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户外网 - 网上户外平台
标题:
30年,10000天,他如何记录家乡?
[打印本页]
作者:
星球研究所
时间:
2020-8-18 05:13
标题:
30年,10000天,他如何记录家乡?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在此背景音乐下阅读本文,效果更佳
相信我,你一定听过它,只是还不知道它的名字
也许没有办法精确统计
全国到底有多少人背井离乡
但根据《中国统计年鉴》数据
仅2017年我国人户分离人口数
就已接近3亿
对其中绝大多数人而言
我们没有机会
亲眼见证家乡日新月异的发展
更没有机会
亲自记录下家乡的点点滴滴
甚至当我们回到家乡时
一度恍惚自己是归人还是过客
而来自新疆的摄影师赖宇宁
则选择用超过30年的时间
一点一滴地记录下家乡的模样
30年,10000个日夜,26万个小时
最终成为他镜头下的
一山一木、一鸟一兽和一餐一饭
01 一山一木
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向大地
最先触及的便是远处的山峦
山峰巍峨耸立
山顶的积雪久久不化
除了雪的白、山的黑、天的蓝
一切似乎还在沉睡
▼新疆伊犁喀拉峻地区的山峰,属于天山山脉,摄影师@赖宇宁
山下的赛里木湖
与雪山为伴
作为新疆第一大高山湖泊
浩瀚平静的水面犹如一面巨大的全身镜
映出雪山、白云和蓝天
▼冬季的赛里木湖,湖面分布着不连续的冰层,摄影师@赖宇宁(请横屏观看)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太阳逐渐升高
唤醒了山坡间的林海和草原
它们交织错落
铺满高低起伏的山坡
不断向天际绵延
▼林海与草原相间分布,形成“花斑森林”,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林海的主角是雪岭云杉
即使是严寒的冬天
它们依然常绿如新
从空中俯瞰
如同万箭齐发
▼一场大雪后,挺拔的雪岭云杉上挂满了积雪,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没有林海的山坡也并不单调
盛名中外的喀拉峻草原
色彩柔和,曲线优美
形似人体
被誉为“人体草原”
▼初夏时节的喀拉峻草原,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如若恰遇冬雪、绿色尽失
斑驳的积雪点缀山坡
天地亦随之变色
▼一场大雪后的喀拉峻草原,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太阳西斜
阳光与多彩的岩层交相辉映
自然侵蚀塑造的丘陵
形似城堡,鳞次栉比
被称为“五彩城”
▼五彩城,一种由各种彩色地层组成的丘陵地貌,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夕阳半掩
远处的雪山朦胧难辨
近处的巴音布鲁克草原之上
冰雪融水汇聚而成的开都河
变身一条光带
肆意展布
▼开都河呈现出典型的曲流河形态,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不用多久
大地会再次进入黑夜
在山河变化的周期中
这样的一天太过于普通
可就是在这样周而复始的日升月落间
人们匆匆过完了一生
没有阳光的日子里
天空电闪雷鸣
地下繁花似锦
▼伊犁霍城县的薰衣草基地,这里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薰衣草在一年内可以开花两次的地方,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待到雨过天晴
天空彩虹桥高挂
路边油菜花铺满大地
一片片、一垄垄
相继排列、一望无际
▼伊犁昭苏县的油菜花田,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日升月落
雨来雪往
群山屹然矗立
守护着一方水土
也迎来了花虫和鸟兽
▼伊犁察布查尔锡伯自治县的万寿菊田,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02 一鸟一兽
雪山下的湖泊
水草丰美
无数的鸟兽聚集于此
共享着这片祥和的天地
这里是它们的家园
天鹅选择在此扎根,繁衍后代
静谧的雪山与舞动的生灵
构成一幅圣洁、美好的画面
▼雪山脚下的天鹅,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这里是它们的驿站
每年九月
成千上万的蓑羽鹤
在昭苏湿地集结
这里是它们迁徙路上重要的一站
▼昭苏湿地的蓑羽鹤群,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这里也是它们的猎场
高居食物链顶端的飞禽猛兽
时刻准备着发动下一次致命一击
金雕便是其中之一
这种凶猛、骄傲的鸟类
圆目钩喙、敏捷有力
▼仿佛与你对视的金雕,怕不怕?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当尖牙和利爪相遇
一场厮杀在所难免
▼金雕捕猎的场景,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而在驯鹰人的驯服下
它们亦可与哈萨克人世代相随
▼“猎鹰”,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除了天空的飞鹰
地上的走兽也成了人类忠实的伙伴
健壮的牧牛
温顺的绵羊
高贵的白马
▼白马,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它们在湖边游荡
▼科古琴山脚下的马匹,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在雪地上奔腾
▼牧马人驱赶马群,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在山坡上憩息
▼觅食的牛群,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也会随着人类辗转迁移
▼羊群转场,摄影师@赖宇宁(请横屏观看)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随着季节更迭
为了寻找适宜放牧的草场
牧民们不断将牲畜们转移
这场由人类主导的大规模迁徙
被称为“转场”
牛、羊、马
都是牧民转场时
最重要的“货物”
▼转场中的羊群,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1)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在这场史诗级的迁徙中
任凭山花烂漫
▼春季,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绿野千里
▼夏季,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枫林如火
▼秋季,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飞雪漫天
▼冬季,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牧民们依然月复一月、年复一年
往返于不同的草场之间
羊群、牛群、马群
陪伴了一代代牧民的生活
也养活了一代代新疆人
03 一餐一饭
这片土地上
人们垦荒耕地、建造家园
他们种植水稻
得益于充足的水源
一个个方格水田紧密排列
宛如江南水乡
▼伊犁的稻田,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他们收获小麦
这种来自西亚的植物
数千年前便传入中国
如今已成为新疆人
最主要的粮食作物
▼小麦收获,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他们发明美食
抓饭
是维吾尔族的传统食物
维语中称之为”坡罗”
▼大锅烹制的抓饭,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抓饭鲜美软糯
在维吾尔人的生活中必不可少
▼家庭聚会,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著名的“中国披萨”
馕
焦黄的外表和酥脆的口感
令人垂涎三尺
有数据统计
新疆人每天可以吃掉近三百万个馕
相当于全疆每个馕坑
每天要烤制出172个馕
▼以上数据来源于新疆农业产业化发展局,烤馕店,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如同馕之于新疆人
当人们谈论起美食时
最念念不忘的
大多是家乡的味道
▼新鲜出炉的馕,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人们
偶尔也会就地取材来点野味
夜幕来临之际的鱼鲜烧烤
是对忙碌一天最好的犒劳
▼河边烤鱼,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或是在漫长的严冬来临之前
储备足够的食材
▼每年冬宰后,人们晾晒肉类,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除此之外
传统的骑马”叼羊”
▼“叼羊”是一种在形式上与橄榄球相似的运动,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宛转悠扬的冬不拉演奏
▼冬不拉,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精致的地毯和织物
▼编织织物,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质朴实用的陶器
▼制陶,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这些挥之不去的传统
印刻在当地人的生活中
成为一种习惯
一种风俗
一种传承
当和赖宇宁聊起
从业30多年来记录家乡的心情
他说:
“
我在伊犁生活了50多年,
走遍了伊犁河谷的山山水水,
用镜头记录下
这里的点点滴滴。
这不仅是一个新闻工
作者的责任,更是作为一个伊犁人对家乡的热爱。”
▼夕阳下的城市和湿地,摄影师@赖宇宁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也许并不是所有人
都拥有赖宇宁这样的机会和坚持
家乡的一山一木、一鸟一兽和一餐一饭
往往默默地成为人们心中的印记
即便光阴似箭、岁月如梭
它依然是最初的样子
正如古人所说
“离别家乡岁月多
近来人事半消磨
唯有门前镜湖水
春风不改旧时波”
▼上文引用自贺知章《回乡偶书二首·其二》。那山水,那鸟兽,那些可爱的人,摄影师@赖宇宁(请横屏观看)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P.S. 编辑:王昆、刘白;图片:刘白、任炳旭;设计:郑伯容;审校:桢公子
P.P.S. 星球研究所长期招聘地理、地质、天文、生物、历史、考古、艺术、建筑、城市规划等各领域撰稿人,以及MG动画、平面设计师、商务策划等,请在后台回复“招聘”即可查看
... The End ...
星球研究所
一群国家地理控,专注于探索极致世界
(, 下载次数: 0)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欢迎光临 徒户外网 - 网上户外平台 (https://tuhuw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