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户外网 - 网上户外平台

标题: 阅读丨‍一百年前,他们这样过元旦 [打印本页]

作者: 自驾地理    时间: 2023-1-2 16:31
标题: 阅读丨‍一百年前,他们这样过元旦
-本文授权转载自公众号:文化溯源-

自从1912年起公历1月1日被改称元旦,1914年阴历元旦又被正式定为春节,直至当下,元旦在我国已经走过了一百多年的岁月。

本期我们就来溯源一下,100多年前的人们是怎样过元旦的。

100多年前,按照当时北洋政府的规定,公职人员在每年元旦可以放三天“例假”,曾在北洋政府教育部任职的鲁迅先生,因此在日记中就留下了多处记述其元旦假期活动的内容。

比如1914年元旦假期,《鲁迅日记》就非常详细地记录了他在三天元旦假期的活动情况: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1914年1月1日)

一日 晴,大风。例假。上午徐季孙、陶望潮、陈墨涛、朱焕奎来,未见。杨仲和馈食物,却之。午后季市来。往敫家胡同访张协和,未遇。遂至留黎厂(琉璃厂)游步,以半元买“货布”一枚,又开元泉一枚,背有“宣”字。

(1914年1月2日)

二日 晴,风。例假。上午郑阳和、雷志潜来,未见。午后得二弟所寄《  社》杂志一册,去年十二月二十八日付邮。晚五时教育部社会教育司同人公宴于劝业场小有天,稻孙亦至,共十人,惟许季上、胡子方以事未至。

(1914年1月3日)

三日 晴。例假。午前寄二弟信(一)。午后童杭时来。下午至东铁匠胡同访许季上,未见。往留黎厂(琉璃厂)买《听桐庐残草》一本,一角,亦名《会稽王孝子遗诗》。又《陆放翁全集》一部,内文稿十二册,诗稿附《南唐书》二十四册,共三十六册,十六元,汲古阁刻本也。又以银二角买《纪元编》一册,以备翻检。

(1914年1月4日)

四日 晴。星期休息。……

(1915年1月5日)

五日 始理公事。上午九时部中开茶话会,有茶无话,饼饵坚如石子,略坐而散。午后汤尔和来部见访,似有贺年之意。



当时鲁迅供职的北洋政府规定阳历新年(即今之元旦)放假三天,因此鲁迅在1月1日至3日的元旦假期中有充分的时间访友待客、逛琉璃厂购物,然后经过1月4日的周日休息,到了1月5日鲁迅才去北洋政府教育部上班,并且在上班之后他还参加了教育部专门组织的一场官方性质的茶话会,继续庆祝新年元旦。

(而鲁迅对这一场官办茶话会则留下了茶话会所供点心小食坚硬如石难以下咽的吐槽。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鲁迅   图/光明日报

这段记录中另外一处值得注意的是,1月2日鲁迅所在的教育部社会教育司还举行了专门的新年元旦庆祝公宴,地点选在前门外大栅栏的劝业场。

当时的大栅栏劝业场是北京第一座综合商业建筑,一共四层,日记中记录的“小有天”即在楼上,这是一家主营闽菜的福建餐馆,“小有天”规模不大,菜品却精,生意火爆,当时驰名京师的有“炒响螺”“五柳鱼”“红糟鸡”“红糟笋”“汤四宝”“葛粉包”“千层糕”等等,因此这里也成了鲁迅所在的教育部社会教育司选定的会餐场所,不过按照鲁迅在日记所载,他对闽菜特色之一的红糟不太适应。

(, 下载次数: 0)
修葺后的北京劝业场外观。图/光明日报

透过《鲁迅日记》,我们不难发现,日记中的鲁迅参加的各种元旦庆祝活动均属官办,而在民间和亲友层面,他所见的元旦庆祝并不多。

其实在100多年前新年元旦确立之后,民国历届政府曾经多次有过用元旦完全代替春节的动议,甚至在1928年之后还尝试废止春节,但是在与之对应的民间社会很长时间里,元旦和春节仍旧保持着并行不悖的状态。

对于当时这种两个新年并存的局面,老舍先生在《抬头见喜》一文中,曾经对民众的这种微妙心态有确切的描述:





中学的时期是最忧郁的,四、五个新年中只记得一个,最凄凉的一个。那是头一次改用阳历,旧历的除夕(我)必须回学校去,不准请假。姑母刚死两个多月,她和我们同住了三十年的样子……哥哥当差,不能回来。(除夕)家中只剩母亲一人。我在四点多钟回到家中……吃过晚饭,我不能不告诉母亲了——我还得回校。她愣了半天,没说什么。我慢慢的走出去,她跟着走到街门。摸着袋中的几个铜子,我不知道走了多少时候,才走到学校。路上必是很热闹,可是我并没看见,我似乎失了感觉。到了学校,学监先生正在学监室门口站着。他先问我:“回来了?”我行了个礼。他点了点头,笑着叫了我一声:“你还回(家)去吧。”这一笑,永远印在我心中……

我好像没走就又到了家,母亲正对着一枝红烛坐着呢。她的泪不轻易落,她又慈善又刚强。见我回来了,她脸上有了笑容……



在老舍先生的回忆中,明确记录了当时他就读的中学已经出现了春节不放假(与之对应的是元旦放假)的规定,以元旦来代替春节的倾向已经出现,但是这个春节不放假的规定,在喧闹的除夕面前似乎没有什么约束力,无论是老舍在除夕当天心不在焉所见到的热闹街道,以及学校学监善解人意的让老舍“好像没走就又到了家”,都十足十地彰显了,春节传统在民众生活中的强大生命力。

当然,100多年前的国人中有众多如老舍先生这般对春节有所眷恋的,也确实有人对春节比较厌恶。

比如1918年2月10日除夕,著名文字学家钱玄同先生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




“(今)日为阴历丁巳年十二月二十九日,此月小建,故今日即为除夕。我最厌过年,尤厌过阴历年,因阴历本比阳历野蛮。中国幸而已改阳历,岂可依旧顾及阴历?至从阴历过年者必有许多迷信可笑之无意识举动,大为(与)革新社会之道相反。故我家逢阴历年无所谓过年,但因阴历岁首数日店铺什九皆关门,不能不预备数日间之饭菜及点心耳。然大兄之家近年来却极端复古,至阴历年除夕,且悬祖先遗像,供以酒、饭、菜、点,而人人跪拜如仪。吾虽满腹不愿,亦有不能不勉强敷衍者。

在钱玄同看来,元旦与春节之争,体现的是公历与阴历的争锋,再推延开去,甚至事关这个古老国度的新文化与旧传统之间的PK。

因此,钱玄同对春节的厌恶,与他对元旦替代功能的推崇几乎是同时生发的。1922年12月31日,钱玄同在日记中就记录了他带着儿子过了一个像春节那样的具备“辞旧迎新功能”的元旦佳节:




傍晚访(沈)士远,今天他们那边弄了些玩意儿,算是过年。秉雄(钱玄同子)亦往,喝酒吃年夜饭,吃年糕,放花筒爆仗,捉曹操……闹得高兴得很。……夜半二时方出城回舍。



100多年前关于元旦与春节这一场争论,在100多年后的今天,作为后人的我们已经能够找到历史的答案。今天,我们或许可以真正做到置身事外,只是静静回看当年这场论争留下的历史涟漪。

(, 下载次数: 0)

撰文 | 石雱

编辑 | 常莹

·  END  ·




欢迎光临 徒户外网 - 网上户外平台 (https://tuhuw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