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户外网 - 网上户外平台

标题: 【中国登山协会】2021年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分析报告 [打印本页]

作者: 山野杂志    时间: 2022-3-23 14:56
标题: 【中国登山协会】2021年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分析报告
从2021年整体事故数据来看,受疫情影响,有组织的活动事故较少,亲友结伴、个人出行发生的事故较多,事故数量整体呈现增长态势,死亡人数因群体性死亡事故的发生而增长非常明显。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增长,群众体育蓬勃发展,全民健身迸发活力,进一步体现出体育所具有的功能和价值,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在教育文化卫生体育领域专家代表座谈会时指出:体育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重要途径,是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展示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平台。“四个重要”对体育进行了精准定位。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意气风发开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开局之年,也是乘势而上筑牢体育强国根基、奋力实现体育现代化的开局时期。中国登山协会面对疫情、面对挑战,加大力度发展登山户外运动,全面贯彻全民健身国家战略深入实施,不断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向着体育强国目标砥砺奋进。


登山户外运动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运动项目之一,中国登山协会充分利用江河、湖泊、山地等自然环境,加强登山户外运动项目的普及和推广力度,积极举办专业培训、特色赛事、全民健身活动等,不断吸引人民群众参与和体验,加强登山户外运动知识普及,构建山地救援体系,使登山户外运动在“科学、安全、环保、文明”的登山理念指导下,推动登山户外运动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参与人群连续呈现增长态势,参与热情持续高涨。

然而随着登山户外运动的快速发展和参与登山户外运动人口的快速增加,登山户外安全问题已连续多年成为影响登山户外运动健康发展的关键,尤其2021年(第四届)黄河石林山地马拉松百公里越野赛事故,引起政府、行业机构和社会大众广泛关注。

针对于此,全国各地纷纷采取措施解决安全问题,比如规范和制定赛事相关制度、制定申报审批制度、发布高危地区禁令、发放户外安全手册、推广普及安全知识和风险防范措施、举办专业技术培训,以此来提高大众对登山户外运动项目的认识,以及对户外风险的识别、预防和管理能力,培养登山户外安全意识。但因参与人群的能力水平参差不齐,仍有参与者缺乏对登山户外项目的认知,缺少专业技能、技术、理论等,导致登山户外运动事故时有发生。

为了厘清事故发生的原因,找出同类事故的共性,建立安全预防和监控体系,对事故进行分析非常重要。通过分析能够有效宣传安全知识,加强预防的措施和力度,从源头杜绝事故的发生,让每一个参与登山户外运动的人都能安全地享受户外魅力,让登山户外运动安全健康地发展。

2021年登山户外运动事故概况

根据中国登山协会登山户外运动事故研讨小组的不完全统计,2021年中国大陆共发生509起登山户外运动事故(以下简称“事故”),全年事故发生的活动中参与总人数2852人以上,事故总人数1632人;受伤事故163起(其中两起受伤事故与死亡事故是同案例),受伤人数180人;死亡事故38起,死亡人数65人;失踪事故3起,失踪人数3人(如图1);无人员伤亡事故308起,其中,群体性死亡事故2起,死亡25人,皆因失温所致。2021年多数事故得到了公安、消防、社会救援力量、村民等机构和人员的及时救援,但仍然有部分事故人员因伤情严重而死亡或者因地形复杂而未找到。

(, 下载次数: 12)

△图1:历年登山户外运动死亡人数和失踪人数

与2020年相比,2021年事故起数增加212起,上升率为71.38%,事故总人数上升685人,上升率为72.33%;受伤事故上升64起,上升率为64.64%,受伤人数上升69人,上升率为62.16%;死亡事故上升16起,上升率为72.73%,死亡人数上升38人,上升率为172.73%,其中,男性死亡数量占比84.62%,略有增长,女性死亡数量占比15.38%,有所下降;失踪事故下降1起,下降率为25%,失踪人数下降1人,下降率为25%。

从对比来看,2021年登山户外事故整体呈现增长趋势,一是各地疫情防控工作开展得较好,参加户外活动的人群快速增长,但有组织的群体性活动仍然较少。参与形式主要以亲友结伴和个人出行为主,但因户外经验的欠缺、户外知识和装备的不足、风险识别和规避能力不足等多方面原因,事故数量大幅度提升。二是因为有一次严重的群体性事故,死亡人数大幅度提升。

事故的类型

为了统计分析2021年事故类型情况,提出有效的防范措施,以防同类事故再发生,同时梳理出有效、可借鉴的预防经验,本报告针对事故类型进行了具体的图表统计分析。

近几年,事故数量的增多导致事故类型也越来越多,从迷路、滑坠、被困、高坠、疾病等类型上升到十几种。2021年与2020年相比,事故类型有所减少(见图2),但也出现了新型的事故类型,如一氧化碳中毒事故。另外,迷路事故数量仍高居榜首,增长趋势非常明显,滑坠、高坠类事故数量变化较小,然而引起的死亡和受伤事故占比仍较高,山洪引发的被困、溺水事故较多,摔倒、扭伤的事故有着明显的增长趋势。

(, 下载次数: 3)

△图2:事故类型

1、迷路在事故类型中占比最高
2019年迷路事故139起,占总体事故的49.63%,2020年迷路事故138起,占总体事故的46.46%,2021年迷路事故280起,占总体事故的55%。从近几年迷路事故类型数据对比来看,每年迷路事故数量占事故总数量的45%以上,一直高居榜首。

2021年迷路事故仍然是事故数量之最,达到整体事故数量的一半多。迷路类型主要以天黑迷路、落单迷路、大雾迷路、挑战新线路迷路为主。通过案例分析,发生迷路的原因主要是行前计划准备不充分,盲目出行,对自身情况、路线、行程时间、天气等了解不足。

迷路后如果无法及时找到出路,会引发更加严重的后果。根据迷路救援成功的事故案例来看,迷路导致受伤的事故仍然较多,还有部分案例中迷路者出现体能透支、心理崩溃、饥饿过度、失温等不同情况,甚至出现了迷路导致死亡的事故。由此可见,如果迷路没有得到及时救援,可能引发非常严重的后果。因此,需要社会各界人士共同来防范和规避。

如果发现自己迷路了怎么办?牢记国内外通用的STOP原则,即首先待在原地,禁止随意走动;其次要保持冷静,尤其带队人员要时刻保持冷静和清醒,及时安抚大家,准确作出判断;第三,观察周围地形地貌,寻找可以走出去的办法;第四,综合分析现状,制订切实有效的计划,最后按照计划有条不紊地实施。

2、被困事故呈下降趋势
近几年数据对比来看,2021年被困事故下降明显,被困事故数量36起,占比7.07%。通过案例分析得出,2021年被困类型较多,有悬崖被困、洪水被困、体能不足被困、天黑被困、暴风雪被困、暴雨被困、大雾被困等。

被困主要原因是对路线不熟悉、随意改变路线、天气了解不足、体能分配不当、行程计划不充分等。如果遇到被困的情况,一定不要盲目自行脱困,要及时寻找安全的地方向外界求助,等待救援。

3、群体性事故以失温为主
根据2016-2020年的事故数据报告显示,过去5年,群体性事故以山洪为主,山洪引发的事故共造成44人死亡、2人失踪,单次山洪事故造成3人以上死亡的案例8起。2021年因山洪引发的群体事故1起,造成2人死亡。然而2021年出现两例失温导致的严重群体性事故,造成25人死亡。虽然过去事故案例中也出现过失温死亡案例,但影响较小,2021年失温造成的影响非常大。

因此,如果出现失温而救援不及时的情况,其结果是非常严重的,需要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参与者需要及时查询运动环境以及周边的天气预报,及早做出防范措施,避免出现失温的情况。

4、高坠和滑坠类事故在受伤和死亡事故中仍占比较高
高坠即垂直坠落,滑坠指在具有一定坡度的地形滑落。根据2021年统计数据来看,509起事故中高坠事故和滑坠事故分别为30起和67起。高坠事故中,造成死亡的事故14起,占死亡事故总起数的36.84%,受伤事故16起,占受伤事故总起数的9.82%;滑坠事故中,造成死亡的事故8起,占死亡事故总起数的21.05%,受伤事故55起,占受伤事故总起数的33.74%。高坠和滑坠死亡事故起数占死亡事故总起数的57.89%,受伤事故起数占受伤事故总起数的43.56%。高坠和滑坠死亡事故与2020年的45.45%相比,增长较明显,高坠和滑坠受伤事故与2020年的55.55%相比,有一定下降。从整体数据来看,高坠和滑坠仍然是死亡率和受伤率占比最高的事故类型。

那么,该如何避免高坠和滑坠呢?第一,各省区市山峰管理机构应在比较陡峭的地形或者接近悬崖的地形处贴出警示牌,或者做好相关的安全措施,比如安装护栏、架设绳索等;第二,参与者在无保护措施下禁止靠近悬崖或者陡峭处,尤其下雨或者下雪时更不能大意;第三,参与者不得私自攀登严令禁止的山峰或者山地区域,严格遵守相关规定。

5、疾病类事故不容小觑
2021年发生疾病类事故15起,死亡2起,占总体死亡事故起数的5.26%,与2019年的14.28%和2020年的18.18%相比,有明显的下降趋势。从事故统计来看,疾病致死的主要原因是猝死,一类是体能消耗过大,另一类是本身身体有问题。因而参与者一定要做好体检,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量力参与登山户外运动。

针对不同事故类型,预防和解决方法都有所不同。同时伴随着装备和技术的更新、科技应用的越来越广泛,需要我们全面了解户外知识,识别风险类型,掌握预防措施和解决办法之余,更要与时俱进,了解和熟悉先进的装备、技术和创新的科技手段,用科学有效的方法避免同类事故的重复发生。

事故与运动项目、省份、月份、时间等方面的关系

登山户外运动事故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分析,查找其发生的规律,根据规律寻找对应的措施,以此预防同样的原因导致的同类事故发生。

(, 下载次数: 10)

△图3:事故起数与登山户外运动项目的关系

1、登山(低海拔登山)和徒步穿越连续多年成为事故频发的运动项目
从图3和数据分析得出,登山(低海拔登山)是历年事故项目中占比最高的,其次是徒步穿越。2021年登山事故共发生407起,死亡事故19起,造成25人死亡,2人失踪,126人受伤;徒步穿越事故共发生71起,共造成12人死亡,30人受伤。登山和徒步穿越事故起数合计占总起数的93.9%,死亡人数占总死亡人数的56.92%。与2020年相比,登山和徒步穿越的事故起数增幅较大,但与总体事故数量的占比与往年基本保持不变。

历年事故案例和统计分析反映出,登山和徒步穿越事故较多的原因是两个项目相对于其他项目来说门槛较低,对技术、装备等方面要求较低,使得参与人群较多,成为大众最易接近的项目,尤其疫情控制良好的前提下,参与人群大幅度提升。但是因要求低,易导致参与者麻痹大意、放松警惕,同时缺乏登山户外经验,缺少专业的知识、装备和技术,没有做好行前计划的制订和当地天气、地形地貌的了解,再加上一定的盲目性和安全意识的淡薄,导致事故时有发生。

2021年高山探险事故共发生2起,造成1人失踪,2起事故分别发生于四川和云南。根据事故统计信息,2起高山探险类事故在开展活动前都未经地方登山协会批准。1起事故因及时得到了当地政府和救援组织的及时救援,成功救出遇险者。另外1起经过多天搜索,未能找到遇险者,1人处于失踪状态。

因而,提醒广大登山爱好者,为了自身安全和家人,参与高山探险活动时一定要向山峰所在地的管理单位申请,获得登山许可证,并做好身体检查,以获得安全的监控和及时有效的救援。同时,通过近年高山探险事故案例分析,此类事故多次通过互救的形式,避免了事故进一步恶化。所以参与高山探险活动时应避免单独攀登,以便在事故发生时第一时间得到救援。

2、浙江事故数量居榜首,甘肃死亡人数较高
2021年全国各地较好地开展了疫情防控工作,参与登山户外运动的人数增长明显。然而,因参与者户外经验、技术、装备等方面不足,以及登山户外运动的高风险性,事故发生较多,尤其经济发达、山地资源丰富的省区市事故较多。因此,为了重点监测事故多发地区的动态,及时组织各方力量进行施救,减少事故发生和人员伤亡,深入分析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在全国各地的分布特征非常有必要。具体数据情况如图4所示。

(, 下载次数: 6)

△图4:事故起数与全国省区市的关系

与2020年相比,2021年广东、浙江、福建的事故起数仍较多,浙江死亡人数与去年相比增幅明显,北京的事故数量大幅增加,甘肃和云南因发生群体性事故,死亡人数较多,西藏和青海未收集到相关事故信息。

报告认为,登山户外运动是一种地域选择性很强的运动项目,与户外资源、当地经济水平有着直接关系。部分地方事故数量较多,与当地救援队和信息员加大了对事故统计力度有关系,数据收集得更加全面和具体,漏报的情况比较少。(部分省区市由于统计不完全,事故数量不一定全面)

3、5月份事故数量首次高居榜首

(, 下载次数: 14)

△图5:事故起数与月份的关系

从图5来看, 因全国疫情防控呈现良好态势,登山户外运动出行人数增多,导致2021年上半年事故增幅明显,下半年基本变化不大。1月至6月事故数量达近年之最,5月事故增长幅度最大,高居全年榜首,并成为历年来当月发生事故最多的。

同时因“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和冬奥会的临近,冬季户外运动项目受到大众青睐,参与人数也逐渐增多,事故数量不再冬夏两极分化,各月的事故分布逐渐呈现均匀化。2016年以来,因国庆长假和秋季天气的原因,下半年中每年10月发生的事故达最高值,每年也整体呈现增长模式。

4、下午事故数量连续呈高发态势

(, 下载次数: 8)

△图6:事故起数与一天时间的关系

与过去两年相比(如图6),2021年事故仍主要集中发生在13:00—23:00,上午发生的事故较少,夜间和凌晨事故数量有所提升(信号不畅、手机没电等情况导致未能及时向外界求助)。

根据实际案例来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第一,行前计划不足。很多事故反映出参与者没有计划或者计划不充分就盲目出行,由于线路不熟悉、物资缺失、对天气了解不足、体能分配不均等导致迷路、被困的事故较多。第二,户外风险意识淡薄。登高望远后心情愉悦、回家心切,麻痹大意、放松警惕、体能不足等导致下撤时滑坠、被困。第三,下午山区的天气变化多端,易发生雷阵雨、刮风等恶劣天气,造成摔伤、被困、失温等事故。

5、下降时的事故起数高于上升和其他阶段

(, 下载次数: 5)

△图7:事故起数与登山阶段的关系

如图7,自2017年以来,下降过程中的事故起数明显高于上升阶段,2021年下降事故数量明显有提升,比上升过程中出现的事故数量高一倍有余。根据当日事故时间统计表分析得出,上午的事故数量较少,下午的事故明显高于其他时间。这一结果与下降事故结果是一致的,参与登山户外的人通常在下午处于返回的过程,也是下降的过程。

通过案例原因总体分析,主要原因有:一是参与者行程计划不足,对当天的行程、路线、天气等方面没有做出科学的规划;二是自我体能和身体状况评估不足,以及遇事紧张等心态变化。

因此,提醒广大登山户外爱好者,户外出行前要一定做好行程计划,熟悉目的地线路情况,查好天气预报,切忌盲目出行,返回时要保持高度专注,不能懈怠大意,分配好体力,始终把安全放在首位。

6、组织松散的活动造成的事故连续增多

(, 下载次数: 9)

△图8:事故起数与组织性质的关系

由图8可以看出,2021年,个人行为和亲友结伴的事故数量为近年最高,增长趋势明显,二者在全部事故中占比与去年的79.8%相比,有所增加,为84.09%,连续两年出现增长。法人单位、AA制、网络招募等组织形式的事故数量变化较小。

由此可见,事故数量与组织形式密不可分。从个人行为、亲友结伴来看,二者最大的共同点就是组织松散、户外经验缺乏,完全没有责任主体,遇到风险时抵御能力非常有限,易造成悲剧发生。以法人单位为组织形式的事故数量基本保持在最低,这不仅是因为这种形式有严密的组织团体,更重要的是有专业的人才做组织保障。

因此,一方面,参与者要尽量选择与有户外经验的人结伴同行,或者参加有组织的团体,同时要加强自身的登山户外技术水平,配备专业的装备,禁止盲目出行;另一方面,全国各地要加大户外知识的普及力度,让更多的人了解“户外四人行”原则,加强户外安全理念的宣传,推动户外组织机构的发展,以此来减少因组织松散而造成的事故。如果登山户外参与者具有专业的知识、装备和经验,组织者具有丰富的经验、专业的服务,相信事故会越来越少。

山地救援

随着国家对应急救援越来越重视,全国各地社会救援力量发展迅速,队伍专业化水平不断提高,技术人才和装备的储备更加全面,部分地方社会救援力量与政府救援组织形成了良好的互补。根据事故统计情况来看,2021年大多数事故得到了及时有效的救援,避免了事故的进一步恶化,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 下载次数: 15)

△图9:救援组织形式与救援数量的关系

从图9来看,2021年政府救援(公安、消防)占据主导地位,成为山地救援中主要的救援组织形式,联合救援(政府、救援队、医院、当地村民等)和社会救援(救援队)数量略低于政府救援数量。根据救援反馈情况来看,目前,部分省区市110接警后,根据事故发生的山区环境,联合当地山地救援队伍共同实施救援,已形成良好的联合救援机制,避免了单独采取政府救援或社会救援所带来的人力、技术和装备不足等问题,使政府救援和社会救援形成良好的优势互补和合作机制。

报告认为,在国家对应急救援力量不断重视的背景下,联合救援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同时社会救援力量也要不断向现代化、专业化发展,推动山地救援发展。相信在社会各界的努力下,山地救援工作将迈上新的台阶,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推动登山户外运动的健康发展。

结语

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基础和前提,是不可超越的先决条件,登山户外运动发展中,人民群众的安全是首位,只有做好安全措施,才能推动登山户外运动的健康发展。2021年事故数量达历年之最,增长速度较快。

为此,本报告认为,登山户外事故的预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和重视。无论是管理者、从业者还是参与者,都要了解登山户外运动项目的特征,了解户外风险和事故类型,具备急救、自救的能力。只有全民参与、全民学习,才能让事故远离每一个人,让登山户外运动真正成为欣赏风景、享受自然、愉悦心情、开阔眼界、锻炼身体的群众体育项目。

首先,政府要持续加强引导和规范。

一是积极建立和完善与登山户外相关的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推进登山户外运动科学、安全、健康、有序的发展。

二是加强登山户外组织管理机构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完善登山户外公司、俱乐部等服务机构的资格认证体系,积极引导户外组织机构走进社区、走向群众,普及推广登山户外运动知识、技能及户外风险预防方法。

三是加大力度改善硬件设施,根据事故原因在事故多发地、频发地做好安全防范措施,减少风险点。

其次,公司、俱乐部等服务机构向更加专业化发展。

服务机构是参与者进行登山户外活动的载体,服务人员的能力水平将直接影响参与者的安全系数。组织机构要提高从业人员的入门门槛。平时要广开全面的专业培训,提升登山户外技术水平和应对风险能力,使之具备预判各种地形的风险和救援技能。

活动前为参与者制订完整的行程计划,包括活动路线、天气情况、地形地貌等,做好应急救援措施,告知参与者需要做的准备和可能存在的风险;活动中及时关注参与者的动态,随时观察周围环境潜在的风险,遇到风险时能够沉着应对;活动后及时总结,对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和分析,并尽可能分享给每一位活动参与者,同时要加强社区、学校等方面的培训和推广力度。

第三,参与者要提升和完善自我能力。

根据报告分析,个人出行、亲友结伴出行更容易出现风险。因此对参与者而言,每个人都应该具备基本的户外知识,平时要积极学习登山户外知识,参加相关组织机构的登山户外专业培训,正式参加活动时遵循从简到难的入门原则,避免盲从和跟风,每一次出行都需要做好行前计划,保障出行安全。

(, 下载次数: 29)



宣传科学登山、安全户外是我们编制登山户外运动事故年度报告书的主要目的,户外安全的警钟必须长鸣,安全户外任重而道远。本报告迫切希望通过相关信息的传播,帮助大家安全地走进户外,健康地享受自然,推动登山户外运动安全健康的发展。





ABOUT

《山野》杂志

与中国登山户外运动共成长!

热线:01067154355

投稿邮箱:

200417@qq.com

(, 下载次数: 18)

往期精彩回顾



(, 下载次数: 12)

(, 下载次数: 17)
在看点这里
(, 下载次数: 6)




欢迎光临 徒户外网 - 网上户外平台 (https://tuhuw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