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23.8.12日星期六早上8:00拓东体育馆七号门口集合徒步大哨森林捡菌子 ————
云南省 2023-08-07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让五岳之首的泰宗都为之逊色的 - 黄 山 - 集中
北京市 2023-09-15
喜爱户外野虐↑↑↑点上方蓝色字 想了解更多活动路线,请关注公众号,每周末都有精彩
江苏省 2023-04-05
户外国内游“卡路里户外” 每个夏天, 都要去看一次草原。 城市之外的草原,总是散
浙江省 2023-06-26
拥抱花香和海风 温暖总会在下一秒 蜂拥而至 【报名咨询】:小溪(微信号/电话:132-
北京市 2023-08-18

今天是世界上最“土”的一天

[复制链接]
国家地理中文网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1-12-5 17:13:22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美国科罗纳州,土壤因蒸发的盐分而变白

摄影:JIM RICHARDSON

英国纪录片《克拉克森的农场》爆火,富翁主角灰头土脸干了一年农活,却只赚了144英镑。而片中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主角克拉克森(Jeremy Clarkson)在片中看着自己辛勤耕作的田地感叹:

“在这个国家,

我们还能收获90或100次,

然后土壤就会枯竭。”

w3.jpg

所谓世界上最“土”的一天,即今天——世界粮农组织大会将每年12月5日确立为“世界土壤日”(World Soil Day);而美国自然资源保护局(NRCS)曾公布一组数据:

自1950年以来,

世界上约有1/3的可耕地丧失;

曾经以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土”,

早已面临莫大危机。

w4.jpg

联合国发布的《世界土壤资源状况报告》揭示:如今,土壤恶化速度远超其改善速度,全球目前33%的土地因侵蚀、盐碱化、板结、酸化和化学污染出现中到高度退化;其中,人口增长、城市化和气候变化,是导致土壤条件变化的主要原因,而这些困扰预计在未来持续存在。

摄影:JIM RICHARDSON

“土”命贵

w5.jpg

w6.jpg

叙利亚郊外的一座古老的拜占庭遗址,展现了水土流失对曾经繁荣的毁灭性影响

摄影:JIM RICHARDSON

其实,土壤和石油一样,

是一种有限的资源。

如果想把美国的土壤恢复到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前(1492年)的水平,需要大约200年的时间。

BBC评选的“最伟大的100名英国人”其中之一Bernard Montgomery认为:“土壤与生物之间存在共生关系,这是生命的根源”。土壤是有“生命”的,而仅含有3-4种养分的化肥根本无法替代土壤这一复杂系统。

w7.jpg

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看似荒凉的沙丘,实则是野生动植物的天堂

摄影:CAROL M. HIGHSMITH, BUYENLARGE, GETTY IMAGES

w8.jpg

土壤里爬满了微生物和虫子,它们滋养着土壤、帮助营养循环,以交换植物中的糖分

摄影:MATTHIAS WITTLINGER

气候变化和人口增长压力,持续影响世界上的可用耕地。到2050年,人口激增,耕地产量要多负荷70%的压力。过度的耕种耗尽了土壤中的众多养分,每5秒就有约足球场大小的耕地因侵蚀而报废。

w9.jpg

“土”有多重要?



土很“脏”?其实恰恰因为土很“脏”,能够增强人类对疾病的防御能力;特别是儿童需要接触土壤中的微生物,以加强他们的免疫力。

w11.jpg

美国爱荷华州等待被收割的玉米。健康的土壤不仅能种植农作物、养育牲畜,更能增强人类健康的能力、阻止水土流失以及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

摄影:DESIGN PICS INC, ALAMY

w12.jpg

科学家们猜测,土壤在地球上已经存在大约4.5亿年,而在风和水的作用下,土壤也并非永恒。康奈尔大学的David Pimentel研究认为:美国土壤流失速度是自然补给速度的10倍。

摄影:JIM RICHARDSON

土壤被冰川从地球表面“割下”;

被雷暴冲入海洋;

被风吹进大气层;

生产约2厘米表土,

要100-500年时间,

它并非永恒,且可谓“寸金寸土”;

地表没有土壤,地球依然照常转,

但人类却离不开它。

植物更需要它。

w13.jpg

农业生态学家、《国家地理》探险家Dr. Jerry Glover站在4米长植物旁——这簇植物包括印度草、松香草和大须芒草。

摄影::JIM RICHARDSON

w14.jpg

摄影::JIM RICHARDSON

w15.jpg

植物的“命根”往往隐藏在地下2-4米的地方——在深处扎根能够储存碳、滋养土壤、提高生物生产力和防止侵蚀。图为美国堪萨斯州的Salina市,粗大的向日葵根有近1米长。

摄影:JIM RICHARDSON

关于吃“土”



w17.jpg

海地共和国是世界上最贫困的国家之一,很多吃不起米饭,为了不饿肚子,就地取材。用产自本土高原地带的土,经过滤,加入食盐、黄油等调料,在太阳下晾晒制作成泥土饼干,以此“充饥”。这种泥土饼干售价1毛钱一个——当地吃“土”现象经常导致儿童胃肠功能损害,甚至危及生命。

摄影:ARIANA CUBILLOS, AP

而很多生命是必须要吃“土”的。有机谷合作社(Organic Valley Cooperative)创始人George Siemon说:“一勺土壤中的微生物数量,比地球上人类的数量还要多”。

w18.jpg

不计其数的微生物能够使土壤变得肥沃,帮助植物更好生长;人类脚下土壤中的数百万微生物中,可能还存在许多尚未被发现的“益菌”。

摄影:COURTESY U.S.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难道要去火星种粮食?



可持续农业学家John Crawford认为以目前土壤退化的速度,地球只剩60年的可用表土,不足以养活到2050年时的90亿人口。

w20.jpg

戴草帽的也门妇女为牲畜割三叶草

摄影:GEORGE STEINMETZ

如果地球上真的没土种庄稼怎么办?

科学家们居然瞄准了火星上的土壤......

w21.jpg

NASA模拟的火星土壤和蚯蚓在荷兰实验室被用来种植芝麻菜

摄影:WIEGER WAMELINK

地球的土壤能够养活人类和动植物是因为其中含有丰富的营养素、细菌和真菌的复杂混合物。而火星的土壤是无菌且充满潜在有毒化合物的,生物学家Wieger Wamelink认为蚯蚓特殊的身体结构,能够帮助改善火星的土质。

w22.jpg

蚯蚓排出的土不仅会由粗糙、干燥变得细腻、湿润,还增加许多化学物质,能够把贫瘠变为肥沃。

摄影:BIANCA LAVIES

虽然蚯蚓能在模拟火星土中生长,但人造土壤仍缺少在火星上发现的关键化合物—高氯酸盐。要想在火星上建立可持续农业系统,找出去除高氯酸盐的自然过程是最大障碍。

w23.jpg

实验中,科学家根据火星的光谱成像准确复制出的模拟火星的土壤(Mars 1A),且成功让两条蚯蚓在其中活了下来。

摄影:WIEGER WAMELINK




点击下图或文末“阅读原文”

购买2022国家地理中文日历

w24.jpg

※新疆西藏以及疫情影响地区暂不发货



长按下方二维码,关注“国家地理中文网”



w25.jpg

如果你看了这篇文章就点一下“在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广
徒户外网(TuHuwai.Com)属于中国徒者户外服务平台,特色内容有户外活动结伴,户外媒体发布,收集俱乐部活动,户外达人游记分享,徒步线路等,助你快速了解户外动态,让你出行无忧!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Copyright © 2001-2020, TuHuwai.Com.
  • 浙ICP备19045099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652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