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户外网 - 网上户外平台

标题: 北大山鹰社2022新疆克孜色勒攀登报告 [打印本页]

作者: 山野杂志    时间: 2022-8-24 09:46
标题: 北大山鹰社2022新疆克孜色勒攀登报告
文 / 亓宗帅

图 / 北大山鹰社2022克孜色勒登山队

2022年7月24日,北大山鹰社成功登顶新疆海拔6525米的克孜色勒雪山。至7月27日,3个冲顶小组共计20名队员和4名教练成功登顶。

新疆克孜色勒,又名公格尔四峰,海拔6525米,位于新疆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周围群山林立,与库克色勒(公格尔三峰)山体相连,联袂而立,直线距离仅约3公里左右。北向依傍西昆仑山脉最高峰公格尔峰,南向与“冰川之父”慕士塔格峰遥遥相望。

克孜色勒峰所处的东帕米尔高原地处内陆,群山阻隔着印度洋和太平洋气流进入,气候十分干燥,降水主要来自高空西风带气流和极地冷湿气流的相互作用,年降水量非常少。克峰北侧是冰岩峭壁,与库克色勒山体相连,南侧多为冰雪坡。东西南三向为三条主干山脊。山峰冰雪充盈,本次攀登的西山脊南坡,雪线高度海拔5000米—5200米,攀登路线自大本营开始总长约为9.5公里,攀登高差2325米(海拔4200米—6525米)。

克孜色勒于1983年由英国队沿西山脊路线首登,之后1995年的日本队,2000年、2005年、2011年的俄罗斯队均成功登顶。国内有资料可考的是1999年北京大学登山队(9名队员登顶)、2008年清华大学登山队(未登顶)、2013年北京大学登山队(未登顶)三次攀登。

攀登路线

本次攀登大本营设在位于克孜色勒西侧山脊线尾部,海拔4200米,并设有C1(海拔5100米)、临时C2(海拔5770米)、C2(海拔6000米)3个高山营地,其中临时C2在运输阶段使用,随后更改为海拔6000米的C2营地。接近顶峰处首先到达一个海拔6460米的假顶,接着通过一个平缓鞍部,随后抵达海拔6525米的顶峰。

(, 下载次数: 3)

△克孜色勒顶峰

克孜色勒大本营接近性良好,从喀什市区驱车4小时即可到达位于喀拉库勒湖的过渡营地。本次攀登幸得中科院慕峰冰川研究所的住宿支持,在海拔3600米处首先进行了适应。从喀湖附近出发至本次攀登的大本营可驱车前往,本次采用摩托运输物资,人员在接近大本营约4公里处徒步进山。事实上,皮卡车也是能够接近大本营的。

大本营位于克孜色勒西侧山脊末端,海拔4250米,周边地势平坦,易于扎营。附近冰川河水浑浊,对用水问题造成了一定障碍。本次攀登受限于摩托车物资运输工具影响,大本营的位置只能到达海拔4250米的高度,如果使用驼队进行物资运输,还可以将大本营位置建得更高。

(, 下载次数: 3)
BC—C1
从大本营出发,沿着克孜色勒西侧山脊上升到达海拔5100米的C1,路程长度约5公里。在路线开始需要通过一条冰川河,上午流量较小可直接通过,河水自下午开始变大变急,特别是在攀登后期,日照持续强烈,需要趟河通过。后面地形多为碎石坡,轻装约需4—5小时左右,重装约8小时抵达C1。

在攀登的第二阶段,我们发现了另一条接近C1的路线。原山脊路线北侧的山谷同样可以抵达C1,路段环境持续上升,避免了山脊路线的弯绕,能够比山脊路线快1小时左右。冲顶阶段均采用新路线上升和下降。

(, 下载次数: 3)

△BC-C1山脊路线

C1营地位于海拔5100米的一处鞍部,地势平坦易于扎营。雪线正位于附近,因此冰雪消融程度易受光照和温度影响。在运输阶段,我们在鞍部冰雪处扎营。然而几天晴天过后,浮雪消融,底下的硬冰也受到影响,因此不得不将营地迁至一旁的岩石路段。


C1—C2
C2营地建立在海拔6000米的位置,从C1到C2爬升900米,路线长度约2.5公里,其中修路路段约200米,其余路段结组通过。C1至C2路线首先经过一段浮雪覆盖的硬冰路段,坡度大约在35度,该路段裂缝较多,大多为明裂缝,雪层较厚时能通过有裂缝痕迹的雪层进行判断。随着海拔上升雪层逐渐加厚,早上雪层较硬,通过较为舒适,中午过后雪况逐渐变得松软,常常一脚踩下没过大腿。

(, 下载次数: 3)

△C1-C2结组通过

由于运输阶段任务繁重,本次攀登设置了临时C2,用于运输阶段C1至C2途中过渡。临时C2海拔5770米,位于一处平台,易于扎营。临时C2接近C2途中主要通过方式仍为结组,在接近C2附近会经过一条裂缝,裂缝上方有着宽厚的雪桥,这部分修路100米,通过方式为行进间保护。


C2—顶峰
从海拔6000米的C2至海拔6525米的顶峰攀登高差525米,路线长度约2公里。地形多为雪坡和部分横切,部分暴露感较强的路段修路通过,修路路段总计450米。在通往顶峰之前先到达海拔6460米的假顶,继而经过一段平缓鞍部后上升到达顶峰。

(, 下载次数: 3)

△C2营地

攀登行程

北京大学2022克孜色勒登山队大部队于7月8日在喀什集合,10日前往喀湖附近的冰川所进行海拔适应,13日进入大本营,至28日出山,历时21天。

(, 下载次数: 4)

第一阶段:进山与适应

7月8日,登山队第一批队员在喀什集结完毕,清点物资,协调后续安排,住宿青旅。

7月9日置办物资,安排交通。

7月10日抵达海拔3600米的冰川所在营地,进行报备和休整。

(, 下载次数: 3)

△途中休息

7月11日至12日整理物品、适应海拔,完成高山食和行动食的分装等工作。

7月13日队伍进入海拔4250米的大本营,初步建设营地。

7月14日至15日队伍在大本营休整,整理建设营地,小部队向上探路。

第二阶段:运输与修路

本阶段目标是修通C2,并将C2以上修路物资运输至C2营地。根据队员状态和任务将队伍分成了A、B、C3个组。

7月16日A、B组前往C1运输,搭建C1营地,A组宿C1,B组回到本营,同时C组大本营休整。

(, 下载次数: 3)

△裂缝路段修路

7月17日A组运输前往海拔5780米的临时C2,B组在大本营休整,队员状态均正常;C组从BC运输前往C1。

7月18日A组部分状态好的队员从临时C2向上修通前往C2(海拔6000)的路线,并从C2向上探路至6180米,而后全组下撤回到本营。B组从本营前往C1、宿C1;C组从C1运输前往临时C2,宿临时C2。当天后队的5名队员及随队老师刘博抵达大本营与队伍会合。

(, 下载次数: 3)

△临时C2

7月19日A组及6名后队队员在大本营休息。B组从C1出发、C组从临时C2出发,将临时C2的营地及物资共同运送到C2,而后下撤回到大本营。

7月20日至21日全队在本营休整,为第三阶段冲顶养精蓄锐。

第三阶段:冲顶与下撤

本阶段队伍目标是完成三组全部队员阶梯式冲顶,撤回路绳等装备以及C1和C2两个高山营地至大本营,此阶段队员进行了重新分组。

(, 下载次数: 3)

△冲顶途中

A组负责C2以上修路并探通顶峰路程,B、C两组完成接力冲顶任务。下撤时,B组负责撤C1营地部分物资,C组撤C2营地和路绳等装备,A组本营休整后接应C组下撤。

7月24日12点18分,北京大学登山队A组6名队员和2名教练成功登顶海拔6525米的克孜色勒峰。

(, 下载次数: 3)

△A组登顶

7月25日12点15分,B组全体队员以及教练周松,成功登顶克孜色勒。

(, 下载次数: 3)

△B组登顶

7月27日9点52分,C组全部成员,包括8名队员和1名教练刘峻甫,成功登顶克孜色勒。

(, 下载次数: 3)

△C组登顶

7月28日队伍从大本营出山撤回喀什,至此,攀登圆满结束。

从攀登结果上讲,本次有20名队员和4名教练登顶。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在筹备阶段详尽参考了2013年和1999年的攀登资料,做了很充足的准备。

多年过去了,攀登环境自然也有所变化,特别是资料记载的裂缝区、雪桥等,实际状况要比我们预想的好不少。在今后的选山和实际攀登时,也都应继续在客观评估队伍实力、详尽了解山峰情况下谨慎进行。

ABOUT

《山野》杂志

与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共成长!

热线:01067154355

投稿邮箱:

shanyecma@qq.com

(, 下载次数: 3)

往期精彩回顾



(, 下载次数: 3)

(, 下载次数: 3)
在看点这里
(, 下载次数: 4)




欢迎光临 徒户外网 - 网上户外平台 (https://tuhuw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