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户外网 - 网上户外平台

标题: 【新刊选读】深圳精神在山野间绽放 [打印本页]

作者: 山野杂志    时间: 2020-11-22 21:37
标题: 【新刊选读】深圳精神在山野间绽放
2020年,深圳特区成立40周年。深圳,因改革而生,因开放而强,见证了中国翻天覆地巨变历程。在深圳这片沃土上,登山户外运动同样从无到有,不断探索发展。2003年成立的深圳登山户外运动协会,肩负起规范、服务、引导的历史责任,走过困惑与迷茫,如今终于在登山户外赛事、活动、培训等诸多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跟随本期《山野》看深圳如何走出凝聚“新时代深圳精神”的户外之路。

本文刊载于《山野》杂志2020年11月刊



文 / 史卫静

图 / 深圳登协 提供

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之际、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开启建设之时,10月9日召开的中共深圳市委六届十五次全会正式发布“新时代深圳精神”——“敢闯敢试、开放包容、务实尚法、追求卓越”。这是深圳40年发展的总结,也是对未来发展方向的把握,更揭示了登山户外运动在这座沿海城市蓬勃发展的重要原因。

敢闯敢试

摸索创办协会

40年来,深圳作为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和排头兵,“敢闯敢试”的城市精神一直以来都是它迅猛发展的强大内在动力。

这样的城市气质对于真正想做事情,敢于挑战自己的人有着天然的吸引力,而这些人的心中也天然会萌发出不断向上、寻求突破的探险精神,这种探险不仅仅局限于追求美好生活和成功事业,对于自然以及人和自然的关系,同样值得探索。

登山户外运动就在这样的潮水涌动下,如火如荼地在深圳特区开展起来。

在世纪之交的那几年,深圳参与登山户外运动的群体日渐壮大,行业蓬勃发展的同时,山难事故也开始多发。最初一批敢闯敢试的户外先锋越发意识到,登山户外运动在推广的同时也需要规范的引导和培训。

△深登协中级户外培训

2003年,深圳市登山户外运动协会(以下简称深圳登协)就是在这一初衷下成立的,发起人和第一任会长就是在那一年刚刚成功登顶珠峰的万科集团创始人王石。

如今担任深圳登协副会长的曹峻当时主抓协会工作,2006年曹峻辞掉万科集团的职务,全职投身深圳登协的工作中。

曹峻回忆说,当时国内的地方登山组织比较少,大家都在摸索这样一条路径。“那时候传统体育项目里并不包括登山这个项目,当地体育局对这方面也不是特别了解。政府官员和普通百姓都觉得,这个项目还是存在不小的危险。”正是这样摸着石头过河,深圳登协一点一点做了很多在登山户外行业具有引领性的引导工作,不断发展、探索。

开放包容

给予空间做各种尝试

尽管深圳登协成立之初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政府部门给予的支持并不多。但在曹峻看来,“开明的相关部门负责人都是带着欣赏的眼光看待登山户外运动,他们敢于放手,在很多事情上是采取允许去做的态度,并且也相信依靠民间专业力量可以把这件事做好,这是比较难得的。”

对于深圳政府部门从协会创立之初就提供的宽广空间,及后续的一些政策性的引导,让包括曹峻在内的深圳登山户外运动先行者们感到非常幸运和欣慰。

(, 下载次数: 0)

△2015年大鹏新年马拉松

开放包容的文化和政策为深圳登协的发展提供了土壤,同时也吸引了乐于参与登山户外运动的“新移民”,而敢于创新又吃苦耐劳的“新移民”同样成就了深圳,以及深圳的登山户外运动。

深圳人对高山攀登的热衷和深圳的人群结构、城市精神有很大关联。

“深圳是一座年轻的城市,没有那么多束缚,而生活在这里的绝大多数人都是移民,是能够勇敢走出自己舒适区的一群人,他们就是以探险、做常人不做或做得比较少的事情为荣,骨子里就有不安分的因素在,有探索未知世界的渴望,就是想去尝试一些新鲜事物,接受一些新的挑战。这些人去选择登山户外运动是顺其自然的。”曹峻说道。

务实尚法

在科学法治框架下谋发展

成立协会,自然要遵循章法。40年来,深圳特区创造的神奇发展速度同样是在科学的方法以及法治的框架下诞生的。

据曹峻回忆,深圳登协成立之初,有一些启动资金。如何利用好这笔资金?摆在这些初创者面前有两条路:一条是量入为出,细水长流,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让协会能够延续下去;另一条是先给协会定个目标,确定协会发展的重点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再规划要做的工作,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兼顾协会生存。

第一条路稳妥保险,但太不“深圳”了。最终,他们选择了第二条路。“我们当时就是觉得想清楚要去做哪些事情,就放手去做。如果缺钱,再去筹钱,如果没有做成功,再去找失败的原因,换条路再来。总之,要去做应该做的事。”曹峻解释道。

(, 下载次数: 0)

△2014年为爱奔跑活动

方向确定,就开始寻找合适方法。深圳的地缘优势让它在很多方面都可以很便利地向邻近的香港学习借鉴。这一次深圳登协决定向登山户外培训一直做得很不错的香港攀山总会取经。

同时,派人员和队伍参与中国登山协会组织的培训和户外赛事,学成归来再依葫芦画瓢,从培训做起,打造有影响力的赛事活动。协会工作渐渐步入正轨,形成自己的思路和风格。

追求卓越

要做就做到最好

在深圳这座敢闯敢试、敢为天下先的城市里,热爱登山运动的山友数量远超国内其他城市,这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登山之城”。

一组数据可以从侧面反映出“登山之城”的实至名归——截至目前,登顶珠峰的深圳人已达35人,共计39人次(包括重复登顶者),其中包括27名男性和8名女性。

(, 下载次数: 0)

△深登协开展的树屋项目

王石曾说,深圳登顶珠峰的人数在世界上千万人口的大城市中是排名第一位的。这个城市的攀登事业如同它的经济发展一样,都走在改革开放的前沿。

曾于2010年登顶珠峰的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说过,一个城市有多少人登上珠峰,实际上代表了一个城市的创新指数。

如王石、汪建一样的企业家们,是在登山户外领域助力深圳创新指数一路飙高的主力。

“企业家个人对登山感兴趣,就能起到很大的带动作用。他们作为企业的领军人物,慢慢就会把勇于攀登的企业文化树立起来。类似的深圳企业有很多,这些企业家在登山户外领域的影响力很大,很容易把登山户外运动推广起来。“曹峻分析说。

高海拔攀登不同于普通的登山,更具风险,需要软硬件支持,要有钱也要“有闲”。这些客观的门槛决定,攀登高海拔雪山尤其攀登珠峰的人通常是新财富阶层、高级白领或企业家,年龄通常在35岁以上。

1999年前后是深圳登山户外运动的爆发期,万科内部的游山玩水论坛成为召集深圳人户外运动的大本营,王石也在1999年开始带着深圳圈内人攀登大大小小的山峰。到了2003年5月,从北坡攀登珠峰的7名山友中就有4人来自深圳。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深圳的登山文化一步步累积,打下了最扎实的基础。让曹峻感到自豪的是,“时至今日,深圳登协可以说已经发展成国内登山户外领域最规范、最成体系并最有成效的地方性机构。”

(, 下载次数: 0)

△青少年攀岩选手在比赛中

受益于浓厚的登山文化影响,深圳登协推广登山文化的动力始终强劲。与深圳市图书馆合作开展的公益性“市民大讲堂”,以及包括深圳登协会长张梁在内的攀登过多座海拔8000米以上高峰的山友受邀到企业中做演讲,都是带动更多人了解登山、发现登山的魅力并参与其中的举措。

今年,尽管受到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深圳登协的各项工作仍然顺利开展:党建工作深入落实,会员服务井然有序,赛事活动遍及各地,培训项目有条不紊,青少年课程创新不断,志愿活动形式多样。经过多年发展,一套良性运营机制已在深圳登协内部形成,并将在今后持续助力其健康发展。

深圳登协 十八年大事记

2003年

2004年

2005年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2016年

2017年

2018年

2019年

2020年


ABOUT

《山野》杂志

与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共成长!

热线:01067154355

投稿邮箱:

shiweijing1030@qq.com

200417@qq.com

(, 下载次数: 0)

往期精彩回顾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在看点这里
(, 下载次数: 0)




欢迎光临 徒户外网 - 网上户外平台 (https://tuhuw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