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户外网 - 网上户外平台
标题:
【7月专题】三勇士奋力攀珠峰 一 小草悄然埋山中
[打印本页]
作者:
山野杂志
时间:
2021-7-5 15:52
标题:
【7月专题】三勇士奋力攀珠峰 一 小草悄然埋山中
讲述 / 周铭共
整理 / 谢漪珊
图 / 中国登山协会资料图
本专题第2篇稿件
登山是一本大书,内容极其丰富,光荣与梦想、伟大与高尚、坚忍与刚强、激情与悲壮,尽显其中。对登山者来说,无论登顶与否,成功与否,都是英雄,都令人敬仰。
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国登山健儿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从北坡首次登顶珠峰,同时有28名中国登山队队员登达海拔8100米以上的高度。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从北坡攀登珠峰的第二个难关,海拔7500米的“大风口”
这一登山史上罕见的成就引起了全世界的震动,为伟大的祖国争得了荣誉,极大鼓舞了正处于困难时期的中国人民。
登山的胜利,是党领导和全国人民支持的结果,是无数背后默默无闻英雄努力奋斗的结果。
三位英雄奋战“第二台阶”的事迹已家喻户晓,而更令我感动的是一个鲜为人知的故事,一位为登山献身的普通登山队员的故事。
他叫汪玑,是兰州大学地理系的助教,身材魁梧,膀大腰圆,一张古铜色的脸,棱角很硬,高鼻阔嘴,箭眉下闪动着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颇像寺庙中的一尊威风凛凛的雕像。为此,人们送给他一个绰号“铁棒喇嘛”。
1960年3月,中国登山队正式开始了攀登珠峰的行动。指挥部命令已经在深山前期工作了15个月的汪玑、吴明等下山休养,他们却请求随队攀登。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汪玑的兰州大学学生登记表(1956年)(图片来源:纪录片《巅峰梦想》)
当时汪玑含着眼泪请求着:“让我们去吧,参加登山队就是为了这一天啊!”说着,他从胸前掏出一面红旗,深情地说:“临来前,兰州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再三叮咛,一定要我把这面红旗插上世界最高峰!我能不去吗?!”领导终于被他说服了,他当上了一名运输队员。
3月25日,登山战役打响了。突击队奋勇开拓,运输队全力支前。行军途中,汪玑比其他运输队员整整多负重10公斤,而且还不时地把别人的东西放在自己的背包里。别人不答应,他乐呵呵地说:“别忘了,我是‘铁棒喇嘛’呀!”
其实,此刻的他由于长期的劳累,超重的负荷,早已筋疲力尽。在海拔5900米,两位伙伴因体力不支而下撤。汪玑仍默默地坚持着,海拔6500米、6800米,队伍在一步步走向胜利,而他却一步步临近死亡。
巨大的体力消耗使他虚脱了,强烈的高山反应几乎使他窒息。此刻他只要转一下头,对着背上背负的氧气瓶吸上一口,他就可能把死神从身边赶走。
战友们含着眼泪乞求他,可是,他连看也没看氧气瓶。他明白,前面的突击队更需要它。他用自己的生命在支持登山大军。
终于,在海拔6900多米的一个陡坡旁,这位“铁棒喇嘛”倒下了,再也没有起来。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珠峰海拔6000米的2号高山营地
他倒得很快,只有一眨眼的工夫。他倒下后,竟没有再动一下,像一盏熬干油的灯,没有再闪一下。(编者注:汪玑在第二次行军中,到达海拔7000米时发生缺氧反应,引起内脏器官急性衰竭,再加上当时急救不及时,于4月12日在6400米处牺牲。《中国登山运动史》)
寒风裹着雪花怒吼着,像是在呜咽,又像在呼喊:“铁棒喇嘛,你不能躺下呀!突击队等待着你的氧气、食品,学生们需要你的知识、智慧啊!”可是,这位钢铁汉子却永远地躺下了。他无声无息地去了,没有留下一句话。
当人们从他肩上卸下30公斤重的背包时,看到了那面紧贴在他胸膛的五星红旗。鲜艳的红旗映照着他那张古铜色的脸,映照着他那颗火一样的心。
有一首《祖国不会忘记我》的歌,是这样写的: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
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哪一朵,
不需要你认识我,
不渴望你知道我,
我把青春融进祖国的江河。
在攀登的队伍里我是哪一个,
在灿烂的群星里我是哪一颗,
不需要你歌颂我,
不渴望你报答我,
我把光辉融进祖国的星座,
山知道我,
江河知道我,
祖国不会忘记我!”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是的,祖国不会忘记你!人民不会忘记你——我们的“铁棒喇嘛”汪玑!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作者手记
1986年,我当时担任国家体委主任荣高棠的秘书兼体委党组秘书,为了撰写长篇报告文学《最初的岁月》,采访、收集了大量新中国体育开篇时期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最鲜为人知、最见微知著又最触动我心的就是登山队员汪玑的故事。
在一次采访中,我结识了当时天坛体育宾馆经理吴明,他与汪玑是攀登珠峰的队友,参加了1958年珠峰前期准备工作。
吴明生动地讲述了当年在深山里工作1年零3个月的经历,“整天跟‘野人’一样,破衣烂衫,身体消瘦”,但是当攀登珠峰的行动正式开始时,他们又义无反顾地申请留在队里,继续攀登。
“平时在队里,汪玑总是替别人着想,比如扎营的时候总是把最远的帐篷留给自己,把近的留给队友,表现得特别好。”吴明深情地回忆起和汪玑在一起攀登的日子,言语中充满了怀念之情。
为了深入挖掘汪玑的故事,我先后两次对吴明进行了深入采访。汪玑就像一棵默默无闻的小草,在登山的伟大事业中无私忘我地奋斗着、奉献着,直到献出自己的生命。
记得30多年前,我在深夜写他的故事时,几次泣不成声,我的爱人都被惊醒,过来询问怎么了。
5月,我在体育总局“回顾体育发展初心,担当体育强国使命”的专题讲座中,讲述了《最初的岁月——新中国体育的开篇故事》,听众反响热烈,其中登山的故事尤其打动人心。在几次试讲和实际讲座时,讲到汪玑的故事时我又数次哽咽。
这其中最令我深深感动的是:汪玑是在攀登途中瞬间倒下的,是严重缺氧引发的内脏衰竭,其实之前如果他肯吸氧气,身体情况应该会得到改善,但他没有,他舍不得,他要把氧气背到更高的营地去,留给更需要的登山队员们。
这让我下决心要写他的故事,要让这株默默无闻的“小草”的故事被更多人知道。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海拔7600米的5号高山营地
上世纪60年代,物质生活贫乏单调,砖瓦平房,粗茶淡饭,但人们的精神生活很丰富,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盛行,人与人之间团结、热情、互助、单纯,尤其是年轻人,朝气蓬勃,大家都有为了理想甘心奉献的情怀与勇气,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汪玑牺牲的时候只有27岁,他在攀登中没有一丝私念,面对危险没有一丝犹豫,牺牲时像一盏熬干的灯,没留下一句话,这种献身精神实在太难得了。
但回到他所生活的那个年代来看,汪玑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是很典型的,支撑他的理想信念是为国攀登的顽强奋斗,是共产党员的先锋表率,也是兰州大学教职员工的嘱托与那面红旗的激励。
汪玑没有高喊口号,但他的行动,他为实现小目标奋斗的点点滴滴,扎实的一步一步,很伟大,很崇高。
登山,面对的不只是困难,而是大量的危险,生死的考验,颇具有未知性、偶然性、挑战性;同时登山也是一项集体运动,登顶的人只是极少数,他们的背后是大量无私奉献、默默无闻的普通的“小草”。
或许也正因如此,登山的故事更能吸引人,也更能反映体育的精神。
在我看来,登山是一本大书,内容极其丰富,光荣与梦想、伟大与高尚、坚忍与刚强、激情与悲壮,尽显其中。
对登山者来说,无论登顶与否,成功与否,都是英雄,都令人敬仰。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作者简介
周铭共:原《中国体育》杂志社副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原副社长,体育文学作家。1965年考入空军导弹学院,毕业后任北京空军某部文化干事。1977年选调国家体委,曾任体委主任荣高棠的秘书和体委党组秘书,北京2000年奥申委宣传部负责人。著有《鸣共体育文学集》《网球——世界因你而精彩》等专著。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山野》杂志
2021年征订信息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山野》30岁啦!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感谢各位的一路陪伴,你们的支持与厚爱是《山野》最大的动力。想知道而立之年的《山野》有何进步吗?2021年的订阅还在继续哦~以下两种方式均可订购:
订阅电话:010-67154355
客服QQ:1423376587
-《山野》杂志社-
ABOUT
《山野》杂志
与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共成长!
热线:01067154355
投稿邮箱:
shiweijing1030@qq.com
200417@qq.com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往期精彩回顾
【7月专题】祖国的荣誉高于一切
光荣在党50年 登山运动管理中心老党员获颁纪念章
忧郁抚仙湖 林深古渔村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在看点这里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欢迎光临 徒户外网 - 网上户外平台 (https://tuhuw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