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西域户外 发表于 2022-9-9 05:17:01

新疆国保文物之--小河墓地

小河墓地位于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公里的罗布沙漠中,东距楼兰古城遗址175公里。小河墓地整体由数层上下叠压的墓葬及其它遗存构成,外观为在沙丘比较平缓的沙漠中突兀而起的一个椭圆形沙山。

      小河墓地给人的第一强烈印象就是墓地沙山上密密麻麻矗立的140多根多棱形、圆形、桨形的胡杨木桩,都4米多高很粗壮,多被砍成7棱体到11棱。小河墓地,被评为2004年中国十大考古发现。

一、地理位置

       小河墓地位于罗布泊地区孔雀河下游河谷南约60公里的罗布沙漠中,小河以东102公里就是著名的楼兰遗址。墓地沙山高出地表7.75米,面积2500平方米。小河墓地给人的第一强烈印象就是墓地沙山上密密麻麻矗立的140多根多棱形、圆形、桨形的胡杨木桩,都4米多高很粗壮,多被砍成7棱体到11棱。小河墓地有墓葬约330个,其中被盗扰的约160个。新疆考古专家对全部编号的167个墓葬发掘了163个,还发现了最小的婴儿墓葬。

二、名称由来

   1934年夏天,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考察新疆罗布泊地区时,在奥尔德克的引领下抵达这个“有一千口棺材”的古墓葬。小河原本无名,小河之名系贝格曼所起,小河墓地也因此命名。

三、考古历史

      小河墓地被世界考古学界认为是中亚历史和考古上沙埋文明中最难解的千古之谜。20世纪初1910~1911年间,生活在这片区域的罗布猎人奥尔德克就发现了这座墓葬。这使他能够在1934年瑞典考古学家贝格曼到来时担任了寻找这座墓葬的向导。

       1934年,瑞典考古学者贝格曼(F.Bergnm)在小河墓地发现了他认为是“世界上保存最完好的木乃伊”,这些木乃伊通过鉴定被认为是“印欧人种”。贝格曼与他沿孔雀河向南支出的一条小河道南行,这条无名小河道,贝格曼随意称之为“小河”。在小河之西约4公里处发现此墓地,贝格曼将这处当时人传说“有上千口棺材”的坟地命名为“小河五号墓地”。

       1939年,贝格曼在斯德哥尔摩发表的《新疆考古研究》一书(汉译本《新疆考古记》)中,对小河流域考古调查及发掘工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小河墓地宏大的规模、奇特的葬制、以及所蕴含的丰富的罗布淖尔(罗布泊古代时的称谓)早期文明的信息,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自那以后,小河墓地就在沙海中神秘地消失了踪迹,中国学者半个多世纪以来为寻找这处古代遗宝进行了不懈努力。贝格曼考察小河后,一直到20世纪末60多年间,再无任何后继者能抵达。小河墓地深藏在罗布沙漠之中,失去了踪影。

      2000年12月11日,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王炳华研究员随深圳大唐影视广告公司组织的《中国西域大漠行》摄制组,借助地球卫星定位仪(GPS)进入罗布沙漠,终于再次找到小河墓地。本社记者在时隔半月后也进入小河墓地进行现场报道,引起国内外历史、考古界的高度关注。

      2002年年底,新疆考古人员对小河墓地进行了试掘。2003年10月,小河墓地的全面发掘项目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正式启动。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以所长伊弟利斯•阿不都热苏勒为领队的小河考古队,进行了为期3个多月的田野发掘。



四、出土文物

      发掘墓葬33座,其中成人墓25座、儿童墓8座,获服饰保存完好的干尸15具、男性木尸1具、罕见的干尸与木尸相结合的尸体1具,发现两组重要的祭祀遗存,发掘和采集文物近千件,不少文物举世罕见。在墓地,考古人员还发现了象征男根和女阴的立木、高大的木雕人像、小型的木雕人面像;雕刻有花纹的木箭、冥弓、木祖、麻黄束、涂红牛头、蛇形木杆、木构上嵌铜片、木器上相同数目的刻划纹等等,这些将人们带入一个充满原始宗教氛围的神秘世界。



五、遗址文化

1、生殖崇拜

         到过小河墓地的人,留下的第一个强烈印象就是小河墓地的沙山上密密麻麻矗立的胡杨木柱。

      这些木柱有140根,根据死者的性别不同而不同。女性棺前立的是基本呈多棱形的上粗下细的木柱,高度一般1.3-1.5米左右,上部涂红,缠绕毛绳、固定草束;男性棺前则立一外形似木桨的立木,大、小差别很大,大的高达2米、宽0.8米左右,其上涂黑,柄部涂红。

2、语言之谜

       小河墓地的人说的语言一直是个谜,但梅维恒博士认为可能是吐火罗语(Tokharian),印欧语系中的一个古老分支。



六、遗址特色

1、神秘的死亡殿堂

      宏大的规模、奇特的葬制、数量众多的干尸、丰富的罗布泊早期文明信息……小河墓地在国内独一无二,在世界上也没有任何墓葬与之类似。揭开小河墓地的神秘谜团,将对建构整个罗布淖尔区域考古学文化体系,探索西域以及中亚古代文明都有极其重要的价值。

随着贝格曼著述的汉译本《新疆考古记》的翻译出版,中国学者开始在罗布沙漠中寻找小河墓地的踪影。

2、世界上出土干尸最多的墓葬

   “一处墓葬出土如此多的干尸在世界范围内绝无仅有,而究竟还有多少目前仍不清楚。”——伊弟利斯

      “这个墓地给人一种最阴惨可怕和难以置信的感觉!”——1934年,第一位在小河墓地考察的考古学者瑞典人贝格曼在其著述中这样刻画。

3、在牛皮包裹的棺船中入睡

    “我们揭开牛皮,棺木在牛皮的包裹下新鲜如初,棺内甚至没有一颗沙粒进入,墓主人就安睡在像船一样的棺木中。原始但安全的设计使我们得以窥见他千年前的入睡时刻。”——伊弟利斯

死者躺在沙地上永远地睡去,木棺,像倒扣在岸上的木船,将死者罩在其中,隔绝了生与死的时空。小河墓地出土的这种奇异墓葬引起了考古学者强烈的兴趣。



4、神秘而夸张的生殖崇拜

      目前发掘出的最大“男根”矗立在墓地的中央,高出地表187厘米,顶部呈尖锥状,通体被涂成红色,上端线条浑圆,中段被雕成9棱形,伊弟利斯认为它“充溢着极其神秘的意蕴”。

       小河墓地的外观是沙山上密密麻麻矗立着多棱形、圆形、桨形的胡杨木柱。这些木柱大约有140多根,高出地表2~4米,直径多为20厘米以上,多棱柱从6棱体到20棱,尤以9棱居多。

5、独特的随葬品

       木棺中沉睡的逝者只带着简单的随葬品。除随身的衣帽、项饰、腕饰外,每个墓里必有一个草编的小篓,死者身上大多覆盖大量的麻黄草枝条。考古学者正试图解释这种独特的丧葬寓意。

      小河墓地的发掘显示青铜已经出现,但似乎并没再成为人们日常使用的工具或器皿,它可能是一种饰物,或者因某种象征意义而镶嵌在木制品上,而草、木、皮、毛可能是当年这里生活的主要依赖。

      小篓用植物的茎杆、根茎纤维密实绞编而成,有鼓腹形、圆柱状,有圆底、有尖底,形态各异。每只小篓上都有提梁,提示着小篓始终提在小河人的手上。当年的人们巧妙地利用草的不同光泽和质地,编出明暗相间的三角纹、阶梯纹。最为神奇的是这些最易腐朽的草编,却历经几千年而崭新如初。小篓内通常都有麦粒、粟粒等干结的食物。



6、至少封存了3000年历史的小河墓地

      小河五号墓地到底出现在什么时候?

      5号墓地规模宏大,从形成到最终废弃,应延续了较长时间。目前所掌握的多属上层遗存,反映的应是墓地晚期的文化面貌。从棺木形制、死者裹尸斗篷、随葬的草编篓、麻黄枝等文化因素分析,小河墓地与1979年在孔雀河北岸发掘的古墓沟第一类型墓葬、1980年在罗布泊北发掘的铁板河墓葬有不少共性。考虑到小河墓地采集毛织物(最上层遗物)大多数较古墓沟织物精细、致密,并出现了缂织花纹的技术,出土的草编篓花纹亦比古墓沟草编篓花纹繁缛,专家初步推断小河墓地年代的下限晚于古墓沟第一类型基葬的年代,而上限有可能与之相当或更早。

7、墓葬为何要层层叠压

       “这个墓葬在国内独一无二,在世界上也没有任何墓葬与之类似。要准确地揭示小河墓葬的秘密,仅仅依靠考古和历史学的知识是不能完全解释的,应该将各学科的一流专家请到发掘现场,置身于真实环境中具体研究,包括考古、环境、人类学、植物学、动物学、原始宗教学等多学科专家参与,只有这样发掘研究工作才能进行得更快更好。”——伊弟利斯

8、难解的谜团

         那些胡杨木柱有多棱形、圆形、船桨形,多棱的从6棱到20棱,这些形状、数字有什么深意?这些木柱被涂成红色,为什么?木柱上刻着的横向装饰纹又代表什么?贝格曼曾经猜测“这座死神的立柱殿堂”笼罩在一片耀眼的红色之中,人们把木柱涂成红色源于“对魔法的敬畏肯定大于对美学的追求”,事实是这样吗?

      周围都是沙漠,为什么这里出现一个墓地?这些大量的木柱从哪里来?那些把木柱加工成多棱体的工具是什么?在哪儿?

       这么大的墓地按常理周围应该有人类生活的遗址,但为什么在墓地周围5平方公里都找不到这样的遗址、孤零零的只有坟墓?

一连串的疑问困扰着考古专家……





9、艰苦的考古发掘

“在2002年试掘到2003年考古队再次进入正式发掘中间这个时段,小河墓地中心位置被盗,盗掘面积达50多平方米。尽管艰苦,我们还是不得不留守,否则我们无法向后人交代!”——伊弟利斯。

10、墓地孤独地突兀在罗布沙漠深处

      对抗自然环境、对付疯狂的盗墓贼,再就是我们所面临的这个神秘墓葬……考古发掘面临很多技术与非技术方面的困难。

      2002年底对小河墓地进行试掘后,2003年10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启动了小河墓地的全面发掘项目。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小河考古队开始了为期3个多月的田野发掘,但发掘工作因为春季沙漠中风沙肆虐而不得不中断。





七、背景资料

      1934年的5月,为了寻找“上千口棺材的坟墓”(即小河墓地),来自瑞典的考古专家贝格曼沿着库姆河(孔雀河当时的称谓)下游一条分杈出的河流向南进入罗布沙漠,贝格曼将其命名为“小河”。

      孔雀河源自中国最大内陆湖博斯腾湖,向东沿天山南麓流入罗布泊,在上世纪50年代,由于农业大规模开发,孔雀河逐渐断流,小河更消失得踪迹全无,不过小河墓地可能也因此得以完整地保存在罗布沙漠之中。

      罗布沙漠,这片原本并不著名的沙漠正因为这个“上千口棺材的坟墓”而闻名,它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之东,这两个沙漠的分界是自北向南的塔里木河,罗布沙漠的东面就是著名的罗布泊。

       贝格曼沿“小河”进入罗布沙漠,他在其著述中描述说;小河宽处有 30米,河床被冲蚀深1.5米,河岸边有高过人的芦苇,高水位时,可以通行独木舟。没有人能说出小河消失点的确切位置,可能是在塔里木河的终点喀拉库顺湖附近,并推断小河总长约120公里。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新疆国保文物之--小河墓地