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23.8.12日星期六早上8:00拓东体育馆七号门口集合徒步大哨森林捡菌子 ————
云南省 2023-08-07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让五岳之首的泰宗都为之逊色的 - 黄 山 - 集中
北京市 2023-09-15
喜爱户外野虐↑↑↑点上方蓝色字 想了解更多活动路线,请关注公众号,每周末都有精彩
江苏省 2023-04-05
户外国内游“卡路里户外” 每个夏天, 都要去看一次草原。 城市之外的草原,总是散
浙江省 2023-06-26
拥抱花香和海风 温暖总会在下一秒 蜂拥而至 【报名咨询】:小溪(微信号/电话:132-
北京市 2023-08-18

这个女人被当成旱灾的替罪羊,几千年了

[复制链接]
国家地理中文网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4-1-27 13:05:22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地球是一个奇迹文化|中国将国家地理中文网设为星标方能收到正常推送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女魃(又称旱魃)是主导旱灾的灾星,古人通过“打旱魃”的方式来求雨。而它的原型是《山海经》中的一位曾为黄帝立下战功的女性神明——神女魃。|清·汪紱图本

w3.jpg

谁能想到几千年来,但凡有旱灾的地方总有一个女人在背锅?

被抛弃的神女

一切要从先秦的一场大旱说起。
当时旱灾造成山秃,水干,草枯,如同烈焰焚烧大地。《诗经·大雅·云汉》记述“旱既大甚,涤涤山川......如惔如焚。”

面对未知的自然现象,先民无法给出科学的解释,于是将罪魁祸首锁定在了一个女性——天女魃身上。

这个故事在《山海经·大荒北经》有详细记载。

相传,华夏部落首领黄帝与九黎部落首领蚩尤,因领土争端问题,“约架”数次,最后一战发生在今天的河北省涿鹿县,世称“涿鹿之战”。

蚩尤善于降雨,于是黄帝请了善于蓄水的应龙出战。可应龙一人应付不来,他又场外求助,请天女魃来帮忙。

天女魃最终止雨成功,但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所居不雨”。她的神力耗尽,只能留在人间,而且居住过的地方,滴雨不下。

黄帝手下一个叫叔均的人把情况上报,得到的批示是:“后置之赤水之北...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让天女魃去黄帝势力范围以外的赤水之北。
对华夏民族有功的神女最终却不得善终,周围人只盼着把她赶走,避之如同瘟疫。自此,旱灾是由天女魃导致的逻辑就此诞生。

让女魃变丑

女魃悲惨的命运并未就此打住,随着时间推移她的样貌开始在各类记载逐渐丑化。‍‍‍‍

1957年,考古人员在洛阳烧沟61号西汉墓里发现了一幅壁画。画面上有一个裸露上身的女子被猛虎擒住,虎口咬其左肩,虎爪踏其头部,她的长发缠绕在树干上,右臂上伸,似在挣扎。

专家们最终认定,这是一幅《神虎噬女魃图》。

w4.jpg
洛阳烧沟61号西汉壁画墓:整幅壁画的左边漫漶,右边有一株树,树下有一长双翼的猛虎按住一个裸女,做挣扎状。画面偏上处,有一高浮雕羊头。|洛阳晚报


为什么专家确定这是女魃呢?‍

根据汉代志怪小说《神异经》记载:“南方有人,长三二尺,裸形而目在顶上,走行如风,名曰:魃。所见之国大旱,赤地千里。一名旱母……”魃,就是鬼的意思。从这里开始,女魃的原型已面目全非。
中国神话学家袁珂认为,或许是因为汉朝中心在西安和洛阳,与南方接触不多,他们会认为南方深山老林容易出山精妖怪。女魃于是变成了南方人,身高也被严重矮化,成了“长三二尺”的侏儒。汉代的一尺,也就22-24厘米,只有70多厘米高。
在历史上,汉代也是中国历代王朝中受旱灾影响最多的王朝之一。据统计,426年间,北疆共发生12次严重的旱灾,汉人集中居住地发生8次,匈奴居住地发生4次,且集中爆发于东汉初年。

在祈求诸神无效的情况下,就必须有人替代政权负责,于是“女魃”成为了不二人选。此时,她已经从一个不可见的自然神,先去神性,转化为实体。

w6.jpg
河南唐河针织厂出土的汉代《虎吃女魃》 画像石。|wikipedia


杀死女魃

但丑化女魃并不能让旱灾停止,接下来是杀死女魃的肉体以此来消灾。
如何真正消除女魃的肉身?势必要存在一个现实的对象。于是自南北朝至宋朝,女魃从传说走入现实。

据《宋史》记载:“(建隆)三年,齐州、晋州大旱,民家多生魃。”这里的女魃只指女性生育的死胎,他们被当成了旱灾的“替罪羊”。

宋代《太平御览》中有一则源自北魏的故事:“太平十五年,自春不雨,至于五月。有司奏右部王荀妻产妖,傍人莫觉,俄而失之,乃暴荀妻于社,大雨普洽。”

当时到了五月依然不雨,于是时人将罪责归到了一位妇女身上,认为是她“生”了旱魃,她自己被当成了旱母。她最终得到乡亲们“正义”的审判——也就是在世人面前暴晒。

但更残酷的还是明朝。

明朝人在死婴即旱魃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范围,说所有新丧之人都有可能在下葬后变成旱魃。为了验证旱魃,他们要开棺验尸。

官方史书《明史》记载,明英宗时期,大理寺右丞张骥被派往山东就职,在当地见过这样的风俗:“俗遇旱,辄伐新葬冢墓,残其肢体,以为旱所由致,名曰‘打旱骨桩’。”

在大旱之时,当地人将刚刚下葬的人挖出,看看墓地是否潮湿,如果是则会被认为是旱魃,尸体也会被肢解后焚烧。‍‍‍‍‍‍‍‍‍

于是每逢大旱,新丧人家都会惴惴不安,生怕自己的亲人被当成旱魃当众肢解,死无全尸。

w8.jpg

日本鸟山石燕”画图百鬼夜行“中的”魃“的形象。|wikipedia

停止审判
由于官府应对旱情不力,对民间这种乱用私刑的“祈雨”方式保持沉默,直到清朝才得以真正杜绝。‍‍‍‍‍‍‍

清嘉庆年间,有一名叫李宪德的乡民,死后被人指为旱魃,一众人等再次上演“刨坟钩出尸身焚毁”的操作,李宪德之子李诒不忍其父受辱多方控诉。

最终他的诉状上达天庭,嘉庆帝表示:“蚩氓无识,妄谓除魃遂可弭灾,若不严设例安息禁,任听乡愚刨坟击打,甚至不肖匪徒挟仇残忍,于风俗人心大有关系……”

嘉庆帝认为,所谓除旱魃不过是人心中夹藏私利报复他人的借口罢了。于是将这桩案件公审,并在《大清律例》规定对此类事件的处罚,最严重的是斩监候,轻则发配充军。自此,打旱骨桩的恶俗逐渐消失。‍‍‍‍‍‍‍‍

谁能想到原本天界的神女,却在后世的口口相传中沦为灾星。谁又能想到原本祈雨的民俗,最终却演变成嫁祸他人的暴力犯罪。


撰文:Arvin编辑:Arvin
版式设计:海螺

w10.jpg


点点????,谢谢关注。
伸出小手

w11.jpg

点赞和“在看”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广
徒户外网(TuHuwai.Com)属于中国徒者户外服务平台,特色内容有户外活动结伴,户外媒体发布,收集俱乐部活动,户外达人游记分享,徒步线路等,助你快速了解户外动态,让你出行无忧!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Copyright © 2001-2020, TuHuwai.Com.
  • 浙ICP备19045099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652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