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户外失温该如何预防和应对?
用脚步看世界,以行走记录人生!5月22日,甘肃山地马拉松发生事故,包括宁波江南百英里冠军梁晶、残运会马拉松冠军黄关军等顶尖越野赛选手在内共21名参赛运动员遇难。据了解,由于比赛场地遭遇极端天气,冰雹、冻雨、大风等灾害性天气使气温骤降,很多选手出现失温的情况,导致悲剧发生。
据公开资料显示,所谓“失温”就是身体产热和保暖的能力长时间小于散热的能力,导致体温越来越低的现象。如果长时间暴露在雨雪大风和寒冷环境下、在寒冷环境下仍穿着汗湿的衣物、服装不够保暖休息后又不再运动,这些情况都可能会陷入失温状态。那么失温该如何预防和紧急自救?户外人一定要了解一下。
失温冻伤
失温和冻伤是冬季户外活动最常见的危险之一。一般来说,失温是指人体热量流失大于热量补给,从而造成人体核心区温度降低,并产生一些列寒颤、迷茫、心肺功能衰竭等症状,甚至最终造成死亡的病症。而冻伤是指人体表面因接触寒冷空气、液体、物体而造成的肢体和表皮组织麻木、水疱和坏死的病症。
失温症状
轻度失温
核心温度在37~35.55度。
体征:不能控制的发抖,不能做复杂的动作,例如攀冰或滑雪,但能够走路及说话。外围血管收缩。其中:在37~36度时,体征正常,可能开始发抖,在 36~35度时,会感到冷,抖动可轻可重,手开始发僵。不能用手做复杂的工作。
中度失温
核心温度在35~33.88度。
体征:意识茫然,动作协调性开始丧失,尤其是手部,例如不能够拉拉链。说话含糊,剧烈的抖动,行为失常,例如,开始脱衣服,但自己不觉得冷。会出现激烈的抖动,肌肉不协调开始明显,动作慢且看上去费劲,脚下开始磕磕绊绊,开始迷糊,也可表现为警觉。
重度失温
核心温度在33.88~30度。
这个温度将是致命的!在33.88~32.22度时,会出现持续性的剧烈抖动,说话困难,思维迟钝并开始健忘,明显的活动能力衰退,不能够使用双手,走路经常绊倒,情绪沮丧,低落。间歇性的发抖。在32.22~30度之间时,外露的皮肤呈蓝紫色,并且肿胀,肌肉协调非常差,不能行走,思维混乱。倒地,不能够继续行走,蜷缩成一团以保存体温,肌肉逐渐僵硬。皮肤发白,瞳孔扩张,脉搏速度变慢。
死亡阶段
核心温度在30度以下。
人体基本上处于死亡边缘,全身肌肉僵硬卷曲,脉搏和呼吸微弱难以察觉,丧失意志以至昏迷,这个时候外界稍微一点冲击都有可能导致心脏微颤而停止跳动,而这个阶段的最后结局就是死亡。
预防失温
1.注意内衣的选择。户外出行的人注意力大多集中在防雨防雪,只顾保暖,而忽略了大量出汗引起的失温风险。要选择快干排汗的内衣,切忌棉质内衣。棉织品很吸汗,不容易导出从而引起失温。
2.注意衣物的增减。在高寒地区徒步出发前将保暖衣物放在随身携带的包里,出发时穿着薄快干T恤或加一件透气好的外套。每到一个休息点就立马取出保暖衣物穿上,避免着凉和失温。
3.注意保暖防护。如果遇上寒冷天气出行,应做好相应的防风防护措施,不要暴露在寒风中。保暖的帽子、手套、围脖、防风衣、厚袜子、防风面罩等都是大风寒冷天气出行的必备物品。
4.及时补充体能。不要让自己体能透支,防止脱水,避免过度出汗和疲劳。备好食物和热饮,随时补充身体热量。
出现失温,具体如何施救?
第一步:安全转移
在众多失温遇难案例中,遇难者都是暴露在恶劣的环境中引发失温。
错误做法:继续暴露——在队友出现失温症状时,直接在垭口、山顶等暴露地带进行救援,风雪环境中的患者会加剧失温。
正确做法:转移或扎营——立即停止户外活动,将患者转移至避风处,躲在岩石等遮挡物后方。必要时搭建帐篷进行救援。
第二步:冷面隔离
患者被安全转移到避风处后,冰冷的地面仍然会继续蚕食宝贵的热量,此时救援队第二步是将人体与地面隔绝开来。
错误做法:接触地面——如果让患者直接躺在地上,或者帐内没有铺设睡垫,地面会将患者仅存的热量一点点拽走。
正确做法:隔绝地面——在转移患者之时,救助人要迅速使用睡垫将患者与地面隔绝,防止患者的核心体温继续流失。因为热量会从高温物体传导到低温物体,睡垫的作用便是阻隔地面,减缓热量传导过程。
第三步:干燥处理
患者出现失温症状时,可能在风雪中已经徒步很久,内层衣物已经被濡湿;外部雨雪也会打湿衣物。救助者要尽快帮助患者更换衣物,保持患者身体干燥,减少由于衣物潮湿带来的热量流失。
错误做法:身着湿衣——如果任由被雨雪打湿的衣服贴在患者身上,身体会一直处于一个潮湿的小环境中。衣物中的水分成为传热导体,同时水分的蒸发也会带走更多热量。
正确做法:更换干衣,进入睡袋——无论患者穿了多少层衣服,只要被浸湿,都应迅速将湿掉的衣服全部脱下,用织物擦干患者身体,换上干燥衣物,用睡袋或厚衣物将患者全身包裹。
第四步:核心区域加温
当患者失温严重时,会意识模糊,肌肉也不再颤抖,这也说明患者身体已经失去为身体供热的能力,此时将其放入再厚的保暖物中也无济于事,只能针对核心部位进行外部加温,对四肢进行加温是错误的。
错误做法:搓手搓脚——一种常见的错误方法是搓手心脚心。首先,摩擦在患者有冻伤的情况下会造成二次伤害;其次,四肢温度升高会导致冷血回流冲击心脏。
正确做法:核心区域加温——核心区域加温的方式可以是热水袋、发热贴,对患者脖子、腋窝、腹股沟等核心区进行加温。
第五步:能量注入
人之所以会失温,便是身体的产热敌不过流失。而身体产热的源泉便是能量。失温严重的患者能量已经消耗殆尽,所以需要通过进食来补充,让身体尽快恢复供暖能力。
错误做法:饮酒——让失温患者饮酒,是常见的错误做法。喝酒的确会有一种“暖和”的假象,但是随后会加快热量流失。酒精本身并不能给人体提供多少热量,而且它会造成血管的扩张,加快血液循环,由此加速了身体热量的散失,扩张的血管也会加速冷血回流到核心区域。
正确做法:补充流质热食——失温救援的根本是身体恢复产热,所以为患者喂食一些流质状常温的高热量食物,如浓糖水、热巧克力等,让失温患者获得产热需要的能量。
自救
1.找到避风场所,或扎营保存体力
2.饮用葡萄糖水溶液、热水,食用含糖的稀食
3.若衣服已被浸湿,换干的衣服
4.多加外衣,或躺入睡袋
5.在睡袋中与一个健康人相拥,或在其中放置热水袋
6.烤火
7.不要硬撑,不要进一步运动,将自己暴露在大风中!
8.不要摩擦或按摩已经冻伤的肢体,可能会造成二次损伤!
9.不要加热四肢,不要搓手搓脚,否则冷的血回流到心脏, 导致核心体温进一步下降, 这是致命的!
10.不要饮酒!
/旅拍/研学
休闲旅行/私人定制/企业团建
驴足迹
轻松自在的驴行
只留下足迹的旅行
行
者
无
疆
心
之
向
往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