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户外网 - 网上户外平台

标题: 走,去苏东坡的故乡! [打印本页]

作者: 星球研究所    时间: 2022-3-19 01:49
标题: 走,去苏东坡的故乡!
眉山市东坡区,古称眉山县,是苏东坡一生都念念不忘的故乡。
这里是观赏川西山脉的绝妙平台,即使身行万里,他还惦念着“胶西高处望西川,应在孤云落照边”的爽快。

请横屏观看,东坡区云雾中眺望四姑娘山幺妹峰,诗句出自苏东坡《寄黎眉州》 | 摄影师@李继军

(, 下载次数: 1)

是“门前万竿竹,堂上四库书”的诗书风雅,两分竹、三分水,伴四时风光。

东坡区三苏祠,诗句出自《答任师中家汉公》 | 摄影师@徐鹏
(, 下载次数: 0)

是拥江而生、“白鱼紫笋不论钱”的富饶。故乡烟火气的熏陶下,他有着家喻户晓的美食家身份。

东坡穿越水街 | 摄影师@李陈
(, 下载次数: 2)

天上的云、奔腾的江、热闹的年节无一不勾起他对故乡的怀念。
甚至偶遇一株海棠,他都忍不住想“无乃好事移西蜀”。

东坡区街道,诗句出自苏东坡《寓居定惠院》 | 摄影师@PHOTOZJH

(, 下载次数: 0)

从青年出蜀为官,到六十多岁谪居岭南,他不停回想着故乡的样子,甚至作诗文百余首以慰乡情。

苏东坡部分怀乡诗文,出蜀为官后他一生仅返乡两次 | 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 下载次数: 0)

眉山,这令苏东坡挂念一生的地方,究竟有何魅力?

01
眉山与岷水

古眉山县处于天府四川的中心区域,位于四川盆地与川西高原相接的地方。

盆地以南,峨眉山、瓦屋山等群峰竞秀。因此处地近峨眉山,古时便以眉山命名。

东坡区地形及位置示意图,眉山县于2000年改为东坡区 | 制图@张威@星球研究所
(, 下载次数: 0)

大地碰撞出的褶皱,使川西平原夹于龙泉山与川西高原之间,形成两山夹一平原的地理格局。

山势绵延,古眉山县再次包裹于象耳山、蟆颐山等山峰之间。

东坡区大旺山 | 摄影师@李继军
(, 下载次数: 1)

与邻近的川西高原不同,这里地势相对缓和,山地与平原间的海拔之差最多不过550余米。

境内山地虽较为低矮,却可借山势远眺川西众多山脉,拥有“瓦屋寒堆春后雪,峨眉翠扫雨余天”的观景视野。

请横屏观看,东坡区远眺峨眉山,诗句出自苏东坡《寄黎眉州》 | 摄影师@李继军
(, 下载次数: 1)

古眉山的富饶,还来自于长江上游最大的支流——岷江。因蟆颐山段澄莹明澈,自古便有了玻璃江的美称。
它自北部山口流入,南北贯穿平原,与思濛河、醴(lǐ)泉河等一江四河共同塑造了如树枝状的纵横水系。

请横屏观看,东坡区全景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下载次数: 1)

千万年来,冰水的侵蚀重新塑造着地表,江河裹挟着山间的泥沙,在这里堆积出土壤肥沃的平原。

因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雨水充沛。又土地丰腴、民勤耕作,这里成为了川西平原耕地面积占据比重较高的地区,拥有富足的粮食产量。

东坡区收割蔺草 | 摄影师@李思聪
(, 下载次数: 0)

川西的山脉、平原同岷水一道,塑造了“为江山秀气所聚”的眉山。这山水之间,凝存着苏东坡诸多的美好记忆。

中秋之夜,他与友人聚于山间,望月吟诗“登鳌望月蟾宫近”。

连鳌山石刻,为苏东坡青年时期手笔 | 摄影师@拉法
(, 下载次数: 0)

时逢春日,他与弟弟登蟆颐山望江,乐于“东风陌上惊微尘,游人初乐岁华新”的唱和踏青。

蟆颐观,唐时为四川地区三大道观之一,诗句出自苏东坡《和子由踏青》 | 摄影师@李琼
(, 下载次数: 0)

哪怕他见过无数山水,也总忍不住将他乡风景与故乡比较。

遇东湖吟“吾家蜀江上,江水绿如蓝” ,见汉水则念“襄阳逢汉水,偶似蜀江清”,过庐山还叹“莫教名障日,唤作小峨眉”。

岷江与远处峨眉山,诗句分别出自苏东坡《东湖》、《汉水》、《庐山五咏·障日峰》| 摄影师@李陈
(, 下载次数: 1)

而他并非只挂念着故乡山水。

这里还是一处富有诗书与烟火之地,因此他所挂念还有“共将诗酒趁流年”的爽快。

02
诗书与烟火

川西名山不断,吸引着各路宗教信众。自唐代开始,人们便开始在山间建立佛寺。

大旺山峰峦兀立,人们借山势修建了叠涩层层的密檐式佛塔。

大旺寺白塔,四川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 摄影师@侯建明
(, 下载次数: 0)

山间寺院,还留存着巴蜀地区佛殿方正而小巧的特色。

东坡区报恩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摄影师@李继军
(, 下载次数: 0)

当北方中原地区战争不断之时, 独特的地理位置让眉山成为了庇护众生之地。

群山层层环绕的眉山,比巴蜀首府成都更为安全。人们纷纷顺岷江而下,使眉山成为唐末五代接纳北方移民最多的地区。

在众多移民之中,河北栾(luán)城迁入的苏氏便是苏东坡一家的祖先。

东坡区古城门,宋时这里是眉州州治所在地 | 摄影师@崔宗喜
(, 下载次数: 0)

连续上百年的安稳环境,使当地居民不仅可安心从事农业生产,还有大量的精力用来读书学习。

宋时,眉山与浙江杭州、福建建阳构成了全国三大印刷中心。雕版印刷的发展大大改善了书籍依靠借阅或手抄的不易,方便了人们的读书需求。

而在两宋期间,眉山县高中进士者达900余人,可谓中国科举文化史上的一个巅峰,宋仁宗都不由得赞叹:“天下好学之士皆出眉山。”

宋代巴蜀地区进士分布图 | 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 下载次数: 0)

当地的家族极为重教,父亲苏洵的严格教育,让苏东坡在晚年想起时仍然后怕。

“夜梦嬉戏童子如,父师检责惊走书......怛然悸悟心不舒,起坐有如挂钩鱼”

出身当地望族的苏母程氏,亲自教导苏东坡兄弟,她“养成数杆新生竹,直似儿孙”的教育理念,使苏东坡少有大志。

东坡区苏母公园,诗句出自苏东坡《夜梦》 | 摄影师@张辉
(, 下载次数: 0)

苏东坡一生爱竹、画竹、咏竹,并以竹自喻,“萧然风雪意,可折不可辱。”

竹,更像是仗义执言的苏东坡本人的写照。

三苏祠的竹,上文引自苏东坡《竹》 | 摄影师@蒋小翼

(, 下载次数: 0)

在北宋变法激烈之期,他明知此时劝谏皇帝是不合时宜之举,却还是接连写下《上神宗皇帝书》与《再上皇帝书》。

接连的谏言使他被帝国中枢排挤、弹劾,经乌台诗案入狱一百三十天后,他终是在除夕之日踏上谪贬黄州之途。

罪越重贬越远,而他日后甚至远谪南荒。

请横屏观看,苏东坡一生行迹及仕途示意图,于1101年卒于常州 | 制图@张威/星球研究所&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 下载次数: 0)

而苏东坡的放逐生活也充满了颇多的不合时宜。
被贬期间,他不光接连作出名扬古今的诗赋,更是施展其行政才能,造福无数黎民。
令他念念不忘的眉山味道,还使他一路上创造出繁多美食,在颠沛流离中品味人间清欢。

多面的苏东坡,贬黜黄州时接连做出《念奴娇·赤壁怀古》《赤壁赋》《后赤壁赋》,成为中学必背诗文 | 制图@龙雁翎/星球研究所

(, 下载次数: 1)

安定的环境、丰富的物产,使眉山人民极为重视饮食。
因江河之便,眉山盛产鲤、鲫,当地人尚食鱼脍。苏东坡出于故乡鱼脍的怀念,在外改良烹鱼的方法,自创出“东坡鱼”。
哪怕是被称为下等人家才吃的猪肉,眉山人民都能做出讲究的吃法。苏东坡用眉山炖膀的方法,做出了名声大噪的“东坡肉”。

东坡肉 | 摄影师@李婕

(, 下载次数: 0)

而他本人似乎也颇为得意,为此创作了一首《猪肉颂》。

“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优质蔬菜作物的不断供应,外加温润的气候还为培养食用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泡菜成为当地有名的特产。
这也使性喜食肉的苏东坡,常在各类菜肴中佐以泡菜。

东坡泡菜 |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 下载次数: 1)

他托人从故乡带来巢菜,种植于异乡的庭院中。离家之时“故人送我东来时,手栽荔子待我归”的约定,更让他在惠州有了“日啖荔枝三百颗”的狂热。

三苏祠的并蒂丹荔,诗句出自苏东坡《寄蔡子华》 | 摄影师@李陈

(, 下载次数: 0)

故乡中,还有令他心心念念的人。这里埋葬着在思想和文学创作上对他影响极大的父亲苏洵。持家治生成就一门三苏的母亲程氏夫人。
对发妻王弗的追念,让他写下“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的千古悼亡词。

而与亦师亦友、亦为知己的弟弟子由,在此长达二十余年未尝一日相舍的生活,更是成为他内心难忘的回忆。

来凤轩,苏轼苏辙兄弟读书地方,据统计苏东坡在诗词书信中提到弟弟子由共计292次 | 摄影师@拉法
(, 下载次数: 1)

对终老他乡的苏东坡而言,眉山,是回不去的远方。
更是他人生逆旅中,持续了一生之久的治愈,助他在苦难中超越,成为了中国近千年来的一个传奇。

03 新城与故人
今天,这座小城早已焕然一新。

载他出蜀的岷江水道,现已与成昆铁路、成绵乐城际铁路、成乐高速公路等共同纵横南北,构成新的交通网络。

从这里出发,开车抵达成都只需1小时,乘坐高铁抵达成都双流机场仅需20分钟。

请横屏观看,岷东晨光 | 摄影师@李继军

(, 下载次数: 0)

他记忆中诗书与烟火并济的小城,现今已是成都平原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成都平原通联川南、川西的重要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中心。

请横屏观看,眉山会展中心 | 摄影师@李继军

(, 下载次数: 0)

江河之上,人们建起水电站,又以河堰引水、水库蓄水,大大小小4万余处水利工程改善了境内水资源不均衡的状况。

科学的水利设施覆盖下,人们还开发出田坎上栽果树,田里种稻,稻下养鱼,更为生态“果稻鱼”的农业模式,让东坡区升级成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

穆家沟水库 | 摄影师@李陈
(, 下载次数: 0)

让苏东坡骄傲“岂如吾蜀富冬蔬,霜叶露牙寒更茁”的故土中,现已有25万亩的晚熟柑橘林,产值高达36亿元。
东坡区从唐代的“贡柑之乡”,延续至今成为“中国晚熟柑橘之乡”。

请横屏观看,田间劳作的人们,诗句出自苏东坡《春菜》 | 摄影师@崔宗喜

(, 下载次数: 1)

被称为“川菜之骨”的泡菜,在这里经历了上千年的传承后,由蜀地特产发展成当地重要的支柱产业。

几十家泡菜加工企业,创造出200多亿的产值,让东坡区成为闻名全国的泡菜之乡。

东坡区泡菜城 | 摄影师@蒋小翼

(, 下载次数: 0)

斯人已逝近千年,但焕然一新的城市,却无处不与苏东坡紧密相连。

苏家的故居,被一代代人精心保护下来,变成今日的三苏祠。

东坡区三苏祠,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均位列唐宋散文八大家 | 摄影师@李琼
(, 下载次数: 0)

这里收藏着由宋至清3000多册三苏文献,占全国现藏三苏文献的60%以上,有着规模最大的苏东坡馆藏文物,是全国苏轼研究会所在地。

苏文忠公遗像 | 图片来源@眉山三苏祠博物馆
(, 下载次数: 1)

苏东坡曾渴望亲自登临的远景楼,屡毁屡建,历经千年仍是城市地标。

“嗟夫,轼之去乡久矣......若夫登临览观之乐,山川风物之美,轼将归老于故丘。”

远景楼,上文引自苏东坡所作《眉州远景楼记》 | 摄影师@王进
(, 下载次数: 1)

城市之中全然一新的湿地公园,人们以“东坡水月”为题,组织各类东坡艺术文化游赏活动。

请横屏观看,东坡湿地公园 | 摄影师@李陈

(, 下载次数: 1)

源于宋代繁华夜市的水街中,无数人品尝着东坡味道,于此作乐饮食,醉饱而去。

东坡穿越水街 | 摄影师@蒋小翼

(, 下载次数: 0)

东坡大道、文定街、栖云路,一条条街道还透露着东坡文化的意蕴。

飞鸿路,取自他予弟弟子由所作诗句,“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趾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他正是一只虚幻的鸟,游荡于故乡的每一寸土地。

东坡广场,上文引自苏东坡《和子由渑池怀旧》 | 摄影师@黄伟

(, 下载次数: 1)

诚然,苏东坡的一生与无数地方相连,眉山东坡,却是独一无二的。

“故乡归来要有日,安得春江变酒从公倾。”

这里是让他畅然于世的远方,也是以一城铭记他的故乡。

披风榭,诗句出自陆游《眉州披风榭拜东坡先生遗像》 | 摄影师@韩素兰
(, 下载次数: 0)

- 本 文 创 作 团 队 -撰稿 | 叮叮图片 | 潘潘封面摄影师 | 李继军地图 | 张威设计 | 龙雁翎审校 | 山妖&陈志浩  特别鸣谢:王晋川老师
【参考文献】[1]四川省眉山市东坡区人民政府.眉山县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03.[2]林语堂·苏东坡传.湖南文艺出版社,2018.[3]王晋川·遇见三苏祠.四川大学出版社,2021.[4]王水照 崔铭·苏轼传:智者在苦难中的超越.天津人民出版社,2008.[5]张静.苏轼怀乡诗研究[J].中国苏轼研究,2019(02):108-125.[6]杨雪艺. 唐宋巴蜀士人群的社会地理学研究[D].西南大学,2017.[7]杨荣新.唐宋时期四川雕版印刷考述[J].文博,2003(02):65-70+78.
招聘:星球研究所长期招聘地理地质、天文生物、历史考古等各领域撰稿人,以及三维动画师、地图设计师、图片编辑、视频剪辑、商务策划等,请在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 下载次数: 1)




欢迎光临 徒户外网 - 网上户外平台 (https://tuhuw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