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户外网 - 网上户外平台

标题: 没有它们,那些探险故事可能还不为人知 [打印本页]

作者: 户外探险outdoor    时间: 2020-5-10 21:02
标题: 没有它们,那些探险故事可能还不为人知
格陵兰岛南部下峡湾,日落时被夕阳映红的雪山和乌云。摄影/储卫民

极限影像的科技进化

Camera Evolution

撰文/宋明蔚、苑城、宗祖慈

本文刊载于《户外探险》杂志12月刊

箱式摄影机

(, 下载次数: 0)
Prestwich Model 5

当远航船缓缓接近前方巨大的冰山,洋流与冰川撞击出的浪涌来一阵原始而荒芜的气息。一群人登上了这片未知而神秘的大陆,队员用雪橇运载着货物,于雪地上整齐地行走,有人奔跑在一群企鹅之中,他们在支起的帐篷前生火做饭,分享着极寒气温下的餐食……这些画面以蒙太奇的手法出现在1924年的纪录片《伟大的白色寂静》(The Great White Silence)中,电影技术使人类最初的南极探险尤为生动地一遍遍重现于观众眼前。

(, 下载次数: 0)
出现在庞廷镜头中的企鹅。摄影/赫伯特·庞廷
1910年,摄影师赫伯特·庞廷(Herbert Ponting) 被罗伯特·斯科特(Robert Scott)从100位申请者中选中,成为其南极探险的远征队Terra Nova中的随队摄影师。斯科特船长建议他将南极探险同时以流动影像,而非仅仅是相片来记录。
这使得庞廷成为最早在南极洲使用电影摄影机的人。在数张关于1910年Terra Nova南极探险的相片中,都会看见庞廷以一个长方形的木匣子对准前方的事物取景。这种名为Prestwich Model 5的早期摄影机由Prestwich公司在1897年生产,脱胎于1895年卢米埃设计的便携摄影机。
有别于最初爱迪生发明的如冰箱大小、重达半吨的摄影机Kinetograph,前者轻巧实用,可被安放在一个牢固的、类似三脚架的设备上进行拍摄,这就意味着,摄影者能够自由地前往世界任何角落进行拍摄。

(, 下载次数: 0)
早期南极影像中的冰川。摄影/赫伯特·庞廷

技术的革新同时带来内容及电影审美的转变,原先Kinetograph的摄影模式并未跳出“照相馆”思维,拘泥于对演员室内表演的摄制。而便携式摄影机则使摄影师跳脱出闭塞的空间,摄影由此成为一种可重现生活的技术,题材由室内来到户外。
1912年2月,庞廷告别他待了14个月的埃文斯角(Cape Evans),和8名成员重返文明世界,斯科特船长及其他队员随着Terra Nova航船继续驶向南极深处,计划于1913年返回。庞廷未能等来Terra Nova号返回的消息,1912年11月,斯科特及队员的遗体被发现于罗斯冰架上的帐篷里。

(, 下载次数: 0)
Terra Nova队员与极地动物的会面是庞廷感兴趣的瞬间。摄影/赫伯特·庞廷
在1924年,庞廷将Prestwich Model 5 拍摄的影像加以配乐、字幕发行了这部无论在探险史或纪录片史都具有特殊意义的南极影像,为斯科特最后一次探险留下了最鲜活的画面。
胶片相机

(, 下载次数: 0)
Kodak Vest Pocket

胶卷被发明前,市面流行的火棉胶湿版摄影是一种笨重且繁琐的摄影工艺。为了使作为底片的玻璃处于湿润状态曝光及显影,摄影师拍摄时必须携带遮光帐篷、化学药剂、支架、水等一整组设备。

当年,美国人乔治·伊斯曼计划购买一套相机外出旅行时,需要一辆马车来携带的“相机”令他困惑。1884年,他尝试用纸张代替玻璃作为底片,后又使用了一种透明的方便卷起的合成树脂材料赛璐珞。这种卷起来的新型胶卷,仅手心大小,每卷可拍摄100张2.5英寸的圆形图像。

摄影胶片的黄金时代毋庸置疑属于柯达。1888年,伴随其第一台胶卷相机的发明,业余摄影出现了。正如柯达的广告语,“你只需按动快门,剩下的我们做”。这种可在日常光线中装入及拆卸的胶卷、配合柯达小巧如玩具的盒式相机,在20世纪初走入寻常百姓家。善于营销的乔治·伊斯曼公司,将“柯达时刻”定义为一种生活方式,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在家庭及旅行中捕捉任何微小瞬间。

(, 下载次数: 0)
1921年珠峰探险队成员合影。摄影/Alexander Frederick、Richmond Wollaston

但在20世纪初关于珠峰的探险中,柯达相机或许记录下了所谓“伟大”。

乔治·马洛里出发前,他的随队摄影师John Noel提供他一台Kodak Vest Pocket(简称VPK)相机用于攀登时的拍摄。作为摄影史上最为成功的紧凑型相机之一,VPK出现于1912年,因其能方便地滑入背心口袋而得名。除此以外,它金属制的坚固外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成为广受欢迎的军用相机,被很多士兵用来拍摄军旅快照。

(, 下载次数: 0)
1924年英国珠峰探险队在纪录片《The Epic of Everest》中的画面。摄影/John Noel
这部相机最传奇的经历,伴随同马洛里一起失踪而写就的。近一个世纪以来,热衷珠峰攀登史的人,致力于找寻马洛里的这台VPK相机。并且,倘若它的外壳足够坚固,而珠峰稀薄的空气和低温也有助于胶卷保存,那么里面的底片或许能显影出人们一直试图探寻的一个答案—1924年那一次,马洛里和欧文到底有没有站在珠峰顶上?

(, 下载次数: 0)
《The Epic of Everest》中的冰川场景。摄影/John Noel
影像自此被视为事件关键性的存证。人们渐渐习惯了用相片去定格一个瞬间,去见证他们所经历的一切。正如过去半个世纪,无数踏足珠峰的后来者,用一代代新型相机拍摄下了自己的攀登影像。

(, 下载次数: 0)

识别二维码观看完整视频:乔治·马马洛里珍贵珠峰影像

单反相机

(, 下载次数: 1)
佳能5D Mark II
1839年,世界上第一款批量生产的照相机问世,摄影法从最初的银版发展到湿版、干版。49年后,第一台胶片相机诞生,近百年的时间里,人们用胶片捕捉时光的印记。180年的摄影史中,数码时代开始于1975年,短短40余载,数码相机带来的变革猛烈而迅疾。
20世纪90年代,索尼、苹果、柯达、佳能、尼康等品牌相继推出消费型数码相机。2009年,仅在法国,一年就卖出500万台数码相机。与胶片相机相比,数码相机自动功能越发完善。机身装配彩色液晶屏,人们可以即时看到自己拍摄的照片,而不必像之前那样,要等到胶卷冲洗出来才能确认拍摄效果。

(, 下载次数: 0)
冰川上的河流。摄影/汗斯

数码相机提供一系列智能辅助程序,比如运动模式、人像模式、风景模式、微距模式等,普通人更容易上手。移动存储卡的应用、照片像素质量的几何化提升,摄影变得更即时、更便携、更清晰。

数码相机诞生的年代,户外运动也来到一个新的阶段。1998年,优胜美地开启“石头猴子”时代,迪恩·波特(Dean Porter)提出速攀理念,主张以最快的速度进行攀岩,很多人开始效仿。2000年,去西藏成为潮流,寻求心灵洗礼的背包客、享受路上风光的骑行者相继涌现,“驴友”一词开始进入大众视野。

有了数码相机,捕捉运动瞬间更为便捷,数码照片能轻易分享到互联网。看到网上的一张照片,人们心向往之,继而出门远行,或是开始尝试一项户外运动。峰峦起伏的画面、惊险一跃的瞬间,一一被收进取景框,记录的需求在增加,人们对照片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

(, 下载次数: 0)
魔境之路。摄影/原野

2005年,佳能推出产品5D,这是第一台平民化全画幅数码单反。它拥有1280万像素,机身紧凑,为标准尺寸,单手即可稳定抓握,适合户外场景。其售价为1.8万元,而其他品牌的旗舰机型定价动辄就是五六万元。5D系列让全画幅单反相机开始走进普通消费群体。其第二代产品5D Mark II更被称为“神机”,它于2008年发布,具有1080P视频录制功能。

户外摄影师Rocker于2010年开始接触摄影,想用照片记录和推广青岛的抱石运动。他拍摄的照片吸引了国内外高手来青岛攀岩,Chris Shama就是其中之一。Rocker的第一台相机是尼康D50,第二年才开始使用5D Mark II。

在他看来,尼康的机器更抗造,更适合户外拍照,佳能就略显娇贵,不过5D Mark II的视频功能又能弥补这点。山峰爱好者温钧浩被称为“山王”,曾拍摄过川西、藏东南等地的数百座山峰,整理出详尽的山峰资料。那些不为人知的雪山影像,就是他用5D Mark II拍摄的。

(, 下载次数: 0)
克勒青河谷。摄影/汗斯
行走户外,你总能看到5D系列的身影。它已有14年历史,帮助户外摄影师留下了众多经典一刻。2014年,汗斯第一次走进克勒青河谷,沿河谷去往迦舒布鲁姆峰方向探线。冰川绵延20多公里,冰塔林最矮的也有五六层楼高,冰川之上也有河流,河水幽深碧绿,流淌在雪白的冰川间,仿若另一个星球。
在这个原始世界,他们带上技术装备,紧贴冰川攀行。汗斯按下5D Mark III的快门,同伴在镜头中只是一个小点,他凿下的每一镐,都可能是人类于此处留下的第一个印记。
手持DV

(, 下载次数: 0)
松下NV-GS400

佳能5D Mark II开启了相机拍视频的热潮。2011年,完成《搭车去柏林》后,谷岳、刘畅着手拍摄第二部纪录片《一路向南》,使用的拍摄器材就是5D Mark II。在此之前,人们记录生活片段,一般是用DV。
DV是Digital Video的缩写,即数码摄像机。最初,DV指的是一种数码视频格式。1995年,索尼、松下、佳能、夏普等多家摄像机厂商联合制定了一种数码视频格式。DV作为一种公认的影像标准,为全世界50多家制造商所采纳,这意味着,你用松下设备拍摄的素材,在索尼、佳能的设备上也能观看或编辑。用数字信号记录视频,不仅能提升图像质量,也让剪辑开始变得灵活,素材在电脑上一点即达,可以任意剪切、删除。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1)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短片《自由之舞》。摄影/李爽

1995年7月24日,索尼公布世界上第一台DV格式的摄像机DCR-VX100OE。仅仅一周后,松下推出世界上第二台DV格式的摄像机AZ-EZ1。随着时代迁移,数码摄像机体积越来越小,有的甚至可以小到放进口袋。DV从一种视频格式,渐渐被人们用来称呼数码摄像机,尤其是可手持的小型摄像机。
与专业摄像机相比,DV只需按动开关,就能拍摄画面,无需了解白平衡、手动变焦等技术。操作简单、剪辑灵活,DV快速流行起来。2006年,中央电视台《讲述》栏目征集DV故事,一个月内就收到了6000多部作品。
户外摄影师王学峰去年攀登慕士塔格时,就是使用DV记录攀登过程。DV轻巧便携,监视屏大、取景方便,焦段设计范围广,有超广角、长焦等。在他看来,如果带着单反登山,至少得带3个镜头。

(, 下载次数: 0)
《自由之舞》画面。摄影/李爽
李嘉2003年开始拍摄户外运动。那时他刚刚接触攀岩,常常看国内外的攀岩影像。他发现国内这方面的教学视频非常有限,便想自己来做中国的攀登视频,希望带动更多人参与这项运动。他拍摄了《天·冰》《磕街798》《巅峰记忆》等户外题材视频,曾3次获得中国户外金犀牛奖最佳户外DV奖。
李嘉曾在北京电视台任职编导,他拍摄时经常使用专业级数码摄像机,李爽则完全不同。她原本是一名设计师,攀登6330米的唐拉昂曲峰时,对负责修路的藏族协作印象很深。李爽买设备、自学剪辑软件,记录下高山修路的故事。这个过程中,她开始对登山题材感兴趣。后来,李爽认识了严冬冬、周鹏,并开始用视频记录这两个年轻攀登者的经历。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短片《自由之舞》。摄影/李爽

每一次拍摄结束,李爽都会将手中的器材卖掉。等下一次拍摄开始前,她再根据具体情况重新购置器材。拍摄《自由之舞》时,李爽带了两台DV,一台手持摄像机稍大一些,另一台是松下的DMC-FT3。这款便携相机防水防尘,可以放在口袋里,在跟随二人攀登小贡嘎时,李爽就是用它拍摄。
2011年10月,严冬冬、周鹏来到贡嘎山域北侧日乌且沟。他们像许多西方登山者那样,建立大本营后,以轻装快速的阿尔卑斯方式攀爬数条有挑战的路线。在这一系列的攀登中,他们登顶了勒多曼因(6112米)、嘉子峰(6540米)、小贡嘎(5928米)3座山峰。李爽记录下攀登的过程,剪辑成短片《自由之舞》。时至今日,这部影片依然影响着众多攀登者,结尾的那句话总能一次次引起观者的共鸣——“山上安逸,单纯嘛,好耍。”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识别二维码观看完整视频:《自由之舞》

微单

(, 下载次数: 0)

索尼A7R3

微单,并不是微型单反相机的意思,而是指微型可换镜头式单镜头数码相机。如此说明可能十分拗口,简单来说,微单相机更应该被称为“无反相机”。
各类相机中,除了旁轴相机,双反、单反都采用笨重的反光板结构。2008年,松下率先推出无反相机。去除反光板后,相机机身小巧轻量,又不像旁轴相机那样存在取景偏差、无法安装超长焦镜头等缺点。索尼看准了无反相机的市场,开始大力研发,并在中国市场率先使用“微单”的叫法,随后微单才渐渐成为此类相机的称呼。
李爽从来用不惯单反。对她来说,单反本来机身就挺大,再加上镜头就更重了。如果需要拍摄一个登珠峰的人,她更看重设备的录音效果,可能会带一台微单、一个35mm定焦,再配一个外接麦克风。当然,李爽会根据拍摄预算和预期成品效果,在每次出行前,调整不同的拍摄器材,微单只是选择之一。

(, 下载次数: 0)
极限攀岩,拍摄于苏格兰Bidean nam Bian。摄影/ Hamish Frost Redbull Content Pool
相机技术的革新,对使用者来说,就像是调色盘里多了几个颜色,只是选择增加而已。然而,每一种可能性的增加,也许会为一个领域带来质的飞跃。
轻巧,画质又好,是相机的永恒追求。2013年,索尼A7横空出世,这台全画幅微单机身重量不足500克,体积只有单反相机的一半。2014年,松下推出GH4,其最大亮点就是可拍摄4K/30帧视频短片。

(, 下载次数: 0)
攀岩途中,索尼A7R2的长曝光模式。摄影/Luke Rasmussen Redbull Content Pool
Rocker是2015年开始使用微单的,用的就是索尼A7R2。2016年,Jimmy Chin与Alex Honnold来到贵州格凸,为电影《Free Solo》拍摄素材,Rocker受邀成为中方制作人。他不仅要安排他们在中国的所有行程,还要负责拍摄工作花絮、每天备份素材等。
4月17日,Alex Honnold挑战一条天花板结组路线,他需要从岩洞的一侧爬到另一侧,其间经过70多米宽的穹顶。Rocker用微单拍下这个画面,那时,许多国人并不熟悉Alex Honnold。直到2019年《Free Solo》获得奥斯卡最佳纪录长片奖,直到这部攀岩影片在中国上映,人们才开始了解Free Solo,了解这位强大的攀岩者。

(, 下载次数: 0)
2016年4月,Alex Honnald前往贵州格凸挑战最难天花板结组攀登路线。摄影/Rocker

在Rocker看来,微单的防水、防尘性能不是特别好,电池也不像单反那样耐用,其优势是体积小,在户外可以减轻很多重量。微单的户外续航和防护性让人担心,索尼A7R2及以前的微单确实存在此类缺陷。不过,储卫民觉得这些问题目前已经不存在。
储卫民是2019国家地理旅行摄影大赛全球总冠军,他使用的第一台微单是索尼A7R3。他曾带着微单冬天去气温零下40℃的北极,也在小雨中无防护使用过,或是在沙漠极端环境下使用,微单都没有出现问题。如今储卫民外出拍摄都不带备用电池,因为一块电池正常使用1~2天毫无压力,最重要是可以用充电宝、太阳能电板灵活充电。他说:“进入电子时代,不光户外环境,在几乎所有环境,微单都在取代单反,就像数码取代胶片一样。”
智能手机

(, 下载次数: 0)
iPhone 4

谁都无法预料,能将卡片数码相机——如此便携且普及的拍照方式——革新掉的不是相机,而是智能手机。提及智能手机,我们绝不会忽略苹果手机的科技革命力量。
2010 年 6 月 7 日上午,时任苹果CEO的史蒂夫·乔布斯在年度 WWDC 大会上,发布了具有革命性功能的 iPhone 4。这款产品发布时的口号听起来骄傲十足:再一次,改变一切。在大会上,乔布斯将 iPhone 4 的设计比作“优美的老徕卡相机”, 让人不禁问出那个让卡片数码相机品牌细思恐极的问题:智能手机能否淘汰卡片机?等到iPhone7的时候,这个问题已经有了明显的答案。以iPhone为代表的智能手机,一并淘汰了卡片式数码相机、MP3等“老古董”。
沉甸甸的单反相机,笔记本电脑,甚至轻薄的卡片机都不再是必需品。只要一部手机,就可完成摄影摄像、采写资讯、传输文件等全部工作。在网络信号允许的条件下,甚至可以用手机进行实时的视频直播,展现越野跑比赛和雪山登顶实况。
那么如果你不是一名以摄影为生的摄影师,谁还会单独多带一个相机?更何况在部分提倡轻量化的户外探险运动中。
当然,智能手机带来的户外摄影革命,不仅仅是携带方式上的便捷,也是呈现方式和呈现内容的平民化。以往那些户外旅行生活中不经意间的细节和感动,都可以随时掏出手机来记录和传播。你不一定要刻意为了创作而创作,你只需要在感动和渴望记录分享的时候,按下快门就足够了。

(, 下载次数: 2)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智能手机陆续推出花样繁多的摄影功能。

2010年,电子工程专业毕业的牛思源,因热爱摄影,在家乡新疆成立了自己的摄影工作室“候鸟影像”。出于摄影师的敏感,他习惯每天用手机拍摄,记录身边发生的点滴小事。
2013年,牛思源来到了新疆西部一个边境县阿合奇县采风。此时刚下过天雪,河水将冻未冻。他还记得当时的场景,一位老人骑马带着金雕,来到水边,寻找可以狩猎的野兔。金雕似乎察觉到了河边的牛思源,躁动不安,不停地煽动着翅膀,发出尖锐的叫声。

(, 下载次数: 1)
老人与鹰。摄影/迷思特牛

“老人立即用手安抚着金雕,并低头细语轻轻靠住它,金雕戴着眼罩,老人也闭上双眼,感受着彼此的呼吸,他嘴角扬起微微笑容,金雕瞬间安静了,这一刻仿佛时间都静止了。他与金雕就像相识多年的老友,既熟悉又温暖,我被这种信任深深地震撼了。”
牛思源掏出手机,记录了这个美好的瞬间,让它永远定格。这张用iPhone5s拍摄出的照片《老人与鹰》,一举夺得了以“手机摄影中的奥斯卡”著称的IPPA大奖赛冠军(iPhone Photography Awards,iPhone摄影大赛,全世界139个国家的选手参赛),并成为了2016年年度摄影师。该奖项自2007年举办以来,他是9年来第一个拿到此项比赛总冠军的中国人。
运动相机

(, 下载次数: 0)
GoPro

当Kilian Jornet奔跑在挪威安达尔斯内斯山脉的壮美山脊上,半米宽的山脊小径,脚下就是千米高的峭壁深渊。在如此狭窄的山脊上奔跑,一个小失误可能就意味着灾难。
你有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也能和Kilian Jornet一起在这种毛骨悚然的山径上奔跑?好吧,现在多亏了GoPro类型的运动相机,你再也不会好奇了。
当智能手机逐渐取代Everyday Carry随身必备的拍照工具,越来越多的户外爱好者不再满足于平淡无奇的手机拍摄视角,他们想要分享(炫耀)更多新奇有趣、极限酷炫的视频片段。

(, 下载次数: 0)
一场艰苦的摩托车拉力赛上,一名赛车手准备开始录制视频。摄影/Lukas Mazdraczew Redbull Content Pool
在水下,在高空,在峭壁,在深渊,在越野车的底盘……智能手机和数码相机等小型拍照设备完全做不到的事情,运动相机却能轻松做到。
以GoPro为代表的运动相机,基本满足了防水、防尘、防撞、防抖等特点。这个小小的立方体以它独有的拍摄视角和坚固性能,一举改变了极限户外运动的视觉呈现方式。定点跳伞、翼装飞行、越野自行车、冲浪、高山滑雪、风筝冲浪、越野赛车、越野跑…… 这些疯子们不仅想记录下他们勇敢的荣耀瞬间,还想把它们上传到网络上让全世界惊叹。而这种惊叹又会转化成关注,进而反哺到每项运动的生意经中。

(, 下载次数: 0)
飞跃瞬间。摄影/Craig O’Brien Redbull Content Pool
你以为GoPro的成功仅仅是靠极限和惊叹?并不是。GoPro的成功更多是心理学上的策略。因为与传统的卡片相机不同,运动相机改变的不仅仅是机身的坚固,还有第一视角的代入感体验。
在很多户外探险类的视频节目、影视作品中,为了实现更真实的效果,甚至可以使用老款的无稳定器的GoPro:震动的第一视角反而更加逼真。
“他们把边缘运动推向了主流”,曾著有《极度恐惧:危险心理科学》(Extreme Fear: The Science of Your Mind In Danger)一书的科技作家杰夫·怀斯(Jeff Wise)说。“第一视角站在世贸中心的高度,看着一个人准备好跳下去,带来的是一种发自内心的体验。你可以从几秒钟的视频中得到这些信息。你不必看90分钟的足球——相对来说传统的球类运动看起来很无聊。”

(, 下载次数: 0)

三名翼装飞行运动员在奥地利airpower飞行中互相拍摄。摄影/Joerg Mitter Redbull Content Pool

大多数情况,运动相机在拍摄时都不会长时间手持,而是安装在相机的配件上。比如头盔、滑雪板、自行车等各种刁钻且手持拍摄难以企及的地方,运动相机能捕捉到包括“第一人称”和“隐藏视角”的新奇视角。这种新玩法既充满乐趣又彰显高大上,让很多年轻人着迷,同时也改变了户外极限视频的呈现方式。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识别二维码观看完整视频:K天王挪威山脊奔跑
无人机

(, 下载次数: 0)
大疆无人机

好了。在这篇文章里,我们从百年前的箱式摄影机说起,回顾了胶片相机、单反相机、手持DV、微单、智能手机、运动相机等影像科技的革新,与不同时代的极限户外视频的呈现方式。然而它们都是在陆地。如果我们可以在天空中翱翔,以上帝视角观察这个世界呢?显然,这会改变一切。
我们不是上帝,也无法在天空中展翅,但我们还有无人机。自从发明了无人机,人类自己上天的梦想就实现了一半。
无人机的概念诞生于百年前的尼古拉·特斯拉时代,但从军用设备衍生出来的消费级民用无人机,是2013年。这一年,大疆推出了Phantom,消费级无人机开始真正起飞了。

(, 下载次数: 0)
白水漂流的瞬间,一架无人机在上空盘旋拍摄。摄影/TomzFPV

这架2.2磅重的白色四轴飞行器从平地腾空而起时,这意味着大疆不仅仅制造了一个玩具,而是将一项专业操控的科技,降级为人人皆可使用的平民工具。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它完成了一个科技民主化的使命,这也使得大疆成为了无人机产业中不可忽视的名字。
那么,无人机对极限户外影像到底意味着什么?当你从上帝视角重新审视很多极限运动时—原来很多单调的自然镜头,现在变得更宏大而丰富;原来很多不可能拍摄的视角,现在都一一被赋予了各种可能性。
你会发现,无人机似乎就是为户外运动而生的。试想一下——
在白水漂流时,湍急的河流让跟拍者自顾不暇。此时一台无人机盘旋上方,抑或是在顺流而下的瀑布中央等待你俯冲;在高海拔攀登时,稀薄的空气让你气喘吁吁,周围连绵的雪山之巅都没有心情欣赏,此时一台无人机升至百米高空,俯瞰奇伟自然世界中的登山者。

(, 下载次数: 0)
两名攀岩者在巴西Pedra Riscada6050米高的大岩壁上休息。摄影/Marcelo Maragni Redbull Content Pool

(, 下载次数: 1)
从这个视角看风筝冲浪的感觉如何?摄影/Stuart Gibson Redbull Content Pool
在越野赛,或在骑自行车高速飙车时,无人机的高速机动性就像一只跟踪着你的幽灵蝙蝠,你怎么甩都甩不掉,必要时还会腾空而起,把最危险的地形尽收眼底;在大岩壁攀登时,无论是free solo还是自由攀登,垂直九十度的光滑岩壁上,一个毫米分寸的手点都至关重要,但对无人机的拍摄者来说,一切都很轻松。

(, 下载次数: 0)
皮划艇穿越狭窄湍急的河流。摄影/Chirs Schmid Redbull Content Pool

(, 下载次数: 0)
往返于沙丘和泻湖之间。摄影/Marcelo Maragni Redbull Content Pool

(, 下载次数: 0)
大疆无人机记录Jimmy Chin 格陵兰岛探险瞬间。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1)

识别二维码观看视频:Jimmy Chin 格陵兰探险

在户外摄影领域,你永远想不到一台无人机的能力上限。正如著名科技杂志《连线》畅想的那样:“我们正处于无人机革命的开端。在大疆Phantom的底部挂上一个GoPro仅仅只是一个早期的玩儿法。没有人能知道这些微型飞行器将如何融入我们的生活和天空。但是,在自动驾驶汽车还没有在陆地上普及之前,无人机就已经在天空中存在了,而在那里发生的事情也同样重要。”
12月刊《户外探险》杂志,正在热卖中点击封面抢先阅读????
(, 下载次数: 0)

周五福利关注户外探险outdoor公众号进入下方小程序参与抽奖11月22日抽12月刊《户外探险》杂志三本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 下载次数: 0)

给小犀牛加个鸡腿 ↓

(, 下载次数: 0)
                               
原文地址:http://mp.weixin.qq.com/s?src=11&timestamp=1589101850&ver=2330&signature=j4yQA28nOyUvmpHRs1ZrvUru6E233vtHMGcVhfSR2t-FPGgpEWzF8uDxkYLTQ*nl-vNI26KjYVfr7lT8yMb7Xrw5HcIyQ8Jf--5mT18nz9tplgrJCH0k50lISFQoPHbc&new=1




欢迎光临 徒户外网 - 网上户外平台 (https://tuhuwai.com/) Powered by Discuz! X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