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户外网 - 网上户外平台

标题: 2020年中国大陆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分析 [打印本页]

作者: 山野杂志    时间: 2021-5-17 17:21
标题: 2020年中国大陆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分析
本文刊载于《山野》杂志2021年4月刊



文、图 / 袁复栋

根据中国登山协会登山户外运动事故研讨小组的不完全统计,2020年中国大陆共发生297起登山户外运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全年事故发生的活动中参与总人数1509人以上,事故总人数947人。受疫情的影响,有组织的活动事故大幅减少,亲友结伴、个人出行发生的事故较多,事故数量整体变化不大,但死亡人数降低非常明显,创近年来新低。

(, 下载次数: 0)
事故整体情况

2020年中国大陆发生的事故中,受伤事故99起(其中4起受伤事故与死亡事故是同案例),受伤人数111人;死亡事故22起,死亡人数27人;失踪事故4起,失踪人数4人(见图1);无人员伤亡事故176起,其中,群体性死亡事故1起,死亡3人,因山洪爆发所致。

(, 下载次数: 0)

△图1:历年登山户外运动死亡人数和失踪人数

2020年多数事故得到了公安、消防、社会救援力量、村民等机构和人员的及时救援,但仍然有部分事故人员因伤情严重而死亡或者因地形复杂而未找到。

与2019年相比,2020年事故起数增加25起,上升率为9.19%,事故总人数上升5人,上升率为0.53%;受伤事故上升17起,上升率为20.73%,受伤人数上升6人,上升率为5.71%;死亡事故下降27起,下降率为55.1%,死亡人数下降42人,下降率为60.87%,其中,男性死亡数量占比70.37%,女性死亡数量占比19.63%;失踪事故下降1起,下降率为20%,失踪人数下降1人,下降率为20%。

从对比来看,2020年事故整体呈现以下趋势:

一是受疫情影响,有组织的群体性活动大幅减少,参与形式主要以亲友结伴和个人出行为主,参与人数大幅下降,但因户外经验的欠缺、户外知识和装备的不足、风险识别和规避能力不足,事故数量和事故人数有一定的增幅。

二是群体性活动的减少使群体性死亡案例大幅减少,死亡人数也大幅降低,创自2012年以来的最低值。


事故类型

为了统计分析2020年事故类型状况,提出有效的防治措施,以防同类事故再发生,同时梳理出快速有效的救援经验,本报告针对事故类型进行了具体的图表统计分析。

近几年,事故数量的增多导致事故类型也越来越多,从迷路、滑坠、被困、高坠、疾病等类型上升到十几种事故类型。

(, 下载次数: 1)

△图2:事故类型

2020年与2019年相比,事故类型有所减少(见图2),迷路事故数量仍高居榜首,滑坠、高坠类死亡事故和受伤事故仍占比较高,山洪引发的事故后果仍较严重,疾病类事故有所增加,要引起重视。

(, 下载次数: 0)
1、迷路在事故类型中占比最高

2019年迷路事故139起,占总体事故的49.63%,2020年迷路事故138起,占总体事故的46.46%。

从近几年迷路事故数据对比来看,每年迷路事故数量占事故总数量的45%以上,一直高居榜首。2020年迷路事故仍然是登山户外事故数量之最,接近整体事故数量的一半。

迷路类型主要以天黑迷路、落单迷路、大雾迷路、挑战新线路迷路为主。通过案例分析,发生迷路的原因主要是行前计划准备不充分,对路线、行程时间、天气等了解不足。

迷路后如果无法及时找到出路,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根据迷路救援成功的事故案例来看,20%的迷路事故导致受伤的结果,还有部分案例中迷路者出现体能透支、心理崩溃、饥饿过度等不同情况。如果这些事故没有得到及时的救援,可能就会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来防范和规避迷路事故的发生。

如果发现自己迷路了怎么办?牢记国内外通用的STOP原则,即首先待在原地,禁止随意走动;其次要保持冷静,尤其带队人员要时刻保持冷静和清醒,及时安抚大家,准确作出判断;第三,观察周围地形地貌,寻找可以走出去的办法;第四,综合分析现状,制订切实有效的计划,最后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



2、被困事故需要引起参与者高度重视

近几年数据对比来看,每年被困事故数量占事故总数量的15%以上,2020年被困事故数量是54起,占比18.18%。

分析案例可知,被困类型主要为悬崖被困、洪水被困、体能不足被困、天黑被困等,被困主要原因是路线不熟悉、随意改变路线、天气了解不足、体能分配不当、行程计划不充分等。


3、群体性事故仍以山洪事故为主

根据2016年至2019年的事故数据报告显示,山洪引发的事故共造成了41人死亡、2人失踪,单次山洪事故造成3人以上死亡的案例7起。2020年因山洪造成3人死亡、单次山洪事故造成3人以上死亡的案例1起。

因此,山洪事故的结果是非常严重的,死亡人数较多,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参与者需要及时查询运动环境以及周边的天气预报,及早采取防范措施。


4、高坠和滑坠类事故在受伤和死亡事故中仍占比较高

高坠即垂直坠落,滑坠指在具有一定坡度的地形滑落。根据2020年统计数据来看,297起事故中高坠事故和滑坠事故分别为10起和60起;高坠事故中造成死亡的事故4起,占死亡事故总起数的18.18%,受伤事故6起,占受伤事故总起数的6.06%;滑坠事故中造成死亡的事故6起,占死亡事故总起数的27.27%,受伤事故49起,占受伤事故总起数的44.14%。高坠和滑坠死亡事故起数占死亡事故总起数的45.45%,受伤事故起数占受伤事故总起数的55.55%。

高坠和滑坠死亡事故与2019年的57.14%相比有小幅降低,高坠和滑坠受伤事故与2019年的45.12%相比,增加10多个百分点,从整体数据来看,高坠和滑坠仍然是死亡率和受伤率占比最高的事故类型。

那么,该如何避免高坠和滑坠呢?第一,各省区市山峰管理机构应在比较陡峭的地形或者接近悬崖的地形处贴出警示牌,或者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比如安装护栏、架设绳索等措施;第二,参与者在无保护措施下禁止靠近悬崖或者陡峭处,尤其下雨或者下雪时更不能大意。


5、疾病类事故不容小觑

2020年发生疾病类事故15起,死亡4起,占总体死亡事故起数的18.18%,与2018年的7.5%和2019年的14.28%相比,呈现增长趋势。

从事故统计来看,疾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猝死,一类是体能消耗过大,另一类是心脏本身有问题。因而参与者一定要做好体检,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量力参与登山户外运动。

针对不同事故类型,预防和解决方法都有所不同。同时伴随着装备和技术的更新、科技应用的越来越广泛,需要我们全面了解户外知识,识别风险类型,掌握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之余,我们更要与时俱进,了解先进的装备、技术和创新的科技手段,避免同类事故的反复发生。



事故与运动项目、省份、月份、时间等方面的关系

登山户外运动事故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查找其发生的规律,根据规律寻找对应的措施,以此预防因同样的原因导致的同类事故发生。


1、登山(低海拔登山)和徒步穿越连续多年成为事故频发的运动项目

(, 下载次数: 1)

△图3:事故起数与登山户外运动项目的关系

从图3和数据分析得出,登山是历年事故项目中占比最高的,其次是徒步穿越。

2020年登山事故共发生217起,造成9人死亡,1人失踪,93人受伤;徒步穿越事故共发生57起,共造成7人死亡,11人受伤,两者合计占总起数的92.26%,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59.25%。

历年事故案例和统计分析反映出,登山和徒步穿越事故较多的原因是这两个项目相对于其他项目来说门槛较低,对技术、装备等方面要求较低,使得参与人数较多,成为大众最易接近的项目,但是也容易导致参与者麻痹大意、放松警惕。

因缺乏登山户外经验,缺少专业的知识、装备和技术,没有做好行前计划的制定以及对当地天气、地形地貌的了解,再加上一定的盲目性和安全意识的淡薄,导致事故频频发生。

2020年高山探险事故共发生7起,造成4人死亡,5起事故发生于四川,另两起分别发生在西藏和云南。

根据事故统计信息,有1起事故在开展活动前未经当地登山协会批准,幸好及时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救援组织的救援,成功救出遇险者。两起事故的遇险者滑坠后造成2人死亡,1人失踪,另外2起事故因高原反应和疾病,造成2人死亡。

因而,提醒广大登山爱好者,为了自身安全,为了家人,参与高山探险活动时一定要向山峰所在地的管理单位申请,获得活动许可证,并做好身体状况的检查,以获得安全的监控和及时有效的救援。

同时,通过近年高山探险事故案例分析,此类事故多次通过互救的形式,避免了事故进一步恶化。所以参与高山探险活动时应避免单独登山,以便在事故发生时第一时间得到救援。

另外,2020年因疫情原因,未发生外国人来华登山的事故。


2、浙江事故数量居榜首,四川、广东死亡失踪人数较多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参与登山户外运动的人数较为减少,人员流动较少,大多数地方参与者以当地群众为主。然而,因参与者户外经验、技术、装备等方面的不足,以及登山户外运动的高风险性,经济发达、户外资源丰富的省区市事故较多。

因此,为了重点监测事故多发地区的动态,及时组织各方力量进行施救,减少事故发生和人员伤亡,深入分析事故在全国各地的分布特征非常有必要。具体数据情况如图4所示。

(, 下载次数: 0)

△图4:事故起数与全国省、区、市的关系

与2019年相比,2020年广东、浙江、福建的事故起数仍较多,但浙江和福建近年来首次未发生死亡事故,北京的事故大幅增加,湖北因疫情影响事故数量下降明显,四川死亡人数仍然较高。

登山户外运动是一种地域选择性很强的运动项目,跟户外资源与当地经济水平有着直接关系。部分地方事故数量较多,与当地救援队和信息员加大了对事故统计力度有关系,数据收集得更加全面和具体,漏报的情况比较少。(部分省区市由于统计不完全,事故数量不一定全面)


3、连续四年10月份事故数量高居榜首

(, 下载次数: 0)

△图5:事故起数与月份的关系

从图5来看,2020年初受疫情的影响,事故起伏变化较大,1月至3月全国各地居民居家隔离,参与户外运动的人数大幅减少,事故数量也明显低于过去几年。

4月随着疫情防控形势逐渐好转和天气的原因,5月事故呈现爆发式增长,达近年之最,同时因“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伟大目标和冬奥会的临近,冬季户外运动项目也受到大众的青睐,参与人数也逐渐增多,事故数量不再冬夏两极分化,各月的事故分布逐渐呈现均匀化。

2016年以来,因国庆长假和秋季天气的原因,每年10月发生的事故不仅达全年最高值,每年也整体呈现增长趋势。


4、下午事故数量连续呈高发态势

(, 下载次数: 1)

△图6:事故起数与一天时间的关系

与过去两年相比(见图6),2020年事故仍主要集中发生在13:00—21:00,上午发生的事故较少。根据实际案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行前计划不足。很多事故反映出参与者没有计划或者计划不充分就盲目出行,因线路不熟悉、物资缺失、对天气情况了解不足、体能分配不均等导致迷路、被困的事故较多。

第二,户外风险意识淡薄。登高望远后心情愉悦、回家心切,因麻痹大意、放松警惕、体能不足等导致下撤时滑坠、被困。

第三,下午山区的天气变化多端,易发生雷阵雨、刮风等恶劣天气,造成摔伤、被困、失温等事故。


5、下降时的事故起数高于上升和其他阶段

(, 下载次数: 0)

△图7:事故起数与登山阶段的关系

如图7,每年下降过程中的事故起数明显高于上升阶段,正所谓“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山时基本在下午,根据当日事故时间统计表可以看出,事故多数是在下午发生的。

由此可以看出,参与者行程计划不足,对天气情况了解不到位,对自我能力认识不足,以及心态的变化是诱发事故的重要原因。

因此,提醒广大登山户外爱好者,行前要做好行程计划,切忌盲目出行,返回时要保持高度专注,不能懈怠大意,分配好体力,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


6、组织松散的活动造成的事故连续增多

2020年受疫情影响,全国有组织开展的活动较少,多数活动以家庭、亲友或者个人参与为主。

(, 下载次数: 1)

△图8:事故起数与组织性质的关系

由图8可以看出,2020年亲友结伴的事故数量为近年最高,独自出行的事故数量基本与去年保持一致,两者在全部事故中占比与去年的75%相比,有所增加,为79.80%,网络招募、AA制、法人单位组织的事故数量基本保持稳定状态。

由此可见,事故数量与组织形式密不可分。个人行为、亲友结伴二者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组织松散、户外经验缺乏,完全没有责任主体,遇到风险时抵御能力非常有限,易造成悲剧发生。以法人单位为组织形式的事故数量基本保持在最低,这不仅是因为这种形式有严密的组织团体,更重要的是有专业的人才做组织保障。

因此,登山户外活动的组织形式应该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加大户外知识的普及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户外三人行”的原则,加强户外安全理念的宣传,加快专业户外机构的建立,是减少因组织松散而造成的事故的关键所在。

如果登山户外运动参与者具有专业的知识和装备,组织者具有丰富的经验、专业的服务,相信事故会越来越少。


山地救援的不同形式

随着国家对应急救援越来越重视,全国各地社会救援力量发展迅速,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技术人才和装备的储备更加全面,部分地方社会救援力量与政府救援组织形成了良好的互补。

根据事故统计情况来看,2020年大多数事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援,避免了事故的进一步恶化,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 下载次数: 0)

△图9:救援组织形式与救援数量的关系

从图9来看,联合救援是2020年主要的救援组织形式,政府救援数量略高于社会救援数量。

根据救援反馈情况来看,目前,部分地方省区市110接警后,根据事故发生的山区环境,联合当地山地救援队伍共同实施救援,已形成良好的联合救援机制,避免了政府救援和社会救援等单独救援所带来的技术和装备不足等问题,使政府救援和社会救援形成良好的优势互补。

报告认为,在国家对应急救援力量的重视之下,联合救援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推动山地救援工作迈上新的台阶,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推动登山户外运动的健康发展。


多管齐下预防事故

疫情没有阻挡住大家走向户外、亲近自然的热情,登山户外运动参与人数有增无减,随之而来的是事故频繁发生,参与者不仅没有享受到户外的乐趣,反而使人身安全受到重大影响。

事故的预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无论是管理者、从业者还是参与者,都要了解登山户外运动项目的特征,了解户外风险和事故类型,具备急救、自救的能力。

只有全民参与,全民学习,才能让事故远离每一个人,让登山户外运动真正成为欣赏风景、享受自然、愉悦心情、开阔眼界、锻炼身体的体育项目。

首先,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引导和规范。一是积极建立和完善与登山户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推进登山户外运动科学、安全、健康、有序的发展。二是加强登山户外组织管理机构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登山户外公司、俱乐部等服务机构的资格认证体系,积极引导户外组织机构走进社区,走向群众,普及推广登山户外运动知识、技能及户外风险预防方法。三是加大力度改善硬件设施,根据事故原因在事故多发地、频发地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减少风险点。

其次,户外公司、俱乐部等服务机构需自我完善。服务机构是参与者进行登山户外活动的载体,服务人员的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参与者的安全系数。组织机构要提高从业人员的入门门槛,平时要广开全面的专业培训,提升登山户外技术水平和应对风险能力,使之具备预判各种地形的风险和救援技能。活动前为参与者制订完整的行程计划,包括活动路线、天气情况、地形地貌等,做好应急救援措施,告知参与者需要做的准备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活动中及时关注参与者的动态,随时观察周围环境潜在的风险,遇到风险时能够沉着应对;活动后及时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并尽可能分享给每一位活动参与者。

第三,参与者要提升和完善自我能力。根据报告分析,个人出行、亲友结伴出行的人更容易出现风险。因此对参与者而言,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基本的户外知识,平时要积极学习登山户外知识,参加相关组织机构的登山户外专业培训,正式参加活动时遵循从简到难的入门原理,避免盲从和跟风,每一次出行都需要做好行前计划,保障出行安全。

户外安全的警钟必须长鸣,安全户外任重而道远。希望通过相关信息的传播,帮助大家安全地走进户外,从而健康地享受自然,推动登山户外运动的健康发展。

(, 下载次数: 0)

《山野》杂志

2021年征订信息

(, 下载次数: 0)
《山野》30岁啦!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感谢各位的一路陪伴,你们的支持与厚爱是《山野》最大的动力。想知道而立之年的《山野》有何进步吗?2021年的订阅还在继续哦~以下两种方式均可订购:

-《山野》杂志社-

ABOUT

《山野》杂志

与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共成长!

热线:01067154355

投稿邮箱:

shiweijing1030@qq.com

200417@qq.com

(, 下载次数: 1)

往期精彩回顾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在看点这里
(, 下载次数: 1)




欢迎光临 徒户外网 - 网上户外平台 (https://tuhuw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