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23.8.12日星期六早上8:00拓东体育馆七号门口集合徒步大哨森林捡菌子 ————
云南省 2023-08-07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让五岳之首的泰宗都为之逊色的 - 黄 山 - 集中
北京市 2023-09-15
喜爱户外野虐↑↑↑点上方蓝色字 想了解更多活动路线,请关注公众号,每周末都有精彩
江苏省 2023-04-05
户外国内游“卡路里户外” 每个夏天, 都要去看一次草原。 城市之外的草原,总是散
浙江省 2023-06-26
拥抱花香和海风 温暖总会在下一秒 蜂拥而至 【报名咨询】:小溪(微信号/电话:132-
北京市 2023-08-18

首届中国探险者大会之“中国探险文化传播优秀人物”

[复制链接]
徒步中国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3-6-2 14:47:11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904841222467682307今天的中国,在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同时,也逐渐步入探险强国之列。探险者的故事,被更多民众所知,探险文化也日益受到关注。一些长期致力于探险文化、探险精神传播的新闻媒体人和自媒体作者,功不可没。探险精神的内核,在他们的传播中得到深入探讨和立体呈现。他们是探险文化传播者的代表,孜孜以求,躬耕不辍,为中国探险文化的传播做出了重大贡献。他们是“中国探险文化传播优秀人物”:马挥、杨浪涛、杨波、何亦红、税晓洁、马俊、刘江、陈丽娟。马  挥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1987年,他不但全程报道,且全程参与黄河漂流,为世间留下无数精彩瞬间,荣获新华社年度十佳作品奖。

1998年,他徒步穿越雅鲁藏布江大峡谷;

1999年,他到可可西里,保护藏羚羊;

2000年,他参与新疆大海道穿越,寻找失去的丝绸之路;他到云南抚仙湖,进行水下考古探险;

2002年,他穿行塔克拉玛干沙漠、罗布泊、昆仑山,追寻远古的玉石之路;

2003年,他在新疆罗布泊,成功完成夏季徒步穿越罗布泊的野外直播报道。

2015-2017年,他连续3年在长江源头漂流、探险。

他是当今中国参与探险最深的记者,更是离主流媒体最近的探险家。

他致力于用镜头传播探险文化的魅力和价值。

他是“中国探险文化传播的优秀人物”——马挥。

马挥,1984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进入新华社。马挥没有延续专业做文字记者,而是选择进入摄影部。

1986年,因报道汉城亚运会而错过令全国人民热血沸腾的长江漂流,马挥为此耿耿于怀。于是,1987年的黄河漂流,他不想再错过。

“当时的心情,就像苍蝇见了肉一样”。

马挥形容:

“能够去见证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大事情,能够去见证一群中国人'去向原野发出的一声呐喊',我疯狂了。”

1987年,“北京青年黄河探险科考队”成立。时为新华社记者的马挥,以记者和队员的双重身份全程参与并报道”87'黄河漂流"。

马挥黄河漂流的报道,荣获中国十佳摄影记者提名奖、新华社年度十佳作品奖。

w3.jpg

左一为马挥

黄河漂流的经历,激发了马挥的野性,也给了他自信。

后来,马挥入职央视新闻中心,越来越多地从事户外探险活动,进行了极具价值的报道。寻找失去的丝绸之路、徒步雅江大峡谷、科考珠峰、穿越罗布泊……马挥在探险和探险传播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深。

在马挥看来,探险是在时代的前沿,引领时尚。他说:

“探险是伴随人类生存发展的、真正融入基因的东西。可惜在现代社会,这样的基因被生活中的便利、温暖、保障所包裹,显得不那么必须。但越在这个时候,探险的精神,越要在我们的这种基因里面显示出它强大的存在。”

杨浪涛

w4.jpg
他全程参与1998年雅鲁藏布江漂流。
他立志为中国西部的荒野“作传”,开展“荒野中国”项目,出版“荒野中国”系列图书《大横断 ·寻找川滇藏》。

他组织完成中国第一条国家步道——横断天路的勘察。

他是“中国探险文化传播优秀人物”——杨浪涛。

杨浪涛,1995年毕业于西南师范大学地理系,曾在成都电视台、四川电视台任记者。

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参与户外探险,迄今在探险领域已活跃三十余年,参与过漂流、自行车、攀岩、登山、探洞等探险项目。

杨浪涛1998年参加雅鲁藏布漂流,并徒步穿越大峡谷。

2003年,杨浪涛加盟《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先后担任编辑部主任、新媒体副总编,参加“大香格里拉”科考、“阿尔金山”科考、“长征”考察等大型选题策划与考察。

在杨浪涛眼中,中国最好的探险地在西部,而西部最具代表性的地方是大横断。

于是,2015年,杨浪涛作为召集人、统筹者,开启“荒野中国”项目,在中国川滇藏的大横断、喜马拉雅、大昆仑地区,展开为期五六年的考察行动。

为防遗漏,他们在实地考察前将大横断网格化,划分成二十多个以雪山、湖泊、河流为中心的区域。

w5.jpg

68位摄影师和撰稿人在3年中陆续前往83个地点,在大横断约100万平方公里的范围内探索未知的景观,涉及6条大江、7条山脉,三十多个少数民族,为科学认知中国荒野提供了第一手的图文资料,并完成中国第一条国家步道横断天路的勘察。

2019年,杨浪涛创立地理类自媒体“地理公社”,专注于深度地理探索。

杨浪涛立志为中国西部广大荒野作传,致力于推动中国荒野文化的兴起和国家步道系统的建立。

对杨浪涛来说,一切未知的美丽都来自勇敢者的一次次冒险。他说:

“以全人类的眼光去发现别人没发现的东西,或者更加深刻地探索别人发现的东西,这就是探险。”

杨  波

w6.jpg

他是国内外多个雪山登山滑雪纪录的保持者。他是新疆慕士塔格峰滑雪国内第一人,创下一天内登顶海拔7034米卓木拉日康峰的首登、首滑纪录。他是成功的探险家,是美国发行量最大户外杂志——《户外》中文版的总编辑,长期致力于探险文化传播。
他是“中国探险文化传播优秀人物”——杨波。

杨波,湖南湘西人,一个狂热的户外探险者,多年来积累了自驾、登山、滑雪等多个领域丰富的户外探险经验。

在他硕果累累的探险成绩单里,最具辨识度的,是登山滑雪的成果——开辟过多条登山滑雪及野雪线路,并创下多项至今为探险界仰望的纪录。

杨波从北大地理专业毕业后,先在IT行业工作3年,后离职,与朋友创办“行摄匆匆”书吧和户外俱乐部。2006年10月开始担任《户外》杂志(OUTSIDE中文版)的主编/总编辑。

2000年,杨波组织一支探险队,从四川小金县的长坪沟翻越4668米的垭口,进入理县的毕棚沟。100多公里的徒步旅途美景如画,但他更关注的,是垭口两侧陡峭的雪坡——当时刚迷上滑雪的他想,如果就此滑雪到沟底,该有多刺激。于是,3年后,他带着3名队友,再次来到四姑娘山的长坪沟,开启他首次大山中滑雪。

w7.jpg

2004年7月,杨波登顶海拔7546米的新疆慕士塔格峰后滑雪下山。

2011年夏天,杨波再次登顶慕士塔格峰,创下实际用时2天的滑雪跨越最快纪录。

2013年9月,杨波和搭档周鹏、李爽创下海拔7034米的西藏卓木拉日康首登首滑纪录。

杨波多次深入国内偏远的探险旅行目的地探险旅行,具有丰富的行摄经历。

2001年,杨波创办“行摄匆匆”书吧,专卖各类旅行书籍、杂志,并定期举行户外探险、探险旅行相关主题的公益讲座,使“行摄匆匆”书吧成为中国早期探险旅游爱好者聚会地和大本营。

杨波曾担任北京青年报游侠、华夏人文地理杂志特约摄影师、藏羚羊自助旅行手册四川分册的作者,是知名的探险旅行撰稿者、系列旅游图书的主编。

2006年,杨波开始担任1978年在美国创刊的知名户外杂志——《户外》中文版的总编辑,在《户外》杂志这个平台,继续倡导积极、健康的生活方式,为中国户外及探险爱好者提供全球同步的户外现象、行为、事件的报道。

杨波还主导拍摄《你好,阿根廷》《阿勒泰野雪行记》等多部户外纪录片,讲述探险者的探险故事。

作为圈内骨灰级探险者,杨波高度关注探险价值观和探险安全。当鳌太线、白银越野跑事故发生后,杨波或接受采访,或撰文,剖析事故成因,贡献专业经验。

他是一位成功的探险者,一位身体力行、长期致力于探险文化传播的探险家,传递热爱自然、追求自由,勇敢、乐观、向上的价值观。

税晓洁

w8.jpg

他的作品《雅鲁藏布江漂流历险记》,是记录雅鲁藏布江全程漂流的游记,被誉为中国漂流探险的成长史。雅漂队员在大落差、巨浪滔天中全体安全漂流成功,书中给出很多细节。

《雅鲁藏布江漂流历险记》对探险精神和探险文化的推广,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他是“中国探险文化传播优秀人物”——税晓洁。

税晓洁,1969年6月生于陕西周至县,后随父母移居湖北十堰市,做过小贩、工人、干部、记者等,现为自由撰稿人、自由摄影师。

税晓洁自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户外旅行,参加过众多探险活动。

1985年,从陕西西安骑行到湖北十堰,途经秦、豫、鄂三省。

1990年,多次从湖北十堰骑行到湖北的神农架、宜昌和湖南韶山等地。

1991年,游历湖北、湖南、贵州、广西、云南。

1992年,参加大学生自行车万里行。

1993年,参加大学生东风汽车质量万里行。

1994年,历时3个月,徒步汉江;历时2个月,参加神农架“野人”考察。

1995年~1998年,历时3年,徒步考察长江;期间还参与雅砻江流域综合考察、自行车骑行川滇藏渝鄂等地。

1998年,历时6个月,参加雅鲁藏布江漂流。

1999至2000年,考察秦岭古栈道。

2001年,参加山岩父系部落考察。

2002年,参加神农架“野人”考察、鄂西土家族地区山地调查。

2003年,参加汉江生态文化漂流考察和浙江临海、舟山古文化考察。

2004年,参加秦岭古栈道、太白山考察和安徽古徽州徽商文化考察。

2005年,参加贵州黔东南文化调查、月亮山“野人”考察。

2006年,参加汉江“老人洞”相关调查、楚长城调查和南水北调西线夏季考察。

2007年,参加南水北调西线冬季考察,沿冰河到达长江正源、北源、可可西里;鄱阳湖生态考察;参加雅砻江源、怒江源、雅鲁藏布江源、印度河源、恒河源考察。

w9.jpg

近四十年来,税晓洁以徒步、漂流、穿越等多种探险旅行方式,年复一年,在行走中探索未知的世界。

税晓洁是湖北省优秀青年记者,中国十大徒步人物,中国探险协会、《中国摄影》《中国国家地理》等十余家机构的特约撰稿人、摄影师。

在徒步长江、漂流雅鲁藏布江、雅鲁藏布大峡谷,南水北调西线考察,穿越可可西里等探险历程中,税晓洁经历过无数次常人难以想象的危险,但他仍以勇敢和智慧,将一路的风景纳入镜头,将一行的见闻写成文字。

近四十年来,税晓洁在海内外百余家媒体发表作品数百万字,出版了《雅鲁藏布江漂流历险记》《寻找野人——神农架神秘探险之旅》《发现山岩父系部落》等多部具有影响力的探险主题作品。

作为一名坚持行走在路上,且笔耕不止的探险者,税晓洁通过文字及摄影作品,深度传播探险精神和探险文化,令人敬佩。

何亦红

w10.jpg

她是《户外探险》杂志的创刊主编。
她秉承“真正的户外探险记录,行进中的户外中国”主导精神,2007年发起创立“中国户外金犀牛奖”。

她还是马背探险旅行和马文化推广的践行者。

她是“中国探险文化传播优秀人物”——何亦红。

何亦红,国内较早期的背包客,曾在西南、西北地区参与过多项徒步、登山活动。

何亦红走过新疆罗布泊、夏特古道等难度级别较高的徒步路线,登顶海拔5400米的四川半脊峰、海拔5396米的云南哈巴雪山。

何亦红曾在印度、尼泊尔、马来西亚、匈牙利、南极半岛与北极斯瓦尔巴地区等十余个国家和地区自驾、旅行。

何亦红热爱滑雪、摩托车、马术。

w11.jpg

何亦红是《户外探险》杂志的创始人、原主编。

《户外探险》杂志的内容涉及攀登、滑雪、骑行、水上、自驾、露营、徒步穿越、人文地理等户外探险项目,为读者提供户外探险资讯,报道户外探险故事,让读者感受户外探险这种积极、充满力量的生活方式。

2006年,何亦红以《户外探险》为平台,发起创立“中国户外金犀牛奖”。

“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是一项年度评选活动,以“真正的户外探险记录,行进中的户外中国”的主导精神,依照影响力、领先性和价值等标准,全面评价过去一年中国户外运动的发展状况,推选出最具推动力和先锋精神的户外事件和人物。

何亦红还主编出版过旅行书《指尖上的旅程》和摄影游记《马上走,自由是方向》。

作为一个拥有多年户外媒体经验的牛仔、纪录片导演,一个马背探险旅行与马文化推广的践行者,何亦红一直在探险文化传播的路上贡献着力量。

马  俊

w12.jpg

他是知名户外俱乐部“徒步中国”的创始人。

他是一位环球徒步二十余年的户外达人,已带队完成全球14座8000米雪山大本营的徒步。

他创办自媒体“徒步中国”,向全球推广中国的探险文化。

他是“中国探险文化传播优秀人物”——马俊。

论徒步,你不可能不知道“行摄匆匆”。你梦想的线路,他都大步流星走在前面。你手中的指南,也大多源自他的攻略。

他就是马俊,圈内人称为“匆哥”,中国徒步圈的资深驴友。

马俊早期的职业是数学老师,后来也做过公务员。他对自己的评价是虽有激情但又理智。

2004年,想要给自己安逸、稳定的生活增添一些其他色彩,马俊爱上了户外。爱摄影的他给自己取了一个叫“行摄匆匆”的网名。

马俊已经有近20年的徒步历史,从2006年第一次当领队组织徒步贡嘎雪山,17年来,对徒步的热情、热爱非但没有减少,将徒步打造成了事业。

马俊不但领队去过西藏、新疆、云南、坦桑尼亚、尼泊尔、巴基斯等国内外的探险旅游目的地,还率队到达全世界最高的14座8千米雪山大本营。

从最开始的贡嘎穿越,到尼泊尔喜马拉雅东段大穿越,再到全球14座8000米大本营,十几年来,他几乎带队走遍了亚洲著名的徒步路线。

从AA制的领队,到深圳登协的教练,伴随“行摄匆匆”晋级为“匆哥”、“匆头”,在户外这条路上,马俊越走越远。

w13.jpg

2014年,马俊开始打造一个名为“徒步中国”的公众号,做户外知识传播。未曾想,从此一发不可收。截至目前,他的团队已经进行一百多场直播,每场两个小时,内容涵盖徒步路线、户外装备和安全事项等,且每期都可以回看。

马俊说,他组织徒步,并不是要找无人区、野山去冒险,而是专注于安全的、经典的、成熟的路线。

“我是很谨慎的。”

“我们不是去比赛,我把徒步定义为徒步旅行。”

如今,“徒步中国”已成为全球深度户外旅行的一站式服务平台,聚集了近百万的粉丝,是国内最具影响力的户外探险类自媒体。

昨天,他开辟的徒步线路引领过徒步风潮。

今天,他创办的“徒步中国”影响着近百万徒步者。

致敬马俊对传播中国探险文化的贡献!

刘  江

w14.jpg

热爱极限运动和摄影的他,由甜点师转行,自学成为极限运动摄影师。

他创立的OXSTUDIO公牛极限运动影像,作为国内极限运动内容的推动者,成功拍摄翼装飞行、皮划艇速降等多项摄影作业高难度的极限运动。

2019年,他出品全球首档极限运动挑战系列纪录片《极刻出发》,斩获200亿+的播放量。

他是“中国探险文化传播优秀人物”——刘江。

刘江,1993年出生在新疆阿克苏的一个偏远乡村。舅舅和大伯是当地有些影响的厨师,受他们的影响,刘江高三辍学,成了一名甜点师。

很快,刘江发现甜点师的工作并非自己想要。

“我初中的时候就很喜欢跑酷,平常自己也玩。后来又接触了摄影,自学了一些拍摄和导演知识,就试着利用周末为一些跑酷团队拍摄短片。”

‍刘江说,我都是自学。‍

“学习写剧本,讲故事,读历史文献,反复观看国外极限运动纪录片。可能是老天爷赏给我饭吃,我逐渐找到了极限运动摄影的感觉。”

‍‍‍‍‍2014年,刘江和小伙伴的一部跑酷短片被某知名运动饮料发现,他被这家品牌签约,正式成为一名拍摄极限运动短片的导演。

拍摄极限运动影像,除了需要运动员、探险者具有挑战人类极限的勇气和实力,还需要置身极端环境中悉心捕捉挑战过程中那些摄人心魄瞬间的极限运动摄影师。

作为极限运动影像导演,每拍摄一项极限运动,刘江都会提前做大量功课,对这项运动“入门”。而学习一项极限运动并非易事,常常要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基本了解。

“好在所有的极限运动都有共同点,需要良好的身体协调性和心理素质,跑酷的经历让我有了一定基础。”

为了学攀冰,刘江要攀登70米高的冰墙。教练指点他:

“你的脚要踩实,冰镐要狠狠地砸在冰墙上,不能完全靠手上的力气,要用脚的力量往上蹬。”

w15.jpg

经过半个多月的反复尝试,刘江才独自攀上冰墙。

如今,刘江已“入门”跑酷、翼装飞行、长板速降、摩托车、潜水、登山、攀岩、攀冰、冲浪滑板等数十种极限运动。

“每学习一项极限运动,我对接下来的拍摄就更有底气。运动员做出一个动作后,我可以预判他接下来的动作是什么,也能够预料到运动员会面临哪些危险。”

天门山999阶天梯,国风赛道,64位顶尖选手,权威裁判天团——一场规模、复杂度、挑战难度堪称全球之最的跑酷大赛。全网30亿话题流量,单条视频播放破2亿,200W点赞。

w16.jpg

2019年天门山WWL翼装飞行世锦赛摄影师跟拍

极限运动摄影师被称为世界高危摄影师,但刘江和团队都对这项事业充满热爱。

刘江作为OXSTUDIO公牛极限团队的创始人,创立机构8年,产出极限运动、户外、体育赛事领域200余部影片,记录了成百上千个惊险刺激的极限运动瞬间,将极限运动最真实、最精彩的瞬间呈现给观众,为探险文化传播做出了贡献。

湘  君

w17.jpg

她历时7年,遍访中国当代传奇行者,记录40年、4代探险家的神秘足迹。

她用真挚与深情,书写荒野四十年,传播中国探险文化的民间奇迹。

她是“中国探险文化传播优秀人物”——湘君(陈丽娟)

陈丽娟对户外圈来说,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一说湘君,几乎资深户外人全都认识。

《奇记,奇迹》是湘君带着对山野、远方的向往和对行走在路上探险家的共情,在寻访了上百位传奇探险家,以兼具写实与抒情的文风,为这些探险家写传,并精选出12个人的故事成书,集中呈现当代中国最具传奇色彩探险家的人生。

w18.jpg

《奇记,奇迹》是湘君耗时4年,潜心寻访上百位传奇探险家的心血之作,展现了30年来中国探险家的精神风貌,通过探险家的群像,勾勒出中国户外三十余年发展史的侧影。

这是第一本翔实记录中国户外圈传奇探险家故事的图书。

湘君通过实地采访、现场捕捉,受访者一系列真实、丰富的细节,高度密集地在书中呈现。

w19.jpg

在书中,湘君时而像一名抽丝剥茧、寻找真相的侦探,有时又化作感怀时事的写作人,共情着采访对象的心绪。

书中有一腔孤勇徒步走长城的先行者,有勇闯黄河激流的铁血男儿,有一生拼搏为登珠峰的无腿老人,有相伴天涯的生死爱情,有环中国行的父女情深……

正如本书书名《奇记,奇迹》一样,湘君倾尽心力地记录着探险家的传奇,近乎虔诚地分享着户外世界的奇迹。

湘君说,当她写出这一个个“他人”的奇迹故事,也在被“他人”一点点改变——从他们的追求中获得助力,从他们的磨难里学会豁达,在他们的脆弱中看到自己的心。

她希望,有了这本《奇记,奇迹》,希望这些人生电流,能通过这本书,流向更多的人,让他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这正是探险文化、探险精神传播的意义所在。

w20.jpg

w21.jpg

w22.jpg

w23.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广
徒户外网(TuHuwai.Com)属于中国徒者户外服务平台,特色内容有户外活动结伴,户外媒体发布,收集俱乐部活动,户外达人游记分享,徒步线路等,助你快速了解户外动态,让你出行无忧!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Copyright © 2001-2020, TuHuwai.Com.
  • 浙ICP备19045099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652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