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23.8.12日星期六早上8:00拓东体育馆七号门口集合徒步大哨森林捡菌子 ————
云南省 2023-08-07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让五岳之首的泰宗都为之逊色的 - 黄 山 - 集中
北京市 2023-09-15
喜爱户外野虐↑↑↑点上方蓝色字 想了解更多活动路线,请关注公众号,每周末都有精彩
江苏省 2023-04-05
户外国内游“卡路里户外” 每个夏天, 都要去看一次草原。 城市之外的草原,总是散
浙江省 2023-06-26
拥抱花香和海风 温暖总会在下一秒 蜂拥而至 【报名咨询】:小溪(微信号/电话:132-
北京市 2023-08-18

阅读丨‍山东运河:截弯取直的智慧

[复制链接]
自驾地理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9-5 14:45:47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中国国家人文地理-
大运河山东段,南起山东与江苏两省交界处的大王庙闸,北到德州德城区第三店,流经山东省枣庄、济宁、泰安、聊城、德州5市16个县(市、区)全长643公里。

▼ 大运河上百舸争流

历史上的大运河山东段,其最大难题是水源,由于大部分河段为人工河,基本依赖汶、泗诸水及山泉水源补给、济运,因此大运河山东段自古就是通航条件最困难,维修保护工程技术最复杂、最巧妙的著名河段。

其中,会通河水道和水源工程规划,以及水资源调度和管理,代表了中国大运河乃至整个农业社会卓越的水运技术成就。运河沿线的德州、临清、东昌、张秋(今阳谷)、济宁、台儿庄,成为历史上交通转输和贸易的重镇,留下了丰富的大运河景观和古遗址,是跳动和流淌着的山东史诗。

▼ 大运河与山东的关系示意图

w3.jpg

“挑直”“做弯”

——千年古河道“变形记”

德州段运河原为汉之屯氏河、隋之永济渠、宋金之御河,自元朝开通会通河后称“大运河”。明代的临清至天津段运河也称卫漕,即借卫河行漕之义。清代始有南运河之称。

(请横屏观看下图)

▼ 隋永济渠故道今貌

w4.jpg

京杭大运河德州段,由卫运河和南运河组成,全长141千米,其中:卫运河96千米,南运河45千米。卫运河上游有漳河、卫河等水源,两河并行至河北省馆陶县徐万仓相汇为卫运河,又在临清与鲁运河相汇,至德州城区上游的四女寺水利枢纽止;自四女寺水利枢纽而下,过德州市区、沧州至天津,为南运河。

今南运河德州段始凿于隋朝,是名副其实的千年古河道,其首尾直线距离为25千米,落差3米。古人顺应冲积平原上河流天然蜿蜒曲折的河性,有意识地在此河段“做弯”,布局了众多弯道,把河道实际长度延长到45千米,又建造各种形式的拦河堤坝,大大降低了河道纵比降。

▼ 德州运河弯道

w5.jpg

“九曲十八弯”的龙形河道,虽然延长了行船时间,但有效减缓了水流速度,确保了行船的安全可控。河水在河道内滞留的时间延长,有利于充分利用枯水期有限的水源,避免浅涩难行的情况发生。

夏秋季节,旱涝急转等情况时有发生,蜿蜒漫长的河道也为消纳迟滞迅疾的洪水提供了充足的空间。蓄洪以济运,化害为利,这是人工做弯的又一个妙处。

(请横屏观看下图)

▼ 古运河今景

w6.jpg

除了做弯,前人又对河道进行了“挑直”工程。挑直主要集中在南运河德州城区段,此段紧邻德州古城西垣,蜿蜒的河道妨碍了德州城市向西的扩展,有时洪水还会危及德州城的安全,尤其是靠近城池的河湾,流水日久,有浸泡淘刷城址之虞,于城居不利,而且邻近运河的城西南部有仓廒重地,水浸妨害国储,故河湾不宜近城。

600年来,为保障城居,前人在城区段河道共进行过5次挑直,河道不断西移。这5次分别为:明洪武三十年(1397年)截运河河道建“靴子城”;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进行第二次挑直;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进行第三次挑直;清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进行第四次挑直;1951年春,德州市人民政府又组织力量进行了第五次挑直。

▼ 运河水工示意图

w7.jpg

在冲积平原上,堤防是河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伴河而生的重要人文景观。堤防的主要作用在于约束河道,一可防止河水满溢成灾,二可“束水攻沙”,保养河道。明代水利专家潘季驯总结治河经验时指出“水分则势缓,势缓则沙停,沙停则河饱……水合则势猛,势猛则沙刷,沙刷则河深……筑堤束水,以水攻沙,水不奔溢于两旁,则必直刷乎河底”。

以堤防将河道约束修窄,可以集中水势、加快水流,冲刷河道淤物,防止河道淤堵。为使堤防牢固可靠,明清时有专职护堤人员巡查维护。此外,堤坝上又遍植柳树,既可以利用树木根系盘固堤基,又能在修治河道时就地取树枝为材,配以苇、秸和土石,构筑埽工,堵口培堤。

码头,又称渡头,是由岸边伸向水中的长堤。德州深处冲积平原腹地,石材稀缺,古码头多为木制。明清德州城区运河有上码头、北厂两处码头。清末民初时,德州有水营、桥口、福记、桑园等4处码头。因德州堤坝全是土质,故码头易修,只要在水中打进2根木柱,再用一根结实的横木或板材连接起来,横上木板连接河岸即可。船只靠近木柱,就可装卸驳运。由于拆装方便,历史上的许多码头并未被刻意保留,故今天很难见到旧时的码头遗址了。

▼ 运河旧码头

w8.jpg

四女寺减水坝

——南北运河上建造最早的减水坝

四女寺位于德州市武城县城东北20千米处,是德州市的一个卫星城镇。上古时,大禹导河鬲津于此。隋唐以降,四女古镇扼卫河咽喉,因卫河上游源脉众多,四女古镇又有“九河汇流”之名。

北宋时,于此处建分水墩堰,掘减河以泄御河积涝东流入海。元代,四女寺久负水旱码头之名,四女寺减河首端即建有分水设施。明代,分水处修建起更加完善的青石闸等水工建筑,与人工“做弯”的运河河道、“束水攻沙”的堤防相配合,形成了卫漕之上一处蓄泄得宜、水旱从人的“北方都江堰”。

▼ 明代四女寺减水坝与德州城关系示意图

w9.jpg

▼ 四女寺减水坝原理示意图

w10.jpg

清代以后,减河淤堵,冀鲁边界一带长年水旱无常。1957年,地方政府组织人力,历时一年,在明清减水坝址基础上修建起四女寺水利枢纽工程。

1972年,国家对四女寺水利枢纽进行了改、扩建,增高水工建筑,提高上游水位,不仅保证了上游用水的需要,更提高了洪汛季节的调蓄容积;新辟岔河以分泄减河洪涝,二河过德州后重新合流,并称漳卫新河。

▼ 现代四女寺水利枢纽示意图

w11.jpg

四女寺水利枢纽工程是漳卫南运河中下游的主要控制性水利工程,将卫运河分为南运河、减河、岔河三流,大大削减了德州城区和京沪铁路西侧面临的洪涝压力。

水利枢纽坝、闸结合的工程形式延续了明代水工设计的科学性,节制闸、进洪闸、船闸巧妙结合,充分发挥了工程在防洪、运输、供水等多个方面的效益。

(请横屏观看下图)

▼ 四女寺水利枢纽

w12.jpg

会通河

——南北通航的关键河段

元初以前,南到杭州、北达大都(今北京)的这条运河上,原本已有许多河流可以通航。从大都到通州有大通河,通州到天津有白河,天津到临清有御河;济宁到淮安有泗水,淮安到长江有邗沟;长江以南有江南河。这些河流自古代以来被历代劳动人民整治和利用过。然而直到元初,从济宁到临清,也就是从泗水到御河这一段,恰巧没有自然河道可资联系通航。

▼ 元代京杭运河分段

w13.jpg

元初,华北一带经长期战乱,百业萧条,百司庶府、卫士编民,无不仰给江南。南粮北运,成为元室入主中原后亟待解决的首要问题。漕运官员及水利专家们为了将隋唐以后的南北漕运线路裁弯取直、提高漕运效率,颇费了许多心思。水利专家郭守敬在济宁一带进行了重点考察,接受了漕运副使马之贞所献之策:“宋金以来,汶、泗相通河道,北清河相通渤海,若于济州(今济宁)城南汶、泗合流于北清河之间开一新河,然后北引汶水,东引泗水,分流南北,便可南达江淮,北通京津。”

至元十九年(1282年),元廷任命兵部尚书李奥鲁赤主持开凿济州至须城(今东平县)安山的济州河,长75千米。济州河主要是利用汶水和泗水以解决水源问题:于兖州东泗河上利用金口坝约束泗水西流,同时又在宁阳东北汶河上筑堽城坝,遏汶水南流入洸河,使泗水、汶水在济宁城区汇流后,经由玉带河至会源闸处流入运河再南北分流,以闸调节运河水势,启闭通放舟楫,这就是运河发展史上的“汶、泗济运工程”。

▼ 黄昏中的济宁段运河河道

w14.jpg

济州河通漕两三年后,由于漕船难御海道风涛之险,加上大清河海口拦门沙积、水浅难行,不得不又“舍舟而陆”——漕粮在东阿卸船,陆运至临清,入御河北上。然而,东阿至临清的陆路途经茌平,地势低洼,“遇夏秋霖潦,牛偾輹脱,艰阻万状”。有司又在东阿至临清间增设了8个驿站,每个驿站征用民夫牛驴递运转输。

▼ 元明山东漕路的变迁

w15.jpg

至元二十六年(1289年),为解决东阿、临清运路水陆更替之繁,忽必烈又采纳汶泗转运使、水运专家马之贞的建议,挖凿了南起安山,北至临清,长达125千米的河道。至此,大运河山东段改道的主体工程完工。元世祖忽必烈赐名“会通河”。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为避黄河水害,开凿南阳至夏镇的南阳新河,将河道由微山湖西洼地移往湖东高地,全长97里(约48.5千米)。从隆庆三年(1569年)开始倡仪,到万历三十三年(1605年)止,又新开从夏镇(微山)经韩庄、台儿庄直抵邳州的一条泇河,全长130千米。至此,大运河山东段全部定形。

▼ 明代京杭运河分段

w16.jpg

会通河几乎全由人工开凿而成,且跨越山东地垒,为解决水源问题和控制航道水深而设置了诸多闸坝,历史上以“闸河”“闸漕”著称。

▼ 明代运河各河段浅铺数量

w17.jpg

(请横屏观看下图)

▼ 明代运河各河段水闸数量

w18.jpg

明代因运河改道增设了不少闸坝。除拦河闸外,还设有积水闸、进水闸、平水闸、减水闸等。

▼ 会通河的水闸与调蓄工程

w19.jpg

会通河段现存拦河闸闸体平面呈燕尾形状,占地面积约为1万平方米,各闸均存有金门、雁翅、闸座、闸砖等,闸板、木板桥均缺失,各闸的构造及做法基本一致,只是不同朝代的规制及自身的河道条件造成各闸的局部平面尺寸有细微差别。

(请横屏观看下图)

▼ 水闸基本结构图

w20.jpg

w21.jpg

w22.jpg

w23.jpg

闸的发明,使船只能够进入由人工控制的航行水系,并增加航行水道的水深,是运河工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请横屏观看下图)

▼ 运河船闸的运行

w24.jpg

南旺水脊与戴村坝

明代初期,黄河决口,会通河被完全淤塞,不能通航。永乐九年(1411年),工部尚书宋礼采纳农民水利专家白英“借水行舟,引汶济运,挖诸泉,修水柜”的建议,建设南旺水利枢纽工程。

▼ 山东运河导泉补水与水柜设置

w25.jpg

破元代堽城坝,使汶水西行,并在汶水下游大清河东端戴村附近拦河筑坝,取名“戴村坝”,迫使汶水南注,并开挖近50千米长的小汶河,使南注汶水直达南旺“水脊”。

▼ 五水济运图

w26.jpg

南旺水脊是大运河全线的制高点,因此南旺水脊段运河通则大运河全线通,成为大运河畅通与否的关键所在。南旺水脊段运河水量北少南丰,为达到引汶入运于南旺分水补源的目的,宋礼、白英在小汶河入运口对岸砌石堤,并建造一鱼嘴形的石拔(分水尖),这样不仅能防止洪水冲刷,而且可调节南北分水量。因此,民间流传着“三分朝天子,七分下江南”的说法。

▼ 清代京杭运河分段

w27.jpg

(请横屏观看下图)

▼ 南旺分水枢纽图解

w28.jpg

戴村坝位于泰安市东平县彭集镇南城子村东北700米处,坝址全长1620米,是大运河引汶济运的核心水利工程,有“运河之心”的美誉。

清乾隆《东平州志》中提到,筑戴村坝以遏汶水入海之路,使其全流尽出汶上城北,西至南旺入运。夏秋水盛,则由戴村坝漫入大清河以疏溢;春冬水涸,则由戴村坝遏入南流,以防其涸,这就是戴村坝成为要害的原因。

▼ 清末戴村坝图

w29.jpg

戴村坝主坝为全石结构,采用束腰扣榫结合法,共分三段,高低不同。北段名为玲珑坝,中段名为乱石坝,南段名为滚水坝,全长433.9米,宽22米左右,顶宽3.6~9.3米之间。由于戴村坝的水利效用巨大,明清两朝对戴村坝工程皆很重视,经过多次改造整修,最终建成了从南至北,依次由主石坝(包括滚水坝、乱石坝、玲珑坝)、窦公堤、灰土坝三部分构成的水利枢纽。戴村坝的设计、建设、工艺堪称“三绝”:一是在沙滩基础上用木桩筑坝,技术处理堪称一绝;二是“高一分坝毁,低一分水断”,科学设计堪称一绝;三是一坝使运河畅通稳固,功能发挥更为一绝。

戴村坝就是京杭大运河的心脏,它从根本上保证了京杭运河600余年的南北贯通,对明清两朝的政治统一、经济发展和南北文化交流,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其三位一体、相互配套的水利枢纽工程,在当时经济比较落后、科技水平不发达的情况下,能够顺利建成是非常惊人的,其设计巧妙、造型美观,是我国水利史上的一大壮举。戴村坝虽历经数百年,任洪水千击万磨,今仍铁扣紧锁,岿然不动,充分表现了我国人民在治水方面的巨大力量和无穷智慧。

(请横屏观看下图)

▼ “运河之心”戴村坝再现“戴坝虎啸”奇观

w30.jpg

·  END  ·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广
徒户外网(TuHuwai.Com)属于中国徒者户外服务平台,特色内容有户外活动结伴,户外媒体发布,收集俱乐部活动,户外达人游记分享,徒步线路等,助你快速了解户外动态,让你出行无忧!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Copyright © 2001-2020, TuHuwai.Com.
  • 浙ICP备19045099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652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