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23.8.12日星期六早上8:00拓东体育馆七号门口集合徒步大哨森林捡菌子 ————
云南省 2023-08-07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让五岳之首的泰宗都为之逊色的 - 黄 山 - 集中
北京市 2023-09-15
喜爱户外野虐↑↑↑点上方蓝色字 想了解更多活动路线,请关注公众号,每周末都有精彩
江苏省 2023-04-05
户外国内游“卡路里户外” 每个夏天, 都要去看一次草原。 城市之外的草原,总是散
浙江省 2023-06-26
拥抱花香和海风 温暖总会在下一秒 蜂拥而至 【报名咨询】:小溪(微信号/电话:132-
北京市 2023-08-18

同为冰雪运动,攀冰为何不是冬奥会项目?

[复制链接]
户外探险outdoor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22-2-9 20:47:14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w3.jpg

攀冰是什么运动

说攀冰从攀岩运动发展而来,实际上并不准确。说攀冰从登山运动中独立并发展至今,似乎也不准确。攀冰与攀岩的最明显的区别,除了岩与冰这种媒介的区别外,应该就在于攀冰使用的装备。

w4.jpg

攀冰运动的发展历史并不长,真正意义上的现代攀冰运动的出现,是从户外公司巴塔哥尼亚的创始人——伊冯·乔伊纳德,制作出了第一副技术冰镐开始的。在此之前,冰镐一直是人们常见的形状——T字形,木制直柄,像一把斧子。

w5.jpg

这种古老的冰镐如今被称为“B型镐”,B代表英语的Basic,也即“基础的、基本的”之意。这类冰镐通常有着较长的笔直手柄,可以扎入雪地中辅助平衡,也通常用于徒步登山、冰川行走及雪坡行走,而因此也被称为行走镐、长冰镐。
而除此之外的冰镐基本都被归类为“T型镐”,T是“Technical:技术的、专业的”的缩写。它的典型特征是有弯曲的手柄和向下弯曲的镐尖,这样的设计便于在平行于手柄的方向上抓握,更易于打镐入冰,垂直于冰壁受力的的时候也更不易脱落。因此多用于攀登陡峭甚至垂直的冰壁,根据其用途也被设计为不同的样子,以适应更多的应用场景如攀冰或阿式登山。

w6.jpg
▲为应对不同地形而设计的冰镐,需要应对的地形越陡峭,冰镐的弧度也越夸张。
1967年,伊冯·乔伊纳德在长期实践中意识到了传统冰镐的弱点,于是自己动手制作了一个改进的版本,更小,更轻,镐柄微微弯曲。这把冰镐,就是现代技术冰镐的雏形。

w7.jpg
▲左为同时期的B镐,右为乔伊纳德设备公司制作的改进冰镐。

而冰爪的出现则可以追溯到16世纪,阿尔卑斯地区的猎人与牧羊人制作了一种脚底有四个钉子的设备,用于在冰面上行走,这就是冰爪的雏形。
1908年,一位名叫奥斯卡·埃肯斯坦的工程师兼攀登爱好者设计了10齿冰爪;1913年,中尉崔默(Lieutenant Trémeau)让10齿冰爪具有了调节长度的功能;1929年(又说1932年),劳伦特·格里戈(Laurent Grivel)又在10齿冰爪的基础上,加入了两个前齿,让其拥有了应对陡峭冰面的能力,形成了如今使用的12齿冰爪。

w8.jpg

▲古老的10齿冰爪。

12齿冰爪也称全齿冰爪,是现代攀冰运动的标准装备。如今又发展出了单前齿的11齿冰爪,单前齿为11齿冰爪提供了更高的精准度和灵活性,也因此适用于更特殊的技巧。12齿冰爪出现催生出了全新的攀冰技术。

w9.jpg
▲12齿冰爪。

w10.jpg
▲单前齿冰爪,更适合干攀或混合攀登。

在10齿冰爪的年代,登山家们往往使用法式技巧。法式技巧的要领是双手握镐侧对冰壁,两点固定,一点移动。这种技术只适用于较平缓的冰坡,一旦角度超过40度,由于没有前齿,登山者很难站立在陡峭的冰面上。

w11.jpg
▲法式技术。

随着前齿的出现,德式技巧应运而生。德式技巧便是今天大多数攀冰者所使用的技巧,双手各持一支冰镐,面对冰壁,将前齿踢入冰面固定,三点固定,一点移动。德式技巧的出现帮助登山家们克服了更陡峭的冰壁,推动登山运动进入了更快速、更陡峭的时代。

w12.jpg

要说攀冰与攀岩最显著的区别,这两样装备应该是最明显的特征。除此以外,攀岩与攀冰使用的大多数人身装备,基本一致。另外一个有区别的地方,是攀冰设置保护所使用的工具。
以运动攀岩为例,攀岩的保护点通常是用膨胀螺丝打进岩石中的永久保护点,只要螺丝和挂片没有生锈或经受人为破坏,几乎不需要考虑其失效的可能性。而冰则不是一种稳定的媒介,随着气温升高,冰会融化,因此在冰上设置保护点的冰锥需要攀冰者随身携带,并沿途设置。

w13.jpg
▲为了应对不同厚度的冰壁,冰锥往往有不同的长度可供选择。

另外,由于冰的物理属性,它很难承受长距离的冲坠,在领攀一段没有人攀登过的冰面时,攀登者需要沿路设置保护,而当攀登者在高于保护点的位置脱落时,会先经历一段自由落体,在低于保护点的位置才会感受到来自绳索的拉力,因此会坠落一段距离。
长距离冲坠会大大增加保护点失效的风险,攀冰也因此比攀岩具有更高的危险性。而攀冰的乐趣有很大的一部分在于判断冰况以及风险系数,简言之,心理游戏。

w14.jpg

尽管看起来与攀岩高度相似,攀冰的运动体验与攀岩却有着很大的区别。
在攀岩的过程中,指尖与脚尖的触感是大脑主要需要判断的信息,不同形状的支点,不同岩质的摩擦力,不同的布局和动作让攀岩更强调身体的能力,即对于身体的控制和运用。
而攀冰的触感则来自于镐尖和爪尖,镐尖爪尖是否深入冰面,是否稳固,攀登者需要通过冰镐与冰爪的震动以及受力的反馈来判断自己现在的处境是否安全。并且攀冰的动作相比攀岩略显单一,冰镐可以帮助攀登者在冰面上人工制造抓握点,而冰爪则制造稳固的立足点。

w15.jpg

这并不是说攀冰在技术和体能上比攀岩更简单要求更低,也许你听说过这样一种说法:攀冰WI5-WI6所需要的身体能力大概对应攀岩的5.10。这样说有一定的道理但并不严格,攀冰运动中应对仰角地形的“Figure 4”和“Figure 9”便需要极强的手臂力量,有时甚至需要单臂引体,而5.10的攀岩线路中甚至很少见到需要引体向上的动作。
攀冰有一套自己的技术体系和知识系统。如何挥镐可以让镐尖更高效的扎进冰面,如何踢冰可以让爪尖在冰面中更稳固,都需要反复的训练与打磨。

w16.jpg
▲Figure 4。

w17.jpg
▲Figure 9,仔细观察,你知道区别在哪儿吗?

w18.jpg

干攀与混合攀登

不过既然攀岩与攀冰如此相似,为什么不把它们结合一下呢?
干攀(Dry Tooling)便诞生了,它看起来像攀冰,却是在岩壁上进行,简单的说,是用冰镐代替手与岩石接触,并不需要打镐入石,而是充分的利用岩石的自然结构如裂缝、孔洞或凸起边缘,采用用钩挂和扭转等技巧来进行攀登。

w19.jpg

这种技巧广泛应用于如今的阿式登山,在长时间应对陡峭的垂直地形,无法穿脱冰爪的情况下,攀登者会选择使用干攀技巧来应对岩石地形。
在攀冰中,人们往往用“WI+数字”或“AI+数字”来表示其攀登难度,WI是英语Water Ice(水冰)的缩写,AI则代表Alpine Ice(高山冰),数字越大线路难度越高。
而干攀难度等级系统用Dry Tooling的首字母D表示,目前的最高难度为D16,一条名为“Storm Giant(风暴巨人)”的路线。

w20.jpg
▲风暴巨人(Storm Giant)D16。

虽然是在岩壁上进行,干攀运动却不能在攀岩线路上进行,而需要单独开发干攀线路。这是由于镐尖与爪尖会对岩壁造成一定损伤,而如果长期在攀岩线路上进行会改变岩壁的结构,因此干攀的开线与攀爬准则中均说明不可与攀岩线路混用。
干攀在如今的阿式登山运动中运用广泛,当攀登者面对连续的冰面后突然进入岩石地形时,由于追求高效或单纯的无法穿脱冰爪,攀登者们往往会使用干攀技巧来应对岩石地形。而在高山的复杂环境中,冰与岩往往混杂交替出现,这便催生出了另一种新的概念——混合攀登(Mix Climbing)。

w21.jpg

混合攀登与干攀并没有本质区别,只是干攀应对的是纯岩石地形,而混合攀登则要应对的地形更复杂:纯冰面、纯岩石、冰岩混合、雪岩混合。通常在岩质破碎的高山环境下,混合攀登地形更常见,因此,混合攀登的等级系数“M”更常见于登山线路的难度定级中,而非坐落在市郊的某个岩场中。

w22.jpg

攀冰世界杯

在竞技攀岩运动逐渐普及的今天,很多人也许听说过攀岩世界杯,但有多少人知道,攀冰也有世界杯?
攀冰世界杯与攀岩世界杯的赛制类似,每年在世界各地设置分站赛,由举办地向国际攀登联合会UIAA进行申请,通过UIAA对其举办赛事的资格条件进行审核后方可举办。攀冰世界杯的比赛可以分为两个项目,先锋攀登和速度攀登。

w23.jpg

虽然名叫攀冰世界杯,然而先锋攀冰的比赛是以干攀的形式进行角逐,所以有些人干脆称之为干攀世界杯。
如果你看到攀冰世界杯的比赛场地,一瞬间你可能会觉得有些恍惚。我不是来看攀冰的吗?怎么好像进了攀岩的赛场?那些吊着的大箱子又是什么玩意儿?

w24.jpg

这时候请不要陷入不停的自我怀疑,这就是攀冰世界杯的比赛场地,攀冰比赛使用的场地与竞技攀岩非常相似,人造的聚合物墙体、人造的支点、人工设定的路线。
攀冰比赛使用的是特制的支点,既不是攀岩用的支点,也不是雕刻的冰面。攀冰比赛所使用的支点比岩点更坚硬,并且设置巧妙,一旦发力方向稍有变化镐尖便会脱钩。
并且攀冰在造型设计上多出了一个特殊的设计——吊箱,这种道具通常可以旋转摆荡,可用于提升线路的难度,也可以作为相隔较远支点间的连接。

w25.jpg

在比赛的过程中,选手可以将脚下的冰爪任意的踢在墙面上以稳定重心,但冰镐只能落在规定的支点上,这要求运动员按照定线员的设计攀爬线路,也要求运动员能够自如控制身体做出需要的动作。不过,不同于自然冰壁的攀登,运动员不需要挥镐,而是只需要进行钩挂。
不过另一项比赛确实是在冰面上进行,这便是速度攀冰。也许你会认为这样一种运动,比速度没什么可比性,快也快不到哪去。
然而运动员们的成绩会让你大跌眼镜,在UIAA的速度赛中,赛道高度通常为12-15米,两人一组胜者晋级。在这样的高度下,高水平的男子选手可以在7-10秒内完成攀登。

w26.jpg
▲真的没快放。

速度攀冰使用一套与速度攀岩一致的计时系统,选手将进行顶绳攀登,出发时脚踩压力感受器,结束时用冰镐或手拍击计时器结束,用时最短者获胜。而攀登的冰壁则通常为人工浇筑的冰面,因此往往几轮下来,冰壁上会变得坑坑洼洼。
虽然在UIAA的官方手册中,存在一个比赛项目叫做”Bouldering“,类似于攀岩比赛中的攀石项目,但实际上这一项目非常少见,与攀岩规则类似,选手将通过几条不同的线路的完成率来角逐胜负。

w27.jpg

攀冰为什么没入奥?

2018年,UIAA就曾表示,将致力于让攀冰成为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比赛项目,不过显而易见,他们并没有成功。
至于具体为什么攀冰至今没有成为奥运项目,官方没有明确的答复,不过从这项运动及其从事者本身,我们可以推测一二。

w28.jpg

1. 小众

与攀岩群体相同,攀冰群体在过去的几十年中一直属于亚文化群体,两项运动的群体中小部分交叉,并且在小众程度上,攀冰比起攀岩有过之无不及。
在国外,攀登运动发达的地区如阿尔卑斯和阿拉斯加,攀冰爱好者的人数也不及攀岩。而在国内,攀冰运动的发展也仍处于起步阶段,不仅在网上很难搜索到攀冰相关的内容,在生活中甚至很少见到从事攀冰运动的人。冰场上大多是用着租赁装备学习挥镐踢冰的新人,在冰壁上来去自如身影寥寥无几。

w29.jpg

攀冰运动的小众有多种原因造成,首先是其作为一项运动的风险性。同样作为极限运动的攀岩,其爱好者中也有很大一部分无法接受攀冰运动的风险性——尖利的工具,严禁冲坠的法则,这些字眼无不刺激着人们敏感的神经。可以说,攀冰是一项真正的勇者运动。
而国际奥委会对于入选运动项目的要求中,其中一条就是运动本身需要有一定基数的从事人员和观众群体,竞技攀岩尚且只是勉强进入了奥运会,受众群体更小的攀冰,入奥之路又怎能容易。

w30.jpg

2. 比赛形式

攀冰运动的比赛形式可能成为一个具有争议的话题。
尽管UIAA举办的赛事叫做“攀冰世界杯”,并且也选在冰天雪地的地区和时节进行,然而其先锋攀登的比赛形式却与传统的攀冰有很大区别,攀登者既不需要挥镐入冰,也不需要判断冰面的质量和安全性,而这两点却又是攀冰运动的主要特征。
在攀冰比赛的两个项目中,速度攀冰需要在冰面上进行,因此需要在冬季的环境下浇筑人工冰面。然而在攀登人士中,无论是攀岩还是攀冰,速度项目本身都极具争议。

w31.jpg

▲速度攀岩。图片来源:IFSC

2021年东京奥运会上,将速度赛与难度和攀石项目合并进行就曾引发许多运动员的强烈不满,许多知名攀岩者认为这是一种变质的攀登运动,失去了选手本身对于线路的判断和问题解决的攀岩运动已经脱离了攀登运动的本质。
而如果脱离速度项目,先锋攀登项目由于主要在人造材料上进行,因此实际上可以脱离冰面以及寒冷的环境。干攀运动本身也并不被季节和天气所局限,既然不是冬季限定项目,那又何必一定要进入冬奥会呢?

w32.jpg

3.竞技性

在运动本身的竞技性上,攀冰世界杯选择了干攀这种比赛形式是有道理的。
一方面是方便赛事组织方对赛道进行标准量化,另一方面,干攀由于不能很好的将冰镐固定在墙上,其要求冰镐的发力方向高度精确,这也就要求运动员需要有足够的身体能力来应用相应的动作和技巧。因此作为一项运动,干攀比攀冰更适合作为比赛项目。

w33.jpg

而如果论攀冰运动本身的竞技性,则要稍差一些,攀冰运动的技巧主要体现在打镐踢冰等基础技术上,而如果真的在冰壁上进行,前一名选手用打镐踢冰完成线路后,在冰壁上留下的孔洞和痕迹则刚好为下一名选手提供了钩挂的空间,这就导致在同一套动作序列下,两人面对的却是不同的冰况和技巧,这种难以量化的特征也让攀冰成为了难以举办赛事的项目之一。
并且,在攀冰运动中,技巧与身体能力仅占据了综合能力的1/3,经验与判断以及心理控制则占据了一大部分。攀登者需要知道在什么样的天气条件下、什么样、发出哪种声音的冰是稳定且安全的;冰面能否承受中强度的冲坠;在什么情况下冲坠是安全的,什么情况下是致命的...

w34.jpg

因此攀冰更像是一种综合性较强的探险类活动,而非一项单纯比拼技术与体能的运动,毕竟百米冲刺的时候你不需要担心自己是否会摔死。
不过没有进入奥运会,并不说明攀冰是一项不好的运动。相反,攀冰充满了探险运动的魅力,并且,在冰天雪地的冰壁上与自然共舞,想想都觉得是一件很酷的事情。
如今正值冬奥会,冰季也进入尾声,既然在电视上看不到这项充满魅力的运动,不如走出家门拥抱寒冬,抓紧机会亲自去体验一下攀冰的快乐吧,再等就要等下一个冰季了哈。

w35.jpg



欢迎关注户外探险OUTDOOR视频号

(进入视频,点击帐号头像,加关注)

w36.jpg

w37.jpg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广
徒户外网(TuHuwai.Com)属于中国徒者户外服务平台,特色内容有户外活动结伴,户外媒体发布,收集俱乐部活动,户外达人游记分享,徒步线路等,助你快速了解户外动态,让你出行无忧!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Copyright © 2001-2020, TuHuwai.Com.
  • 浙ICP备19045099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652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