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帖子
2023.8.12日星期六早上8:00拓东体育馆七号门口集合徒步大哨森林捡菌子 ————
云南省 2023-08-07
喜爱户外野虐↑↑↑点上方蓝色字 想了解更多活动路线,请关注公众号,每周末都有精彩
江苏省 2023-04-05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让五岳之首的泰宗都为之逊色的 - 黄 山 - 集中
北京市 2023-09-15
户外国内游“卡路里户外” 每个夏天, 都要去看一次草原。 城市之外的草原,总是散
浙江省 2023-06-26
拥抱花香和海风 温暖总会在下一秒 蜂拥而至 【报名咨询】:小溪(微信号/电话:132-
北京市 2023-08-18

亲历冰雪奇缘之2018国庆大雪贡嘎徒步穿越

[复制链接]
浮云霞客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10-25 19:53:13 |阅读模式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bxlihcdgem212282.jpg

bxlihcdgem212282.jpg

eh4hoj34nnb12283.jpg

eh4hoj34nnb12283.jpg

uhqbl24pjod12284.jpg

uhqbl24pjod12284.jpg

这一年,川西的大雪来得特别早,连下几天的大雪,对于徒步贡嘎既是考验,也是一次美好的经历,让我等遇上了如此壮美的雪景。
那场精彩的旅程结束将近半月,伙伴们都各自回归到正常的生活中去了。那四天的风雪交加中的奋战,那疲累与喘息、那寒冷与温情、那快意与激情的感觉都日渐消退。我这懒懒不欲动的心迟迟提不起动力动笔,拖拉近月总算写完,算是给日后留下一个文字性的回忆吧。或者生活本来就应该如此吧,平平淡淡,岁月静好。上班搬砖、下班奶娃,陪伴家人。一年偶尔能放纵一次出去自虐式的行走,正是我等奢侈的享受吧,因为难得,才觉可贵。
先说说缘起吧,为什么会有我们这班人约在一起于2018的国庆期间走成了贡嘎南北穿越?
   转动手指(QQ名),清远一强驴,闯过鳌太,走过乌孙。汕大广州校友会户外俱乐部创始人(图),汕大驴友称为华哥,人敬人爱。

yjdylr0uywo12285.jpg

yjdylr0uywo12285.jpg

浮云,清远户外一土驴,粤北一带好几条线路与转动手指一起并肩作战过。

b2buflzalcp12286.jpg

b2buflzalcp12286.jpg

这二年多,彼此有意向相约一起走一条高原重装线。至于选择哪一条线路,也粗略讨论过。龙眼线,陡升急降多,强度过大,并不适合我们的队伍去走;洛克线,因为我个人已经游历过亚丁景区的三仙山、牛奶海、五色海、珍珠海等,再去走洛克线兴趣不大;至于深处川藏边境之类的优秀线路就没有那么多时间了。我个人选择贡嘎南北穿越线,一因为时间不太长,二强度中等,三因为他海拔高,可以作为日后高海拔登山的一个试脚石。
自手指2017年带领一班汕大广州校友会户外俱乐部的师弟师妹走完雨崩后,更是早早约定2018年再走贡嘎。国庆前两个多月我终于请好假,拉上清远本地强驴东哥、须人加入到这个团队,组成了这支汕大为主体,清远为外挂的联合队伍。
国庆前二个月多开始进入体能训练模式,基本上是每周跑3-4次,每次5-10公里,多数队员都能坚持得很好。再就是装备,该入的装备队员们都在不断的入手,出发前弄齐。犹其是睡袋方面,基本上都是黑冰G1000以上睡袋,所以能抗住这次大雪严寒。
线路的规划:
本次所走贡嘎南北线穿越对传统的贡嘎南北线作了取舍,取消子梅村出巴旺海,巴旺海出草科一段,这一段风景不算突出;取消岔路口至贡嘎寺,贡嘎寺返回岔路口一段往返重复的路,赏雪山看全景才是最震撼的,例如子梅垭口、日乌且垭口,近距离则只能看局部,贡嘎寺往返可是耗费一天时间;增加泉华滩轻装2-3小时的徒步,泉华滩风景极佳,值得一走,同时作为备用时间。
以下是原定的计划:
“Day 1: 9月28日成都集中
Day2: 9月29日成都(8:00)—泸定—康定老榆林(19:30宿客栈)
Day3: 9月30客栈(8:30)—格西电站—格西草原—上日乌且(17:30扎营开炉)
Day4:10月1日上日乌且(8:00)—勒多曼因冰川—日乌且垭口—西关牧场—莫溪沟过河—莫西沟尾
(18:30扎营开炉)
Day5: 10月2日莫西沟尾(8:30)—冬季牧场—莫溪沟森林—分叉口—子梅村(18:30中子梅或上子梅)
Day6:10月3日中子梅—子梅垭口(包车)—泉华滩景区入口—泉华滩山顶—上木居(大巴)—新都桥(号称摄影天堂,宿客栈)
Day7:10月4日 新都桥拍拍拍
Day8:10月5日 新都桥-成都(宿客栈)
Day9:10月6日 各自安排时间返回广州”
实际的程是每天均落后计划5公里左右,3天线走成了4天,启用了泉华滩、新都桥备用时间,遭遇4天大雪,能安全出山已属不易。全队15人,或因高反严重或因体能不足5人于徒步第二天下日乌且营地骑马下撤,10人完成穿越。4天中,浮云在前队带队2.5天,在后队收尾1.5天。对于这支队伍的种种不足以及成功之处,在这里浮云作个小总结吧,望参与者或后来者细读之,以促进步。先说需要改进的吧:
  1.个别队员体能不足,未认真做体能上的训练,对高原重装线的强度估计不足,不够重视,带着一颗走雨崩的心去走贡嘎。第一天的龟速也造成后面行程上上的被动;
  2.个别队员装备上的减负未做到位,听说有队员居然把6斤重的帐篷带来贡嘎用了。个别队员的帐篷抗风性、保暖性、搭建的方便性并不适合用在贡嘎,我所提到的要带轻便四季帐要求并没有被重视和执行;又是对贡嘎线路不够重视啊;
  3.个别体力好的队员团队意识不足,不认识路却常常喜欢冲突于队伍之前,甚至远到不见人影。万一迷路了怎么办?派人去找且不说累死队伍,大山里找一个人难于大海捞针,慎之慎之!再说这走各走走的风格,一支队伍便缺少温情友爱。广阔的贡嘎山脉有狼、雪豹等猛兽,猛兽最可能攻击落单者,一个人脱离队伍暴走有可能小命不保;
  4.队伍的减负尚需改进:安排每人3个馕作为午餐干粮,出发点是好的。可是这此又干又硬的货没有羊汤醮着吃几乎没有人吃得下完整的一只,徒步第二天物资是各种仍,增加了无谓的重量;关于高压锅,3斤重的高压锅我们队伍配备2只,如果我不反对还可能配备3只。高压锅队伍背了一天,没煮过一顿饭,最后是送给了牧民。我个人的忠告:假如你的队员不是高原重装负重能力50斤尚有余力请不要考虑带这货了;
  5.多数队伍的户外基本技能不过关。支帐篷、收营不娴熟,拖拉,造成几乎每天拔营都很晚,甚有队员自己的帐篷不会支。背包不会调,精灵好背包都被认为是烂背包了。打包的技能还需要多熟练;
  6.炊具数量不足。最起码应该是男士人手一套炉和锅。因为炊具数量不足,造成烹调和煮水重复多次才能满足全队需求。记得D3的早上我是煮了好几趟面好几趟水。这也是造成拔营太晚的原因之一,以至于从拔营走到中午也走不了三小时的路。
  7.三天的行程我的建议是准备4天的食物,不过多数队员还是按3天去备,好在徒步第二天,部分队员下撤时得到补充。不过依然有个别队员不带足食物,到D3中午已经没有干粮和零食了。食物算得太尽的话,缺乏对意外情况应对的能力,慎之慎之。路餐干粮应以淀粉类食物为主,面包、能量棒等,切勿以肉干、脂肪类食物为主食,零食以提子干、力士架、巧克力、香蕉泥等为主。
再说这次我们成功之处吧:其一.全队的在装备上、物资上所都做的准备基本都比较充分。准备了比较齐全的通用性药品,感冒药、退烧药、抗过敏药、外伤药、镇痛药、止泻药、少量瓶装氧气,最后翻越垭口六七十米时部分队员也用上了氧气,背都背了,不用白不用啊。也准备了充足的葡萄糖、零食等应对高原能量消耗过快的情况。关于葡萄糖及零食,队伍开始到出发我的意见也一直未重视,直到大渡河边午餐时我再一次强调,到达康定时才补充了足够的葡萄糖支剂。可以说葡萄糖及零食,在高原大量的能量消耗战中,入不敷出的正餐卡里路摄入之外,在翻越4950垭口最后一段陡坡时补充了强大的能量,在多天的徒步中为疲劳的身躯恢复力量。准备了红糖姜煮水为队员们驱寒,只有个别队员患上轻度减冒,但也很快恢复。部分队员还带了少量暖宝宝,晚上睡觉时候贴上,这些都是非常有用的举措。过关的抗寒睡袋,黑冰G1000及以上,保证了队员严寒环境中可以睡得着觉。至于冲锋衣裤、简易冰爪、雪套、登山雨衣等应对雨雪恶劣天气的装备一应俱全。其二,走完第一天徒步后,第二天安排部分队员因体能问题或高反严重原因下撤,既是对队伍生命安全的保障,又是其余10人能否完成穿越的关键举措。这是一个艰难的决择,但若是不做此决定全队全员硬闯垭口将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甚至有可能高反严重者危及生命。队员若行程速度太慢,甚有出现严重失温的危险。
至于本人所犯两个错误在此也说说吧。D1徒步下午天气似乎放睛,脱了雨衣,依旧是时雨时停,身上一件老化了的喀尔沃冲锋衣防水性大打折扣,内层衣物缓慢渗湿,D4是因为收尾一时找不到人换上登山雨衣,登山雨衣罩着大背包是很难一个人自己穿起来的。两次一到营地便哆嗦,幸好我的体热型体质行进中亦足以御寒,如果是体寒一点的人估计抗不住了。慎防失温,切记保持衣服的不被弄湿。做好防晒保水,关爱你的皮肤。高海拔阳光是个隐形的杀手,看似柔和的阳光实际上韵涵着强烈的紫外线,有温水煮蜻蛙的感觉,当感觉脸部皮肤炙热时已严重受损。
以下结合图文,分述各天行程。
9月28日,大部分人飞机,少部分高铁,清远3人高铁,前往成都云徒青年旅馆集结。这一天的行程挺累的,都在车上过。6点起床去清远高铁站,清远高铁下广州南站,广州南站至成都东站动车是10个半小时。国庆期间机票的价钱大概是千三四吧,动车500多,省点钱真不容易啊。我和东海哥,须人3人到达下榻旅馆云徒青年旅馆时间大概是晚上8点多9点未到。手指几个已在川菜馆中开涮,我们3人赶过去,终于碰上面,在此认识了慧兰、国庆、辉哥、泰勒等人。这顿菜很辣很辣,多谢辉哥请吃的凉皮外卖才得以漱漱口。部分夜机人员则午夜才到。

buezezjsj5q12287.jpg

buezezjsj5q12287.jpg

ngcslvf2czn12288.jpg

ngcslvf2czn12288.jpg


9月29日,又是车上过。7点起床,吃过早餐,坐上我们包的中巴车,难艰的驶出雍堵的成都市区,过雅安,入天全,便进入山区,车开始翻越二郎山了。车上大家一路欢歌,合唱完《青藏高原》,又再来一首《康定情歌》。后来大家还玩起了狼人杀,真是一伙闲不住欢腾雀跃的人啊。我则打起美美的瞌睡来,醒时则静静的欣赏窗过快速掠过的景色。约中午,到达泸定,并未停留。约1点多在大渡河边的“东陂兄弟饭店”饱餐一顿大渡河鲢鱼及其他美味菜式。至于雅鱼,近200元一斤的天价鱼,真是吃不起啊,又爽又滑又鲜的大渡河链鱼大家吃过都已是赞不绝口,极度满足了。推荐一下此饭店,价格公道,味道一流。

tfn4qbasf1h12289.jpg

tfn4qbasf1h12289.jpg

fg2lycem4n012290.jpg

fg2lycem4n012290.jpg

下午的路况并不算很畅顺,约4点才到达康定城,部分队员去采购物资,其余人员则在停车场等候。

uc5l4z2p3zy12291.jpg

uc5l4z2p3zy12291.jpg

5点多到达多吉大叔家的客栈下榻。

zt1c1221xm012292.jpg

zt1c1221xm012292.jpg

天下起了蒙蒙小雨,浮云辨云观天,大有不妙之感。这种云层未来三二天都不会有好天气了,山外小雨,山中必雪。

yzpwmnryziv12293.jpg

yzpwmnryziv12293.jpg

9点多吃完晚饭后,15人于客栈房间中开了个启动大会。

dzvboakhyb012294.jpg

dzvboakhyb012294.jpg

大家各抒己见,预测穿越中可能会出现的种种情况以及应对方法。须人在此发话:如果有队员因高反下撤愿意陪同他下撤。获得大家纷纷点赞。大家来一趟高原不容易啊,一年未必能来一次,能说出这么勇于承担的话需要有伟大的牺牲精神。约
11
点各回各房。
  D1(9月30日)5点半便起床了。之所以起这么早是由于多吉大叔的安排,担心今天请车的人太多,错峰。吃过早饭,7点多,4辆小车便到齐(3辆7座面包+1辆四驱)。准备就绪,搬包上车起行。这里有点小乱,我是建议人跟包上车的,大家还是过度照顾小师妹们了。到达车站下车后,出现人找不背包的小混乱。老榆林多吉大叔家至电站路程约8-10公里,不消20分钟便到达电站下车。只见电站周围乃至整个山谷笼罩在一片迷雾当中。这是最让人讨厌的天气了,大雾中除了傻走,一点风景都看不到。

qcuph1zqv0512295.jpg

qcuph1zqv0512295.jpg

optpprofnkv12296.jpg

optpprofnkv12296.jpg

uqqnocyuqwu12297.jpg

uqqnocyuqwu12297.jpg

v5hk2oyhfyu12298.jpg

v5hk2oyhfyu12298.jpg

1niep5zx01l12299.jpg

1niep5zx01l12299.jpg

  出发前我集合大家,教授了几个基本户外技能:登山不会松的活结绑法;登山杖的正确撑法;重装包分步起包法。然后大家做过脚绕环等热身运动后便起行了。行进不多久,队伍便整理各种小问题。这其实也是老驴和新驴的最大区别,新驴会行程中出现整理物品,取放物品等各停顿的小事,而老驴会行进前就整理好安排好中途可能会取用的物品,行进过程甚少为此类事停顿。多数队员用的都是好背包,男士多是OSPREY 苍穹,女士多是精灵,但是好几位队员的背包并未调到恰当处,好的背负系统未起到应有的作用。上完一个小斜坡停顿下来,让几位队员调整好了他们的背包。有些队员的位置偏高,腰带扣在腰部,有些则太低坠到屁股上。至于背板、腰带、肩带、胸带、侧带等调节一一让他们知晓。在一处缓坡顶,路遇一体形略胖的藏族中年妇女,邀我们今晚到她的帐篷住。她的帐篷位于下日乌且营地右侧,价钱是50元每人包早餐面食。谈了下价钱,我们人数可以40每人。我给她的回复:今晚看情况,如果行程合适就到你那住,但我们不一定在下日乌且扎营的。
沿榆林河边左岸而上。迷雾中只见榆林河水势奔涌激荡,声如咆哮。约1小时到达开阔的格西草原,停留休息、拍照、吃零食补充能量。

1nl0ws1yvjl12300.jpg

1nl0ws1yvjl12300.jpg

fd31h4eb4s412301.jpg

fd31h4eb4s412301.jpg


到达第一座小木桥。


须人

到达第一座大木桥。大木桥横跨在水势奔涌的榆林河上,引得大家纷纷装B摆拍。


加冕:

十一:

木桥上耀忠与伟华,非常恩爱的一对:


浮云和5美女:

木桥拍照后,队伍继续前进。







  
山谷中依旧是迷雾不散,11点后才清晰了些。

路况变得比较多缓坡了,甚至时把来一两个稍陡的长坡。前队与后队拉开的距离的频率也越来越频繁,每次停顿下来下来等的时候也变得越来越久才,最后变成龟速一样。大多数队员的速度是正常的,唯独巧莲一人由于出发前没有认真进行体能锻炼,一上高原重装爬坡便乏力(并非高反)。在爬完一处陡坡后,队伍停下来休整,时间也将近11点,3个多小时才走了3公里不到。这个速度,有种要被拖死的感觉,算算今晚走到12点也到不了营地,看来必须改变策略了。我和手指、雄仔等人商议,必须请马帮让巧莲轻装走了,以提高队伍的速度。等了许久巧莲依旧未上来,碰巧一队要到上日乌且营地的马帮经过,我们拦住谈好价钱。雄仔返回去接应巧莲,不久只看雄仔背着巧莲的背包和她一起回来了。单背一个背包200,2个背包300,于是雄仔和巧莲的背包就上了马,让马驼到上营地。此后队伍的速度总算是提升了不少,但是依旧是......不够快。时间已近11点了,继续赶路吧。















泰勒:

马驼上巧莲和雄仔的背包后继续前进:






红石滩










约下午1点,在一处平埋的河边草地上午餐。在此消灭分食了斐斐的带壳核桃,一伙人在河边砸核桃的滑稽样让我觉得是旧石器时代的原始人。这个上午5个多钟才走了6公里,11点前2.5公里,速度提升了一些,但是这个速度推算即便到下日乌且营地也是要走点夜路的。
午餐后,继续赶路,时不时云开雾散让你领略山谷的壮美。两侧雪山夹峙,山谷平坦开阔,草地如茵,中间一条玉带般的雪山融水形成的榆林河从中穿过。



















  
下午的行进速度比上午略快,不过随着行程的推进,巧莲的龟速又慢慢暴露出来,3点多以后轻装的越来越跟不重装队友的速度了。不过也辛苦巧莲了,她也是尽了力的。途中遇到罗布,之前遇到的那位藏族中年妇女的丈夫,担心走了我们这桩生意,再叫我们到他的帐篷中住宿。
唯有再次改变策略了。下午4点多于一处河谷边平地再次遇到罗布,刚好罗布为了做成我们这班人的生意,驼包驼人都来了个大平卖。50一位,马驼人,抵到烂了,不过这里距下营地已不远了,大概二三公里。此时刚好手指的穿了多年的LOWA战靴由开始的有点掉底,走到这里完全掉底了,唯有上马,雄仔的高反可能感觉也不太好受,于是手指、雄仔、巧莲3个人上了马。这里罗布使了点小心眼,说他的帐篷在上日且乌营地,这一点上不够厚道和老实。因为巧莲和雄仔的背包已被马帮驼到上营地了,我们本来是不打算住下营地的。
今天大多数时间都是东哥在收尾,收尾耗费了大量的体力,可能也有点疲态了。一次等齐后队后,我便与东哥交接,做了一小时的收尾。前队快后队很多到达营地,我和辉哥是最后到达营地的,时间大概是5:30左右。刚进帐几分钟,大雪便沙沙拉拉下了起来。衣服有点湿润的我一进帐便哆嗦起来。大伙挤在一起在帐中烤火了,已经没有我容身之地了,感谢泰勒让出位置给我回暖。今天一共走了14公里多,比原计划上营地落后4公里多。巧莲和雄仔又花了不少钱请罗布连夜把背包从上日乌且驼回下日乌且。
  6点半晚饭后,牵开帐篷的门,不禁为眼前的景像所惊呆。这场雪真够大的,不过短短一小时,下的雪就超过10公分厚了,天地的色彩已完全不同,变成一片纯白的世界。伙伴们纷纷走出帐篷外嬉戏、玩需、拍照。罗布家的马在冰雪世界中显得特别出彩特别应景,美女们都忍不住找马儿合照。











嬉戏完继续回帐篷烤火。晚上9点多,大家开始商议怎么睡了。罗布有两个帐,一个帐做厨房,罗布家3个及一对小情侣共5人住了。我们则住另一顶大点的帐。也就二三十方的帐篷,却要挤下我们15人和15个大背包。辉哥耐心地指挥大家把物品、背包全部挪到一角,再整齐的铺上地布、防潮垫,然后再上睡袋。总的来说,今晚有这牧民大帐篷遮风挡雪算是幸福的了,但是也有糟糕的一面。帐篷仅仅能挤下15人和包,已经没有开炉的位置了。彼此的装备、物品混乱地堆积在一起,分不清是谁的了。次日早上是各种物品错拿或丢失,我丢失了盛水袋,套锅网兜,拿错了须人的炉头,真是够混乱啊。处理完铺帐的事,大家便早早躺下睡了。今晚的营地海拔4150左右,必然会有人出现高反头痛、睡不着的。D2(10月1日),这一天是伟大的祖国生日,也是我们队中美女国庆(十一)的生日,对这支队伍来说则是最为艰苦的一天。
约7点大伙起床,早餐。手指与辉哥作了一个艰难的决定:安排部分队员下撤,下撤的条件是高反严重或体能不足。这个决定理性上判断是正确的,既保了全队的安全,又是其余队员的成功穿越的关键,但也是残酷的,来一次不容易,没有完成穿越总有可惜之处。首先,感谢须人、雄仔、泰勒等主动提出下撤的队员;感谢巧莲稍经挣扎后也爽快地答应下撤。垭口的陡坡骑马是非常危险的事,你轻装高原徒步的龟速也会拖垮队伍;感谢伟忠接受夫妻分离3天的安排,同意下撤。在经过一晚的调整后,在4100仍然头痛、恶心、没有食欲,强制吃下后又呕吐,再强上4950的垭口可能会有生命危险。而下山手机有信号后我们得知,分开的这三天下撤5人组的节目也非常丰富,他们泡了纯正的天然直出藏家温泉,帮藏民拔萝卜、摘青菜,享受了轻松愉快的农家乐。须人这个老司机,还忽悠藏民的车任他开。他们开着藏民家的车,游了贡嘎燕子沟红石滩。也算是各有各的精彩了。当第4天仍旧联系不上我们时,你们甚至有报警的打算。
第二个决定,断续穿越的人,全部轻装走,背包马帮驼至垭口下。这个决策同样重要,因为处理完队伍下撤的事后再到出发的时间已经是9:46分了,昨天已经落后4-5公里了,本应到达上营地才能比较正常翻越4950日乌且垭,而我们下营地这个时间节点出发,相当于落后了半天。轻装让我们抢回了一点点时间。再退一步,即便早早出发,10人也不是全部有重装翻越4950日乌且垭口的能力。
大背包上马,但重要物品还是得带身上,午餐干粮、零食、保温瓶和水,休息时要添加的衣服、雨衣、证件钱包等必不离身。有些队员则带了无骨架小背包,有些队员则是新版苍穹顶包改轻装包怜我两者都没有,唯有把两个防水袋用帐篷风绳连起来斜跨在肩上,好差劲的一个背负系统,对于我这种肩周有问题的人真不好受,犹如左右肩各吊着个5斤重的沙袋。


早上的营地:




翻上一段上坡路后,前面有一队马帮涉水过河,东哥则往上走了一段未找到桥后返回,手指说牧民说这里有桥,于是再往上寻找,终于找到一座可以过河的独木桥。

接近上日乌且营地。




12点左右到达上日乌且营地,下营地到上营地约4公里多,我们走了2小时多一点。



午餐过后,断续征程,开始爬坡了,坡是越爬越陡,大雪是纷纷扬扬毫不留情的地下了起来。幸好风不大,走起来也不觉冷。如果大风+大雪是必需下撤了。从4200-4600这一段基本上是在雪雾中行进,视野极其有限,我基本也没拍什么照片了。







  
4600海拔以后,渐渐雪住风停,视野也豁然开朗,整个勒多漫因冰川、冰碛湖、河谷,都展现在眼前,两侧高耸入云的雪峰何其宏伟,嘉子峰、勒多漫因峰,还有那高耸挺拔的小尖峰——小贡嘎等雪峰一览无余。越近垭口,视野越广阔。而脚下几百米,依旧笼罩着一层浓雾,原来山谷下面大雪仍在下,只是我们跑到降雪面上面了。
勒多漫因冰川及冰碛湖:





大概爬升至4700+处遇到给我驼包赶马后下撤的牧民大姐,大姐身上穿的够单薄的,手套也没有戴,双手冷得发紫,我们都有点心痛她了。询问了我们的背包情况,给大姐结了帐,相互祝福后又分道扬镳了。从收费的数字上看,这个马帮的费用是有点小贵,但是考虑他们这个生意也就国庆期间比较火热,其余时间是比较冷清的。而且这个是辛苦的体力活啊,冒着严寒顶着风雪爬升(4100-4900,算上间中有下降的)爬升千米,又往返,这个钱也不好赚啊。
队伍缓慢爬升,总算到达接近4900海拔的垭口下玛尼堆,找回了我们的背包。此时,我一直有点忐忑不安的心终算是安定了下来。昨天我们才刚吃过一次人包分离的亏,巧莲和雄仔花了巨资请人把背包从上营地驼回下营地。今天实在万不得已再次承担人包分离的风险。背包里乃我们一切生存物资之所在,一旦失去你的背包就失去了野外生存的条件。
抬头仰望垭口,对于已经精疲力尽的我们,感觉很陡峭很高耸,就像一堵巨大的高墙拦在面前。实际上玛尼堆距垭口顶的垂直高差也就六七米。我们在此休整,补充零食,葡萄糖,作最后冲刺的准备,甚有队员把氧气瓶打开吸了氧气。背得这么辛苦不用白用啊,过了这里氧气瓶就作废了。重新背起沉重的背包,冲吧,不就是一小陡坡吗?约五六步一喘回气,十多二十分钟终于上到垭口之颠了。












垭口最后的冲刺:


伟华在垭口上为耀忠拍了爱的宣言,真是山上的人想山下的人,山下的人担心山上的人啊。其他人也陆续到达垭口。在此,谴责一下狗日的1m户外,为一己之私涂邪了日乌且垭口这神圣美丽的地方。
垭口之颠:






为免堵车,拍照留念后,前队便下垭口。在下方二三十米有处平缓处等待后队。这里的风景实在震憾,美得有如虚幻,又如那曾出现在我梦中雪山圣景。雪山耸峙,云海雾漫,徒步小道在雪地中的弯弯曲曲变成世间最美的曲线。如果老天非要给我一个期限,我愿化作一块顽石在此静默一千年。
垭口下:


















下面几张图由东哥拍摄,效果相当震憾,所用机型为国产菊花机p20 pro,追求手机拍摄效果的可以考虑放弃歪果仁的水果手机了:




时间已经很晚了,女士们在我一在催促下仍无动于衷,继续沉醉于摆拍当中,而后面到营地的路还很远,在此停留了半小时之久,实在不应该啊,增加了后面走夜路的时间。约5:30东哥按奈不住,下撤走人了。走出三二百米我也跟着了下撤了。接着群勇也下来了。后队依旧未动,东哥下撤到几百米远了,我唯有停下来等后队,担当这前和后的连接。我也很清楚东哥的性格,拉开一定距离后他会停下来的。


今夜的雪很大,我算是第一次在这么大雪中支帐睡觉了,但这一晚居然睡得非常好,是这几天睡得最好的一晚。饭后一觉睡到凌晨才醒来。醒来后,开启烤鞋模式,煤袜、鞋垫、登山鞋约1小时(D1D2D3连续三天的烤鞋模式,累!)。冒着大雪出帐外,在哆索中解决了夜尿,又回帐继续睡,居然一觉睡天亮。这里是海拔4300的贡嘎山莫溪沟山谷,彻夜下着大雪,而我居然感觉不冷,是因为这里的雪比较干冷么?回想起2015年元旦广东那一场大雪,在连州和临武交界的天堂岭下平基洞,露营在村民家的天面,那一夜也是下了超20公分厚的大雪,那是我有生以来睡得最冷的一晚,广东的湿冷雪天很恐怖。我是哆哆嗦嗦中撑到半夜,又把帐篷搬回室内才得以入睡,那只该死的放在压缩袋中半年折扣篷松度的的黑冰G1000。而一行人等承诺、捉英台、金枪、悠悠、天青他们依然不为所动,安然入睡。还有我师父......橘子说他是雪山来客,于大雪的夜晚降临这纯洁的雪村。
D3(10月2日)一觉睡醒,7点钟大伙陆续起来。帐篷外一片白色冰雪世界。为了保持我户外英俊的外形,拿出手动剃须刀,刮了个奢侈的胡子。虽然起床较早,但是我们拔营起行的时间仍然很晚。一方面炉具数量不是很充足,男士有炉的平均要煮几趟面几趟水,另一方面女士收帐的速度尚待提高。










  
大家磨磨蹭蹭10:22才起行,不过今天拍的几张队形倒是很整齐,很有气势。




时间正午到达莫溪沟海子沿岸。






  
接近中午1点,到达莫溪沟海子岸边的一处牛棚,在此午餐,午餐后继续赶路。D3中午以后由手指带着惠兰在前队带路,我则转变为后队收尾。








下午到达下游另一处牛棚,有牧民在此守候,过4座小木桥需交人头费60元每位。手指、家冕等人和藏民沟通,软磨硬泡,总算砍到了40每人。
过冬季牧场后进入密林。大家今天都不想再走夜路了,约5点多,手指在密林中一处空地的山坡上找到一个牛棚,就成为了我们今晚下榻之所。这个小小的牛棚本免强可以挤下我们10人,但一会又来了另一队3人小队。这位小哥这3天一路上与我们也偶有交集,我和东哥便决定在屋外扎帐了。
辉哥指挥大家捡柴,生火。当牛棚内生起暖暖的炉火,队友们也生起满满的幸福感。这种幸福感进一步升级就是再喝一碗驱寒回暖的红糖姜茶,还有那温热的晚饭喂饱那饥肠碌碌的身体。大家围坐在温暖的炉火旁烤干了那湿冷的鞋袜,有说有笑,好不融洽,全然忘了身处贡嘎大雪险境之中。
未入夜,大雪又下起来了,今天的雪势比昨晚有过之而无不及。牛棚取水并不方便,下去旁边的峡谷极期危险,今晚启用了煮雪化水的模式。幸好我们带的气罐非常充足。D2部分队友下撤时,我和东哥都捡多了一罐450g的大气罐塞进背包。今晚下的雪很湿很湿,饱含水份,握在手中用手一揸能揸出水来。这样的雪煮水是非常有利,压实的一套锅雪居然可以煮出1/4有多的水。
今晚对我来说是个哆嗦的不眠夜,多数时候处于哆索中,偶尔浅度睡眠。经过两晚雪天,睡袋已经一定程度上润湿了,保暖性大打折扣;另一方面,或许是空气的湿度很大,海拔比昨晚低却更冷。
D4(10月3日)
原计划3天走到上子梅村的计划落空了,唯有启用备用时间,放弃泉华滩等的计划。但是,今天是必须走到上梅村了。大雪掩盖的泥泞路又湿又滑又脏,走起来比硬地更耗费体力,红军长征的“乌蒙磅礴走泥丸”就是这种感觉吧,这是大雪增加了贡嘎穿越线难度的原因之一。今天的徒步模式是逃命模式,部分队员已经出现一定程度上的体力不支,迫于无奈我们遗弃了背了3天的垃圾,在此深表愧疚。尚有余力的队员则需留力,以应付有队员出现体力不支的情况。
早上6点钟,天都未亮,手指便吹响起床号。昨晚的一夜大雪几乎压垮我的帐篷,堆积在帐篷周边的积雪竟然有五六十公分厚。


吃完早餐大雪依旧没有像要停的样子,今天上午上半段注定是要冒雪前行了,老天啊上足一整晚你还未下够本么?今天拔营的速度提升了不少,队伍约8:17分起行。积雪很厚,约有三四十公分,队员们都穿上了冰爪雪套。








队伍很快便遇到一条较宽的山溪。溪水奔涌,只有几根简易的原木可以助你跨过溪流,木头并未捆扎在一起。部分男士先行,前后照顾女士,队员们小心翼翼地渡过了这条冰河。



此后前队两次走错两段小路,耗费了点时间和体力。其中第二次走错时,我找路时沿溪上溯一段,然后强攻翻上左侧一处陡坡。这看似只有20米上下的陡坡,累得我精疲力尽,一爬到上面发现二三米宽的平坦马道便蹲坐在路上喘着大气,好累人的高原重装强攻。我通知手指带队伍上来,手指返回一段后找到这条路,没多久就赶过来和我会合。然后又是过一条小溪上的独木桥。因为观察到斐斐的平衡量力不太好,我就指导斐斐放弃双脚并排垂直独木桥螃蟹式横移的过独木桥方法。这种方法难以调节身体平衡,一旦摔倒前摔或后仰伤害都是致命。而采用走钢丝式的八字步,安全性提高了很多。平张双手,能够使身体较易保持平衡,也能随时调整重心,一旦摔倒也可以做出保护动作,双手撑木,双脚跨坐在木头上,使伤害降低,脚则如鸭子般开八走路,增大了和木头的接触面积。而辉哥、伟华等也很接受我这种过独木桥的方法,纷纷在此试练了一下。



此后进入一段原始密林,古木参天,积雪深厚,白色松萝垂如柳鞭。我们是今天第一支踏足此雪地的队伍,能目堵那种未被扰动的林海雪源景象,大家纷纷惊叹有如走进东北雪乡的感觉,而森林中的原始感、幽静感更胜东北雪乡。在此纷纷拍照、装B,合照,不亦乐乎。














  
约12点半不到,队伍在一处树林小平地上午餐,12:46分再起行。期间又见到个别“大粗腿户外”(貌似是这个名字)的队员因大雪下撤返回,今天早上后半程一路上时不时都碰到他们的人。我们正笑话他们前中后队完全失联,没组织没节奏,各走各的乱作一团,很容易出问题。猜想这可能是一支网约AA队,其风险性在各种组队方式中是最大的。而下午我们队伍立即犯了这种错误,整个下午3个多小时。从12:46分起行之后直到下午4点多,前后队分成两队,各走各的,如同不是一支队伍般。隔了3个多小时,在贡嘎寺岔路前几百米,才终于见到了在此等待的手指和加冕。就我个人来说非常讨厌队伍出现这种情况。前队要想不等走快点的话等一次,跟后队交待一声就可以了。下午,气温略有回升,密林中大树上的挂雪融化成水滴,滴滴答答地滴个不停.伟华的状态并不太好,因为午餐无法下咽,体力有点透支。好在,辉哥贡献了最后半支大支装葡萄糖让与伟华补充体力。在此赞扬一下辉哥一路上对汕大师妹们的释心照顾,不离不弃。
约4点半,队伍到贡嘎寺达岔路口小卖部。本想挤进小卖部去烤烤火,里面人实在挤,连个放背包的地方都没有,我挤进人群中取取暖的愿望落空。衣服有点打湿的我为免失温,于是催促队伍继续走吧,这里到上子梅村还有近二小时的路。一路下坡,基本上不用费劲。东哥拿着支可口可乐边走边喝,我实在看不过去了,一手抢过来灌了两口,接着辉哥、伟华、斐斐也说要来一口。四个人就这样把东哥剩余半瓶的不到瓶的可乐抢光。不过我们还是把最后一口可乐还回了东哥,够意思了吧。约莫1小时下至莫溪沟谷底,过了一座大木桥,再往上走就到上子梅村了。这里还要再爬升接近200左右,我实在不敢实话实说,鼓励性的给大家打气:“坚持,就快胜利了,再爬升一百米就到上子梅村了”。爬吧爬吧,总会到了,我鼓起最后一口气,唱起了周杰伦的“蜗牛”:“我要一步一步往上爬.......”,也算是苦中作乐。约六点总算到达上子梅村村长家的客栈,徒步行程至此完,10人总算安全完成徒步穿越行程。
到达上子梅村,疲劳的伟华:


  到达客栈换上干爽的衣服,斐斐美女棒上一碗美味的耗牛肉汤,再烤上暖暖的藏家炉火,穿越后的满足感,此时的感觉就是放松、满足、幸福无比。10月4日,晨起,开窗顾盼,当下的上子梅村的雪景看似有如童话世界般纯洁.


早餐后10坐上一台五凌神车和一台皮卡,翻越子梅垭口。等车时浮云和斐斐的合照一张。

约四五十分钟,便上到子梅垭口。今天的天气并不给力,但是子梅垭口能看到的雪山全景还是非常震憾的,我依稀看到个尖尖高耸的山峰不知是不是贡嘎主峰。作为徒步受好者我个人更喜欢那僻静的日乌且垭口,作为自驾游我极力推荐子梅垭口,无愧于“贡嘎最佳观景台”的称口,最关键是可以开车直达。







回复 关闭延时

使用道具 举报

推广

精彩评论19

用户正忙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10-25 20:50:34
厉害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jg192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10-25 22:16:39
看来经验不足的情况下,只能凭精神了!旅途不易!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浮云霞客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10-25 22:35:05

算是联队,相约一起。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浮云霞客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10-25 23:16:49

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早起一天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10-25 23:31: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早起一天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10-26 00:55:41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早起一天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10-26 01:59:00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浮云霞客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10-26 03:25:30

谢谢欣赏。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浮云霞客 显示全部楼层 发表于 2018-10-26 04:16:47
欣赏精彩分享~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徒户外网(TuHuwai.Com)属于中国徒者户外服务平台,特色内容有户外活动结伴,户外媒体发布,收集俱乐部活动,户外达人游记分享,徒步线路等,助你快速了解户外动态,让你出行无忧!
  • 官方手机版

  • 微信公众号

  • 官方客服号

  • Powered by Discuz! X3.4 | Copyright © 2001-2020, TuHuwai.Com.
  • 浙ICP备19045099号-2 | 浙公网安备 33011002016521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