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23.8.12日星期六早上8:00拓东体育馆七号门口集合徒步大哨森林捡菌子 ————
云南省 2023-08-07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让五岳之首的泰宗都为之逊色的 - 黄 山 - 集中
北京市 2023-09-15
喜爱户外野虐↑↑↑点上方蓝色字 想了解更多活动路线,请关注公众号,每周末都有精彩
江苏省 2023-04-05
户外国内游“卡路里户外” 每个夏天, 都要去看一次草原。 城市之外的草原,总是散
浙江省 2023-06-26
拥抱花香和海风 温暖总会在下一秒 蜂拥而至 【报名咨询】:小溪(微信号/电话:132-
北京市 2023-08-18

安娜,我给你留了两颗糖

[复制链接]
阿卡姆登山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3-4 20:55:10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向所有参与2021年安娜普尔纳峰的夏尔巴向导致敬!全队顺利登顶,都能安全回家,和他们的协同努力分不开。感谢明玛G,一位在安娜攀登过程中的灵魂人物,没有他的协同组织,攀登肯定不会这么顺利,也可能登不了顶。

距离2021年4月16号登顶已经10多个月了,为何才去总结?可能更多的是为了让自己的思想沉淀,把自己从安娜登顶的喜悦中完全脱离出来,用一个旁观者的身份认真思考山上发生的一切,再结合自己是一个参与者,双重视角还原一个真实的安娜攀登过程。

自从2015年开始登山,一直都是顺风顺水,从来没有失败过,很多山峰都是从大本营冲顶或者越营地一次到顶。2019年春季在一个星期完成8516米洛子峰和8463米马卡鲁峰后,劲头正旺,接下来就在巴基斯坦遭遇了K2的两连败:7月去攀登K2,在天气非常好的情况下从大本营延cesen路线速登K2,有望在30小时内完成速登K2,最后因为“瓶颈”修路问题被迫下撤,止步7600米。过了几个月,冬季我又去了K2,因为种种原因止步6500米。K2这么重要的山峰,两次都没有登顶,特别是7月的夏季K2失败对我影响是比较大的。

2020年因为疫情尼泊尔和巴基斯坦相继关闭登山,我个人所有的攀登计划都取消了。闲下来会去思考登山对于我的意义是什么?慢慢地,明白K2的失败对我并不见得是一件坏事,他让我更清楚地认清了自己和登山对于我的意义,登山已经是我生活的一部分,既然是生活那肯定就会有很多的不如意,要学会去享受生活,同时也要坦然接受登山的失败。

2021年3月,我带着巨大的心理压力出发去攀登安娜。这对登山来说是一件非常不好的事,虽然一直在努力去调整自己,但就是挥之不去。

这是一篇高立攀登8091米安娜普尔纳峰的流水账。
整个攀登过程没有荒野求生,也没有千钧一发的生死攸关,更没有什么大彻大悟的人生觉醒。真实的攀登过程是平淡无味,除了累就是虐,累到没精力去顾及生死。
我们最开始的计划是4月2号到达大本营后,不再上山拉练,6号直接出发冲顶,10号就登顶的。到上大本营后,因天气原因,还是去了一趟5500米的C2营地拉练一次。最后是10号出发冲顶的,16号才登顶。
我自己是非常恐惧安娜的,因为来之前接收到了这个山峰太多不好的信息和那些冷冰冰的死亡数据。但是最后真的没有想到仅仅用时15天就成功登顶并安全返回。 今年所有队伍加上夏尔巴将近70人,全部登顶且无伤亡,这在安娜攀登历史上是极为罕见的。
整个攀登过程有点曲折,几次改变登山计划:第一次冲顶到7300米后被迫下撤,争议地使用直升飞机到6900米空投物资,第二天再次尝试冲顶。现在回想起来,整个过程是一环扣一环,错过一环可能都会是另外一种结果。

在攀登的过程中我全程和明玛G一个帐篷,知道了夏尔巴团队是如何运营一座冷门的8000米,真正地“融入”到了攀登。他们奉行的,不再是登顶率,而是把生命至上,安全至上。我本人这次收获的的不仅是登顶,更收获了书本上学不到的攀登经验和山上遇到事情后的处理方式。

全文共分9个段落:
1. 山峰介绍和攀登历史

2. 攀登开始,到达大本营

3. 煨桑祈福

4. 团队介绍

5. 人物特写

6. 修路

7. 出发冲顶

8. 冲顶失败,争议的直升飞机空投物资

9. 第二次冲顶

1. 山峰介绍和攀登历史
安娜普纳(Annapurna)这个名称源自梵语-普纳(“ filled”)和安娜(“ food”)的语言,可以翻译为“永恒的食物”,又被称为丰收之神。安娜普尔纳山峦长55公里,包括十三座7000米以上、十六座6000米,主峰8091米是世界第10高峰。

安娜北坡登顶线路和营地分布。拍摄.标注:高立
安娜是人类第一个登顶的8000米山峰,1950年6月3日法国人莫里斯·埃尔佐格(Maurice Herzog)和路易斯·拉什纳尔(Louis Lachenal)北壁路线成功登顶,两人也因冻伤被切除了全部的脚趾,Maurice Herzog还因手套丢失,切除了全部的手指。
1970年,克里斯·博宁顿(Chris Bonington)率领登山队,首次沿着南壁路线登顶安娜普尔纳
1978年10月,两位美国女登山家艾琳·米勒(Irene Miller)和维拉·科马尔科娃(Vira Komarkova),沿着北壁路线登上安娜普尔纳
1985年,意大利人莱因霍尔德·梅斯纳尔(Reinhold Messner)登顶安娜普尔纳开辟了西北壁路线。
1993年,“中国西藏14座8000米以上高峰探险队”登顶安娜普尔纳
2014年,乌里·斯特克 Ueli Steck, 也就是瑞士机器,28小时无氧单人solo南壁,获得当年金冰镐奖。
冬季首次登顶 1987年2月3日,捷西·库库奇卡Jerzy Kukuczka与阿图尔·哈伊泽Artur Hajzer
安娜普尔纳在14座8000米山峰中死亡率是排第一的,最高的时候每100名登山者中约有40人死亡。是夏尔巴向导最害怕的山峰,也是他们公认的最麻烦,难度和危险度都超过K2的山峰。

w3.jpg

拉练的时候两次经过这儿,我都没有过来。登顶以后,在回到大本营路上,我去了安娜的遇难者纪念碑区。金色的夕阳铺在几座已经倒塌的纪念碑上,刻着密密麻麻数不清的遇难者名字。远处的安娜主峰笼罩的迷雾中,仿佛是她在谢幕,没有了太阳的温暖,气温开始骤降。
我在一座最大的石头堆起来的纪念碑旁,静静地站了有十分钟,回想着自己安娜整个攀登过程,脑子里在猜测着他们遇到危险时,人生最后一刻无助和绝望。又反复出现一个问题,登山是为了什么? 真的就是一场堵上性命的徒劳吗?
走的时候,我在背包里拿了一块巧克力轻轻地放在纪念碑上,脱掉头盔深深地鞠躬后,说了声再见,转身离去。
我不会再来了,这一辈子。

2. 到达大本营
4月2日我和明玛G,部分队友一起乘直升飞机到4200米的安娜北坡大本营,飞出山谷看到巨大而且张牙舞爪的安娜山体,云雾缭绕下面乱七八糟的冰川,我有点吓着了,这怎么登?路线在哪?
站在大本营不由心生佩服首登的人,那个年代他们得需要多么大的勇气。
w4.jpg

w5.jpg

夏尔巴向导们已经提前建好了大本营。明玛G的大本营一直是高水准,帐篷功能区分明确,餐厅会议帐,厨房帐篷,物资帐篷,夏尔巴向导休息帐篷。每个攀登队员都有独立的大帐篷,大本营的生活是非常私密惬意的。

w6.jpg

w7.jpg

3. 煨桑祈福

夏尔巴向导已经准备好了祭台,攀登人员全部到齐了就开始登山最重要的一个环节:煨桑,一种祭天地山和诸神的仪式,祈求山神保佑,平安归来。这是在尼泊尔登山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重要到如果没有这个仪式,夏尔巴向导可以拒绝上山工作。

w8.jpg
安娜主峰前的祭台摆满了贡品。每个攀登的人都会拿一两件攀登的装备,可以是背包,高山靴,冰爪,冰镐等放在祭台边,祈求顺利。

w9.jpg
Dawa Gyalje Sherpa 认真细致地给每件装备涂上酥油,这是祭山神的一个重要步骤。

w10.jpg
燃起梵香,煨桑仪式正式开始,攀登队员依次坐在旁边。整个仪式非常神圣,大家心里都在祈求平安。

w11.jpg

w12.jpg

w13.jpg
整个煨桑仪式半个小时左右,即将结束时,大家一块升起经幡。向导会把祭品分给每个人,酸奶,面果子,饼干,可乐,啤酒等,最后就是用糌粑粉互相涂抹到对方脸上,这样会带来好运!

w14.jpg
w15.jpg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292033399961780226
煨桑结束后,大家开始合影,喝酒,跳舞。整个大本营的人几乎都来了,好热闹。

w16.jpg
现在越来越多的女性参与登山,她们敢于挑战!在2021年的安娜女性登山者的身上可以看到她们的自信,勇敢,独立,坚韧。

w17.jpg
夜里的欢迎蛋糕,仪式感满满。

4. 团队介绍

4月3日吃过早饭,领队明玛G主持早会,队员互相介绍后,再介绍夏尔巴团队,大家好有个初步的认识。

w18.jpg

w19.jpg

这次的夏尔巴团队,来的可以说都是身经百战的精英,也能看出明玛G对安娜的重视。之前已经多次和他们登山了,都非常熟悉了,从图二左一开始:
从左到右:第一位 Tamting Sherpa,大家都叫他TT,我2018年两天登顶往返阿玛达布朗的夏尔巴就是他,19年洛子的夏尔巴,19年冬天,我们一块又去了K2。
第二位 Phur Gyalzen Sherpa, 有个好听的外号 幺鸡,18年10月在希姆隆认识他的,下山庆功宴,酒过三巡后,他激情的舞蹈让我至今难忘。平时爱好就是喝点,但是在山上是一位非常非常认真负责的人,能力强悍,完全看不出他已经50多岁了。19年5月攀登马卡鲁,他是我的夏尔巴,整个山上就我们两个山,三天登顶往返大本营。19年7月他是我攀登K2的夏尔巴,我们用时20小时从4900米大本营直接干到7600米。
第三位 Dawa Gyalje Sherpa,国际向导,18年夏老师登顶珠峰的主力向导。认识我的人很多都知道他,来中国攀登过雀儿山,慕士塔格峰,认真稳重,非常有耐心,高度重视安全,为人谦卑,一直做为明玛G团队的攀登队长,我们多次一起登山,私下也是好朋友。
第四位 Pasang Lhamu Sherpa, 中文名字巴桑 ,胖胖的,看着不像登山的,但是也是一个能力超群的夏尔巴,我们认识是19年5月的马卡鲁峰,然后19年夏天K2,冬攀K2他也在。
第五位 Pema Tenzin Sherpa,90后的边巴,瘦小弱不禁风的体型,但是有个强大肺,来中国攀登过雀儿山,往返C1营地到大本营1小时20分钟,C3到C2往返35分钟,真的快到没朋友,而且背负惊人。安娜是我们第一次在一起攀登8000米山峰。
后面三位是我们的后勤和厨师,他们为我们提供丰富可口的三餐,感谢他们!
w20.jpg

4月17日回到大本营,看到他们三个用蛇皮袋子做得恭喜成功登顶的标语,突然就被这种简单,纯粹,用心的举动整破防了,和他们一一拥抱后,有一种经历生死后的重生和温暖。

w21.jpg

本次攀登队长是明玛G,他在8000米山峰攀登组织经验十分丰富,累计带队登顶8000米山峰30多次,真正算是一名登山专家,也是持证国际向导。个人已经无氧登顶世界14座8000米山峰中的12座,仅剩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2021年人类首次成功冬攀了8611米K2的团队成员,2021年秋季又成功带队登顶8163米马纳斯鲁真正的顶峰。我已经和他攀登过将近20次雪山,安娜是我第8次和他攀登8000米雪山,有情怀又认真负责的领队,非常值得信任的老板。

这次我们攀登队员加上我一共9人, 加拿大1人(男),美国1人(女),巴基斯坦2人(男),尼泊尔3人(女),中国2人(1男1女)。因为涉及队员的个人隐私,就不多介绍了。 加拿大人因身体问题,拉练结束后就放弃攀登回家了。

w22.jpg
4月17日登顶以后,夏尔巴向导当天就把所有营地撤回大本营了,每个人身上背的东西和自己的身体都不成比例了。我们4月16日登顶,4月17日天气就变的很差了 ,在这种情况下从6900米一路背下来还要经过致命的C3-C2营地,他们是伟大的,再次感谢所有夏尔巴在攀登过程中的付出。

5. 人物特写
相比视频我更喜欢照片。上面几张照片是安娜攀登过程中我最喜欢的。
Dawa Yangzum Sherpa是妹妹,国际向导,北面国际赞助运动,长期生活在美国。疫情开始后就没有回过尼泊尔,这次回来就是为了攀登安娜。
Dawa Gyalje Sherpa是哥哥,也是国际向导,专业从事登山向导工作,沉着冷静,工作认真负责,在他心里安全永远第一位,是位两个孩子的父亲,他用登山支撑起他的家庭。
妹妹是和我一起坐直升飞机来的大本营,听说哥哥已经在停机坪等候多时了,兄妹俩紧紧的拥抱,儿时的笑容挂在脸上,开心地像两个孩子。

w23.jpg

w24.jpg

w25.jpg

w26.jpg

图片1:煨桑仪式结束,哥哥给妹妹敬酒,我是被那种发自内心纯真的笑容打动了,整个画面满是故事。
图片2:煨桑仪式结束,哥哥急忙喊我给他们拍个合照,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图片3:在安娜顶峰,哥哥带的有客户比妹妹要晚一些才上来,他安顿好客户后,哥哥拉着妹妹的手,从8090米的山脊向8091米的最高处走,想拍个合照,哥哥像小时候保护着妹妹,小心翼翼的,时不时还回过头让妹妹注意安全。
图片4:兄妹俩在8091米安娜普尔纳顶峰合照。哥哥也成功登顶了他的第9座8000米。妹妹这次是无氧登顶的,也是尼泊尔第一位登顶安娜普尔纳的女性。她也在朝着自己的14座8000米的攀登计划努力着。安娜以后接着又登顶了洛子峰,马纳斯鲁峰,道拉吉里峰。加上之前的K2,珠峰,马卡鲁峰,妹妹已经完成了7座8000米。
亲兄妹俩,是登山改变了他们的人生,是登山造就了他们两种不同的人生轨迹,是登山又给了他们相隔万里的见面和拥抱。
这是普通生活的缩影,也是登山的一种意义吧!

6. 修路
打通安娜5500米~6500米这段危险路段的道路,是登顶的关键。
4月5日去了几个夏尔巴,按之前的线路去修路,因为遇到无法逾越的冰裂缝,他们无功而返。
w27.jpg

先上去修路没有成功的向导拍了大量照片回到C2营地,然后和明玛G商量对策。

w28.jpg
当晚在5500米C2营地,明玛G组织各队的领队又开了一个简短的会议:确定明天再去修路,挑选4名先锋,3名负责背绳子和修路工具。我们队伍是明玛G和幺鸡。幺鸡有点不情愿,因为白天修路回来的夏尔巴说,看到路线上好几次雪崩,他有点害怕。

4月6日,寒冷不那么刺骨的早上5点,我们8人还是准时出发5500米C2营地出发。我的任务是跟随拍照,并用无人机探路,希望通过航拍来确定冰裂缝位置和路线。

w29.jpg

w30.jpg

无人机勘察发现之前的线路冰壁下面冰裂缝太多,有几条很宽,而且在6300米的冰壁塌陷严重,破碎很厉害,雪崩落冰的风险太大,也就是昨天修路的夏尔巴回来说得雪崩太频繁。
最后明玛G决定从左侧的一个亮冰和岩石混合的凹槽修路上去,这无疑攀登难度增加,仔细扫量眼前这面乱七八糟的山体,真的也是无从下脚,但相比之前的线路,这个凹槽不见得是个坏选择。
w31.jpg
右边红色是开始计划的路线,要经过频繁的冰崩区。左边绿色是最终确定的路线。
前几年网上有几张传播量很大的安娜雪崩照片,就是在这儿的。
w32.jpg

w33.jpg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最终线路可以参考下面照片:

w34.jpg
图片上7个绿点是7个向导在固定绳子

w35.jpg

w36.jpg

w37.jpg

我只是在下面用长焦镜头拍照,并没有跟随修路队上冰壁,看着相机的取景器,真实的感受到了修路的艰难,全是亮冰和岩石混合路段,最陡的地方有70-80度,因为处在沟槽内,他们时不时都会被风卷雪包围,我在下面看得提心吊胆。
他们配合默契,进展很快,中午12点的时候我已经拍不到他们了,然后我自己先回C2营地了。
下午5点30,明玛G全身结霜钻进C2营地的帐篷,他说上面天气太差了,什么都看不到了,还差100米到3号营地。这无疑是一个非常好的消息,他们的辛苦付出,让我们距离顶峰更近一步。
4月7号,明玛G带领我们拉练的攀登队员下撤回大本营,部分夏尔巴向导留下,往C3运送帐篷和物资。

w38.jpg

7. 出发冲顶
大本营休整了3天,天气预报显示14号天气不错,又逢尼泊尔2078年的新年元旦,是个冲顶好日子,所以我们决定10号从大本营出发冲顶。
10号大本营到C1营地 4800米11号C1营地到C2营地 5500米12号C2营地到C3营地 6500米13号C3营地到C4营地 6900米14号C4营地冲顶8091米顶峰,回到C4营地15号回到4200米大本营
大本营到C2营地都比较简单,危险路段不多,海拔也低,所以就不过多叙述了,放一些照片。
w39.jpg

w40.jpg

w41.jpg

w42.jpg

w43.jpg

w44.jpg

w45.jpg

最后一张照片是5000米的C1营地到5500米的C2营地,上面几个帐篷就是C2了。



4月12号  5500米C2营地~到6500米C3营地
这是安娜最有技术难度,最危险的一段,海拔跨度1000米。一大半都是陡峭的冰岩混合和硬雪路段,因为线路位于凹槽内,头顶上全部都是看着随时会崩塌的悬冰,攀爬这段的心理压力远远要大于技术难度,只要冰崩了存活几率渺茫,跑都跑不了。
w46.jpg

w47.jpg

w48.jpg

w49.jpg

w50.jpg

我们拉练结束之后几天一直在下雪,正式冲顶的时候这儿已经有20-30厘米的积雪铺在路线上,攀登难度降低了很多,走起来也不那么消耗体力了,不像明玛G他们6号修路时候,坡上全部亮冰和暴露的岩石。

因为今天要上升1000米的海拔,我们早早就起床了,早上6点刚过拔营向上,天气很好。
w51.jpg

因为疫情,快两年没有上过7000米以上海拔,平时也没锻炼,又加上背得比较重,所以走得还是非常费力。我开始走在前面,到了大概6000米,是真的走不动,越来越慢,只能给后面的人让路,让他们超过去…
海拔越高,石头也越少了,然后都是纯积雪路段,在冰塔之间穿梭,路是比较好走了,但是随着海拔的上升,还是举步艰难。

w52.jpg
到了图片这个位置,我问明玛G还有多远,他说还有300米路绳。听后简直崩溃。
他一直跟在我后面。我说:你跟我后面我压力太大了,你先走,我在后面慢慢上去,后面还有其他队伍的人,我没事的。他不同意,说:因为你是我们队伍最后一个,所以我必须得跟着你。
跟明玛G登山非常踏实,因为他永远不会抛下任何一个队员。

下午3点左右,云层上来遮住了太阳,天气就变差,飘着雪花,能见度很低。
w53.jpg
翻过这个坡就到达了6470米的C3号营地,安娜最危险的路段算是过去了,下午4点30,到营地后根本看不到周围的环境。

w54.jpg

w55.jpg



4月13日攀登队员在C3营地休整一天,明玛G他们要修C3-C4的路绳
12日夜里,明玛G在帐篷里面用对讲机和其他队伍向导沟通明天修路事宜。
w56.jpg

C3到C4海拔跨度只有400米,这一段全是雪坡,比较陡,暗冰裂缝比较多。明玛G带领修路的团队早上出发比较晚,下午不到5点就回到了营地,带来了好消息,路绳成功修到C4营地了。

w57.jpg
天气晴朗的时候才能看清6500米的C3营地的全貌,在巨大的冰塔林中,看着很安全,但是又感觉这些大冰块随时会倒塌。
登山最好的状态就是把自己交给山,把自己和山融为一体,山是神圣和无比强大的,如果他想让你登顶,那你轻而易取,如果他想杀死你,同样易如反掌。
这条路是自己选择的,不管发生什么都要从容面对。



4月14日C3~C4营地6900米
C4的路打通之后,一大早所有的队伍拔营去往6900米的C4营地,早点到可以早点休息,为明天冲顶做准备。
w58.jpg

w59.jpg

w60.jpg
出了C3营地,就是一个越有30米的冰壁,先横切过去,然后垂直向上。在6500多米的这个海拔,背着大包,还是比较艰难的,费了好大的劲,才折腾上去。冰壁上去就是比较陡的雪坡了,没什么特别的难度。

w61.jpg

w62.jpg

w63.jpg
背的太重,状态又不好,最后虽然没有技术路段了,但是我走的非常慢。我把无人机背到了6900的C4营地,在探路的时候刚起飞不久就炸机了,都放弃不要了,但是明玛G又坚持去给无人机捡了回来,这个挺后怕的。

w64.jpg
在整个登山过程中,血氧都很好,稳定在80%以上,但是就是走不动。图片是我用佩戴的是高驰vertix手表,在6470的C3营地测量的血氧数据是87%。

8. 冲顶失败,争议的直升飞机空投物资
4月15日夜里9点,明玛G就喊着出发,大家都磨磨唧唧的,12点才出帐篷往上走。
因为这次攀登我没有向导,我就跟着修路队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天蒙蒙亮的时候到了7300米,越往上越陡,暴露感很强,加上今年天气偏冷,下雪少,上面路况全是亮冰和硬雪,如果不铺设路绳,按之前的计划结组攀登是非常危险的,一旦滑坠就是几千米。
如果全程铺设绳子,那现在的绳子是不够的。明玛G告诉我,要全部下撤,先回到C4营地再想办法找绳子。
我听从明玛G的安排,转身往下走。部分队员还不愿意下撤,个别情绪激动,坚持要冲顶。

w65.jpg

往下走的路上我回头拍了一张,很多人还在和向导理论。因为大家都明白,只要下撤再登顶的希望很小了,有些队伍的食物和氧气都不够了。到7300已经很不容易,天气又非常非常好,就这样放弃谁都不甘心,而且这个还是安娜,有人来了5次都没登顶,很多的人永远留在了山上。
是的,每个人都渴望一次成功登顶。

w66.jpg

w67.jpg
在回4号营地的路上,正好拍下了道拉吉里峰和日照金山,美轮美奂。
我最先回到4号营地,过了一个小时左右后面的很多人也陆续下来了,个个垂头丧气的。全部回到营地后,明玛G就和几个队伍的领队在沟通直升飞机空投的可能性。
我自己收拾了一下,平复一下不甘心,会不会重演K2的遭遇?又安慰自己,最后不管怎么样,都要坦然接受,一切顺其自然吧。
中午11点的时候,在帐篷睡觉的我被外面的动静吵醒,直升飞机真的来了。
w68.jpg
这个图片是直升飞机先过来看投放点,明玛G在指挥。

空投了800米绳子,一些食物和氧气。最后听明玛G说,他们和直升飞机沟通后确定可行,立马让加德满都的人准备,然后到我们拿到绳子,全程不到3个小时。又加上天气非常好,直升飞机才能顺利的空投到6900米。
如果真的派人到大本营取绳子,顺利的情况下也需要两天,而且无法保证向导的生命安全,在特殊的情况下用现代化的手段去辅助登山,这到底是不是在违背登山精神呢?

w69.jpg

下午2点的时候,开始下大雪,雪没有停的迹象,反而越下越大。
w70.jpg

9. 第二次冲顶
无比艰难漫长的12个半小时的冲顶,6900-8091米跨度1200米的海拔。
登山就是一个反复自我怀疑,自我调节的过程。既然选择了,不管发生什么都要从容面对,不光要成功,更要学会接受失败。
“这还能冲顶吗?芭比Q了呀” 夜里起来我拉开帐篷问正在帐篷外面刨雪的明玛G
不知道他是没听懂,还是不想理我,继续刨着雪。

第一次冲顶失败,劲头已经消耗一大半了,接着又冲,这下着大雪,还有可能吗?
原计划夜里10点出发冲顶,8点多明玛G就开始喊各个队伍的领队,鼓励大家赶紧起来再尝试一次, 一直喊到10点,感觉旁边的帐篷才有点动静。我拉开帐篷一看,震惊了!积雪已经给帐篷埋了大半截,瞬间感觉没希望了,这个情况怎么去冲顶?

和明玛G一个帐篷,他一直在督促我先起来,带个头出发。我磨磨唧唧,动作迟缓,一直在心里做斗争,告诉自己试试吧?又有一种声音:试什么试,睡袋里面不暖和吗?这一定是徒劳!
简单地塞了点食物,背上包,12点40出了帐篷。心里还是十分不情愿,开始严重怀疑天气预报的准确性了。雪花借着高空风打在脸上生疼,气温很低,因为内心的不情愿导致整个身体又很燥热。回头看看营地,很多人还是没有起来,有些帐篷还没亮灯。

w71.jpg
视频截图,4月16日零点40,下着大雪,我们出发了
积雪相比昨天真的是厚太多,低洼的地方已经到腰了。顺着昨天已经修好的路绳,我机械挪动着,越走越烦躁,热得受不了,就脱了连体羽绒服里面的穿的排骨羽绒服,身体还是提不上劲。过了一会儿感觉很冷,又把排骨羽绒服穿上,穿上了还是感觉冷。
很顺利地到了昨天下撤的地方,明玛G和另外三名夏尔巴向导开始修路,我们只能在原地等待,更加感觉冷了。
w72.jpg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292066682871316488
无比漫长的一夜。熬到天亮,阳光撒下来才感觉活过来。

w73.jpg

w74.jpg

天气很好,感觉登顶希望很大,整个人就有劲了。

w75.jpg

w76.jpg

登了这么多山,除了冬天去K2,安娜是感觉最冷的。连体服里面一直都是凉飕飕的,感觉不到温暖。

w77.jpg

w78.jpg
明玛G是无氧攀登,过了7500米,他就没有先锋了,而是在后面看着手机对比之前的图片,确定合适线路,然后用对讲机通知先锋往那个方向走最合适。

w79.jpg

一丝风没有,越往上雪好像没那么厚了,而且是刚刚好的盖住亮冰,不是特别陡的地方,都不用修路绳了,哪怕摔倒了,也滑不走。

w80.jpg

w81.jpg
休息的时候两个无氧的人: 达瓦妹妹和明玛G还谈笑风生,真的是天生骨骼惊奇。我拿出背包的苹果,已经冻得像石头,试了几次就留个牙印。苹果正前方的那个尖尖就是世界第7高峰,8167米的道拉吉里。

w82.jpg
幺鸡送绳子,造型像黑武士。

w83.jpg

这张照片拍摄时间是4月16日上午9点50分,我们到了法国沟槽下面,我心里窃喜,这不是快登顶了嘛,so easy!

我顺便看了一下海拔,才7800多一点,到顶峰差不多还有300的海拔,是不是海拔显示错了?
什么是法国沟槽?
1950年6月3日法国人第一次登顶安娜普尔纳,最后顺着一个从7850米开始,直接通往顶峰8091米一个沟槽登顶的,所以后人给这个地方取名 :French Couloir 。沟槽比想象中的难很多,角度平均也有70度,在这个海拔感觉永远无止境,一直走一直走,就是到不了顶。

安娜普尔纳的顶峰是14座8000米里面最复杂的,没有之一,很多人拿着生命做赌注,下山了才发现自己登错了。顶峰就是一个长长的扇形山脊,两边都是万丈悬崖,更要命的这个扇子顶部还是起伏的,天气不好的情况下,非常容易登错。更变态的是真顶C2和假顶C3就错了10多厘米。对于一个普通登山爱好者来说,这点差别是可以忽略不计的,但是对于攀登14座,想通过认证的人来说,当然还是越严谨越好,所以我们这次的首要目标就是100%确定到达C2顶。

在大本营的时候,和明玛G开玩笑说,到了山顶,我们带着insta360全景相机,顺着山脊走一遍,这样总不会错了吧?哈哈哈哈。

w84.jpg

w85.jpg
图片来源8000ers.com ,Annapurna I – an overview of the summit topography
w86.jpg
图片来源谷歌地球
绝望才真正开始,我是完全没想到这个沟槽会这么高的,之前在山下看,就是一小段。沟槽内部很陡,原本是冰岩混合的,但是因为昨夜那场雪盖在上面,难度和危险都降低了很多。

w87.jpg

两名夏尔巴向导在配合一名先锋修路,我紧跟在后面,攀登进展非常缓慢,后面的大部队离我大慨一个绳距。
能感觉每一个人都是非常吃力和煎熬的,几天的辛苦在这一刻累积。

w88.jpg

w89.jpg

过了12点,起风了,山下的雾气向上翻腾,能见度也在降低,路也越来越陡,而且永远没有尽头的感觉,体能消耗接近极限,好在边修路边上,时不时还能小歇喘口气。
所有的人都积压在了法国沟槽内,队员和向导加起来将近70人,如果是昨天冲顶,这儿全是亮冰,又用结组的方式攀登,肯定会有伤亡的。

w90.jpg

w91.jpg

耐心也接近极限了,每铺设一段绳子,都感觉这是最后一段了,马上就能登顶了,但是每次都会失望,根本不知道尽头在哪?不到10点就进沟了,马上3个小时了。从C4营地是12点40分出发的,已经过了12个小时了。

w92.jpg

终于,走在最前面的先锋Mingma Tenzi Sherpa在固定好一个锚点后,回头示意我,指着左上角。

顶峰到了!

w93.jpg

4月16日,下午1点,我跟在三名修路夏尔巴向导后面,成功登顶了8091米的安娜普尔娜,这个最让我害怕的8000米,来的时候都感觉自己都回不去的一个8000米,最后没想到这么“轻易”就登顶了,拿出五星红旗的那一刻,泣不成声!

w94.jpg

video: https://mp.weixin.qq.com/mp/readtemplate?t=pages/video_player_tmpl&action=mpvideo&auto=0&vid=wxv_2292090562772041740和他一起登了这么多山,在安娜的顶峰我第一次和明玛G紧紧相拥,还没等我开口,明玛G和我说了一句:谢谢!

w95.jpg

w96.jpg

w97.jpg

w98.jpg

山顶不是终点,只是路途,登顶只是为了下一次继续前行。
那登山到底有什么意义?可能本身就没有意义。如果有,那这种意义没有经历的人怎么会懂?懂了的人也就不需要再去执迷于本身的意义。
在准备下撤的时候,我从衣服的口袋里面拿出来两颗糖,很虔诚地埋在了安娜的顶峰。感谢山神的接纳!
我以后我有了女儿,我会给她取名高安娜,我会和她讲述爸爸曾经攀登安娜普尔纳的故事!

• END •

文案 | 高立

编辑 | 高立

图片 | 高立

登山交流可以添加 高立 本人微信

w99.jpg

阿卡姆的由来:

阿卡姆(Arkham),人才辈出阿卡姆。取自DC漫画中最知名建筑之一的名字。这里聚集着各种身怀绝技的角色,都在努力着为自己正名,实现自我。像著名的“小丑”、“哈莉·奎茵”、“贝恩”、“企鹅人”、“双面人”等都是出自阿卡姆,可谓群星璀璨。

登山何尝不是一种自我突破,做自己的“英雄”。

阿卡姆登山服务公司:

力足帮助和带领每一位与我们同行的伙伴,在登山的过程中,不断探索和发掘自身的潜能;在通往未知的路上,成就自己的英雄角色!我们将继续围绕国内外热门5000、6000及7000米山峰组织攀登活动,同时将持续开发包括“远征7+2”,“十四座8000米”等系列登山活动。

阿卡姆攀登队长高立:

越野,马拉松跑者。

9次攀登8000米以上山峰,5000-7000米累计带队攀登近百次。

正在攀登世界14座8000米+7大洲最高峰+徒步南北极探险活动。

两次攀登世界第二高峰8611米K2,其中冬攀K2是国人首次尝试冬季攀登8000米山峰。

中国人首登6886米中山峰

7大洲最高峰:  已完成非洲最高峰(乞力马扎罗 5895米),欧洲最高峰(厄尔布鲁士5642米),亚洲最高峰(珠穆朗玛峰8848米)。
8000米级:已成功登顶5座:2018年,2021年2次登顶珠穆朗玛峰(8848米),洛子峰(8513米),马卡鲁峰(8463米),马纳斯鲁峰(8163米),安娜普尔娜峰(8091米)。
7000米级:成功登顶3座:  慕士塔格峰(7546米),单人solo宁金抗沙峰(7206米),希姆隆峰(7126米)。
6000米级:2天登顶尼泊尔6814米技术山峰阿玛达布朗(Ama Dablam),6470米的梅乐峰(Mera Peak),多次带队登顶6189米岛峰(Island Peak),6119米罗布切峰(Lobuche Peak),6168米雀儿山,6178米玉珠峰。速登半脊峰,玉珠峰,哈巴雪山,一天重装速穿鳌太线等。

2022年登山活动



w100.jpg

w101.jpg

w102.jpg

w103.jpg

w104.jpg

w105.jpg

w106.jpg

w107.jpg

w108.jpg

推荐阅读



w109.jpg

w110.jpg

w111.jpg
43小时登顶8463米马卡鲁峰
w112.jpg

w113.jpg

w114.jpg

w115.jpg

w116.jpg

山与山不相见 人与人总相逢
点击下方 关注我们

w11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广
徒户外网(TuHuwai.Com)属于中国徒者户外服务平台,特色内容有户外活动结伴,户外媒体发布,收集俱乐部活动,户外达人游记分享,徒步线路等,助你快速了解户外动态,让你出行无忧!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Copyright © 2001-2020, TuHuwai.Com.
  • 浙ICP备19045099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652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