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户外网 - 网上户外平台

标题: 话题丨普通人如何开启自己第一座雪山? [打印本页]

作者: 徒步中国    时间: 2023-2-3 02:49
标题: 话题丨普通人如何开启自己第一座雪山?
雪山、高度、那生命禁区、空气稀薄地带······离我们普通人真的很遥远吗?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一直想和大家好好聊聊普通人如何开启自己第一座雪山的这个话题,雪山攀登这是一个极其小众的户外运动,但并不是门槛高到得是运动员才能参加的户外运动。随着户外运动的普及和国内旅游的多样,雪山逐渐走进了大家的视野,玩的人也越来越年轻化。说出来可能不信,一向古板老年的登山运动,我居然有一天在小红书搜到了攻略。

我是 19 年才尝试的雪山攀登,经验不足不是很好的体验后觉得雪山我应该这十年都不会再去尝试,但没想到 20 年 11 月,我就连爬了两座雪山,还有一座是半自主攀登,在初尝技术型攀登后体会到了说不出的快乐,但尽管着迷于攀冰的技术技巧和阿式攀登所需要的知识经验储备,我也依旧还有更着迷的事做,(我的爱好太多了,排不过来哈哈哈),后来我把雪山捡起并有了更多的感悟,雪山攀登与户外重装长途穿越又不同,对高度的追求和空气稀薄地带的不稳定多样,使得它的攀登过程更庄严和更能了解自身也更能体会到团队的重要,即使你是个商业团的客户,你也要学会为自己负责。
“雪线之下无风景、路绳之下皆兄弟” 雪山攀登,即使你是个商业队的客户,我也觉得这是个很考验团队合作的运动项目。
《进入空气稀薄地带》曾说到过关于珠峰攀登这件事,说即使是平常人也可以接近珠峰,只要身体比较健康,手头也比较宽裕,并且能挤出时间,并和家人分开两个月都可以去到珠峰
虽然这篇文章的含金量并不配谈论珠峰,但若你是个被雪山吸引过的普通人,还是可以往下看看的。
给大家证明下我的普通,拉近我们彼此的距离。

(, 下载次数: 0)
(分享我早期的身体状态,虚胖,白嫩)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1)
(最近的状态,没有刻意锻炼,但精神干练了很多)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早期在雪线的状态,厚重的七拼八凑的装备)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最近的状态,有了自己舒适的装备,更了解自己)
(, 下载次数: 1)
(再发个图证明我是普通人)
攀登雪山的魅力,你只有自己体验了才知道它不仅仅是对登顶那一刻的骄傲与自豪也不仅仅是在收获汽车到不了的地方的风景其实我现在还描述不出来但我相信,你去尝试了,就会喜欢

(, 下载次数: 0)
个人的准备
我朋友圈大都是户外新手,甚至我可能是他们周围仅有的玩户外的人,所以经常看到我发的雪山视频私聊我说,“天呐这是哪,我要去!”。我看了一眼她的头像再想了想她的性格一下子不知道怎么回答,不想打击她的积极性,又不想给出错误引导,总是会故意转移说,“这是雪山哦,是很美,你可以试试呀,但对体能还是有些要求的,还是建议你先去爬个哈巴或者四姑娘,适应好了后,可以去。”
我知道对于当今这个快餐时代,如果你和一个人说你要去到这里得先去到那里再做一些准备然后就可以去到了,那么大部分人会放弃,爱下一个一脚油门就可以到的地方
但攀登雪山是个这样的过程,它不同于普通的旅行或者简单的徒步,除了高度雪山有技术型和非技术型,你攀登的难度有商业跟团或者自主AA,我有的时候反而会找到一种升级打怪的乐趣,它需要你不同情况做出不同准备。

(, 下载次数: 0)
(十月,攀登4天的准备)
经常会在一些驴友群看到群友们互相交流,拿四姑娘山举例,就老看到有人说四姑娘山简单,说体能稍微好点可以穿简单的装备再随便报个四川境内八百到一千多的商业团就可以上,我认为有误导言论,可也不敢多说,毕竟他们走了我没走,只是觉得他们是幸运的。因为或许天气好穿简单的装备可以上,但若遇到恶劣空气突变,又该如何解决应对?即使是成熟的线路,也需要自己做好足够的准备。

那些都不是个成熟的户外爱好者。
(, 下载次数: 3)
(我在尼泊尔ABC徒步,当时我有个我在雪山下徒步了就是去过雪山的误区,两者要克服的是完全不同)
其实在你决心去一次雪山攀登,它不像简单准备好时间和金钱,找个旅行团,或者自己去攻略就可以到达的,高海拔的多变,它需要你们的双向奔赴。 以下三个准备快成了我刻在意识里的本能,都是吃过亏的总结,每决定爬一次山,我都会在潜意识里告诉自己,我需要做好这三点准备。
(, 下载次数: 0)
(到了冰壁前的准备) 1、 有足够的体能准备 虽说能走路有毅力并且在一个正确的引导下都有可能到达一座雪山的山顶,但在雪山攀登上,即使是简单的初级入门雪山也建议你有个一个月的时间做体能准备,让自己的身体不那么透支。
高海拔行走,体能的消耗对平时待在平原的我们本就是一个加倍挑战,如果有损伤,或许也是加倍的,并且大部分新手登山并不会告诉自己要保存体力下山,只会给自己信念洗脑说,我一步一步,一定可以登顶,从而透支只为登顶,如果原先体能不够,下撤很容易无力,出事故,如果遇到什么紧急情况就会很被动 。
身体过分的透支会让你无法舒适的享受向上的过程和及时的做出冷静的判断与决策,在缺氧地区人的大脑反应是会迟钝的,建议决心开启一座雪山后留出一个月的时间在心肺与腿部臀部力量上做持续的训练,不单是健身房的训练,也需要你走到山野训练。
2、有足够的意识准备,了解你要去的目的地。 “如果我报商业团,我就把所有安排都推给向导好了,付出了钱就是为了享受专业” 这样的思路没错,但其实是对自己的不够负责,真正的负责还是要自己心里有数,可以在报名前把与之相关的游记都看一圈,最好能去看下线路轨迹,粗略的判断自己适不适合,再对整个路程会遇到的风险要注意的点有个评估了解,在做好这些综合了解后可以在选择俱乐部时提出自己的顾虑来看向导的回答是否专业。相信我这样的你不仅心里更有数,在雪山上的成长也会更快,你了解了你要去的目的地后,可以粗略的做下天气估计和着装准备再有头绪的询问专业向导了。 3、有足够的装备准备,并不是都需要买有牌子的。
很多老驴会说好的体能好的意识大于好的装备,我很认同,但我依旧坚持好的装备,是很重要的。在雪山攀登建议往“极限情况”来准备,雪山上遭遇的最普遍的就是失温,除了雪线自带的降温,在你冲顶的过程或许会被突变的一个大风刮走自己的体温,所以我在温度保护上一直很在意。
比如睡袋那里的夜间温度是0度,我会往-15度去准备,羽绒保暖也会比预计好的再多带一件备用。登雪山我目前的阶段走的都会请马驮,全程轻装,不会太考虑重量。
另外虽说不需要买有牌子的,但我一推荐都是推荐选择比较多的大牌的哈哈。其实在雪山采购可以多看看布料,寻找合适性价比的替代品,尤其考虑排汗、保温、防风和有备用装备意识
还有在技术装备上,要了解你装备的寿命,这块就不细说了。
听起来比一场普通的旅行要麻烦很多,但有的时候我反而会觉得,我享受的不只是攀登的结果,还包含为了这个目标准备的过程,攀登会让人慢下来,为了一个目标耐心的做着一步步准备,这或许又是它带给我意外的魅力了。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第一座雪山的选择
我和很多人一样,都会建议你从海拔五千多的初级雪山——哈巴雪山、四姑娘山、冈什卡开始,但在进阶上我没这么追求高度,反倒更追求风景和趣味,所以就插一个技术型体验的那玛峰。
还有一个很有意思的山——洛堆峰,虽然海拔 6010 米但真的是个我爬过的最简单的山峰,也推荐新手爬了增加自信。

(, 下载次数: 0)
(真的是个很舒服的雪山,不用凌晨一两点起来,开车到五千多的大本营,爬个一个多小时就登顶了,趣味性也很好)
在那之后可以尝试半脊峰,金银山,再是攀登海拔更高的玉珠峰、雀儿山,因为玉珠峰就是个大馒头不是我感兴趣的风景,雀儿山也封着,我便对近两年很火的中山峰有了兴趣。
再往上还有慕士塔格和宁金抗沙,一般到了这阶段都是有些攀登珠峰意愿的人的拉链了,再往上也不用再说了其实是我说不太出来,欢迎各位前辈留言补充。

(, 下载次数: 0)

在这里提下,大部分人会有个误区就是我登雪山要刷高度,但海拔高并不等于难度高,珠峰的难度比不上幺妹峰贡嘎峰这些对技术型有更高要求的山峰,并且一座山他的走法不同难度也会不同,玉珠峰的南坡与北坡的意义是完全不同的。西藏境内的洛堆峰,海拔 6010,在我心中比哈巴雪山(海拔 5390)要简单很多,我就常和朋友开玩笑说第一座雪山可以选择洛堆峰,它实在是太能提升你勇气的雪山。
这两年川西好多山脉都慢慢被挖掘出来,初级技术型雪山例如那玛峰、半脊峰,难一点的还有金银山、中山峰,都是不太出名,甚至取的名字随便的让我感觉有点像家附近的小后山,但他们的攀登难度和趣味也是不可估量的。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在约伴上的选择
前面提到了很多次攀登是个很讲究团队合作的户外运动,所以并不建议大家在刚入门就约伴。
我听过很多,我周围体能大神的自主约伴爬雪山的经验,即使是初级雪山都不是很好,甚至基本都想起来后怕。比如在淘宝买个一百多的冰爪冰爪半路掉的,比如速攀遇上大雨还是往前走的,连我自己在约了有经验的伙伴去攀登都有后怕的事,比如尽管他们有过经验,但一两年没接触都会忘了牛尾怎么绑,在冰壁上行走不习惯一直卡在路绳上,比如高反反应变慢你能感觉到他思考不了的,这些只是我们运气好,没有遇到突发情况,其实我在一次半自主攀登后想过一个让我觉得我对我自己不负责的事,我的经验并不能承担起那些突发事件,我甚至连会遇到怎样都突发事件都想不到。(又想到滑翔伞詹教对我说的“所有已知的都是安全的,未知的都是危险的。”)
雪山攀登的发展很滞后,很多知识普及不到有意向的普通人,现在分析起来好像会觉得“怎么这么离谱的错误都会犯”但你自己经历的时候就是很容易的看不到那些后面的风险。
雪山的变幻莫测和救援的困难需要你更加尊敬。“无兄弟不攀登”,山里的兄弟不要随便找。

(, 下载次数: 0)

如果你是体能好并且有一定户外照顾自己的经验的,在刚入门可以单独请和自己体能匹配的向导协作,这样费用也会省很多,重要的是能配合你的节奏。可也不是每座雪山都可以只请个协作,国内有部分雪山是被专门组织保护承包的。如果一些被包了的雪山可以在攀登过程和领队及时沟通,尽量选择大组织,可以给你匹配合适的队员与向导,等你经验足了,可以选择报一些攀冰、高山向导的培训班,再慢慢的找靠谱的攀登搭档尝试阿尔卑斯式攀登。

那零基础的呢?

零基础并不建议直接请向导和协作,建议找个有不止一座雪山攀登经验的领队报名。领队的眼界、责任、经验,大部分都会比只待在一处地方的协作要高,能教给你带你看到的也更多。没有经验就别省钱的报四姑娘那样一两千的团了,有的不负责任的协作会在你累的不行想放弃的时候怂恿你放弃,然后他也可以休息了,我还听说某大平台哈巴雪山有两千多的和三千多包你登顶的,没看到具体的链接,但如果顾客没判断连领队都没判断给你包登顶的话,想想还是那两个字 “后怕!”

(, 下载次数: 0)

感觉这篇文章也不会给有兴趣的你看了就想立马去登个山。雪山攀登还是个不同于做个攻略就可以去到的户外运动,但也是在普及的户外运动。我也好想把这些描写的美好点,没这么严肃点,忽悠朋友进来,忽悠客户报名,但我做不到,我怕把你忽悠去了受罪的就是我哈哈哈
攀登雪山的乐趣在哪呢?都是看风景,我为啥要上去?不知道大家看过那个狗血韩剧《顶楼》没,我在登上那玛峰山顶的时候居然想到了那个剧,在顶上看的风景,就是能满足你一些不一样的感觉,并且一步一步,了解自己再验证自己,和真正的朋友结组攀登上去的感觉,也就是攀登雪山能带给我了。

(, 下载次数: 0)

好几次看着远处的山想着那句误打误撞的千古名言“因为山在那里”。随着一点点的真的往山里走去,居然开始能过分解读并在心里想着 “因为山在那里,所以我想看看,我能不能看到山那头的东西都有啥,也想看看自己,究竟能走到哪”
或许 这就是登山的魅力吧!
“”1985年一名名叫蒂克·巴斯的阔佬,年届50岁,没有什么登山经验,却在一位名叫戴维·布里希尔斯的出色年轻登山者的带领下登山了珠峰,在此之前,珠峰可以说是登山精英们的天堂,然而,巴斯成功的事实却改变了一切。登山珠峰之后,他便成为第一位登上全部七大洲最高峰的人。“迪克像我们证明,即使是平常人也可以接近珠峰,只要你身体比较健康,手头也比较宽裕。我想最大的困难可能是如何挤出时间,并和家人分开两个月。”——摘自《进入空气稀薄地带》 “随着珠峰首登到现在,平均每一年就会有5人丧生(具体数据在网上没有搜到)”
- End -

(, 下载次数: 1)

(, 下载次数: 0)




欢迎光临 徒户外网 - 网上户外平台 (https://tuhuw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