管沿用至今。
占地面积为:4000平方米。地上三层,半地下一层,可见当时的吉黑邮政管理局规模之大。建筑为平面对称布局,主立面采用横三 段、竖五段布局。下部为仿石材的墙裙,中部为仿砖纹装饰,腰线突出。主入口位于轴线处,上有折断式披檐。每层开窗形式各异,窗间墙有通高二层的方形巨柱装 饰。断山花和栏杆组成的女儿墙,造型丰富。建筑装饰华丽,有很强的建筑表现力。
走近可以看到,虽然墙面的油漆掉皮,但外观依然是精致的。
亚古诺夫大楼
在邮政街与建设街交角处,有一栋古典主义风格为主的建筑,正门挂着尚都国际名品店的巨大牌匾。该楼位于寸土寸金的黄金地段,像一颗“珍珠”,老楼身后的葛瓦里斯基、斯基德尔斯基、原意大利领事馆等精美老建筑与之交相辉映。但该楼至今尚未完整地加以保护与开发,也可以说该楼是“沧海遗珠”。老哈尔滨人称之为亚古诺夫大楼。但亚古诺夫为什么在哈建了这么一栋大楼,至今仍是个谜。上世纪20年代左右,尚都国际名品店这个地方曾开办哈尔滨俄侨第一齿科学校,学校是一位叫谢·阿尔诺里德的俄国人于1911年创办的。
果戈理大街
哈医大四院
中东铁路中心医院是一组占地面积较大,科目齐全的综合医院组群。这个医院,早年是由许多外观别致,造型优美,颇具特色的单层砖木结构建筑和一部分楼房组成的。建筑物构成比较丰富活泼,适当的间隔使各科室自成一体,其中部分保留完好的百年建筑被政府职能部门列为一类、二类、三类保护建筑。除建筑本身意义以外,中东铁路中心医院这一综合医院组群不仅是哈尔滨最早的医院,而且也是中国近代医院中较早的一处,要早于北京协和、上海圣约翰和沈阳圣经等医院。
这座中东铁路中央医院药局和药剂师住宅旧址,由当年负责哈尔滨铁路枢纽城市建设的首任工程师阿列克赛·克列缅季耶维奇·列夫捷耶夫设计并负责建造的。该建筑原为中东铁路哈尔滨中心医院药局兼药剂师住宅,后做门诊使用。1900年建成时,曾为一半二层一半一层的状态,1912年又将另一半加高至二层,成为中东铁路医院的标志性建筑,在许多老照片、老明信片中都能看到它的身姿。
2004年10月10日,正式组建为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2005年,原设备科、洗衣房、病案室等建筑拆除,建成哈尔滨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办公楼。现仅剩原内科病院、外科楼和药局等部分建筑。12座建筑被拆毁8座,只剩下孤零零的4座。不得不说真的很可惜。
我在外面拍摄的时候,旁边的一位老大爷跟我说起这里的故事,他说,且看且珍惜吧,天知道什么时候会被人嫌弃跟不上时代发展,最后4座也拆掉。
很多老哈尔滨人对这里特别有感情。
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都是哈尔滨人共同的旧时回忆。
哈医大四院靠银行街一则有一座中东铁路早期的折衷主义建筑,原为中东铁路中央电话局,几经辗转之后,现在成为哈医大四院的办公楼。虽已有百年历史,但主体至今仍然很坚固。以中世纪寨堡的外形构成旋转楼梯间,尖券或圆券高窗,显得建筑挺拔有力,在局部屋顶的砖砌女儿墙上竖起高高的哥特式小尖塔,尖塔尖券相互呼应,引人怀古思幽。这种浪漫主义的中世纪寨堡风格建筑在哈尔滨并不多见,
在这个喧嚣的城市中心,原来还有着这样一栋安静的古堡,等待大家去发现它的故事。
哈尔滨第三中学
[urlshi]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舍为砖混结构,由俄国人彼·谢·斯维列多夫设计,是哈尔滨自开埠以来,第一栋单体最大的带有折衷主义风格的中国传统式建筑。现为二级保护建筑。
初名为“中东铁路普育学校”,由督办王景春创建,校址在南岗原莫斯科商场第二号房(现省博物馆内)。1926年8月,被东省特别区教育局接管。1927年,改称“东省特别区第三中学”。1927年,学校迁到现址。
进入大门就看到一个颇有年代感的前厅。这种气氛即时打动了我。
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旧址
哈尔滨市南岗区民益街85号,现在是南岗区少年宫,这栋俄罗斯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前身是东省特别区行政长官公署。
建筑呈平面对称布局,两翼前伸,呈凹形。一层窗间墙凸出两条仿条石横带,二层窗间墙则有一条深色水刷石横带,檐部做女儿墙,檐口出挑明显,檐下有精美曲线牛腿装饰线脚,檐上女儿墙在中央入口和两翼处处理成弧形。主入口门斗上部有较为复杂的装饰,入口采用塔斯干柱,拱门、小山花。与其上的二层阳台连成一体。窗子排列整齐,一层为矩形窗,二层窗上框为弧形,均做横条窗券额及琐石。外墙黄、白颜色,室内装修简单,建筑舒展大方。
从民国、伪满政权再到现代,一直以来这里换来换去都是各种政府部门办公的地方,后来还曾成为哈铁二中的校园。现在终于成为南岗区少年宫。成为一处对外开放的地方。
变电站遗址
在果戈里大街和民益街交汇处,有一座日本人留下的变电站遗址,相关的资料不多。
亚细亚电影院
果戈里大街与邮政街交汇处南的亚细亚电影院。建于1907年,砖木结构,折衷主义风格,时为“乌克兰俱乐部”。1925年由俄国人创办为电影院,时称“基干特”(俄语“巨人”的意思),后改为“凤翔电影院”,是哈尔滨市成立的第二家电影院。1932年6月,中国武士吉万山曾在此力挫白俄大力士,使其声名远扬。1936年,电影院被日本人强行接管,改名为“亚细亚电影院”。“文化大革命”期间一度易名“东方红电影院”。后来又改回现在的名字。
果戈里大街401号 原哈尔滨满铁公所
哈尔滨满铁公所,全称为“南满铁道株式会社哈尔滨事务所”,旧址位于果戈里大街401号,在原敖连特电影院旧址后侧,1925年8月落成,设计师为尤·彼·日丹诺夫,新楼为吉达诺夫设计,折衷主义风格,1936年2月改为日本驻哈尔滨领事馆。现为一家医院,我在门外拍照,里面的一个白大褂马上出来阻止我。这么敏感,总让人感觉有什么问题。
中山路
工人文化宫
哈尔滨工人文化宫是一座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这座上世纪50年代由国内专家自行设计和建造的工人文化宫是当时不可多得的精品建筑。
1956 年,由哈工大培养的建筑设计师李光耀接到了工人文化宫的设计任务,他组织成立了包括前苏联专家巴吉赤在内的设计组,在参阅了大量国内外资料的基础上,最终拿出了一个独特的设计方案。工人文化宫大剧场参照了莫斯科大剧院的希腊古典主义风格,与哈尔滨的欧陆风情十分契合,至今仍被视为 50 年代哈尔滨三大精品建筑之一。
1957 年 11 月 5 日,这所聚焦了全市人民目光的工人文化圣殿华丽启幕。新建成的工人文化宫,总建筑面积 15324 平方米,全楼开放可容纳 5000 人同时参加活动,成为当时哈尔滨最大的公共文化活动场所,也是国内规模最大的职工文化活动场所之一。
和平邨1号
这里曾经是神秘的107,老哈尔滨人都知道。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这里的门牌号是中山路107号,代号107,是接待领导人的高级宾馆。国家领导人刘少奇,周恩来,陈毅及越南领导人胡志明等都曾在此下榻。 现在改为中山路171号,和平邨贵宾楼,向所有人开放。
这是一座意大利中世纪寨堡式小楼。原为中东铁路公司董事长马忠骏公馆,1931年马忠骏因支援马占山抗日被日本宪兵逮捕,老百姓尊称他为"马道台",其公馆亦得名为"马道台府"。
这座小楼也被认为是哈尔滨最有特色的建筑之一。建筑造型极富童话特色,神秘而又浪漫。建筑形体复杂,构图自由。最突出的特色是前后左右四个面都做了精美处理,各具特色,无一重复。
院子里还有几栋楼,虽然没有挂保护建筑的铭牌,但它们的造型却是相当脱俗了。几栋房子造型迥异,外墙装饰也各不相同,我在这里驻足观看久久不愿离去。
霍尔瓦特中学旧址
和平邨宾馆对面是哈尔滨霍尔瓦特中学,是一栋三层的欧式建筑,始建于1906年,以当时的中东铁管理路局局长霍尔瓦特名字命名,是当年中东铁路局投资建设的一所俄侨学校。
日本侵占哈尔滨后,这所学校改名为“花园初级小学”。解放战争后期至上世纪50年代初,这里曾是哈尔滨第三中学、十三中学前身的临时校舍。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某空军飞行学院主楼,所以只能远观。。
哈尔滨东仪天主教主教府堂
这栋黄色的建筑曾经是哈尔滨东仪天主教主教府堂,是中国境内唯一的一座东仪派天主教堂。但现在早已不是原本的教堂,而是被出租作为商用了。
兆麟街
满洲中央银行哈尔滨分行旧址
在道里区田地街与尚志大街交汇处的东北角,有一栋高大坚固的仿古典主义折衷建筑。地上二层,建筑平面呈方形,田地街一侧的主入口前耸立着10根粗壮的陶立克柱,很有气势。这座建筑建于1935年,是由当年的福昌公司设计、施工的,曾是伪满洲中央银行哈尔滨分行。现在的门牌号为田地街113号,是哈尔滨市的一类保护建筑。
它伫立在那里,等待行色匆匆的人们停下脚步。靠近它、触摸它,听它诉说那一段历史。每一栋老建筑都是历史活的载体,它们会一直提醒人们铭记不忘过去的屈辱或光荣。这是比历史课本更直观而深刻的记忆,无法抹杀。
汇丰银行旧址
汇丰银行哈尔滨分行,旧址位于今道里区兆麟街37号(兆麟街与田地街交汇处东北角),哈尔滨市一类保护建筑。是一栋以古典主义风格为主的折中主义4层建筑,砖混结构,建筑平面呈L形,主入口设在转角处,设有转门,和侧墙托起的高大双柱廊别具一格,灰色的墙体在精美铁艺阳台的点缀下,显示着它庄重、典雅,为哈尔滨的建筑精品。
1923年,汇丰银行哈尔滨分行始建办公大楼,至1941年太平洋战争前夕,该分行关闭。解放后,这里曾作为哈尔滨市总工会、哈尔滨市教育委员会、哈尔滨市电子工业局的办公楼。1988年恢复了原有金融机构的功能,中国银行滨江分行迁到此楼,现为中国银行兆麟支行址。
花园街
花园小学校 德国领事馆旧址
从阿什河街走近这栋建筑,这是一个二楼带半地下的文艺复兴建筑风格楼房,为市三类保护建筑。严谨与低调,毫不张扬。铁栅栏内的建筑正面呈现出不对称的造型,
在房子邻街的一侧,墙体呈现弧形,而在另一侧却是多边型的墙体,两种造型相得益彰。在二楼中间弧线型的阳台造型独特雅致。临阿什河街的侧面楼体用爱奥尼壁柱强调了门口和长窗造型,美观大方。
省机关第一幼儿园 葡萄牙领事馆旧址
去年初来哈尔滨的时候,也有经过这座葡萄牙领事馆旧址。从旧照片中可以看到,早期是座灰色的建筑,也许改成幼儿园之后被刷上这种黄绿色吧?感觉有点儿怪。
1912年,前文曾提到的著名犹太商人列昂季•斯基德尔斯基在这里建了这栋私人宅邸。该建筑为砖木结构,造型精美,花纹流畅,为仿文艺复兴时期建筑风格。1921年1月13日,葡萄牙驻哈尔滨领事馆成立后,年约20余岁的波兰籍犹太人斯基德尔斯基(Solomen L.Skidelsky),汉名谢结斯)依靠贿买,被任命为驻哈尔滨葡萄牙领事,馆址就设在这里,1941年11月30日时仍在任。1923年穆棱煤矿公司开办后,总公司也设在这里。
日本战败后,苏军攻入哈尔滨,葡萄牙领事馆关闭。斯基德尔斯基与其他一些主要白俄领袖被苏军逮捕,解回苏联,被关入克拉斯诺雅尔斯克集中营,死在那里。现在此处是中共黑龙江省委第一幼儿园。
尚志大街
尚志大街
尚志大街,原名新城大街。这条和中央大街并行的街道,上世纪初也是繁华的商业大街。1927年,这条街已经开通有轨电车。从这里乘车可到达道外和南岗。
哈尔滨第一中学
哈尔滨市第一中学主校位于[urlshi]哈尔滨市道里区,是建于1912年的百年名校。
其前身是哈尔滨鲁人同乡会创办的 “鲁人旅哈学校”,是当时中国人在哈尔滨建立的最早的高级中学。
校舍为典雅庄重的欧式建筑。
虽然有部分是后面新建的校舍,不过整个建筑风格都是统一的。
日升恒绸缎庄旧址
日升恒是哈尔滨著名的呢绒绸布店,创建于1918年,经理纪人仲,以批发呢绒、绸缎、布匹为主,同时经营大小五金。日伪时期经济陷入困境,将临十四道街拐角正门出租给一家药铺-济生堂。该药铺1956年改为公私合营,1975年改为“保康药店”,现称“中华大药房”。该建筑尚志大街一侧的日升恒绸缎庄解放后公私合营,继续经营纺织品。现已倒闭铺面出租。
伪满通信株式会社旧址
满洲电信电话株式会社哈尔滨管理局(哈尔滨中央电报电话局),旧址位于道里区尚志大街53号,尚志大街与透笼街交汇处。三层砖混结构,总建筑面积5143平方米,由日本人于1937年建成,近代折衷主义建筑风格。现为中国联通尚志营业厅,哈尔滨市三类保护建筑。
巴斯拉斯旅馆
在尚志大街和西十三道街交汇处的西南角有一座L型三层楼。在历史上它实际上一分为二:临尚志大街部分是原麦加利银行,临西十三道街部分是原巴拉斯旅馆。两部分建筑在建筑风格和装饰手法上也有所不同:原麦加利银行属新艺术运动风格,它的方形壁柱是直通上去的,爱奥尼柱头更具有立体感,并有松果状装饰垂花。巴拉斯旅馆属折衷主义风格,它的方形壁柱上是分段的凸出拉毛装饰带,爱奥尼柱头较扁平,并在二层窗楣上做了连接两柱间的拱型装饰。值得一提的是,本建筑临尚志大街部分楼顶原有一个半圆形山花,二层窗户原有弧形窗额。而现在,楼顶的山花不见了,二层窗户的弧形窗额只剩北侧的了。这麦加利银行便在大名鼎鼎的渣打银行,只是在国内翻译的不一样。一家银行拥有两个中文名。
( 本文作者 : 笑飞雪广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